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莫言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慈善者

2023-07-17 09:29
中国慈善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慈善家莫言慈善

《中国慈善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十年了,你如何总结这十年的生活和创作?六十七岁的你和五十七岁的你相比,有了什么变化?

莫言:首先,在生理上,我由一个中年人变成一个老人了。五十七岁的时候,我觉得我一点都不老,很年轻,精力很旺盛,身体也很健壮。到了六十七岁,确实有时候就感觉有一点点力不从心了。熬夜熬不了了,走路也不如过去快,力量也不如过去大,这都是可以感受到的一些变化。

这十年我经历的也非常多,写出来绝对是一部漫长的小说。这十年当然有一些社会方面的活动,但是我真正想的、考虑最多的、做得最多的,还是跟文学相关的事。

我在为写新的小说做准备、搜集素材,写了《晚熟的人》这样的中短篇小说集。我也写了一些戏剧,学习了书法和古典诗词,甚至还写了现代诗等等。莫言没有很忙,但也没闲着。

让我感到比较高兴的,是我跟王振两个人创办了“两块砖墨讯”公众号,让我融入了网络,在网络上有了一个发声的表达自己想法的平台。到现在已经办了将近一百五十期,主要内容就是书法、诗词创作,还有我们出去游玩用手机拍的视频和照片。生活变得很丰富,拍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过去我经常写一些打油诗,也饱受诟病(笑)。我曾经认为我没必要去学格律了,因为也超不过古人。但学了之后我发现,格律好比一种无形的镣铐,但古人在这种限制当中,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那么充分、那么优美,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好学习。书法也要懂格律。所以也是借此了解汉语之美、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对仗之美。

《中国慈善家》:慈善,对你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莫言:我一直说,慈善是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好善之心,人皆有之嘛。强大的帮助弱小的,富裕的帮助贫困的,健康的帮助生病的。我想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慈善者,慈善家跟一个普通的慈善者,实际上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量级之分。我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实际上就暗含着慈善这一项。我们的父老乡亲和自家的长辈,也都给我们做过榜样。

小时候我们家院子里有一棵杏树,每年到了杏子成熟的时候,我母亲就会让我们把熟了的杏子摘下来,分给邻居家的老人们或者孩子们。其实也可以拿去卖的,树栽在我们家院子里,是我们家的私有的财产,怎么样处置杏子也是我们的自由。但是我母亲就觉得,卖能卖几个钱呢?当然也可以自己吃掉,但她说你自己吃了有什么意思呀,好东西得跟大家分享。

类似这样的事情,我爷爷奶奶,我母亲父亲,他们这些老人们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也从小就培育了我们一种为他人着想,做好事,有善心的基本道德品质。

《中国慈善家》:你的所有作品都扎根于中华大地的苍生厚土之中,在你看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慈善基因是什么?

莫言:我想就是人性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慈善的根本目的就是对人类之爱,对弱小的同情,或者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别人受苦受难,你产生强烈的同情,同情的基础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你为什么会同情他?就是因为你看到一个生命遭到了痛苦,受到了迫害。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慈善的基因。恻隐之心是人类共有的东西。但是涉及到人性的分析,就比较复杂了。到了战争当中,恻隐之心还存在吗?战争当中有很多行为跟人类的慈善、友爱与帮助是不是背道而驰,是不是矛盾,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这就是复杂的问题了,要用长篇小说才有可能表述得比较充分。

《中国慈善家》:中国的慈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体现差序格局,人们的慈善行为多是遵循“推己及人、亲亲而仁民、由近及远”的人际亲疏关系。但在现代慈善的概念里,天下一家,慈善是不分亲疏的。那么,把钱捐给陌生人而非邻近的人,对于我们来讲,会不会比较困难?

莫言:也不应该太困难,因为尽管你帮助的具体的对象,你不可能全都了解,但你知道钱可以用于你想要帮助的群体,就没有关系了。

而且现在信息如此之畅通,很多事情你想知道,都是可以看到的。过去那个封闭的乡村社会自然经济状况下,人们所接触的外部事件是相当有限的。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就在方圆十几里内,有的老人甚至可能就在自己的村庄活那么一辈子。这个时候,帮与被帮的范围,也就是在这个村庄里。过去,因为受到各种外部条件的限制,所以人们的慈善行为范围比较小。现在,大家的慈善行为范围变大,甚至超越了国界。比如最近土耳其的地震、比如新冠疫情,都是全世界的人在互相帮助。

《中国慈善家》:你在近几年还开了自己的同名公众号,主要想在那里表达什么?

莫言:创办这个公众号的起因,就是我的孩子和朋友们都认为,很多人实际上并不了解你莫言。有人骂你、攻击你,甚至把你妖魔化,好像你生下来就没干过什么好事儿,这实际上是因为完全不了解,真正了解我的朋友不会这么看。

如今别人都在发声,我想,那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发声呢?当然我不会去做什么辩论,因为我这个人嘴笨,舌拙,语言表达的能力也不强,我肯定不是人家辩论的对手。我就想有一个自己的平台,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包括过去的文章,如果还有价值的话,就再发一下。有一些新的想法,也可以表达一下。

针对的对象也是年轻人。我觉得对我有成见的人,他们对我的看法已经定型了,要改变不太可能,也没必要。我想关键是要让孩子们了解,莫言爷爷基本上还是个好人。一辈子干过好事,也干过坏事,但肯定是干的好事比干的坏事多。为了跟年轻的读者有直接的交流,所以创办了以莫言命名的个人公众号。

《中国慈善家》:本次我们的年度人物主题是“坚韧的力量”,你所认为的“坚韧的力量”是什么?

莫言:坚韧这个词汇,它包含的意义还是很丰富的。百折不挠可谓之坚韧;能够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也可以谓之坚韧。本质就是一种人生态度。

比如海明威所写的老人,面对成群结队的鲨鱼的攻击和海上的狂风巨浪,他好像是被打败了,但是他没被打倒。一个人可以失败,但是内心深处不能被打倒。比如我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大风》,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把爷爷劳动了整整一天的成果全部刮得干干净净,一车干草全部卷走了。但是他挺住了,坚定地站在堤坝上,双腿像两根生了根的石柱子一样,顶着没被大风刮倒,他的精神没有被打垮。

当然,或许一味硬顶着不改变、顽固不化,也不算一种好的态度。但有一点,就是你内心深处还是要有一种坚韧的不屈的精神,有一种基本的原则。细节方式要懂得变通,但内心深处的东西、基本的原則不能动摇。

猜你喜欢
慈善家莫言慈善
不舍放开那双手——怀念旅港慈善家郑兆财先生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慈善义卖
慈善家田家炳奉献教育薪火相传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