黔东南州油茶种植技术要点

2023-07-17 04:11韦昌玉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丰产种植技术油茶

韦昌玉

摘 要 油茶是我国独有的营养丰富且经济、社会效益高的国宝级特色资源。为加快当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多年来油茶种植栽培实践及大量学术研究,立足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水文条件,从育苗、嫁接、移栽、抚育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油茶种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油茶;种植技术;丰产;贵州省黔东南州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8.002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为杉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在杉木被砍伐出售前,黔东南州的居民只能依靠其他的经济作物来维持日常生活,而油茶由于种植方便、生長速度快且具备极高的经济价值,自然而然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林产品贸易的兴盛,使油茶经清水江,遍及大江南北。在清朝,清水江一带就已有大规模人工栽种的油茶,油茶的外销是黔东南州一大经济来源,油茶种植的效益与苗族、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油茶不仅具备经济功能,还在黔东南州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研究油茶种植技术要点,推动油茶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促进黔东南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1 黔东南州油茶种植概述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也被称为茶子树、茶油树和白花茶,是一种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灌木或小型乔木。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也是唯一大规模种植油茶的国家,除此之外,只有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有少量种植。油茶主要分布于秦岭南部,向南延伸到海南岛,主要集中在湖南省、江西省和浙江省等地,但在海拔2 000 m以下的云南省和贵州省山区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黔东南州的油茶树龄绝大部分在40年以上[1]。油茶四季常青,适宜海拔800 m以下的丘陵山区,耐干旱、耐光照和耐酸性土壤,是一种优质的荒山绿化和保护土壤的植物。《中国药典》指出,茶油具有明目乌发、清热利湿、杀虫解毒、降血压、提高免疫力和防止脑卒中等功效,同时对抗紫外线、防止晒斑和避免晒伤有一定作用。茶油还被1995年版的《中国药典》列为药用油脂。

黔东南州的天然环境特殊,生物资源丰富,是发展油茶产业的最佳区域。黔东南州油茶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尤其是近年来,油茶种植量大增,并得到大规模推广。

2 黔东南州自然地理环境

黔东南州境内东西宽220 km,南北长240 km,位于云贵高原与湘桂丘陵的交界处,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地势低平,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雨量充足,年降水量大约为1 221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超过80%,年平均气温为16 ℃,无霜期为270~300 d[2]。

大部分地区海拔500~1 000 m,秋冬季节通常多雾。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等。黔东南州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2018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7.67%,被誉为“森林之州”,还是国家28个重点集体林区之一。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气候的多样性,造就了黔东南州的物种多样性。黔东南州是省内和国内生物种类最多的区域之一,为大规模进行油茶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3 黔东南州优良油茶品种

油茶产量性状的遗传率较低,并且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品质和抗性方面却具有较高的遗传率,因此在育种时,应将品质性状、抗病虫和抗胁迫的能力作为首要的指标。在关注品质和抗逆性时,兼顾产量。黔东南州因其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生物类型多种多样,尤其是具有丰富的油茶种类。

3.1 龙额野山茶

龙额野山茶属于普通油茶,是当地品种,不易受病虫害的影响,梭状果实,果实呈桃状或两端尖状,果皮大部分为红色,种子油黑色。经过测定,油酸含量在87%~93%。近年来,湖南省、江西省和浙江省等地的厂家都到黔东南州大量收购茶籽。

3.2 大宝油茶

大宝油茶属于小果油茶中适应黔东南州冬季温湿、夏季凉爽多雾、降雨均匀、风不大和光照不强的一种地理小种,拥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特征,果实小、皮薄,出籽率、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都很高,而且还有较高的油酸含量。根据检测,其中一些果实中还含有角鲨烯。通常种植在阴坡和杉木林缘处,其对阴暗弱光环境较为适应。大宝油茶是一个受农民欢迎的新品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可以致力于打造“大宝茶油”品牌。缺点是种子小,采摘和挑选的时间较长,但种仁含油率、出籽率和抗逆能力均较高,足以弥补这个缺点。

3.3 葡萄油茶

葡萄油茶是普通油茶中的寒露籽类型。葡萄油茶的特点是果实成串,经常会有3个或以上的果簇在一起,一个果枝上一般会结4~5个果,但也有特殊的会结更多,其与大宝油茶混合种植的情况较多。在成串或成簇的果实枝条上,通常在果实成熟的当年就可以长出新梢,新梢在当年的6月上旬和中旬就可以分化出花芽,果实和花朵连年不落,实现丰产和稳产,但这种情况在其他油茶上却很少见,属于葡萄油茶独有的特点。葡萄油茶的生产潜力很大,即使是在粗放经营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产量下降的情况。

4 黔东南州油茶种植技术要点

4.1 育苗

种植农户一般培育油茶实生苗用作砧木,以繁育出优质的嫁接苗,通常在大棚内将实生苗培养到50 cm左右,就可以进行嫁接了。在5月,当油茶枝条不再伸展,腋芽开始膨胀,嫩枝变成棕红色的时候,采收插条,长4~5 cm,留一叶一芽,然后进行扦插,苗床要保持潮湿,用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以促进愈合生根,提高成活率。

4.2 嫁接

选择一年生优良母树树冠中、上部外缘分支,在长满了芽的树枝上进行采集。把还没有长出叶子的幼苗作为砧木,在幼苗接芽的下部切一道口子,长度大约是1.2 cm,接着把插条放进去,把有芽的一侧和苗砧的一侧对齐,再用一层铝箔包裹,随着幼苗生长,铝箔会自行脱落。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嫁接的时候,要避免新的叶柄被折断,并且要保证幼苗的水分充足,在接穗15 d后,要及时将萌芽除掉。

4.3 移栽

种植株行距一般为2.0 m×2.0 m,每667 m2种植150株左右。基于油茶生长速度慢的特性,挂果一般需3~4年,盛果期一般在第7~8年,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套种,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此,通常套种一年生的豆科作物,也能套种中草药。

4.4 抚育

4.4.1 幼林抚育

一年应开展2~3次抚育工作,第1次是在5—6月,

第2次是在8—9月,在冬天应当配合肥料的施用进行深翻。前3年要把花蕾摘下来,以加速树冠形成。油茶幼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除了冬季施用底肥之外,在叶芽萌发前,最好追施适量化肥,以氮肥为主,并辅以磷钾肥。定植当年的6—7月,在树苗重新生长之后,要适当地施一些薄肥,在离树冠30 cm的位置上,给每株施用肥料25 g,注意防止肥害。在第2年的3月,在嫩芽发芽之前,每株施用0.1~0.5 kg的速效氮肥。在每年的12月上旬,每株施用5~10 kg的杂肥或粪肥作为过冬肥,随着树木年龄的增加,逐步增加其用量。在幼林高50~60 cm的时候,在冬天进行打顶、定干和修剪,修剪成天然的圆形。要防止因对树木造成过大的损伤或剪除过多的叶片而延迟结果。在完成造林工作的第1~2年要进行补植。因抚育管理得当,加之黔东南州良好的天气条件,油茶树能够实现快速成长,一年抽梢3、4次,通常3、4年即可开花、结果,可短于预计结果时间。

4.4.2 成林抚育

在3月,应给成林油茶施用氮、磷、钾合理比例的速效复混肥。为了确保春枝条和果实的健康生长,每株施用1~2 kg;在夏天,春梢停止生长后,应该多施用一些磷肥,以尽快地促进花芽分化、结出更多的果实及8月之后进行的油脂转化。为了让果树恢复正常生长,应在冬天采摘后施用土杂肥。每年都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掉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和细弱病枝,以保持通风、透光。在修剪时要注意营养枝、繁殖枝的比例。

4.5 病害防治

4.5.1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会导致果实开裂、果实和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及树干溃疡等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整个植株干枯死亡,对树体的生长和茶果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3]。油茶在刚感染炭疽病时,果实、枝叶上会出现一些红色的斑点,之后会慢慢地发展为浅棕色的病斑,并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轮纹,到了后期,在病斑上会有一些黑色的小点。一般情况下,油茶炭疽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5—8月,在8—9月,成林中可以看到大量掉落的果实和树叶,树木嫁接换冠的时候,还可以在树干上看到病斑。在生产中,应重视培育抗病性品种,要求优良品种果实的自然感病率在3%以内。同时,还要结合营林及抚育措施减少病源,促进油茶生长,增强抵抗力。在幼苗期,春、夏季要定时喷洒1%波尔多液,防止病害的发生,另外,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和其他的内吸性杀菌剂来控制病害的进一步蔓延与扩散。

4.5.2 油茶软腐病

油茶软腐病主要发生在果实、叶子、芽和梢上,会导致大量的树叶掉落、芽和梢死亡。受软腐病影响的油茶常是一大片,如果遇到连阴多雨的天气,其蔓延速度会加快。油茶软腐病的发生跟周围的温度、湿度有着密切联系,病菌的主要传播方式就是风雨[4]。一般情况下,3—6月及10—12月为软腐病的发病高峰期。在南方对于油茶幼苗期,则整年都有可能发生,导致幼苗落叶后大面积死亡。在油茶幼苗上,油茶软腐病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通过营林管理和提高通风透光等方法,能达到预防的目的[5]。可以用1%波尔多液防治,也可以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

4.5.3 油茶根腐病

油茶根腐病主要对1年生油茶幼苗有重大影响,先发生在幼苗的根颈部,病害部位起初呈棕色,随后出现白色的绒毛(菌索),受害幼苗一般根部腐烂,叶子枯萎死亡。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4—5月及

9—10月,严重的病株在7—8月死亡。病原菌适合在pH值为4的土壤中生存,尤其是在土壤的黏性较强、排水较差的情况下,其主要从伤口或幼嫩的表皮进行侵染。感染油茶根腐病后,应尽量将较重的病株除去,并用熟石灰混合泥土进行覆盖,或者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对根茎部进行喷洒。

4.6 虫害防治

对于不同的害虫,可以用不同的化学药品防治。例如,对于鳞翅目和鞘翅目的食叶害虫,可以在其2~3龄

的时候,用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防治;对于刺吸式害虫,如蚜虫、瓢虫等,可使用40%乐果乳油防治;对于钻蛀性的害虫,如茶梢蛾、茶蛀梗虫,应在成虫高峰期、卵初次孵化或幼虫迁移蛀梢盛期,喷施具有强渗透力和内吸力的杀虫剂,如40%乐果乳油。需要注意的是,在连续几年使用同一种化学农药之后,要对其进行更换,以实现有效控制油茶虫害。

5 结语

黔东南州是油茶的主要来源地,在数百年的历史中,油茶的栽培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黔东南州农户应当掌握与当地地理环境等条件相适应的油茶种植方法,运用科学的育苗技术、嫁接技术、栽植技术、抚育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实现油茶的丰产、优质。

参考文献:

[1] 李瑞军,吴晓丽,李芳念.黔东南州油茶分布特点及栽培区划[J].贵州林业科技,2016,44(1):28-34.

[2] 周德才.黔東南州蓝莓灰霉病危害状况及防治技术[J].绿色科技,2018(23):86-87.

[3] 周德才,赵云.黔东南州油茶炭疽病危害状况及防治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9(23):205-207.

[4] 白慧,张超,邓学军,等.黔东南蓝莓花期灰莓病重度发生年气象条件分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2022,46(3):96-101.

[5] 梁美菊,李振东.黔东南枫香造林密度与抚育措施试验初报[J].绿色科技,2022,24(19):119-122.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丰产种植技术油茶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脐橙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