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管平台在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中的应用*

2023-07-10 06:59杜玉姣刘瑛
现代医院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传染病病例报告

杜玉姣,刘瑛

(1.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湖北省潜江市433199; 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 430060)

随着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深入落实,传染病监测管理作为重要项目之一要求越来越高,有研究表明,传染病防控体系从问题清单序列来看,排在其次的是“传染病报告质量低,存在漏报、错报和重报等问题”[1]。研究医院将传染病监测报告纳入医疗质量考核范畴,建立健全医疗过程监管体系,实现服务综合监管。国家卫健委在《公立医院信息化改革方案》[2]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医院数字化建设,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3]。湖北省卫健委开发了医疗服务智能监管系统(以下简称智能监管系统),通过数字集成平台打通医院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行全方位动态实时监管,作为首批试点医疗机构,于2017年9月开始实施试点运行,逐步规范,已收到满意效果。

1 资料

1.1 智能监管系统

由湖北省卫健委开发,依托湖北省健康信息平台、人口健康信息网,以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将信息同步到智能监管平台,平台自动审核分析出不合理诊疗和违规执业。其部署两个系统:医疗机构的事前提醒系统和卫健行政部门的行政监管系统。事前提醒系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3个子系统[4],事前提醒和事中实时监管是将医疗服务监管审核规则嵌入医院管理系统,做到事前提醒、事中告诫,避免不合理医疗行为发生;事后监管指按照标准将就诊信息、收费信息、诊断、检验检查、出院结算、手术、出入院信息、病案首页等上传智能监管系统。将本系统应用于传染病报告监管,目的是在诊疗过程中,如诊断为法定传染病则弹出上报提醒,若不执行则无法进入后续操作,系统自动警示医生履行法定传染病上报处置工作。

1.2 执行过程

临床诊疗→运行数据采集→智能平台收集数据→事后数据分析→信息提取、反馈→职能部门核查处理→公示→信息反馈。智能监管后平台运行日趋成熟,在传染病报告监管中,我院将运行稳定后的2021年1—9月报告数与运行前的2017年同期报告数进行比较分析,传染病报告质量、报告及时率均有显著提高。

2 方法

2.1 触发预警

在医生诊疗过程中,开具医嘱记录病历时,一旦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系统被触发,立刻调用事前监管服务,发布传染病上报预警,提醒医生履行法定传染病上报职能,除特殊情况外,无需另外提醒上报。

2.2 传染病既往病例及急危重症病例

既往病例指慢性传染病复诊的病例,无须上报传染病;急危重症病例可暂缓填报,设置再预警功能(见图1)。

图1 传染病报告流程图

2.3 监管方法

成立智能监管工作组,公共卫生科、质量管理科、院感科、医务部等作为传染病管理职能部门,在病案信息科参与下,根据各自职能任务共同监管,接受系统推送及审核,实时监控诊时情况、提醒事宜及问题分布等,掌握不同时段、不同环节传染病诊断上报质量问题,以自然月为周期完成上月度传染病上报质量分析,与科室质量考核挂钩,责任到科室及首诊医生,实行PDCA(戴明环)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4 评价指标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上报管理目标: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1)报告率=报告数/查出病例数×100%;(2)报告及时率=及时报告数/报告病例数×100%(传染病报告时限: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2h,乙丙类≤24h。依照国家CDC传染病报告内容、格式,家庭住址、职业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等10个必填项,红色星号标记在旁。错误报告为无效卡,可能造成传染病漏报。

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和讨论

3.1 报告及时率

2017年1—9月(监管前)传染病及时报告率为71.47%(1 308/1 830),2021年1—9月(监管后)及时率提高28.33个百分点,达到99.80%(2 069/2 073),监管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报告卡质量

对比2017年1—9月(监管前)和2021年1—9月(监管后)的传染病报告卡质量,发现报告卡人口学信息、诊断相关信息等填写,存在缺失/错误,即存在完整性和准确性问题,监管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762,P<0.01(见表1)。

表1 智能平台监管前后传染病报告卡缺失和错误项情况(项)

系统运行前对传染病的报告监管是通过实验室阳性结果、病例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及传染病登记等方法进行,超过24 h未报则通过医院办公平台短信推送、电话联系等进行督促,这些方法效率低下,环节复杂,虽在一定程度上可杜绝漏报,但报告及时率低,报告卡延时有时超过质量检查周期。同时报告质量也达不到要求,排在首位的是身份证。实名制就诊,身份证信息是人口信息唯一的识别码,利于核准查重;联系方式利于医生随访;现住址极具传染病流行病学意义;疾病诊断类型指疾病的分期分型;人群类型及单位,部分类型选择后还需详细填写“工作单位”,包括幼托儿童、学生应详细到班级,工作单位不详细或漏填,有可能掩盖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5]。智能监管系统上线后系统自动抓取、警示、质量控制,使得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及报卡质量明显提升。

4 智能监管平台的管理措施

传染病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是传染病监测管理最基本的要素,对传染病预防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智能监管系统的应用、完善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疫情防控成效。

4.1 制度保障

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协调体系(见图2),完善传染病及突发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奖惩制度、应急预案,严格传染病上报流程,实行综合监管是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科学防控的重要保障。

图2 潜江市中心医院职能部门传染病防控协调体系

4.2 质量考核

该院智能监管平台运行以来,授权相关管理部门实施监管,并根据监管结果对传染病上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问题核查、排名、归责、整改、处理,在医院办公平台公示,建立预警、约谈和反馈机制,3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报告提交职能科室,主管部门组织讨论,形成意见建议,落实措施,质管监察科对执行过程时效与处理结果进行督办监控,确保传染病上报问题得到持续改进。

4.3 技能培训

为确保传染病报告监测质量,该院每年至少进行4次传染病知识大培训;科室月培训、周培训;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及上岗培训;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培训及封闭式学习;特殊时期特殊疫情有针对性的集训、培训;各种形势的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更新传染病相关制度及知识技能,培训学习均有各级评分考核,不合格不上岗。

5 智能监管系统的应用体会

5.1 提高了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传染病管理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这就要求医生在疾病诊断时做到精准和一丝不苟。使用智能监管系统后,当医生诊断出需要监测的、在疾病目录范围内的传染病时,基于系统的对应感知而触发相应上报任务,提醒医生即刻执行,解决了上报过程中随意性导致的一系列迟报漏报问题[6],此外,对于平日工作极易疏漏的特殊病例,属择日质控现象[7],如外送第三方机构的检验标本、支持同一诊断的不同检验项目(如丙肝的抗体及其RNA、结核抗体与痰培养等不在同日出结果),也因系统警示提高了报告率、报告及时率,这说明相比于人的学习成本和速率,智能系统可以极大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处理各种信息[8],通过大数据筛查,处置、审核等环节的自动呈现、控制,使督查与回顾不再是质量监管的主要方式。

5.2 完善了传染病名称与编码的匹配度

王晔等[9]认为,以现行传染病诊断标准作为匹配依据,智能监管系统是依据病名及其编码与传染病报告之间明确对应而触发系统预警,这就难免会因名称及编码的不匹配使系统无法识别造成病例迟报、漏报,针对这一情况质管部门制定了病案首页检查计划,由医政牵头组织临床医生、编码人员进行病历首页质量控制,定期检查汇总、分析,查找疾病编码存在的问题,对重点科室、人员聚焦问题及时召开专项会议集中讨论,确定标准,形成规范,并不断督促落实和检查[10]。因此从病案首页着手完善疾病编码,规范诊断标准,对法定传染病的迟报、漏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5.3 提高了就诊的规范性

使用智能监管系统前,挂号系统无法全面准确提供患者身份信息,使用后,就诊患者采用身份证实名挂号,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完善患者信息,诊疗过程中进一步核实现住址。传染病报告可以直接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省略手工填写,简化了程序,还避免错填和漏填,从而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11]。通过智能监管系统提醒,各部门加强监管,就诊规范,信息完善,有效提高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

5.4 突出了系统的灵活性

实施智能监管以来,系统的事前、事中警示在传染病报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增设了传染病强制报卡功能,因考虑到特殊情况,系统又新添了附加功能:其一,如果是既往慢性传染病例,系统会自动提示,不必报卡;其二,遇到急诊抢救病例时可暂时灵活绕开,事后再次提醒,因此,在保证传染病信息上报质量的同时,又能灵活处理重复报卡和急危重症病例的急救,充分体现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使用的便捷性[11]。

5.5 强化了责权意识

传染病防控意识与应对能力直接关系到传染病防治效果。有调研发现,在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上,有些医护人员认识不足、水平有限,需要加强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演练[12],医务人员加强责任意识,熟练掌握传染病监测报告相关知识,对于传染病的处置及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院科两级定期进行法规制度流程的学习,并将实施标准、考核内容、奖惩方案等有机结合,可以极大提高传染病处置应对能力,同时为了对传染病进行早期干预,应当按照“存疑从有”的原则[13],保持对传染病疫情的职业敏感及慎独,认真履行从业人员的各项职能。

5.6 促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大数据时代需要存储不同种类数据信息,同时也要求分布式架构和性能完备,所以对医院信息的收集存储提出了更高要求[14]。使用智能系统后,医院信息系统与本系统融合,进一步规范、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真正实现并发挥传染病模块的“自动监测、查漏补缺”提醒与校核功能,切实做到疫情报告的关口前移,提升传染病报告和管理能力,保障传染病上报质量。

智能监管系统的运行,工作重点是疫情管理组织、传染病监管人员、病案管理系统、信息建设、相关制度、整改及质量考核。有学者在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其中风险数的分析也提出类似观点[15]。抓好这些关键点可极大促进传染病报告的标准化、规范化,并使传染病信息监测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传染病病例报告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病例”和“病历”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