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冉
慢慢地,我明白了你,更是深深地读懂了你。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我和你。诗之间,有一段故事。
小时候,母亲要我背诗,先背的是“锄禾日当午”,接着背“汗滴禾下土”,我并不知道这两句诗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是懵懂地在平仄间游走。后来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时,我也完全想象不到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的汹涌澎湃,以及五千仞华山与天相接的壮丽景象。母亲只说这是一幅很壮观的风景画,让我认真背,背熟了就知道其中的意思了。
我常常在亲戚的夸赞中认真地背诵一首首诗词,虽然有的诗我根本不懂。像什么“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泪尽胡尘”在我心里只是朦胧的画面,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是觉得模糊。
(写出了小时候母亲让“我”背诵古诗词时的感受,引发读者共鸣。)
也曾,远离诗词。
“背诗真无聊,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为什么要天天背!”少年的心事总是难以捉摸。母亲有时甚至把背诗与我的玩耍时间联系起来,背不会就不准我出去玩。被逼着背诗的日子是黑暗的,会背诗并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在没有鲜花、掌声的日子里,背诗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有那么一瞬,我讨厌过背诗,于是,我渴望摆脱诗词的束缚,奔向一片更為广阔的天地。“月落乌啼”“两岸猿声”,在一夜间都变成了不堪的聒噪。
(把“背诗”比作“沉重的包袱”,生动形象地写出“我”被逼着背诗时的苦闷心情,体现出小作者对背诗由懵懂的喜欢到讨厌的心理变化过程。)
直到。
那天,我站在窗前静静地欣赏日出。当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时,我拿起了久违的诗词,随手翻看。“散云作雾恰昏昏,收雾依前复作云。一面红金大圆镜,尽销云雾照乾坤”“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烂锦飞千丈,金波涌万棱”。这字里行间游走的,不正是窗外那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吗?
慢慢地,我感受到了诗词独有的韵味,开始用心体会诗中的美。
(写了小作者心理的再一次触动与变化,由景入诗,做到了情景交融。)
想象一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辽阔苍茫的景色;“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又包含着多少留恋与不舍;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更是将诗人中举后的欣喜展现得淋漓尽致。
(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作文的气势,写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作者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多了一份理解和感悟的过程。)
与诗相伴的日子是那样沉静,那样温润。现在再来吟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我终于读懂了小时候母亲让我读诗、背诗时的眼神,这是天底下母亲对子女最无私的关爱。而今,霜花已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鬓角。“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这样,才无愧于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就这样,我慢慢地明白了你,读懂了你的优雅,你的深厚,你的博大……
(收束全文,升华主题。)
【安徽桐城市第二中学,指导老师:王文渊】
作者自评
这是根据我的生活经历写的一篇作文。从懵懂的孩童到朝气蓬勃的少年,这期间的点点滴滴见证着我的成长之路。从不懂诗到渐渐明白诗的内涵,这个过程让我明白每一首诗都是一次美的邂逅,是一场美的相遇。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写起来情感真挚饱满。
同窗互评
吴宇轩:小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用生动的语言将自己对诗词逐渐认知的过程娓娓道来。刚开始是母亲让“我”背,“我”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后来是被母亲逼着去背,“我”有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再后来,“我”明白了诗词的美,主动去背。我也要向小作者学习,更多地积累古诗词,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
教师总评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作文,有以下3点可供同学们借鉴——
1.审题准确。小作者抓住题目中的限制词“慢慢”,写出了“慢慢”的整个过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脉络清晰。作文按照“小时候”“也曾”“直到”这样的顺序行文,使作文时间脉络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3.选材典型,感情真挚。小作者选取自己背诵诗歌的一段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材与诗歌有关,文中也多处引用了经典古诗词,增强了作文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