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虫剂对辣椒蓟马的田间防效研究

2023-07-10 17:48王胤刘玉婷王翰霖张傲雪王帅宇李云龙胡彬曹金娟张小利袁军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蓟马杀虫剂辣椒

王胤 刘玉婷 王翰霖 张傲雪 王帅宇 李云龙 胡彬 曹金娟 张小利 袁军海

摘要 为明确5种药剂对辣椒蓟马的防治效果,在北京地区秋季辣椒蓟马发生期,采用叶面喷雾方式开展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药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对辣椒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1.17%和65.04%,药后7 d防效维持在90%以上。生物药剂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和0.3%苦参碱可溶液剂药后7 d的校正防效在63%左右,可在蓟马发生初期施用。

关键词 辣椒;蓟马;杀虫剂;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6.41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8-0140-04

辣椒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辣椒素和叶酸等[1],随着优质品种选育,北京延庆等地区辣椒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北京地区设施日光温室内,辣椒种植多为春、秋两茬,露地春秋棚种植多在4—10月。设施农业的逐步发展,为辣椒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2],同时也为蓟马等害虫创造了越夏、越冬场所[3-4]。辣椒常见病虫害包括白粉病、疫病、烟粉虱和蚜虫等[5-6]。近年来,设施栽培辣椒蓟马为害尤为严重[7],其成虫和若虫通过锉吸式口器吸食汁液,重点为害辣椒嫩叶、花器和幼果等部位[8-9],造成植株叶面失绿、皱缩,影響植株光合作用[10],同时传播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辣椒减产甚至绝收[11]。

蓟马属于缨翅目(Thys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12],全国分布广泛,目前已知的寄主植物达62科200余种[13]。蓟马体型小、繁殖快,若田间防治不及时,易造成暴发性为害[11-14]。常见辣椒的蓟马种类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花蓟马(F.intonsa)和黄蓟马(Thrips flavus)[15]为主。目前蓟马的主要防治措施以化学药剂为主,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和新烟碱类药剂,已有文献记载了蓟马抗药性问题[16-17]。除药剂防治外,田间应用较广的绿色防控技术还有色板诱杀[18],根据蓟马趋蓝的特性,在田间挂置蓝板以监测诱杀。随着生防天敌技术的推广,利用捕食螨、东亚小花蝽等天敌昆虫防治蓟马具有较好的效果[19]。但上述2种技术多用于害虫发生初期,需耗费大量人工、物力,成本较高[20]。为明确不同药剂对辣椒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推广高效、低毒防治药剂,在辣椒蓟马发生期选用2种生物药剂和3种化学药剂开展了田间防效试验,明确药剂对辣椒蓟马的防治效果,为今后蓟马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作物为辣椒,品种国福306(羊角椒),购于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京研)。供试药剂为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0.3%苦参碱可溶液剂(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21%噻虫嗪悬浮剂(山东省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美国富美实公司),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北京市昌平区银黄农业园5号日光温室。辣椒定植时间2020年8月29日,试验小区的水肥栽培条件均匀一致,辣椒长势基本一致,株行距为40 cm×40 cm,密度约为6 万株/hm2。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5个药剂处理组,以清水为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约6.5 m×3.0 m,共设置18个试验小区。

1.4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年10月30日在蓟马发生初期施药,各药剂喷施用山东卫士WS-16D手动喷雾器喷雾方法,用药量如表1所示,对水用量为225 L/hm2。在配制药剂中,应先将喷雾器中加少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药液,使其充分摇匀,最后将水补充至要求所需并混匀再进行使用。

1.5 调查内容和统计方法

在各小区内5点取样,每点调查辣椒植株上、中部10朵花的蓟马总数。在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 d调查存活蓟马数量[21]。虫口减退率和防效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数][×100]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各药剂处理间的显著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做DMRT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药剂对辣椒蓟马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见表2,药后1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辣椒蓟马的校正防效最高,为71.17%,说明其速效性较高。2种生物药剂对辣椒蓟马的校正防效显著低于3种化学药剂。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校正防效较乙基多杀菌素处理低6.13个百分点,为65.04%,两者差异间存在显著性低。21%噻虫嗪悬浮剂在3种化学药剂处理间校正防效相对较低,为54.61%,显著低于乙基多杀菌素和溴氰虫酰胺处理。生物药剂处理间,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的校正防效为15.99%,高于0.3%苦参碱可溶液剂处理7.85个百分点,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药后3 d,苦参碱处理组校正防效增幅最大,提高51.38个百分点,与球孢白僵菌处理组防效均增高至50%以上,两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仍显著低于3种化学药剂处理。乙基多杀菌素和溴氰虫酰胺2个处理组防效相当,维持在86.76%~89.15%间,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噻虫嗪处理防效为77.37%。

药后7 d,乙基多杀菌素处理校正防效最高,达92.57%,其次为溴氰虫酰胺处理,防效为91.70%,彼此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种药剂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药后三次调查中,噻虫嗪处理校正防效均位于5种药剂第3位,此次防效为78.58%,与其他4个处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个生物药剂处理校正防效均在60%以上,两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 供试药剂的安全性

在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开展的试验中,辣椒植株长势良好,未出现萎蔫、变黄等药害症状,说明各供试药剂使用剂量对辣椒作物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对辣椒蓟马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 d校正防效分别为71.17%和65.04%,药后7 d二者均维持在90%以上,推荐在田间辣椒生产中蓟马发生严重时使用。150 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和0.3%苦参碱可溶液剂2种生物药剂药后7 d的校正防效在63.50%~66.71%,可在蓟马发生初期及时施药,并与化学药剂交替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同时延缓害虫抗药性问题的产生。

田间生产中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可选择在晴朗天气傍晚用药,施药时应将药液均匀喷施在植株表面,重点注意在植株嫩梢、花朵等蓟马常活动部位施药[22]。本次试验结果与袁伟方等[23]在2014年开展的蔬菜蓟马防治防效试验结果相似。因受施药药械、调查人员及方法、试验地气候环境等因素差异,本次试验结果与霍恒志等[24]人开展的几种非化学农药对草莓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存在影响,生物药剂处理药后7 d的防效高于前者试验。

目前在辣椒上登记的防治蓟马的药剂仅有88%硅藻土可湿性粉剂、19%溴氰虫酰胺悬乳剂、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1%噻虫嗪悬浮剂和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5种,使用方式为喷雾。本次试验中选择的5种药剂,3种为登记药剂,乙基多杀菌素为生产中常用的药剂之一,属于新型多杀菌素类杀虫剂,具有广谱性、对人畜安全无药害的特点[26],除防治蓟马外,对鳞翅目幼虫、潜叶蝇等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5-26]。由苦参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在生产中对鳞翅目幼虫、半翅目等害虫以及害螨均有大量的防效研究,其最终分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易导致害虫抗药性产生[27]。选择上述2种药剂开展防效试验,可为日后辣椒蓟马药剂登记提供数据支持[28]。

蓟马体型小,生命周期短,存在世代重叠现象,高龄幼虫在土表化假(前)蛹,具有趋蓝特性。在田间开展药剂防治间隔3~5 d,连续喷施2~3次,对蓟马防治具有较好效果。同时还应结合田园清洁、土壤(棚室)消毒、防虫网阻隔、释放东亚小花蝽等天敌昆虫、悬挂蓝色粘虫板等多项绿色防控措施开展防治工作[29-30]。2020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展的球孢白僵菌防治辣椒蓟马试验中,将药剂均匀撒施于定植后的辣椒棚室内,通过浇水后覆盖地膜的方式,可有效杀灭土壤中残存的蓟马卵和若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次试验仅作为单一试验地点的单次试验,试验结果仅供参考,后期还应在多地开展重复性验证试验。

4 参考文献

[1] 孔祥义,肖春雷,刘勇,等. 5种药剂对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防治效果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0):70-72,76.

[2] 凤舞剑.浅析设施蔬菜棕榈蓟马难防的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6):174.

[3] 李秋荣,陈小华,李志成,等.5种杀虫剂对设施辣椒西花蓟马的毒力及防效评价[J]. 青海大学学报,2019,37(5):9-14,81.

[4] 程英,杨学辉,王莉爽,等.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J]. 现代农药,2018,17(2):48-50.

[5] 张超,侯峥嵘,张桂娟,等.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温室辣椒蓟马效果评价[J]. 生物技术进展,2016,6(4):299-302,307.

[6] 白小军,王晓箐,侍梅,等. 5种生物农药对温室辣椒蓟马的田间药效评价[J]. 农药,2014,53(6):453-455.

[7] 刘娟娟,向本春,李成亮,等. 石河子加工辣椒病毒病的初步调查及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4,51(7):1319-1327.

[8] 罗文凡,赵军,刘艳萍,等.焉耆垦区辣椒蚜虫消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J]. 新疆农垦科技,2013(11):23-25.

[9] 徐淑娟.蔬菜蓟马常见种类研究初报[J]. 云南农业,2017(4):51-53.

[10] 袁成明,郅军锐,李景柱,等.贵州省蔬菜蓟马的种类、分布及综合防治[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2):1442-1444.

[11] 谢永辉,张宏瑞,刘佳,等.传毒蓟马种类研究进展(缨翅目,蓟马科)[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6):1726-1736.

[12] 刘慧娟,徐学农,缪勇,等.阿维菌素防治西花蓟马的亚致死浓度对黄瓜钝绥螨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2007,23(2):198-200.

[13] 付步礼,曾东强,刘奎,等.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4,4(3):28-34.

[14] 张丹.4种药剂对辣椒蓟马的防效比较[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6):71-72.

[15] 唐良德,林军,付步礼,等.豇豆闭花前后施药对防治蓟马效果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2016,36(3):66-67,18.

[16] 张凤花,王海,巩玉芳. 3种生物药剂防治温室蓟马的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2015(22):50,53.

[17] 胡彬,王曉青,梁铁双.辣椒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17(4):87-92.

[18] 玛日耶姆麦麦提,帕提古阿布力米提.日光温室白粉虱和蓟马药剂防治试验[J].新疆农业科技,2008,183(6):51-52.

[19] 王俊华,崔哪欣,戴华国.上海鲜花港睡莲花期蓟马的防治药剂筛选[J].农药,2006,45(6):427-428.

[20] 唐良德,梁延坡,韩云,等.海南豇豆蓟马发生为害调查及蓝板监测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3):53-57,93.

[21] 罗素兰,张圣经,长孙东亭.辣椒蚜虫种类的调查[J]. 生物学杂志,2003,20(1):22-24.

[22] 李红民,罗爱玉,高彦辉,等.不同药剂处理对辣椒蓟马防治研究[J].北方园艺,2010(9):167-168.

[23] 袁伟方,罗宏伟.蔬菜蓟马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14,34(9):69-74.

[24]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等.几种非化学农药对草莓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9):66-68.

[25] 刘雨晴,范毅,于立芹,等.天然苦皮藤素和天然除虫菊素混配对三种蚜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效[J]. 植物保护,2014,40(2):175-178.

[26] 唐平华,陈国平,朱明库,等.蚜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3,39(2):5-12.

[27]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等. 5种杀虫剂对设施大棚辣椒蚜虫的防治效果[J].农药,2013,52(11):844-845.

[28] 杨建忠,王勇,陈昱君,等.三七蓟马药剂防治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7,24:65.

[29] 钟锋,吕利华,高燕,等.西花蓟马的危害及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8):120-123,128.

[30] 温变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识别及防控措施[J].蔬菜,2008(1):21-22.

(责编:何 艳)

基金项目 2022年中央转移支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蔬菜-设施蔬菜病虫害智能监测防控示范点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王胤(1990—),男,北京人,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22-09-26

猜你喜欢
蓟马杀虫剂辣椒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辣椒也疯狂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云南石榴蓟马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