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平 孙娜娜 安梅
摘要:葬玉是古人为了祈求冥福而专门研制的玉器品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汉代达到顶峰。汉人为保护尸体不朽,羽化升仙发明了一套形制完善的葬玉系统,包含了玉衣、玉九窍塞、玉琀、玉握等丰富多样的葬玉品种。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其经济、科技、文化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汉代葬玉盛行与当时社会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着重对汉代葬玉品种及其盛行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汉代背景;葬玉品种;盛行原因
生与死一直都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跨越生死从而使尸身不朽、灵魂不灭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先民所努力求解的问题,特别是秦汉时期,这种思想行为尤为突出。汉代是我国古代史上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西汉初期国家统治者奉行黄老思想,采用无为而治为治国方略,同时国家的轻徭薄赋政策使大量财富转移到了诸侯王郡那里,饱食终日的诸侯王日益腐败,奢靡成风,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就是其最好证明。在当时的丧葬制度下产生了一套完整的丧葬玉器品种,也是文章后面我们要讨论的葬玉。这种风气的盛行显然是制度弊端所造成,诸侯财力的增长足以证明文景之治取得了巨大成效,国家安定使王宫贵族的目光转向了对物质与权力的追求,从而创造了辉煌的墓葬文明,可以说,汉代玉器在墓葬中的泛滥使用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一)何为葬玉
何为葬玉?著名的文物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他《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一文中指出:“葬玉是指专门为保存尸体制造的玉器,而不泛称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由此可以看出葬玉是指专为死者量身打造的玉器,而并非是指陪葬在棺椁中所有玉器种类。古人认为玉石为天地间的精华,用玉石做成的特殊玉器殓葬,覆盖于死者身体的所有部位可保尸身不朽,甚至有复活成仙的可能,因此到了汉代,葬玉风靡一时。西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这话指出了葬玉的作用。古人受神仙思想的影响,相信灵魂永存,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生活,因此事死如事生,带着大量的财富陪葬。他们想使尸体不腐,于是想到了用当时最为珍贵、最有神秘感的玉来保护尸体。
(二)葬玉起源
葬玉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当时就出现了“玉殓葬”。进入东周,儒家提出“君子贵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思想观念。到了汉代继续发扬先秦儒家“贵玉”的思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上汉人坚信葬玉能保护尸身不腐,因此,从西周到汉代,逐渐形成了一套专门的丧葬用玉体系,特别是在汉代,丧葬用玉风靡全国,葬玉也成为五大古玉器种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葬玉虽不是起源于汉代,但却在汉代达到了巅峰,同时也反映了汉人事死如事生的心理观念。汉代葬玉从形制上大概可以分为:玉衣、玉琀、玉窍塞、玉握等。
(一)玉衣
葬玉中最典型的是玉衣,玉衣是指用金、银、铜质的丝线把不同形状的小玉片串联成铠甲的样子覆在尸身上。卢兆荫先生对玉衣的定义是:玉衣,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又称“玉匣”“玉柙”或“玉箧”。根据考古资料推测,玉衣的前身应该是东周时期的玉面罩和缀玉衣服,后面才发展成全身覆盖玉片的完整玉衣。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除了丝缕玉衣外,其他三种通常代表玉衣的使用等级制度,《后汉书·礼仪下》中有明确规定:“登遐……皇后诏三公典丧事。……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由此可看出东汉时期的玉衣分等级:皇帝用金缕玉衣;公主用银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大贵人用铜缕玉衣。但已出土的玉衣资料显示,金缕玉衣均出自西汉诸侯王、列侯的墓中,如图1所示,这表明西汉时期象征地位和等级的玉衣缕质的使用并不严格,或者当时尚未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东汉时期的诸侯王、列侯没有使用金缕玉衣的,都是用银缕、铜缕或鎏金铜缕,与《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相吻合。
(二)玉琀
玉琀是指放在死者舌面上的小型玉器,古人认为人死之后,不能空口离开,口中需含食物方可,汉代盛行含蝉,含蝉刀法简练,一般用汉八刀工艺(图2)。汉人认为蝉品性高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在脱壳之前,活在地下污泥中,退壳之后长出翅膀飞到树梢,居高饮露,可谓出污泥而不染,因而得到汉人的大力推崇。蝉有脱壳再生的能力,既能入土而活,又能羽化而飞,因此在汉代,皆以蝉的蜕变来寓意人亦能重生。《道德真经集注·卷五》有记载:“有道之士,其死也脱胎神化,如蝉蜕焉,身虽死而真身不亡。”可见漢人把玉蝉作为琀,是他们希望死后得以重生,灵魂得以永存。
(三)玉塞
玉塞是指堵住死者九窍的玉器,古人认为,人死之后要用玉覆盖全身,以保护尸身不朽,防止灵魂出窍,所以凡是身上有洞的地方都要用不同形状的玉器给堵上,以防精气外泄。玉塞通常分为七窍塞和九窍塞。七窍塞是指耳塞两件、眼塞两件、鼻塞两件、嘴塞一件,一共七件,九窍塞是指除了七窍塞之外还有两件,分别是生殖器塞和肛塞,如图3所示。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全套玉塞不常见,往往只是其中的几件。但河北满城刘胜墓及其夫人窦绾墓中分别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男性玉塞和女性玉塞。这两套玉塞最大的不同是生殖器塞,刘胜的是生殖器罩盒,专家推测其有可能是起源于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只不过将其四个方面角顶磨圆,然后再加上一个盖。玉琮外方内圆,被认为是上古时期的神物,是人神沟通的媒介,所以到了汉代将其改制成男性的生殖器罩盒就具有保护尸身不朽,精气外泄的作用。而其夫人窦绾的生殖器塞则被做成了尖头平底的玉圭形制。有人推测玉圭代表着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女性的象征。
(四)玉握
玉握是指死者手中的玉器,古人认为人死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而去,意指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能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玉握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而且形制在不同时期亦有所不同。考古资料显示,原始社会时期的玉握以动物牙齿为主,寓意着力量与征服。进入商周时期后,死者手中多握代表钱币的玉贝,意指死后一样有钱可用。到了汉代,玉握则统一成猪的形象,如图4所示。古时猪一直都是财富的象征,握着玉猪而去就相当于握着财富而去,因此玉猪成为汉代最流行的玉握。
汉代葬玉之风的盛行,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宗教儒家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一)国家安定,经济复苏,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采取陆贾的建议,实行宽舒政策,使农民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后又历经文景之治,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而社会财富也快速增加。此后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诸国,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而使新疆和田玉源源不断涌入中原,同时还带来了西域的玉雕工艺,为葬玉提供了更多的玉料来源和新工艺。当时推行郡国并行的中央管理地方制度,使社会财富大量转移到了诸侯王郡那里。饱食终日的诸侯王日益腐败,奢靡成风,对自己死后随葬物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创造了辉煌奢侈的葬玉文明。
(二)道教文化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其发展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西汉初期黄老之术盛行于宫廷与民间,许多学习道家思想之人认为随葬玉器能使尸身不朽,这种说法与当时的神仙信仰不谋而合。后在道教的不断影响下,汉朝衍生出一套完整的葬玉制度,而且这种盛行的葬玉体制又被披上了一层不一样的外衣,即以玉随葬不但可以保护尸身不朽,并且能够保住死者灵魂升天甚至转而为神,从而更好地实现道教所推崇的“羽化成仙”之说,这其实就是道家所渴求的永生,因此汉代葬玉成了道教长生之说的载体。
(三)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主张“贵玉”思想,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了独尊地位。儒家文化提出“君子比德于玉”“君子向玉求德”等,例如管子提出玉有九德,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荀子提出玉有七德。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提出玉有五德。“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观念让汉代的天子、王侯贵族由生前佩戴玉器发展到死后以玉衣作为葬服,同时还衍生了一系列和玉衣相关的葬玉形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葬玉品种。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汉代的葬玉文明走向巅峰,这一时期汉武帝推崇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家学说,所谓新儒家学说其实是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彰六经”,针对为人处世,提倡孝悌之义,所以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对葬玉趋之若鹜,甚至出现了很多厚葬薄养的现象。同时在他的“天人三策”中,强调“天人感应”“五道始终”。他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可以不灭,甚至可以实现长生不死、羽化升仙、天人合一的永生愿望。他的这一生命观与道家渴求的永生观不谋而合,同时也与当时非常流行的神仙思想相辅相成,从而使葬玉变成当时人们为了保护尸身不朽、灵魂不灭、重生成仙的途径,由此各种葬玉形制开始在墓葬中泛滥。董仲舒和孔孟的新旧儒家学说把汉代的葬玉文明推到了一個史无前例的高度。
葬玉是中国传统用玉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是中国葬玉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玉的品种之多、形制之繁、规格之高、等级之严在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汉代葬玉盛行主要受到“君子贵玉”儒家思想和“长生不死”道教观念的影响,而这两种思想观念与当时推崇的孝悌思想不谋而合。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项目,陕西旬阳“鸡血石”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19JK0100);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课题 ,疫情背景下实验教学管理对策研究(JG202228)
作者简介
刘大平,男,汉族,山西临汾人,陕西省宝石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工程师,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CGC),研究方向为珠宝玉石鉴定、宝玉石文化、珠宝实验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J].考古学报,1983(2):125-145,271-274.
[3]孙娜娜,刘大平.不朽的祈愿—浅谈汉代玉衣[J].成功,2018(11):20-21.
[4]佘一兵.试论我国古代的丧葬玉[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5]袁胜文.汉代诸侯王墓用玉制度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76-85.
[6]王凯旋.略论汉代的丧葬礼制[J].丝路视野,2006(16):45-46.
[7]魏红友.玉衣、玉塞和玉握[N].中国矿业报,2004-12-15(6).
[8]岳亚莉.浅析汉代葬玉[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3):82-87.
[9]冯花周.略论汉代的葬玉[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6):58-59.
[10]苗艳.论汉代丧葬艺术的思想背景[J].知识经济,2013(5):76-77.
[11]谢晓燕.汉代丧葬文化意识浅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3):48-50.
[12]周佩玲,杨辉.中华宝玉石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