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墨葡萄图》之赏析与临摹

2023-07-12 12:21范梦蝶李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徐渭意境

范梦蝶 李锐

摘 要:《墨葡萄图》是明代画家徐渭的传世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其纸本水墨画代表作之一,蕴含着作者独特的艺术追求与创作理念。通过对该作品的作者、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构图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画家在当时艺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对该作品的临摹实践,深入理解徐渭的艺术思想和技法,提升绘画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徐渭;《墨葡萄图》;意境

一、徐渭及《墨葡萄图》概述

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通过沈周、林良、唐寅等人的努力,在明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后起之秀陈淳、徐渭再创佳绩。徐渭在泼墨写意画方面颇有建树,他将自己的愤怒和不甘,倾注在自己的笔触上,尽情地挥洒着,不拘一格,展现出了狂野、桀骜不驯的个性,为大写意花鸟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一)徐渭简介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等,浙江绍兴人。由于性格狷狂,思维敏锐,且精于书法、绘画、戏剧,在很多领域都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天赋,他在中国艺术史上可谓一枝奇葩[1]。他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可以说是千秋独步,空前绝后。这样一位全才的一生却是坎坷不断,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精神上备受折磨,导致精神失常,几次了结未遂。非凡的情感和特殊的经历,使徐渭有别于一般的文人画家,其作品上有着相当鲜明的特征,在笔墨和情趣上极端强烈,让人镌骨铭心。

徐渭的父亲徐璁曾任云南的巨津等县官,后调任四川夔州府同知,晚年纳妾才生下徐渭。徐渭生性聪慧,六岁时就开始读书,九岁时就可以写文章,二十岁时就在山阴县中了秀才,声名鹊起,可惜参加了八次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举人。年少就意气风发的徐渭在过完众星捧月般的青年时期后,中年时期波澜不断,不幸之事接踵而至,但这丝毫未能影响徐渭对艺术爱好的追求,他也因此结交到不少良師益友,与好友谈诗论文,互相砥砺,为他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入侵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徐渭因熟读兵书在胡宗宪的军中颇受赏识,深得胡宗宪欢心。可好景不长,胡宗宪因遇事受牵连被关进大牢,徐渭恐被连累,一开始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痴,后来就变得疯癫失常起来。短短十余载,徐渭历经坎坷,“古来俊贤多坎坷,道与事违胡足诧”。晚年,一贫如洗的徐渭将热情倾注于书画。徐渭虽然穷困潦倒,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文武略无所不能,他的诗歌、戏剧、绘画,都充满了一种愤懑、勃郁、苍茫无边的气概。

如徐渭所画的《墨葡萄图》《杂花图》,舞秃笔如舞丈八蛇矛,泼辣豪放的气势,摇曳着酣畅淋漓的墨彩,气势连贯,震撼人心。其画风恣意汪洋,波澜壮阔,人所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将传统文人所推崇的文雅、平淡、宁静、含蓄和文质彬彬的作风一扫而空。徐渭的书法在明初低落的书坛中,与他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最擅豪放洒脱的草书,笔走龙蛇,满纸狼藉,但很难被时人接受。天赋异禀与勤画苦练以及外界的评价,让徐渭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信。他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徐渭在戏曲方面也有较高的地位,其《四声猿》语言流利,诙谐幽默,情感充沛,为汤显祖和其他名流所推崇,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

(二)《墨葡萄图》之创作

徐渭的水墨画纵横肆意,墨笔淋漓,水性卓然。《墨葡萄图》纵有116.4厘米,宽有64.3厘米,是徐渭悲叹自己坎坷命运与痛苦经历而作,也是徐渭最著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现在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那是一株用墨染过的葡萄,上面挂着一串串的果实,晶莹透亮,栩栩如生。郁郁葱葱的枝叶、枝干等都是用大块的墨汁绘制而成,墨汁淋漓,浑然一体。该画风格疏放,不求形似,正是徐渭作画时将情感泻于笔锋的结果。他用的是草书,笔力雄浑,却又不肆野,葡萄与枝叶都是用淡墨和明矾混合在一起,让墨汁在空气中流淌,形成一种很好的晕染效果。

《墨葡萄图》可以说是徐渭生活的一个侧面,它体现了徐渭“勾花点叶”之后,对泼墨花鸟的改造和完善,使其作品的墨色变成了他的感情和个性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注意到他在“悦性弄情”方面的变化,即把他心中“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哀伤寄托在笔墨之中,表现出他对世俗权贵不屑一顾的清高个性。

身世的不幸、人生事业的诸种打击无不给徐渭的心灵带来非常人所能理解的痛楚,充溢于内心的愤懑难以言表,“遂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于诗”[2]。由此,我们不难想象一颗悲愤孤寂的心灵在创作《墨葡萄图》时是何种情绪状态,而这种源于生命最深处的情感体验淋漓尽致地洒于纸上,所透射出的力量是跨时空的,它以天才艺术垂示于后人的“典范性”震撼着两颗后起于徐渭的艺术家的心灵:一百年后的郑板桥曾以五十两黄金换得徐渭“一枝石榴”,并刻下一方“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三百年后齐白石感叹道,“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3]。

二、《墨葡萄图》画意赏析

(一)《墨葡萄图》中的艺术特点

徐渭的《墨葡萄图》是一件较为典型的大写意水墨画。这幅画的构图很独特,他画的是一片葡萄,叶子从右侧伸展出来,因为树枝延伸到了画面的中央,所以中间有一片空白,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笔,将叶子变得千姿百态,用粗放的水墨手法,营造出一种动人心魄的气势,又让葡萄变得晶莹剔透。

在绘画手法上,这幅画用浅淡的墨汁勾勒出了葡萄藤的轮廓,茂密的叶子被墨汁染成了一大片,再加上墨汁的渲染,一串串的葡萄悬挂在树枝上,这些葡萄如珍珠一般,晶莹剔透,分外光鲜,在墨汁的渲染下,显得栩栩如生。整幅作品,笔力潇洒,水墨交融,浑然天成,堪称一幅绝世佳作。

从形神关系来看徐渭对《墨葡萄图》的创造,他用大写意的笔触,将杂乱无章的低垂老藤用大块的墨汁勾勒出来,一串串的葡萄在墨汁的渲染下变得晶莹剔透,充满了灵性。可以说,他并不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4]。绘画与诗歌创作衬托出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忧郁,达到了“以形传神”“以神达意”的目的。

从线条造型来看,《墨葡萄图》是一幅草书,笔力雄浑,却又不肆野,树叶和果实都是用淡墨和明矾混合在一起,让墨汁在空气中流淌,形成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水墨大写意,用纯粹的水墨来描绘葡萄,用充满水汽的泼墨方式来在葡萄藤上画上一笔。《墨葡萄图》这幅画用墨描绘了一根斜斜向下伸展的葡萄藤。徐渭用草书勾勒出树枝和藤蔓,用泼墨勾勒出叶子,用水墨勾勒出葡萄的轮廓。笔端充满了水分,浓淡相间,挥毫泼墨,将枝条斜挂的动态与葡萄晶莹透彻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虽能“状物”,却又不局限于“形似”,而偏重于“内在情态”的表现,表现出作者自己的情感,使水墨表现达到一个新高度。

从画面效果来看,《墨葡萄图》的绘画方法,在承继梁楷的“减笔法”,以及林良、沈周的“写意法”之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除“蘸墨”外,又有“破墨”“积墨”等。他的笔锋时而如疾风般挥洒,时而如奔泉般挥洒,以达到惊人的效果,然后用水汽冲刷,水与墨的交融千变万化,清晰可见。画面上浓重的水汽,充盈着徐渭的艺术才华,体现出他对时代黑暗的深切观察,以及在艰难困苦中感悟到的佛、道两种理念,塑造一种从他心中迸发出来的带有悲怆情感的形象。

(二)《墨葡萄图》中的草书题诗

在中国艺术史上,中国书法艺术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用笔、用法、用墨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随机应变的特点,以及在创造过程中善于激发人们的感情,以求“以情入意”。像梁楷、苏轼、祝允明、陈淳,他们用艺术家的思想来重新解读书法,使之更有生气。徐渭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感情的流露,书法与画都是相辅相成的。徐渭在王阳明门下,师从王畿、季本等人,体味到阳明心学的人生真谛,随遇而安,在创作上发挥自己的天赋。他以书法见长,其书法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草书在运笔、用墨、结体、章法上均有自己的表现,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格。

在《墨葡萄图》的左上方,用笔划出了一条斜线,写了一首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天池。”该诗见于《徐文集三》卷十一,是徐渭作画时常书写的诗作之一,抒发了作者一生懷才不遇的坎坷痛苦的心境。《墨葡萄图》中的题跋,点画的沉稳和转折的飘逸,形成鲜明的反差,产生了一种与画面上花卉和葡萄相互呼应的艺术效果。徐渭在他的草书中,把绘画中的“虚”与“实”的关系,在“点”和“线”之间自然地产生出一种“圆”和“明”的美感,由此产生一种“静”和“直”的和谐,有一种“平淡”和“爽朗”的节奏。作品中的题词,继承了米芾的行书风格,结构严谨,笔法流畅,笔锋韵流,笔力沉稳大气,显示出徐渭作为一位晚明书法家的深厚造诣。从画面整体来看,这首诗笔迹歪斜,字体张狂,线条在流线中显出迟滞,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愤怒、忧郁、孤独、苍凉、傲慢、狂妄不羁的内心世界。

三、对《墨葡萄图》的临摹尝试

(一)临摹其笔墨技巧

中国山水画的墨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线条的直接使用。在《墨葡萄图》中,徐渭用的是一种圆润、厚实的笔法,讲究行云流水、变化多端。大写意水墨是徐渭一种主要的水墨画代表风格。

笔墨本身没有感情,但画家却能用这些工具创造出一幅能传达情感、最终打动观众的画面。墨水变成了画家表达情感的工具,是人在操控墨水,而不是让墨水操控人。一幅画,只有结合感情,再经过思维的整合和综合处理,才能描绘出一个全新的世界。细看这幅《墨葡萄图》,可以发现徐渭的笔法豪放洒脱、炉火纯青,再结合徐渭横溢的诗歌才华,不但提高了画中的神韵,而且表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风范。徐渭用很豪放的墨汁在绘画中形成了一种动人心魄的气势,又有一种葡萄水嫩嫩的效果,笔锋刀头燕尾。不求“形而求活韵”,“随心而自在神”。徐渭并不追求事物的形状,也不着重于葡萄,不管看多少次,那都像是一颗墨迹未干的葡萄,让人忍不住去触摸它那坚韧而又充满力量的树枝。当看着徐渭挥毫泼墨的墨汁葡萄时可以发现,画中的葡萄有大有小,有扁有圆,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在藤蔓上,还挂着一串串细小的、干枯的却又充满了活力的野生葡萄,就像是作者随手画出来的一样,远远看去,只能隐约看到一个或平或圆的墨点,但是,如果我们凝神细看,还是能看见一些淡淡的葡萄影子。徐渭虽然没有像其他花卉作品创作者那样精细地描绘景物,但向我们展示的却是一幅惟妙惟肖的画面。在这些作品中,徐渭的情感不自觉流露,表现了他坚毅、执着和不屈的性格。

(二)摹其构图手法

“构图”一词起源于西方,专指绘画,它随着绘画一起出现,并和绘画一起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从古至今,无论是在构图的形式上,还是在构图的规则上,经过历代艺术家的继承、开拓和创新,构图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了,而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甚至可以成为评判一幅作品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墨葡萄图》的构图别具一格,随心所欲,仿佛漫不经心;藤蔓低垂,一颗颗葡萄倒悬在树枝上,晶莹剔透,茂密的树叶用大片大片的墨汁涂抹而成,随心所欲,浑然天成,飘逸出尘,不求形,只求神,用粗犷的墨法营造出一种动人心魄的气势,又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效果。画上题诗,其书为行草,字势欹斜跌宕。笔法狂野,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字迹遒劲,行云流水。徐渭寥寥数笔,翩若惊鸿,倾泻而下的墨汁,自然而然地传递出了事物的神韵,以泼墨的方式渲染出来,给人一种动人心魄的感觉。由“写意”向“大写意”的发展,从而达到了“逸品”之境,也达到了文人画者所追寻的“用笔挥洒,不求形如”之境[5]。

四、结语

徐渭的一生是在孤独和痛苦中度过的,独特的生活境遇是其艺术创作的复杂心理原因,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心态,使他的作品获得了成功。徐渭以洒脱的墨色抒发着他对生命的不甘,以潇洒轻灵的草书书写着他的生命之路。《墨葡萄图》在笔墨技巧上是徐渭水墨写意画一个鲜明的代表。在欣赏《墨葡萄图》的同时,辅以临摹,希望通过对徐渭创作思想和绘画技巧的探讨,来激发自己对画境的领悟,进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力。

参考文献:

[1]林兵.浅论明代文人画的变格[J].美术界,2009(10):72.

[2]刘洋.生命的律动:徐渭《墨葡萄图》浅析[J].美与时代,2004(10):24-25.

[3]常德强.从《墨葡萄图》探徐渭花鸟大写意画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0-112.

[4]杨晓.徐渭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创作心理探究[J].东方收藏,2022(7):32-34.

[5]钱澄宇.从徐渭《杂花图卷》看写意花鸟画风的大转折[J].南方文物,2011(4):192-196,4.

作者简介:

范梦蝶,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李锐,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

猜你喜欢
徐渭意境
情融意境韵含美
徐渭的“逆挽诗”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风莺图诗
『四声猿』唤文长痛——徐渭的一生
中國畫的意境
徐渭《畸谱》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