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筑牢农业强国建设基础

2023-07-12 04:28张卫
中国食品 2023年13期
关键词:冷链养殖场粮食

张卫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加快升级,食物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在耕地和水资源趋紧的背景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化、智能化,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并同步发布《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现代设施畜牧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这是我国首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为全面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南。

成效明显  问题突出

设施农业亟需转型升级

现代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的农业类型,涵盖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和提供支撑服务的公共设施等。其中,设施种植业包括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植物工厂以及不改变耕地地类的拱棚、塑料大棚等;设施畜牧业包括集约化、工厂化设施畜禽养殖场等;设施渔业包括标准化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和深远海养殖渔场、沿海渔港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产前的集约化育苗、产后的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和仓储烘干等。

《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设施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设施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国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占80%以上,位居世界首位。畜禽规模化设施化养殖稳步发展,生猪、奶牛和蛋鸡肉鸡规模化率提高到60%、70%和80%。工厂化水产养殖快速发展,养殖水体近1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40%左右。

二是设施产能稳步提升。2021年,设施蔬菜产量达到2.3亿吨,占蔬菜总产量的30%。全国肉类、禽蛋、奶类年产量分别达到8990万吨、3409万吨和3778万吨,70%由规模养殖场提供。设施渔业养殖产量达到2600万吨以上,占水产品养殖产量的52%。设施农业已成为城乡居民菜肉蛋奶等各类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

三是技术装备逐步改善。生产管理自动控制、新型水肥一体化、生物生长动态监测等设备加快普及,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现代技术加速应用,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超过42%,大型畜牧养殖场基本实现关键环节机械化自动化,“深蓝1号”等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渔场投产应用。

四是资源节约成效明显。节水节地节肥节药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广泛应用,高效设施种植比大田用水效率提高50%以上,农药与化肥使用量相对减少30%和20%以上。全自动化鸡舍比普通鸡舍节约1/4的劳动力,而综合生产效率可提高3.75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单产达6千克/立方米以上,用地比传统养殖模式节省90%左右。

在河北,重点打造环京津冬季设施蔬菜产区、冀中南春秋设施蔬菜产区、冀东深冬温室蔬菜产区,建成环京津1小时叶菜、2小时精细果菜和3小时特菜食用菌基地。通過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崛起行动方案、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进方案、“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和支持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建十条政策等一系列文件,支持区域统筹整市整县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2025年,河北省计划改造提升种植业设施100万亩,设施果蔬种植面积力争达到420万亩;奶牛场智慧化率达到99%;设施水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

在山东,2019年建成投产的“长鲸1号”坐底式桁架类网箱长宽均为66米,有效养殖水体6.4万立方米,设计产量1000吨;2022年建成投产的“国信1号”养殖工船总长约250米,养殖水体8万立方米,设计产量3200吨,仅此一艘船就相当于半个查干湖的年捕捞量。

在甘肃,戈壁滩、砂石地、沙化地等非耕地资源正利用集成基质栽培、节水灌溉、品种改良、光热控制等现代技术,重构作物生长环境,突破了传统农业对水、土等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实现了“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在保障农民群众收入增加的前提下,腾出大量耕地用于粮食生产。现有40万亩戈壁设施农业,从产量的角度测算相当于增加了近100万亩农田,不仅解决了粮菜争地矛盾,也为同步丰富“米袋子”和“菜篮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云南,农产品流通领域已建设冷库5750余座,库容1019万余立方米,配备各类型冷链运输车辆2000余辆,初步形成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产地冷链物流基地相互衔接的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尽管我国设施农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发展总量还不足、质量还不高,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建设农业强国的需要,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是总量不足与设施落后并存。设施种植业虽然具备一定规模,但布局不够合理、装备较为落后,近80%分布在黄淮海、环渤海以及长江中下游等粮食主产区,中小拱棚和塑料大棚等面积占比70%以上。设施畜牧业和设施渔业总量不足,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化率分别仅为33%和45%,水产设施养殖池塘与传统网箱等装备老旧问题普遍存在。技术装备仍不配套,部分专用种养品种、精细化调控设备、重要数据管理软件还依赖进口,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总体较低。

二是绿色转型任务较重。设施种植作物品种单一、连作障碍严重,化肥农药用量偏大;畜禽规模设施养殖种养主体分离,种养循环不畅;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率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凸显;传统设施农业耗能大,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不足。

设施种植业方面,我国地膜使用总量和作物覆盖面积均高居世界第一,由于超薄地膜的大量使用以及残膜回收再利用技術、机制欠缺,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设施农业中会使用大量农药,但当前我国农药利用率偏低,残留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会导致土壤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对生物多样性也有影响。设施畜牧业方面,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量畜禽粪便难以及时处理和利用,使得畜禽养殖废弃物由传统农家肥变成了污染物。设施渔业方面,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水产养殖中大量饵料、鱼药投放也会造成水环境污染。

三是集约生产有待加强。土地利用仍较粗放,传统厚土墙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不足40%。经营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人均温室管理面积不到发达国家的1/5,人均饲养管理家禽数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6左右,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单产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设施农业与智慧节水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魏晓明在今年6月初接受《农民日报》专访时表示,在山东、北京等设施种植业发展较早的省份,建设年限在10年以上的温室设施占比超过70%,普遍存在结构空间狭小、宜机化程度低、保温采光能力弱、环境调控手段有限等问题,温室生产性能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制约了单产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四是配套服务较为滞后。设施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设施农业的设计建造、配套设备研发制造和运行维护等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全产业链开发不够,商品化育苗、仓储保鲜与冷链物流、粮食产地烘干等短板突出,品牌营销服务不足,市场供需信息对接不畅。

五是要素保障支撑不足。发展设施农业需要加强用地保障,建设投资大,经营风险高,金融保险产品供给跟不上。现代设施生产技术培训不足,专业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相对缺乏,难以支撑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需要。

虽然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不少,但随着政策导向更加鲜明、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市场驱动更加强劲、投入渠道更加多元,《规划》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期,必须抓住机遇、聚焦重点,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加快促进设施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筑牢农业强国建设基础。

聚焦四大重点任务

到2030年总产值超6万亿元

设施农业到底该如何发展?到2030年需要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规划》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到2030年的具体目标为: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6.28万亿元,施蔬菜产量占比达40%,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83%,设施渔业产量占比达60%,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设施种植机械化率、畜牧养殖机械化率、水产养殖机械化率均超60%,设施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建设以高效节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建设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四大重点任务。

具体来看,在现代设施种植业方面,《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通过实施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建设、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建设四大行动,到2025年,重点建成250个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区、100个大中城市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100万亩老旧设施整县改造、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1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5%,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达到50%,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到2030年,累计建成500个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区、200个大中城市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200万亩老旧设施整县改造、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30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达到60%,保供能力、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在现代设施畜牧业方面,《现代设施畜牧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通过建设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建设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建设肉牛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建设奶牛智慧牧场四项任务,到2025年,建设完成60个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60个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80个肉牛高效集约养殖场、200个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和100个现代化奶牛智慧牧场,增加肉产量70万吨以上、鸡蛋产量15万吨以上、奶类产量80万吨以上,带动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养殖设施设备与技术配套更加完善,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到2030年,建设完成150个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60个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200个肉牛高效集约养殖场、300个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和200个现代化奶牛智慧牧场,增加肉产量150万吨以上、鸡蛋产量15万吨以上、奶类产量160万吨以上,带动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以上,主要畜禽大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全程设施化。与传统养殖场相比,可节约用地1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5%以上。生猪、蛋鸡、肉鸡、奶牛产能保持稳定并逐步优化,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抵御市场、疫病等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在现代设施渔业方面,《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通过建设池塘和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建设低洼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提升沿海渔港基础设施四大任务,到2025年,建设完成140个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60个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场、25个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4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45座中心渔港和40座一级渔港。

到2030年,建设完成340个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152个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场、60个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99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60座中心渔港和80座一级渔港,带动全国池塘标准化改造约1700万亩,新增现代工厂化养殖水体约1500万立方米、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面积约3万亩、深远海养殖水体约500万立方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渔业发展格局。

在现代物流设施方面,《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通过建设提升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实施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提升项目三大任务,到2025年,重点建设3.5万座仓储保鲜设施、250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实现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1000万吨以上;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65%。

到2030年,累计建成6万座仓储保鲜设施、500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持续完成一批老旧粮食烘干中心(点)改造提升,带动全国累计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4400万吨以上,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率显著降低。

现代设施农业让增产走上快车道

在戈壁、盐碱地上发展农业,在楼房里养猪养鸡,在大海上耕海牧渔,在寒冷的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农业突破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跨越时空,拓宽发展边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日前印发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是我国首部关于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的规划文件,将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供给充足,但结构性矛盾突出。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还面临较大压力。现代设施农业包含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和工厂化育秧设施、粮食烘干设施、仓储冷链物流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突破资源、环境和市场的限制,拓宽农业发展时空,缓解粮食生产面临的耕地少、育秧难、晒粮难、储粮难等问题,尽可能规避市场风险。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可节约耕地资源,减缓粮菜争地矛盾。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是一日三餐的必备食物,缺一不可。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一些地方发展蔬菜、水果产业、养殖业难免要占用耕地,与粮食争地的矛盾日益凸显。探索发展设施农业,重构动植物生长环境,引导农民在低丘缓坡地、戈壁、盐碱地和海洋等非耕地上建大棚、养殖场,以新路径拓展现代设施农业新空间,让基本农田回归粮田。

建设工厂化育秧设施,可解决育秧难问题。秧好半年稻,苗壮产量高。水稻要高产,关键是育好秧。水稻育秧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要求较高,种子出苗差、出苗不整齐、异地育秧运秧难等因素都会影响机械化插秧。工厂化集中模式可实现大批量育秧,通过采用流水线作业,机械播种、机械催芽,自动化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秧苗整齐,标准化秧盘与机械化插秧可实现无缝衔接。因此,要加快建设工厂化育秧设施,补齐商品化育秧短板,满足水稻對高质量健康种苗的需求。

建设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可帮助农户解决晒粮难问题。新收获的粮食水分较大,如果晾晒或者烘干不及时,很容易发芽霉变。当前农村晾晒场地少,难以满足晒粮需求。露天晾晒容易受天气影响,粮食也易被鸟吃、鼠咬、污染。机械化烘干可减少粮食晾晒环节损失,要聚焦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需要,加快建设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建设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可解决粮食储存难、保鲜难问题,实现“跨周期调节”。农业生产天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一旦周期之间不能有效衔接或信息不对称带来“超调”,就会引发市场波动。有了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可让粮食跨越时空,延长保鲜期,拓展市场空间。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库存充足,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市场供需调控,有效弥补粮食上市周期间的“空档期”。但农户储粮设施比较简陋,仓储冷链物流设施短缺,粮食储存保鲜难度大,无法择时择机销售。因此,要加强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有效提升粮食产地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各地一定要规划先行,在生态保护优先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积极开展粮油作物设施农业试点,组织专家开展优质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组装、瓶颈技术攻关,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推动粮食生产从传统粗放式转向现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能力。(刘慧)

猜你喜欢
冷链养殖场粮食
珍惜粮食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