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月亮

2023-07-13 13:41:48张旺平
百花 2023年4期
关键词:玻璃杯月亮太阳

前几日,遇见半年未谋面的发小,他比我年长几岁,喜欢清静,闲来无事,爱舞文弄墨,他的书房也是墨香四溢。我习惯叫他老大,寒暄几句之后,我们喝着普洱茶,谈天说地。聊天中,他吐露着自己的心声,说着自己少年时候的轻狂,如今到了中年,他说不愿再做青年的太阳,希望自己做中年的月亮。

我第一反应是朋友比以前更注重养生了,仔细端详,兄长有点儿发福,和我身边一些爱好休闲的朋友一样,已经戒烟戒酒,我亦如此,开始推辞朋友之间的酒场,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说到中年的月亮,我倒没有把月亮和中年结合在一起,但在我眼里,太阳和月亮好比人生的不同时期,生活在青年时的太阳是不懂得养生的,它只需要无限地射出自己的光芒。在勃勃春日里,繁花似锦,那时,母亲说我圆头圆脸,像个向日葵,也像庄稼一样,长势喜人。

如今,在我眼里,没有人会厌弃太阳的奔放。历史上的天下大旱时期,放到今天再不会发生数百万人丧生的历史悲剧。我曾经读过《山海经》里的一段:“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注于鬲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见则天下大旱。”古代的这些超级自然灾祸下,人类就如同蚍蜉一样难以撼动大树,人类所能做的,只有等灾祸自然退去。

如今,我们对大旱的自然灾害不再感到惧怕,看到的是太阳润泽万物,它帮助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帮助我们晒干衣物,让我们运动时酣畅淋漓……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的明媚,让我们心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力量。

说到太阳,我自然会想到月亮的隐喻。和太阳相比,月亮更具有魔术师的智慧,它不停变化着,在暗夜里“发”光,在寂静中像一个思考的智者,踽踽前行。修行有道,圆满盈亏,不计得失,让我明白“亏”未必是坏事,恰恰相反,是养精蓄锐,是蓄势待发。

对我来说,记忆最为深刻的是童年的月亮。儿时故乡的夜晚,常常伴着潺潺流水和蛙声酣然入睡,那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时光。中学时对月亮的感受反而没有那么深刻,我常常捧着一本书,透过窗户,月光盈盈,催生了我的诸多梦想。我梦想成为一名英雄战士——“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喜欢上写作以后,又想成为像李白、苏东坡一样的一代文豪,或者成为孔子和孟子一样的人物,然而这些梦想在几年前都逐一破灭了。

可是每到月圆中秋之夜,新的梦想焕然出现,希望自己尽快飞到故乡,回到父母身边。我一直是个不孝子,望着窗外的月,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浓烈了。以前认为冷月有了主子做派,如今在我眼里也只是孤月,以前觉得圆月穿金戴银,现在圆月也就是赤条条的一个有了阅历的男人,悬着或者躺着,看似很安静,其实是思绪难平。我揉一下鼻子,酸酸的。

今晚的月第一次让我感觉到特殊的含义,让我的心在午夜跑到了故乡的老屋。今夜完全不同于我中学时期对老屋上空月亮的描述,它不再是兔子一样的跳动,不再是河蚌里的珍珠一样闪烁,不再是女生同桌的一弯睫毛。朴素的中秋月进入我的眼帘,我揉了揉鼻子,想到了儿时吃的香喷喷的月饼。

这时候,我感觉中秋的月和太阳完全不一样,童年时看月和青年时看月也不同,现在看月,更有一番不同的心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

以前认为夏月的饱满和丰腴,也只是符合那时候遇到初恋的姑娘。以前认为的秋月,只是因为读了李清照的一阕词,或是符合跟姑娘因为门第分手的心境。

如今对着弦月,好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也经历过沧桑岁月,正在洗尽铅华。变得孤寂和清醒的我,没有了青年太阳般的狂热,却和静谧夜晚中的清月一样。我突然想写一部有关楚霸王的历史小说,我曾经摘抄过李清照“不肯过江东”的诗句,也读过霸王自刎于乌江这段悲怆的历史,这段历史像影像一样在我眼里掠过。去年过年我没有回家,那时守着清寂的冬月,月也就成了刀剑,薄而白,当它落到雪地后,雪地上的月,像是染着英雄血,鲜艳和明丽。我想如果霸王虞姬还活在楚国的大地上,肯定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想到楚国的历史,我回忆起初恋女友,我们一同看了《霸王别姬》的电影,月亮也见证了我的爱情。

望着中秋月,思乡之情更加浓厚,此刻它更是耀眼般存在着,我依然在外奔波,我想,我是否该把生活工作的节奏放慢一点。就像木心诗中描述的那样,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想忙完这段时间,是否该丢弃一些工作,和家人齐聚一堂,做几道家常菜,和父亲开怀畅饮,和母亲唠一些家常。

现在,我已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城市生活,周末晚饭后,继续自己没有做完的工作。在车水马龙的城市和逼仄的办公室,独自仰望着中秋月,在城市的霓虹灯覆盖下,月亮没有家乡那么明亮了。

带着疲倦的身体打车回到住处,喝一点香槟酒,略带几分醉意,在阳台上摆好果盘,放几块生硬的月饼,没有心境赏给被楼层隔离的月。静静躺着,睡不着时就翻几页书,室内灯光暗淡,失去了以前的明亮。突然感觉口干舌燥,我起身下床,倒了一杯开水,发现妹妹送给我的玻璃杯,我才想到要不要给妹妹和哥哥打个电话,放下手中没有忙完的活儿,明天一块儿回家过节。

恍惚之间发现这玻璃杯子上也有山月,而且这个高科技的玻璃杯,只有在滚烫的开水中才会显山露水,好像太阳的高温在玻璃杯上作起了山水画,又像在开水中悬着一轮山月。喝了两口被这山月照亮的温水,有一股暖流进入我的體内。我透过落地窗户,看着被楼层捆绑着的中秋之月,看着中秋月悬挂在高楼的一角,想起了挂在老家瓦房和树梢头的月亮,生怕它从屋角或树枝上掉下来,永远消失了。

幼时懵懂,赏月时节,常常想到父亲讲的故事,月中有一位叫嫦娥的姑娘,后来读书才知道嫦娥奔月这个典故。儿时村庄长辈勤俭持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我们家住地较为偏僻,虽然村里架上了高压线,但停电是经常的事情,明月就当起了电灯。半夜睡不着的时候,就会趴在窗户上看月亮,黑夜中的月美得夺目。我想,太阳喜欢夜晚睡觉,月亮为何要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是为了给人们光亮吗?妹妹跟我争辩,她说月亮和太阳是一体的,它们不需要休息的时间,就像我的父亲和母亲一样。我告诉妹妹,太阳初升时蓬勃跳跃在东边的山头上,中午挂在树梢头,晚上掉进了故乡西边的河道里。而月亮不同,月牙儿好像秋千一样在天空里荡漾,在黑夜和云层里穿梭,是专门给你做梦的。

母亲经常给我说,弯月就是镰刀,如果不经常使用就会生锈,不再那么明亮了。那时候,我不懂母亲说的话,只认为月亮看上去毛茸茸的,不光像孵蛋的鹅,更像一盏丰收季节挂在树梢的照明灯。

凌晨两点,我在胡思乱想和各种回忆中沉沉睡去,午夜噩梦连连,我被戴着头盔的小鬼子拿着枪追赶了半宿。这个噩梦很小时做过,小时候是因为憋尿的缘故,东躲西藏在河沟处,或者躲在厕所的一角。今夜这个梦重现,或许是因为最近看了《南京大屠杀》一书,我愤怒于侵略者的罪恶暴行,同时也对作者张纯如在三十六岁金色年华饮弹自尽而深感惋惜。梦醒后,半杯子的白开水已经没有了温热。

作者简介:张旺平,男,现供职于甘肃省定西市文化馆,有多篇散文作品发表于《青年文学家》《百花》《参花》《老年博览》《定西日报》《武威日报》等报刊。

猜你喜欢
玻璃杯月亮太阳
在玻璃杯中制造“落日”
太阳几点睡觉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女报·时尚(2016年9期)2016-11-23 14:42:53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穿越玻璃杯
夏天的太阳
穿越玻璃杯
太阳花
砸月亮
寂静的太阳镇
科学启蒙(2014年9期)2014-11-12 19: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