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杰,杨民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宜兴 21422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加剧,疝气发病率逐渐增多,与其便秘、腹壁膜及肌肉组织退化、前列腺增生、慢性咳嗽等有关,给其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1-2]。外科手术是治疗疝气的首选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因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操作简便等优势成为了治疗老年疝气患者的理想方式[3]。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因代谢能力差、抵抗力低下、加上心肺功能的减弱、慢性合并症的增多等影响,增加手术切口感染风险[4-5]。所以,如何预防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五水头孢唑啉钠是一种抗生素,不仅延伸了头孢唑啉钠的强抗格兰仕阳性菌特点,更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别是过敏反应。本研究选择2020年5 月—2022年5 月期间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接诊的78 例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五水头孢唑啉钠局部作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本选择本院接诊的78 例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6 例;年龄60~81 岁,平均(67.43±4.21)岁;疾病类型:腹股沟疝21 例、斜疝12 例、其他6 例;合并症:高血压16 例、糖尿病14 例、其他9 例。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8例;年龄62~79 岁,平均(68.13±5.01)岁;疾病类型:腹股沟疝20 例、斜疝11 例、其他8 例;合并症为高血压17 例、糖尿病15 例、其他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基本原则,且入组对象知晓研究并参与研究过程。
纳入标准:①神志清楚,可与他人正常沟通,积极配合;②年龄≥60 岁;③存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指征。
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心理疾患者;②合并占位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③严重感染患者。
对照组:于术后采用常规疗法,包括术后切口压盐袋2~3 h,再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同时辅以抗感染治疗7 d,补液3 d 后指导患者食用流食,逐渐过渡至普食。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局部应用五水头孢唑啉钠(国药准字H20051244;规格:1 g/支),即1 g 五水头孢唑啉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 次/d,连续用药7 d。
1.4.1 临床总有效率及手术切口感染 疗效判定标准如下:①显效,切口无感染,基本愈合,经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结果均正常;②有效,切口疼痛,且发红、肿胀,经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结果有所改善;③无效,切口疼痛明显,经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结果异常,确定出现感染。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确诊手术切口感染:①切口局部有红、肿、热、痛;②切口组织有脓性分泌物;③切口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且培养结果呈阳性。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出现手术切口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4.2 实验室检查结果 采集患者术后晨起空腹条件下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留取血清,保存在-80℃冰箱内,待测结果,包括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
1.4.3 切口疼痛状况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量表为工具,评价患者切口疼痛状况,总分10 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
1.4.4 切口愈合 切口愈合判定标准:①甲级,切口彻底愈合,无感染、炎症及瘢痕;②乙级,切口愈合处出现红肿、硬结、血肿等反应,无化脓;③丙级,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且愈合后瘢痕明显。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用药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n(%)]
术后当日,两组血清hs-CRP、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hs-CRP、IL-6 水平均较术后当日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s)
注:与组内术后当日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39)观察组(n=39)t 值P 值hs-CRP(mg/L)术后当日17.23±3.1916.59±2.311.015>0.05术后7 d(9.27±1.31)a(7.21±1.09)a 7.549<0.001 IL-6(ng/L)术后当日29.23±6.0728.37±5.190.672>0.05术后7 d(15.41±2.21)a(12.29±1.17)a 7.792<0.001
用药后,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7 d 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切口疼痛情况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切口疼痛情况比较[(±s),分]
注:与组内术后当日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39)观察组(n=39)t 值P 值术后当日6.29±2.155.89±1.510.951>0.05术后7 d(4.33±1.17)b(3.15±0.71)b 5.385<0.001
在临床中,根据疝内容物是否突出体表分为内山、外疝,同时根据疝的发生部位可分为腹壁疝、膈疝等,损害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6-7]。手术是治疗疝气的首选方法。就老年患者而言,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满足老年患者治疗需求的同时还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疝修补术患者容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风险,与手术刺激、合并症、抵抗力差等多方面因素存在联系,不利于术后恢复。五水头孢唑啉钠作为第一代的头孢抗菌素,广泛用于治疗人体各部位术感染。目前,五水头孢唑啉钠已成为相对理想的预防外科切口感染药物[8]。头孢唑啉钠作为一种无定型固体,当中的硫基团成分类似于胶塞促进剂,通过结合丁基胶塞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将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甚至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不仅给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了极大影响,还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71.79%)(P<0.05),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20.51%)(P<0.05);说明五水头孢唑啉钠局部应用效果较高,可有效满足患者术后抗感染需求,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hs-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合成于肝细胞,可增强包细胞吞噬能力,调节淋巴细胞[9]。正常情况下hs-CRP 在人体内的水平极低,一旦受到致病菌刺激、创伤时,其水平迅速增高,数天后降至正常范围。对于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手术可刺激肝细胞合成大量的记性时相蛋白。所以,监测hs-CRP 水平可有效评价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10]。血清IL-6 作为细胞因子,合成于角质细胞、B 淋巴细胞、上皮细胞等,具有较多的生物特性类型,如诱导B 细胞分化、诱导神经元分化、急性期反应分子等,所以切口感染发生时其水平异常增高[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7 d 的血清hs-CRP(7.21±1.09)mg/L、IL-6(12.29±1.17)ng/L 低于对照组(P<0.05);与吴日钊等[12]研究成果:研究组血清CRP(7.89±1.25)mg/L、IL-6(168.52±32.64)pg/mL 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相符,说明局部使用五水头孢唑啉钠的抗炎效果较理想,利于控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血清IL-6、hs-CRP 水平,促进切口愈合,同时也证实了本次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
手术切口感染是造成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与神经损伤、术后纤维化所致慢性炎症有关,即术区纤维化导致的局部炎性反应易造成补片的挛缩、局部神经的牵拉及精索血管的受压,从而引起疼痛反应[13]。结合上述分析,选择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生素已成为预防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少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同样需要做好以下事项:①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全面评估患者基本情况,以指导制订完善的手术方案,并事先考虑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指导制订应急预案,从而节省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切口感染风险;②重视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术后病情观察及处理,如定时清扫病房、空气消毒、规范治疗等,尽可能减短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风险;③定期测量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体温变化,以及血清IL-6、hs-CRP 水平变化,针对异常结果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风险[14-15]。
综上所述,局部使用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可取得较明显的抗炎作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及降低疼痛症状,从而加速切口愈合速度,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状态。介于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样本量不足、观察指标不全等局限,建议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开展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研究,以期丰富研究成果,提升我国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机体健康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