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言 编辑/南溪
关于孩子的一个未解之谜是:他们是怎么将写作业磨蹭、走神做到全国统一的?坐在桌前半小时,作业才写了五个字就开始抠手、玩橡皮,没人盯着,写一会就神游。各种办法都试过了,最后总是忍不住用发火来解决。这是不是你家孩子的日常?
最近,我在浏览心理学与认知领域资料时,结合自己的学习日常,在这方面有了些新的心得体会。今天,就把这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事有果必有因。当我们说孩子出现写作业磨蹭和走神的情况时,这只是表面现象,不能简单粗暴地将之归结于孩子意志力差、专注度不够。往下深挖,就会发现还有更具体的原因。
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一个研究报告,名为《一个走神的心是不快乐的心》。这颗“不快乐的心”其实是一种自尊的自我保护机制。人的大脑更喜欢正面反馈,并且倾向于主动规避负面反馈。
当孩子无法在写作业这件事上找到正反馈的时候,大脑就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通常最容易出现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走神。大脑让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开,神游到其他不相干的事情上去,以此来抵消强大的负面冲击。另一种就是代偿行为。在心理学上,当人们在某一方面遇到挫折和困境时,会转而寻求用其他的途径弥补,从而转移痛苦,使心理获得平衡。
当孩子在学习上缺少成就感和控制感,做作业感到困难时,他就可能通过摆布橡皮、文具的掌控感来补偿写作业方面的无力感。所以,孩子写作业时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磨蹭等状况,往往还是觉得学习上的负面反馈太多,任务枯燥困难,没有成就感。
从学习上找到成就感和掌控感,其中一个因素是“任务做得好”这件事本身所带来的正面反馈。要让孩子从写作业的任务本身获得成就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90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提出了“蔡氏效应”,这给我们帮助孩子克服拖延与磨蹭提供了一种思路。“蔡氏效应”全称“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并且大脑会不断提醒人们去完成。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生马西坎波曾做过一系列实验来解读“蔡氏效应”的形成机制。首先,他让一些学生在脑海中想最重要的期末考试,另一些学生想着即将迎来重要的派对。然后,再将学生们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考试复习做具体计划,第二组不做计划。接着,他让每个人进行一项将单词补充完整的任务,给出的单词都是既可以组成与学习有关,又可以组成与学习无关的字母组合。结果,那些想着考试却没做计划的人,补充了更多与学习有关的单词,出现了明显的蔡氏效应;而为考试制订了计划的人,却没有出现这种效应。这说明,写下计划的人,对考试复习这件未完成事项的焦虑,被安抚了,大脑不再时刻提醒学生想着它了。
在另外一个实验中,马西坎波又将实验者分为三组:第一组写下生活中最近完成的任务;第二组写下没完成且需要尽快完成的任务;第三组写下没完成的任务,并针对如何完成任务制订具体计划。
然后他让所有参与者阅读一本小说的前十页,在阅读期间定时检查他们的分心情况,并在阅读结束后通过小测验检查参与者的阅读效果。结果表明,写下任务并制订具体计划的人,阅读时分心更少,测验得分也更高。仅仅写下未完成任务却没有做计划的人,则很难专心阅读。
由此可见,“蔡氏效应”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帮助人们专心,也会导致分心。我们要怎样操作,才能让孩子学习时更加专心呢?
当孩子在写作业前磨蹭、走神时,可能他的脑海中正被作业还没做的提醒所干扰,无法静下心来,同时多项作业放在一起,让孩子感到困难,缺少清晰的规划,不知道从何开始做起。
首先,清空大脑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可以给思维设置一个停车场,这段时间就用来把所有脑子里的想法写下来,把工作记忆的空间腾出来。然后对作业进行一个简单的规划,不需要太精确,就按照从“简单-中等难度-困难”的顺序,列出三项,让孩子知道从哪里开始就可以。就如“微习惯法”的操作方式,写一篇文字感觉很困难,但只写一个字就很简单。从这样简单的模块切入,帮助孩子逐渐进入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简单的切入点,一定要与核心任务有关。如果是完全无关的任务,就没有效果,比如收拾桌子、准备文具……反而造成拖延。以为开始了有用的事情,其实关键的任务完全没有展开。
另一个建议是,不要在事前写详细的计划,而将计划改成记录。有一个大致框架之后,就立刻开始做,做完一项,记录一项。这也与“蔡氏效应”的运行机制有关,当我们让孩子将详细的计划写下来,孩子脑海中的焦虑被清空了,同时没完成作业这件事的焦虑也被安抚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写计划时非常积极,写完不去做也没有什么内疚感的原因。
另外,订计划,也并没有推进核心任务的进度,它带来了虚假的成就感,让人满足,却没有真正发挥效用。因此,最有效的办法是,决定从哪里开始,就可以了。等做完一项之后,可以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我写完了语文作业,做成果记录。这样能够增强完成任务所带来的正反馈。
第二个让孩子一段时间内专心学习的关键就是要主动休息。因为大脑本身有走神的倾向,用来注意周围动向。集中注意力本身是会消耗精力的。一定不要等到孩子坚持不下去了再停止,此时大脑已经非常疲惫,没有力气应付下一段集中注意力的任务。
此外,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峰终效应”。如果每次都在最低谷结束学习任务,孩子再次回想起学习,就只会记得低谷时期的感受。所以,在学习中进行主动休息非常重要。
国际最著名的科学的工作休息方法之一就是的番茄工作法。标准的番茄工作法模板,工作时间通常为25分钟,休息10分钟。对于孩子而言,他们能集中的时间更短,所以一开始可能以10分钟为一个单位就可以了,能够轻松做到之后,再慢慢延长,最长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5分钟。
另外,根据个人经验,我认为在使用番茄工作法时,尽量不和孩子强调时间,告诉孩子坚持一会,你觉得累了,就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个原因是,这样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做任务时更不容易分神。就像进入视频网站、微信读书等App的全屏模式,他们为了延长用户留存时间,我们看不到屏幕上的时间显示。
另一个原因是,固定的时间间隔过于没有弹性,也会让人有压迫感,总是想着那个时间节点,不自觉地想知道还有多久计时结束,这会让注意力从做任务转移到坚持多长时间上。
当孩子起步之后,真正进入了状态,时间会过得很快,不强调时间的情况下,更容易持续下去。当孩子感到累了,停下来休息。这时候,再来看坚持的时长,同样会给到孩子一个正向反馈——看,你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在于学习动机。产生动力有两方面因素,一个是前文提到的成就感,做得好自然会喜欢;第二个就是好奇心与兴趣。有了兴趣,孩子主动专注,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如何培养学习动机,我们也说过很多,包括低年级多用好玩的方式带动学习,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工具和素材,多和孩子讨论人生目标等。
这里要再说的一点就是,给孩子充分且自由的时间,让他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儿。无论是瞎玩也好,闲逛也好,不要用是否有用去定义他的行为。
或许他看动漫,对数学来了兴趣;或许他读小说,对历史来了兴趣。如果家长把这些定义为会不利于成绩的,玩物丧志的东西,让孩子的世界只有学习,他可能反而找不到目标。
此外,丹尼尔·吉尔伯特的调查还表明,人们在走神的时候,即使脑海中想的是快乐的事情,幸福感也要比他们专注当下事情时的幸福感低。也就是说,只有人们全神贯注在手头上所做的事情时,生活才是最愉快的。让孩子多体验全神贯注的感觉,他们自己也会自发爱上这种感觉,减少关键时刻的走神。
文中讲到的方法是很普遍的,这次稍微做了些小变化,应用起来效果更好些,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来参考。当然,我更建议大家在把控整体方向的情况下,再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和反馈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