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苏凌
王恒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比利时鲁汶大学艺术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2011年作为国家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赴比利时研习一年。作为教育工作者,王恒对萨克斯管在国内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曾受邀在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天津音乐厅、天津大剧院、北大百年讲堂、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地举办过多场音乐会和讲座,担任过中央音乐学院管乐室内乐木管独奏比赛,以及“中华杯”全国管乐独奏大赛等比赛评委。
顺着一串悠扬的乐声循声望去,记者见到了本期《乐器》杂志的封面人物——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萨克斯管副教授王恒。音乐中的王恒充满了活力,他的音乐似乎可以让人放下所有的忧愁,忘我于他的音乐之中。然而他心底的音乐是怎样的呢?他的音乐之路又是如何呢?
和大多数那个年代的“琴童”一样,王恒最初走上音乐之路,完全出于对音乐天然的兴趣。与现在的琴童相比,王恒没有经历过“家长的强迫”,没有相互攀比的补习和竞赛,而是在家庭环境的熏染之下,自然而然、按部就班地走上专业音乐道路。他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王恒说道:“我走上音乐之路是受家里人影响,姐姐是学声乐的,她从小唱歌就特别好,参加各种比赛。我最初学习的是长号,后来遇到萨克斯管后就喜欢上了这件乐器。为了更进一步学习音乐,我恳求父母带我去艺术学校改学萨克斯管。初中毕业以后,我顺利考入烟台艺术学校,从此正式踏上了专业音乐的道路。”
王恒在烟台艺校有幸跟随启蒙恩师李成敏学习,在李老师的悉心教育下,王恒的演奏水平逐步提高。1997年,王恒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跟随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恩师洪竟立老师学习。
王恒说道:“回想起来每个时期我所遇到的老师,对我艺术上的帮助都很大,第一位恩师李成敏老师在音乐启蒙和基本功方面给了我很多方法和建议;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洪老师对作品的音乐处理非常细腻,他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启发;后来我选择去比利时留学,在鲁汶大学期间跟随Nadine bal女士学习;在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我的导师是Norbert Nozy教授,他当时是比利时皇家禁卫军指挥和萨克斯管演奏家。国外的学习过程,让我对萨克斯管艺术提升了眼界,尤其在室内乐方面有了更多的学习和探索。总体来讲,国外教授的指导对我在作品风格的把握、音乐视野的开阔以及室内乐的演奏方面都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
“打口光盘”的时代成为记忆
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萨克斯管在中国是一件偏冷门的乐器。尽管大家熟知《回家》这首萨克斯流行金曲,但对于萨克斯教学的开展还是举步维艰。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现实问题,如师资和学习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学生们的学习等等。王恒回忆,由于当时萨克斯艺术普及度不高,学习萨克斯管的人很少。同时,网络不像现在这样发达,音像资料基本都是靠着从上海音乐学院门口“蹲守”的小商贩手中,如大海捞针一般“淘”来的打口CD,再加上当时在国内想购买西方乐谱资料更是难上加难。这段苦中作乐的经历实在让人难以忘怀,那些当年学习路上的困难都成为了王恒音乐道路上娓娓道来的“小故事”。王恒不禁唏嘘不已,昔日的少年同学,如今都成为国、内外各大音乐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中流砥柱,他呼吁今日的学生要珍惜眼下优越的学习条件。
王恒是最早一批出国进行系统学习古典萨克斯管的中国留学生。时至今日,提到萨克斯管大多数人先入为主地认为,这只是一件流行乐器,但其实萨克斯作为西方古典艺术已经有将近200年的历史,在音乐史上有很多为萨克斯而谱写的古典作品。
王恒解释道:“确实,流行音乐的发展使得更多人认识并且喜欢上萨克斯管这件乐器,但萨克斯管擅长演奏流行音乐并不代表只能局限于流行乐中,在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中萨克斯管也都有出色的发挥。和其他乐器相同,系统的学习演奏方法和打好基本功对于演奏好一门乐器非常重要。”
据他介绍,国内高校对萨克斯管的教学要求和其他木管乐器基本类似,例如:基本功、练习曲、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以及现代派作品等等。在大学期间,还要求有室内乐的学习,如萨克斯管四重奏、萨克斯管重奏乐团,或是与弦乐、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的合作等等。萨克斯管在交响乐中同样有出色的表现,如拉威尔《波莱罗舞曲》、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等等,目前萨克斯管被广泛使用在交响乐团、管乐团以及室内乐中。目前,国内对优秀的演奏人才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关于萨克斯的普及性教学,王恒给出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他认为,萨克斯管非常适合儿童作为学习音乐的入门乐器,首先它的指法相对简单,其次可以帮助儿童增加肺活量,更重要的是增强自信心和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只要是孩子的牙齿长好了,能够固定住笛头就可以进行学习了。从小学习萨克斯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乐感,理解音乐的能力,在熟练之后还能在乐器合奏中体验合作的快乐。目前,国内萨克斯管演奏水平参次不齐,演奏方法也各有差异,需要有专业院校的老师加强基础教学普及工作。
音乐艺术如行路
时光如梭,王恒自留学回国至今,在天津音乐学院执教已有整整二十年。当年的少年已经步入中年,他把生命中最好的年华和岁月都留给学生和萨克斯艺术。他教过的很多学生都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也有学生目前已经在国内院校担任专业教师,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作为雅马哈艺术家,王恒经常受邀在各大赛事和活动中担任评委和嘉宾,在全国几十个城市举办专业讲座,不断普及着有关萨克斯管的科学的演奏方法。他曾受邀在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天津音乐厅、天津大剧院、北大百年讲堂、上海音樂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地举办过多场音乐会和讲座。他说道:“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很乐意去做一些社会公益课程。我被聘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教育公益行动项目音乐教育专家、“乐龄云”课堂教师,为老年大学开展义务线上授课,同时结合老年人特殊情况,编写了一套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萨克斯管演奏教程。今年为响应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助力构建青少年美育服务体系,响应国家打造终身美育学校的号召,又为广大群众萨克斯管爱好者录制了一套演奏视频教程。我觉得作为一名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师,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回馈社会,这些工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无论在个人独奏艺术方面,还是教学方面,王恒一直处在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状态。他说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太重要了!只有不断地开阔见识,才能不断给予自己新的目标和追求。我在欧洲求学时曾在比利时、德国、法国、荷兰、克罗地亚等国演出交流,这段游学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让我的音乐更加成熟。2012年,我又被教育部公派去比利时做访问学者,故地重游的感受不尽相同。所以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一定要有‘行路的心态,曾经有句话讲,要么人在路上,要么心在路上。只有保持这种‘在路上的状态,人才能不断学习和吸纳新东西,我们通过对不同文化进行学习,会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人获得智慧,保持对艺术旺盛的创造力。这点对于艺术家、教育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古典萨克斯艺术空间广大
目前,萨克斯管艺术在国内拥有着庞大的爱好者群体,对萨克斯管艺术的发展而言是非常好的事情。总体而言,中、外萨克斯艺术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首先中国萨克斯管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也就近二三十年,与西方近200年的历史无法比拟。王恒说道:“在欧洲的学院里,萨克斯管各时期作品非常多,并且现代作品占的比重非常大。萨克斯管在中国虽然没有很长的历史,但近年来,经过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在作品的风格、演奏技法、数量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均已表现出与中国民族元素相融合的音乐特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我们当代作曲家和萨克斯管教育者应该关注的,也是我们国内萨克斯管艺术可以挖掘的潜力。”
萨克斯管艺术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国际萨克斯艺术的发展中去,提高中国萨克斯管艺术在国际乐坛的地位。2018年,王恒和各音乐院校萨克斯管老师们组成全国高校联合重奏团参加了在克罗地亚举办的世界萨克斯管大会,并在世界首演了著名作曲家陈怡根据《第三木管五重奏》作品改编的《中国西部组曲》,成为这场世界萨克斯大会上一张“中国名片”。
王恒特别提道:“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希望,也在努力做到,去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演奏視野,一定要走出去,带进来。同时在国内的萨克斯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上,还要具备多元化的演奏技能,即不仅能演奏好古典作品,也能把握好爵士乐以及流行乐等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提升中国萨克斯管艺术家的综合能力。”
随着萨克斯管艺术的迅速普及,在学校乐队和各种音乐团体中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在萨克斯管的音乐教育领域仍然需要大量的优秀师资。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剧场和团体,也需要综合能力较高的萨克斯乐手。总体而言,萨克斯乐器在中国发展时间并不长,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讲述中国故事
萨克斯管本是一件从西方引入的乐器,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在当代萨克斯艺术家的托举下,中国萨克斯管艺术走上高速发展之路。从西到东,再从东到西,在相似的路径下,讲述的却是萨克斯艺术的中国故事。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萨克斯艺术。
王恒说道:“我有时间会去读一些钢琴或者弦乐的书籍或者专著,比如卡萨尔斯、林耀基等大师的教学法。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钢琴和弦乐等乐器发展到现在,教学体系已经非常系统化,更加完善,教学方法也更科学化,比如弦乐的演奏艺术在西方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已经形成成熟的训练体系。相比较而言,萨克斯管的教学法和训练体系远远没有达到钢琴和弦乐的水平。作为高校的萨克斯管老师,为学生解读演奏艺术的基本原理,提供解决疑难问题的正确方法,研究科学、系统的演奏方法并将之传播,引导演奏者更快、更有效率的练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在多年的萨克斯教学领域,王恒的骄人成绩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成为众多同行的楷模和榜样。尽管他身上有很多光荣称号,但他始终抱着“探索,求是”的心态,不断地为萨克斯管艺术的发展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