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舒适护理在麻醉恢复室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7-11 04:40:00王亚丰卢婷王淑媛朱丽明张炜孙亚迪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6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苏醒

王亚丰 卢婷 王淑媛 朱丽明 张炜 孙亚迪

(1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河南郑州 451450;2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 河南新郑 451100)

全麻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患者需在麻醉恢复室集中留观[1~2]。由于疾病、手术、麻醉药物残留等多重损伤会对患者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影响,给患者带来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引发苏醒期躁动,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3~4]。因此,加强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尤为重要。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以患者为主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给予患者优质化、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更加符合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探讨在麻醉恢复室全麻手术患者中采取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 年5 月至2022 年8 月于医院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05 例分为对照组(52 例)和观察组(53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23 例;年龄25~68 岁,平均年龄(46.57±3.2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8 例,Ⅱ级24例;手术类型:胸科手术19 例,胃肠类手术17 例,甲状腺手术12 例,其他4 例;受教育年限3~16 年,平均(9.57±1.02)年;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2.90±1.02)kg/m2。观察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25~68 岁,平均年龄(46.60±3.26)岁;ASA 分级:Ⅰ级29 例,Ⅱ级24 例;手术类型:胸科手术18 例,胃肠类手术19 例,甲状腺手术14 例,其他2 例;受教育年限3~16 年,平均(9.59±1.04)年;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2.92±1.04)kg/m2。两组手术类型、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K20210519)。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均接受全麻外科手术治疗;年龄≥18 岁;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伴有严重认知、智力障碍;病案资料不完整。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维持麻醉恢复室温湿度适宜,保证温度在22℃~26℃,湿度在55%~60%;常规监测患者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观察组采取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干预。(1)组建人文关怀小组。由麻醉科主任1 名、专科护士3 名组成护理小组,组织成员学习人文关怀、舒适护理、麻醉护理等相关知识,查阅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搜集麻醉舒适护理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2)加强评估和沟通。手术开始前,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麻醉方式、原理、过程以及全麻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嘱其做好心理准备。术后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时,对患者意识、呼吸、血压、活动力等生理机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予以患者阶段性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处理。(3)舒适护理。体位管理:术后让患者保持平卧位,适当抬高床头15°~30°,并在头部垫软枕。湿润口腔:采用棉签或纱布沾水对口唇干裂患者嘴巴进行湿润。隐私保护:及时清理残留血迹、污迹,给患者盖好棉被保暖,为患者穿好衣裤,查体时在患者床边围栏进行遮挡,保护患者隐私。环境护理:依据患者喜好播放轻松、舒缓的轻音乐,音量保持在60~80 dB。疼痛干预:合理调整约束带的松紧度,注意松紧度适宜,动态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合理应用镇痛、镇静药物,严密观察患者四肢血液循环情况,执行吸痰、输液等各项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并嘱患者好好休息。心理护理:采用眼神、动作、表情等方式,予以患者安慰和支持,安抚患者的情绪,采用积极语言鼓励患者,告知患者手术完成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的困惑,满足其合理需求。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命体征、舒适度、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质量和满意度。(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和抑郁自评量表(SDS)[6]从失眠、焦虑、睡眠障碍、精神运动障碍等方面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12 h 负性情绪,两个量表均有20 个项目,采用4 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2)监测并记录患者术前1 d 和苏醒期心率、血压变化。(3)采用Kolcaba 的舒适状况量表(GCQ)[7]从生理、社会文化、心理及环境4 个维度对患者苏醒期的舒适度进行评价,共28 项,采用4 级(1~4 分)评分法,满分28~112 分,得分与舒适度呈正比。(4)苏醒期躁动评分标准[8]。0 分:安静,无躁动;1 分:进行吸痰等操作时出现肢体躁动,经安慰后可改善;2 分:患者在无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出现肢体躁动,有拔除导管等行为,需进行制止;3 分:明显肢体躁动,挣扎强烈,需多人联合制止。躁动发生率=(1 分例数+2 分例数+3 分例数)/总例数×100%。(5)比较两组患者入恢复室、入室1 h 的苏醒质量。依据血压、呼吸程度、四肢活动度、意识状态和皮肤颜色对苏醒程度进行评分,完全苏醒,皮肤颜色呈粉红色计9 分;患者有意识,伴深呼吸计8 分;处于苏醒状态计7 分;部分处于半苏醒状态计6 分;患者处于无反应状态,呼吸浅慢计5 分。(6)护理满意度。于护理后发放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9]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包括相关知识宣教、服务态度、隐私保护、沟通效果、安全护理等19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满分19~95 分,分为非常满意≥77 分,满意58~76 分,一般满意39~57 分,不满意≤38 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SAS、SDS 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分,±s)

?

2.2 两组血压、心率水平比较 术前1 d 两组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两组血压、心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心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压、心率水平比较(±s)

?

2.3 两组GCQ 评分比较 观察组GCQ 评分中生理、社会文化、心理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GCQ 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GCQ 评分比较(分,±s)

?

2.4 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例(%)]

2.5 两组苏醒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入室1 h 的苏醒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苏醒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苏醒质量评分比较(分,±s)

?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全麻手术患者因麻醉药物、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影响,易发生苏醒期躁动,不利于麻醉术后复苏[10~11]。常规护理仅注重患者病情护理,缺乏针对性、主动性,易忽视对患者的心理关注和照护,难以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12~13]。

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在关注疾病护理的同时,更加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护理需求,能够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以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2 h 的SAS、SDS 评分,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GCQ 评分、入室1 h 的苏醒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麻醉恢复室内全麻手术患者接受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增加其舒适度,减少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发生,提升苏醒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徐晓燕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麻醉恢复室留观患者中采取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舒适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生理机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14],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进一步证实基于人文关怀舒适性护理的应用效果。采取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术前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能够增加患者对麻醉知识的认知,减轻其心理负担,有助于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在患者入室时对其生理机能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阶段性沟通交流,可使患者清楚了解自身情况,减少其担心,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有效保障患者安全。麻醉复苏过程中加强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理念,通过适当抬高床头、湿润嘴唇、隐私保护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可减轻伤口张力,改善术前禁食禁饮所致口腔干燥,减少皮肤和隐私暴露,进而增加患者舒适度,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保证患者安稳渡过麻醉复苏期[15]。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弥补了常规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重视程度不足等缺点,为患者身心实施动态、完整的综合护理,促使患者机体保持在最佳状态,有助于加速功能恢复,提高苏醒质量,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但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小,且在麻醉恢复室患者留观时间较短,尚需在往后的研究中扩大纳入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研究,以深入探讨基于人文关怀舒适性护理的远期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应用于麻醉恢复室全麻手术患者中,可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促进其舒适度提高,保持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血压、心率水平稳定,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提高苏醒质量,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苏醒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奥秘(2022年3期)2022-04-08 13:48:29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44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女报(2019年2期)2019-09-10 07:32:50
道路躁动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Coco薇(2016年4期)2016-04-06 08:53:38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