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编者按】正值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2月28日,“时代·帼风——庆祝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十周年特展暨新象·帼风——中国女画家协会青年画院、书法院美术书法作品展”“时代·帼风——庆祝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举办。本次展览作为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以来参展画家最多、涵盖面最广的活动,以多元丰富艺术视角和语言,展现了新时代女性艺术创造活力,浸润了女性艺术家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和向往。
2月28日,在庆祝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十周年特展“时代·帼风”“新象·帼风”顺利开幕之际,“时代·帼风——庆祝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同期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晓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徐虹,《人民日报》社文艺部部务委员、美术编辑室主编徐红梅,《光明日报》摄美部高级编辑张玉梅,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金新,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副所长沙永汇,以及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副主席张凌,画家要红宇、范一冰、杨娌娅、姜沛、何文等理论家和女画家围绕中国女艺术家的创作面貌、生存困境、未来发展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
徐涟表示,艺术是人类情感与内在精神的视觉表达,本就因人而异,千人千面。女性艺术家们的独特视角、独特感受、独特表达,因为漫长历史过程中的社会分工与家庭角色的不同而得到了或主动、或被动的强化。作为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专业学术团体,中国女画家协会拒绝性别标签,而是以真实、真诚、真情对待生活与世界,用爱与包容之心,去发现美、创造美、弘扬美,在用艺术表达美好、和谐的同时,也丰富完善了自我,实现女性在两性、家庭、社会中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也因此,中国女画家协会的存在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和肯定。
“时代·帼风——庆祝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十周年特展暨新象·帼风——中国女画家协会青年画院、书法院美术书法作品展”是中国女画家协会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向祖国汇报、向时代献礼的重要展览活动。据孔紫介绍,十年来,中国女画家协会肩负着“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主旋律,聚集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女性艺术家,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王镛十年来陆续参加过中国女画家协会不少的活动,见证了它发展壮大的过程,对其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作成果予以肯定。王镛认为,应该从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重新认识或者深入阐释中国女画家协会的价值所在。他建议,凸显中国女艺术家的创作的特色、特性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纵观五四以来,便已出现一批女性艺术家,她们努力表现人类真善美的情感,且在艺术形式也有所突破,然而他们没有进入到主流美术史,还属于美术史上的弱势群体。”
“不同于男性,女性拥有坚韧、超强的感知力、对信仰的忠诚等特质,从这个角度讲,女人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的艺术史,但是很遗憾,艺术史还是男性艺术史。”张晓凌同样认为,进入当代,女性艺术家、女性批评家、女性理论家已经崛起,这是一个巨大的现象。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女画家协会将大有可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做好理论研究工作。为此,张晓凌建议,未来中国女画家协会应着重开展两个方面工作:一个是价值建构、一个是风格建构,做好了这两件事情,中国女画家的学理基础也就成立了,就自然形成了自身的学术合法性和话语权了。
当然,艺术从来都是时代的,当下女性艺术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尚辉特别强调,我们应该认识到女美术家和女性主义艺术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不能完全用女性主义艺术家的标准来衡量女美术家。借此次活动之际,我们有必要来强调一下女美术家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在当代美术史上的独特贡献和成就。尚辉建议中国女画家协会打开另外一个窗口,即对女性主义艺术家的窗口,增加女性主义艺术家的板块,这样在学术路径上就会更加完整,也将更具当代性。
“性别意识的问题是没法回避的”,邵亦杨看到,不仅我国,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女性艺术家的协会组织,而没有男性艺术家协会组织,这足以表明这是一个国际性焦点。邵亦杨直言:“我们可以不被标签,也可以拒绝被标签,我们不是把男性作为对立面去颠覆他们的权利,而是要争取到平权的机会。”
徐虹多年来从事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研究,她表示当下的女性艺术家大多受过良好的美术教育,无论是造型能力,还是画面的控制力,在专业技巧方面与男性艺术家并无二致。同时徐虹指出,当代女性艺术家在社会责任和个性化表现上还有很宽阔的空间,作为女性画家,要有一个超出普遍规范化的意识。女性艺术家也要和男性艺术家一样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艺术责任。
“对生活的体悟和表现、对社会的观察、对情绪的表达”,陈明观展后以此对当代女性创作观念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在展览中纵观十年来女艺术家们的创作成果,无论是从题材上、表现手法上,还是从创作观念上,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完全不亚于男性画家,是当代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和限制,当代女性艺术家还缺乏更敏锐的视角和更锐利的表达,还需要打破更多的束缚,在未来的创作当中还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根据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徐红梅看到,新时代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也明显地显现出忽视性别化的倾向,展现出了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一面。通过近年来的国际艺术展览、拍卖现场,可以看到女性艺术正在越来越多地绽放光彩。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的标志,期待中国女画家协会能够更好地发挥组织力量,以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和传播的样式,让聚光灯直接打在女画家身上,让女性的价值在新时代能够积极地绽放。张玉梅表示,女性因为扮演多重角色,不可避免会有“痛点”,女艺术家需要在规则里寻找自由,在争取履行权利的过程中,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心态,希望能在各种艺术展,不单单是女画家的艺术展里,看到更多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涌现出来。
金新关注到,近几年在有关女性艺术创作的相关学术研讨中,女性的声势和气势越来越大,这是多年来坚持女性自觉的女性艺术家、理论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金新表示,女性是天生的艺术家,应该是离艺术最近的群体,但是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女性艺术家的发展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社会更多层面的努力和关注。作为国家级美术专业媒体,《中国美术报》一直以来持续关注女性艺术和女性艺术家,做了大量相关选题和讨论,未来也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通过展览、宣传推广、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给予女艺术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十年来中国女画家协会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青年艺术家的不断加入,为协会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沙永汇、张凌、要红宇、范一冰、杨娌娅、姜沛、何文等作为作为中国女画家协会的一份子,见证了协会的发展,她们纷纷表示,中国女画家协会一直为女画家提供创作土壤、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和作品传播途径。她们会自觉将个人的艺术事业与家国情怀相连,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活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獻出女画家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