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侠,杨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市 110004)
医疗机构的科研能力是其医疗水平和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1]。学科建设是医疗机构建设和发展的基石,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了医院的整体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2]。学术论文是医疗机构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利用论文指标对学科建设进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利用PubMed数据库分析国内主要医疗机构发文学科分布情况,可以侧面反映国内医疗机构学科领域研究情况和学科优势。本文利用PubMedplus系统对国内主要医疗机构近6年发表论文学科分布进行分析,并以3年为一个时间段,对2016—2018年和2019—2021年数据进行了对比及汇总,以全面反映我国主要医疗机构近六年发文学科分布情况,各医疗机构学科特点及优势,帮助各医疗机构直观的了解自身在国内医院机构中的学科实际状况,查找自身在学科建设中的不足[3]。
PubMedplus系统是专门针对PubMed数据库开发的数据文献分析系统,其检索方式、数据更新、检索结果都和PubMed网站完全一致。PubMedplus支持中文关键词检索,对医疗机构的名称在后台做了统一规范处理,保证了输入中文机构名称可以检索到该机构发表的全部论文,PubMedplus系统提供PubMed没有的聚类分析和统计分析功能,可以把检索结果按照第一作者机构、年份、期刊、作者、国家、城市、主题词、学科等30多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科研人员快速查询领域内的核心作者及机构;按学科进行学术评价和创新分析;快速发现新的创新点和及时调整研究方向[1]。
据中信所2021年发布的医疗机构前50名排名,对前50名机构分别检索(检索时间:2022年6月18日)。在栏目中选取机构检索,在检索框中输入机构中文名称,如北京协和医院,点击机构检索,可检出北京协和医院在PubMed的所有发文数据。选取第一作者机构进行聚类,再选取论文年份2016—2021年,最后确定发文最多的前30所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ubMedplus对各医疗机构学科、影响因子(IF)等进行聚类,并将各聚类数据结果分别下载保存;利用Excel进行汇总统计,再对第一作者机构论文学科分类以及IF>20的期刊发文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2.1.1 2016—2021年国内主要医疗机构在PubMed发表论文学科大类分布情况。2016—2021年国内主要医疗机构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被PubMed收录137 682篇。根据PubMedPlus学科聚类可以分类为49个学科,对这49个学科初步归六类,分别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中医学、药学和口腔医学,其中临床医学为最多184 505篇,占85.46%,其次为基础医学12 665篇,占5.82%,2019—2021年各学科论文数大都超过了2016—2018年,呈增长趋势,经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PubMedplus中学科分类是根据论文的主题词、标题、摘要,由于同1篇论文可能涉及多个学科,所以学科的论文总数超过收录论文数量。学科论文增长比例超过100%的有5所机构,分别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见表1。
表1 2016—2021年主要医疗机构论文学科大类分布情况
2.1.2 2016—2021年国内主要医疗机构被PubMed收录论文主要学科小类分布。PubMedPlus将学科分类有49个学科,其中临床医学涉及到38个学科。发文数量大于4 000篇的有25个学科,肿瘤学、心血管病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和骨外科学位于前5位。在各学科中前5名医疗机构发文量占40%以上的学科有老年医学60.72%,感染性疾病学54.95%,肿瘤学45.02%,血液病学40.65%,神经外科学40.58%,说明少数医院已经占据了上述5个学科的优势。2019—2021年同2016—2018年相比发表论文数增加,但各学科增长比例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长比例较高的前五学科分别为老年医学增长164.68% 放射医学增长85.89%,呼吸病学增长82.53%,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增长82.32% 中医与中药学增长80.93%。
2016—2021年各医疗机构发文数量在各学科分布比例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科的情况。在前30位医疗机构中,发文学科位于第一位共涉及到11个学科,其中肿瘤学位于第一位的有16所医疗机构,妇产科学位于第一位的有3所医疗机构;位于第二位的学科共有10个学科,其中有5个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肝胆外科、骨外科学、胃肠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首次进入学科的第二位,见表2。
表2 2016—2021年主要医疗机构发文最多的前五学科分布(篇)
期刊IF每年都有所变化,本文根据2020年JCR数据,对2020年IF>20的期刊在2016—2021年主要医疗机构发文情况进行了统计。2016—2021年国内主要医疗机构发文IF>20的期刊有71种,共计发文有1 120篇;其中2016—2018年37种期刊发表286篇,2019—2021年66种期刊发表834篇。发文最多的学科分别为肿瘤学、心血管病学和普通外科学,新入选学科有放射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老年医学、泌尿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胃肠病学、心血管外科学、血液病学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国内主要医疗机构在四大知名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Lancet、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AMA)和BritishMedicalJournal(BMJ)上2016—2021年共发文176篇,有27所机构在四大知名期刊上有论文发表,其中发文较多的机构分别为北京协和医院27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4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3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1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0篇。发文6~8篇的机构有8所,发文2~5篇的机构有13所。北京协和医院在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Lancet和JAMA发文最多分别为11篇、8篇和3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BMJ和JAMA发文为6篇和3篇。
临床医学学科是医疗机构的基本组成单位[4],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临床医学是医疗机构的主要发文学科,2016—2021年医疗机构发表论文主要来自临床医学,其次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中医学、药学和口腔医学。各医疗机构2019—2021年发文数量较2016—2018年有较高增长,各医疗机构增长率有所不同,平均增长率为70.37%,增长率超过100%的机构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
虽然研究方向临床医学占主导地位,但各医疗机构学科分布不同,各医疗机构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医学占比最高;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成果最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趋于领先位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在中医学研究处于前列;郑州大学第一医院在药学中位于前列;上海交大第九人民医院在口腔医学独占鳌头,各机构学科研究方向侧重点有所不同。
医疗机构学科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优势学科兴替瞬息万变。哪家机构能抢占先机,其学科就能够卓然于众[5]。从目前研究现状看,肿瘤学研究在医疗机构发文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科位于前五位的分别为肿瘤学、心血管病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和骨外科学,同杨华和方丽[6]报道的2013年医疗机构学科前五分布肿瘤学、外科学、临床神经病学、胃肠及肝脏病和心血管系统有所改变,心血管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受到更多的关注。
各学科发文数量分布不同,肿瘤学学科发文数量最多,其中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位于前三位,发文占比36.11%;心血管病学位于学科发文数量的第二位,其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文数量位于前三位,发文占比20.8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位于学科发文第三位,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位于前三位,发文占比26.62%。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各学科发文情况,以及主要医疗机构在学科中的位次和增长情况。优势学科相对集中的学科有老年医学、感染性疾病学、肿瘤学、血液病学和神经外科学。2019—2021年论文增长比例较高的学科有老年医学、放射医学、呼吸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和中医与中药学,这些学科的论文增长一定程度上跟新冠疫情爆发有关联,对新冠疫情的研究导致这些学科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
学科建设及其水平关乎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发展实力[7]。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群建设是驱动医疗机构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抓手[8]。每个医疗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本次分析数据是来自近6年,从近6年研究成果足以看出各医疗机构的优势学科情况。只有拥有一个强大的学科团队才能确立该学科在机构的地位,在前25个学科中发文排在第一的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占据了13个学科,北京协和医院占据了7个学科,另外有5个学科分别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第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占据。
从各医疗机构发文数量最多的学科来分析,除肿瘤学外位于第一位的学科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老年医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妇产科学,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心血管病学,上海交大学瑞金医院的普通外科学,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的妇产科学,上海交大第九人民医院的口腔医学,苏州大学第一医院的血液病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儿科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心血管病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妇产科学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血液病学。虽然不能证明机构学科地位位于国内医疗机构学科第一位,但足以证明该机构在国内医疗机构中的学科科研实力。除肿瘤学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医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学、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普通外科学上升较快。
在四大医学知名期刊中,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发文较多。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几家医疗机构研究成果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较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较多,特别是在肿瘤学研究领域在国内医疗机构中应该是首屈一指的。
学科论文是学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指标体现,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数值,真实地反映出该学科在国际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状况,是学科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指标选项。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大力破除“五唯”顽疾,改变了过去评估中以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形式而轻实质的做法,更强调质量与成效导向[9]。各医疗机构也都根据国家要求有所改变,但是各大学术机构发表SCI论文的积极性并没有下降,都更加注意论文的质量,据史书侠和杨华[10]报道,2019—2021年医疗机构在IF>10的期刊共刊发论文4 400篇占5.85%,高影响因子论文有了明显上升。
学科建设是当前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强学科建设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11]。在学科建设中学科论文质量和数量是学科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6年的学科论文分析侧面反映了医疗机构学科发展中的科研论文状况。我国主要医疗机构表现的学科优势不同,临床学科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临床学科中研究热点为肿瘤学、心血管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骨外科学和普通外科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在医疗机构临床医学研究中具有明显优势。除肿瘤学外其他临床学科研究热点有所改变,对于我国临床医学的研究资助方向和重点学科的确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分析了6个年度发表论文情况,并进行了对比,不足是只从论文产出单一角度进行分析,今后将增加课题、成果和专利等项目作为学科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