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ato
作为一个不擅长任何运动的人,我下定决心接触室内攀岩的契机,是一场伤筋动骨的失恋。而在第一次攀岩课结束之后,我步履轻快地回到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攀岩太快乐了,朋友们。那些软弱和恐惧的情绪,那些曾经彻夜折磨我的‘为什么没有人爱我的痛苦迷思,全部被我在岩壁上丢掉了。”
这完全是我个人化的体验和情绪,但或许,它也是攀岩的诸多魅力之一。
根据《新京报》提供的数据,自从2020年攀岩成为东京奥运会的新增项目之后,国内的攀岩爱好者也越来越多。短短一年内,全国岩馆的数量约为400家,年参与人次达百万。据我观察,吸引的主要是那些平时上班爬Excel表格或Word文档,朝九晚五、困于高楼大厦的都市年轻白领。
都说办公室工作消耗的是灵魂,一天下来,精气神被吸走大半,徒留身体完整,同时虚胖。攀岩就相反了,一条线路下来,磨破手皮摔蒙脑袋也上不去才是常事。
于是,无数人好端端地走进岩馆,再带着浑身的青紫和流血的手掌,精疲力竭地回家,还要看着视频和岩友一起复盘今天的磕线成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攀岩更像是一种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淬炼。当然,以肉体为主。所以它的乐趣才如此贴近一种原始本能——就像鸟类天生爱飞翔,人类生性爱自由,当面前突然出现一面布满了五颜六色的岩点的高墙,谁能忍住不往上爬呢!
室内攀岩,目前看起来还勉强算是一项小众运动,但一个多月前,当我第一次走进岩馆,意外地发现:室内攀岩远比我想象中更受欢迎,门槛也更低。
室内攀岩入门,需要准备些什么?
答案是,几乎什么也不用准备。
剪短指甲,换上衣柜里最方便运动的衣服——甚至都不需要专业的运动服,一条宽松耐磨的休闲裤或是牛仔裤,再去岩馆花10块钱租一双攀岩鞋,即可满足爬墙所需。
在北京最大的岩馆,一节私教课的价格大约是300块钱,拼一节多人团课大概是100块出头,此后每次进馆的价格也是100块左右,不限时间。
如果只是为了享受攀岩的乐趣,不追求特别高超的技术进步,完全可以只上第一节课。
两个小时的课程,如果去滑雪,你可能刚刚学会怎么踩着单板直起身体,开始在下饺子一般的初级道上推坡,摔得尾椎发青。
但同样是两个小时,足够一位攀岩教练教会你如何发力,如何摔倒,再指导你爬上人生中第一条初级线路。
我不是在给岩馆打广告,我只是想说明,攀岩带给人的正反馈,也太及时了!真的,当代年轻人虽然天天把摆烂、躺平挂在嘴边,但还是会乖乖给甲方改稿改到第N+1版。大家太需要及时的正反馈了。
十几米的顶绳攀登看起来仿佛西天取经,但没人规定你必须登顶,爬到半路力竭脱手的人比比皆是,反正还能享受一把坠落的速度与激情;一条抱石线路再难,也不过五六个动作就能登顶,上次可能吭哧吭哧爬到一半就往下掉,下一次,很可能就只差最后一步。
攀岩,本就是一项关于“摔下来”的运动。
无论你去到哪家岩馆学习攀岩,教练最先教的一件事,都并非攀登和发力,而是“学会如何摔下来”。
双手抱胸,不要撑地,双脚落地,再顺势向后一滚,这是从高处摔下来时的动作要领。
而“如何下定决心摔下来”,是一门更加深刻的学问。
身处岩壁之上,能够依赖的只有身体的感知和微妙的直觉。有时需要胆子大一点,在高处站立或是动态发力;但更多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敢于松手摔下来才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只有先摔下来,才能进行下一次尝试。
一位攀岩时长达一年的岩友在剪辑视频时表示,自己一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摔跤的姿势越来越优美了”,本来想剪出从菜鸟到高手的进阶对比,但一剪才发现,哪怕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进步,摔倒仍旧是攀岩过程中的主旋律。
这并不令人沮丧,因为只要不追求绝顶的徒手攀岩效果,无论多么厉害的高手,依旧会从岩壁上掉下来。而摔下来只证明,下一次攀登的过程会完成得更好。
在不攀岩的人看来,攀岩的重点可能是向上攀登,是更高更快更强。身处岩壁之上的人,却往往会因为不低头往下看,而忘记了高度的价值。
很多人第一次尝试攀岩之后的反馈是,“比想象中难,但感觉自己比想象中强”。
难,难在力量、耐力与技巧,而心态的强壮,来自对身体的全新感知。
粗糙的岩点摩擦手掌的时刻,人会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掌控着身体,掌控着肌肉、平衡,以及每一寸关节的发力。
岩馆里常常会出现不少手长腿长、对身体素质相当自负的男性,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会轻松地爬上高难度线路,却往往在需要降低重心蹲下来的第一步,就笨拙地折戟沉沙。
而那些依靠身高、臂展和力氣硬拉都未必能够成功的步骤,身体条件没那么好的女性、小个子男性,却能通过推胯、折膝、换脚等技巧,以及更加周密的线路规划来完成,并且完成得更加漂亮。
似乎人人都会在岩壁上找到一个意料之外的自己,强壮者发现力气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瘦弱者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加强壮。
我也一样:某次攀岩的时候,岩馆里的陌生人帮我录视频,录下了我在一面斜壁前蹲下身子、拉长手臂,准备跃起的一刻,她说,那个时候的我像只豹子。
那是我过去从未发现的自我,却在攀岩时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