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对当代美术馆的价值与发展策略分析

2023-07-12 12:21:43齐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美术馆

摘 要:在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激增的艺术展览需求彰显着“策展人时代”已经来临,但与之对比后发现,我国美术馆策展仍然存在专业化人员数量及水平不足、策展体制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对美术馆专业化建设与发展形成严重阻碍,有必要在明确策展文化地位及定位、策展人对当代美术馆价值后,结合多个方面分析讨论如何有效推动实现当代美术馆策展人培养与发展工作。

关键词:美术馆;策展人;文化立场;艺术展览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美术馆已经超过600个,全年度展览举办次数高达上千次,参观人数超过两千万人次。这显示着美术馆行业良好的时代發展特征,体现了社会公众稳步提升的文化追求与审美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需要,有必要加大力度推动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有必要加强建设高质量美术馆策展人才队伍,借助策展人才队伍的力量,推动美术馆快速发展。对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与讨论,希望可以遵循新时期美术馆人才队伍发展现实需求,结合制度、培训以及资格证等方面,探索全新的美术馆策展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

一、当代策展的文化立场及定位

在大众生活中,艺术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伴随着艺术发展环境的变革,艺术展览成为社会公众欣赏认可当代艺术的重要途径。在推进艺术市场活跃发展的过程中,艺术策展成为建构与革新文化的关键元素之一,对大众起到了良好的艺术启示和教育作用,是高度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产品。

从某一层面上讲,策展工作的开展具有全面性、多角度性和跨行业性,所以策展人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与素质,在掌握当代艺术史、中外艺术史等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身鉴赏能力与艺术洞察能力。特别是涉及西方文化内容时,当代美术馆策展人有必要明确文化立场和定位,弘扬时代文化主旋律,确保大众更直观地理解美术馆展览主题的意义和内涵。具体来说,艺术家负责自身作品,策展人则需要组织和调度美术馆策展事宜,所以需要保证绝对的系统与科学,保证整个展览实施过程的有序性。除此之外,策展人还需要结合艺术市场发展,全面提升自身眼界,正确处理组织人员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二、策展人对当代美术馆的价值

策展部门及策展人在大型展览策划环节,需要针对性研究不同的展览细节及状况,需要结合涉及普罗大众的调查问卷,尽可能选择贴合大众现实生活的展览方式,并且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资讯洞察力,能够以正确的眼光及开放的眼界分析和批评展览现场。其目的强调结合展览方式让艺术品走进大众生活,让自身能够实时进行展览策划计划执行的反思,同时需要定期与美术馆进行学术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详细的展览策划提案。展开来讲,要求策展人能够具体规划前期工作、小组划分、中期展示、策展布展及撤展等工作,这是成功展览应具备的基础要素。通常情况下,策展项目不做人数限制,但需要围绕拓展方案,严格执行策展计划。

策展人并非简单地组织展览人员,而是要具备自身独立思想意识,要有自我学术主张,要在保证自身公正心的前提下,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由此可见,在我们全面性提高当代美术馆社会影响力的过程中,有必要正确看待策展人所占有的重要地位。首先,应该明确策展人经过反复讨论,提出展览计划,如果展览计划得到通过,那么我们认为此时展览已经步入第一阶段。其次,美术馆应安排相关人员协助策展人展开各项工作,保证不同展览以及公共教育活动能够实现协调,保证人员安排、作品验收、展览维护、计划实施等多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因而我们认为策展人需要全面了解当代美术馆对本次策划所安排的相关事项及内容。例如,后期公众学术讲座计划、艺术家工作室送展计划、相关衍生产品设计工作等,均需要策展人展开统筹、协调与执行,所以策展人只有经过完备的职业训练,才能够达到相关的岗位责任要求。除此之外,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范迪安认为,在西方20世纪的现代艺术进程中,策展人的出现对美术馆的展览方式提出了挑战。他将反传统观念的现代艺术比喻为黑马,而美术馆则是套黑马的缰绳,最后将这些黑马都拉到美术馆的墙上、空间里当作新的经典进行展览,所以美术馆和现代艺术之间是一种博弈。由此可见,美术馆与展览策划之间存在一种博弈关系。结合当前展览现状可知,绝大多数美术展览都是聘请的知名且独立的策展人,并非引用美术馆自己的策展人,其目的是通过独立策展人有效提高本次展览及美术馆的社会影响力。策展人在进行大型展览策划工作期间,均在不同程度上与美术馆建立了合作关系,所以无论是推行展览计划还是选择艺术家,美术馆与策展人都需要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确保美术馆学术研究安排合理化。

三、当代美术馆策展人培养与发展策略

在培养与发展当代美术馆策展人的过程中,要求美术馆领域能够结合人才培养规模、专业水平、结构层次及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尽可能保证高质量建设。本文建议结合国内外先进策展人才培养经验,通过构建健康的策展生态,结合专业及原创能力培养、制度精准化建设、跨界合作与交流等多个方面,加大力度完善当代美术馆策展人培训系统,加快实行当代美术馆策展人制度,积极确立当代美术馆策展人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力求全面提升中国美术馆艺术展览策展水平和质量。

(一)完善当代美术馆策展人培训系统

受制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美术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专业化策展人才不足、策展水平不高、策展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现阶段,绝大多数美术馆展览工作由馆内策展人员自主进行策划与实施,因此,其馆内策展人员的学术水平及学术眼界直接影响着展览质量和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升策展人文化服务能力以及业务水平,有必要结合在职培训工作,全方位提高策展人专业素养与能力。例如,早在2013年,国际博物馆培训中心就将专业教育和培训看成是推动博物馆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与其他文化领域相比,美术馆专业培训起源时间较早,这一点从法国卢浮宫学院在艺术史及考古学应用培训方面已经拥有超出100年历史的现状中能够得到体现。

目前,我国高校、政府文化部门以及美术馆等多方主体,开始尝试结合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方式,针对性培养策展人。以原文化部艺术司为例,其从2012年开始就通过邀请政府部门领导、美术领域专家学者,针对全国美术馆策展人实施以互动交流和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培训工作,通过总结和分析美术馆展览策划实践的不足以及成功之处,希望能够对策展人进行美术馆策展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随后在2016年的全国美术馆策展人培训中,文化部门持续性推进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并通过设置经费补贴、委托专家进行展览项目指导、完善和实施的方式,全面性提高美术馆策展能力。2019年,国家艺术博物馆聘请将近50位的管理者和专家学者,结合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策展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形式,针对入选策展人才培养项目的美术馆学员进行培训工作。学员通过此种方式,共同参与完成了主题展览的策划工作,并在参与实践环节得到了有效锻炼。各类美术馆自主策展整体培训工作在一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其项目逐渐增多,各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频繁。除此之外,随着国际交流范围的扩大,中国策展人参与国外培训项目的机会和平台越加丰富。例如,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所推动实施的策展人赴美策展工作坊的计划项目,就是实现青年策展人与同行零距离交流的平台,这一举措有助于加快实现成果的转化。

(二)实行当代美术馆策展人制度

推动执行策展人制度的过程中,首要工作任务是组建核心且基本的业务组织架构,此种工作模式是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博物馆运作机制,强调执行策展人组合“团队”机制,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完成工作划分。如果涉及同一领域,则需要结合工作水平与工作经验,形成积极关系。

自1949年以来,我国多数公立美术馆以“三部一室”这种传统的机构设置方式为主,展览工作由某一业务部门做主完成,不具备“策展”系统和常设策展人制度,因此展览任务由部门承担,而非个人承担。随着新世纪文博事业的发展,在传统艺术领域及美术馆中,“策展”概念实现了有效渗透,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及重视。

2012年,国家文物局针对性提出了《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馆工作的意见》,在该文件中强调需要借鉴先进经验,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并实行策展人制度。现阶段,我国多数美术馆正处在积极引进策展机制与策展人制度的发展阶段,还有少部分机构虽然没有设置策展人,但整体展览操作流程与策展模式无异。总体来说,美术馆展览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形式:策展人自主策划或馆内策划部策划,外聘策展人与馆内策划人共同完成策划,对外聘请客座策展人策划。以香港艺术博物馆为例,其早在2008年就开始尝试应用客座策展人理念,尝试探索合作策展形式,通过聘请研究机构学者及国内大学学者担任策展人的方式,从多元化角度探索香港艺术,力求为观众提供更加新颖及多元的体验。

当前,在完善策展人制度的过程中,策展人待遇及话语权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导致人才流失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认为有必要结合讨论策展机制的全面改革,通过策展人负责制的有效落实,结合建立策展人制度,保证实现规模化、层次化的策展人培养机制,同时配合设置策展人层级与岗位保障,提高美术馆策展人相应薪酬与地位,保证其在人、物、财等方面的权利。

(三)确立当代美术馆策展人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针对性确立策展人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需要设置美术馆策展人职业准入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策展人职业资格多种获取渠道。

前者是策展人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先声,是对策展人人才培养机制的一项创新举措。从《2020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可以发现,我国美术馆从业人员存在水平较低、正高级职称以及副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占比少的情况,再加上出现了一些策展人队伍滥竽充数以及策展人门槛降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当代美术馆的发展与建设。针对这一问题,在重点关注提高美术馆从业人员素养与水平的过程中,强调要针对性设置从业人员资质要求门槛,甚至需要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将其看成是美术馆岗位划定的最低标准。当前,针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主要考评指标包括学历、职业道德以及工作经历这三个方面,考评方式包括面试、笔试、资格审查以及实务操作等多种形式。在了解上述基础内容后,本文建议结合日本、新加坡以及挪威等多个国家的最低美术馆准入标准,设定中国当代美术馆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为大学学历、从事过助理策展人、有相关领域的成功研究和发文记录、具有良好的发文能力等。

后者是结合不同岗位所设定的差异性职业资格获取方式。一般来讲,通常会将策展人学历看作职业资格准入标准的基础,是在强调策展人相关专业背景前提下,衡量其技能掌握情况以及专业知识储备量。除此之外,可以结合日本文部科学省所设定的定期博物馆学艺员资格认定方式,配合使用口试及笔试的考核形式,针对参与策展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如果相关人员在大学期间已经研究了对应科目并获取学分,则可以给予其免试的政策。其中,在保证同学历认证的前提下,需要针对性认证策展人工作实践经历,保证其晋升路径的合理性,希望能夠对策展人职业发展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稳步提升的现实背景下,美术馆建设与发展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目前所存在的策展体制不健全、策展水平和素质低、策展人员职业素养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策展人培训体系,确保美术馆在专业化发展进程中,能够更为针对性地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何小特.策展的主题立场和空间叙述问题:以“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展为例[J].画刊,2022(5):68-74.

[2]续鸿明.张瑞田:策展人意识的觉醒,深化了当代书法展览[J].艺术市场,2021(5):28-29.

[3]张红梅.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雕塑与建筑艺术展”总策展人温琴佐·桑弗先生对中国艺术家参展作品的点评[J].雕塑,2021(4):22-23.

[4]刘琛,邱正伦.当代艺术策展观念的变革及其美学问题域的构成:以瑞士策展人奥布里斯特的“对话”策展理念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1(1):8-11.

[5]韩晓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的本土艺术价值取向研究[J].艺术品鉴,2021(24):34-35.

[6]叶盛.学科综合背景下的美术策展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艺术教育,2021(3):159-162.

作者简介:

齐征,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美术馆
少年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学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 02:35:38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艺术学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 02:35:32
大同美术馆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58
仁·社区美术馆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8:34
苏州虹美术馆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58
长江美术馆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4:06
BnA美术馆酒店
现代装饰(2019年9期)2019-10-12 08:48:14
诺顿美术馆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1:44
去美术馆游荡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