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发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照金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照金精神是20世纪30年代初,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发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把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气节结合起来,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
2015年2月14日,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照金镇,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革命旧址,指出:“照金精神在现在还是很适用的,当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能够在照金落脚,就是因为群众基础好,他们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这里的群众能够支持革命,现在我们党要依靠群众,要把照金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如果能做到这些的话,我们的事业就固若金汤了。”2021年9月,照金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精神,成为陕西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
照金精神的科学内涵
2021年9月29日,中宣部发布了46个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照金精神是其中之一。2022年5月,经中宣部批准,照金精神的科学内涵概括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其中包括了照金精神的灵魂、精髓和特质,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
(一)照金精神的灵魂: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也是照金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面对屡屡遭受的失败与挫折,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无论是被敌人逮捕、战斗中负伤、失散后脱离部队,他们都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对党毫不动摇,忠心耿耿。被“左”倾错误领导者错误地降职和无端指责,甚至被错误地“肃反”关押时,他们都能相忍为党、顾全大局。
刘志丹认为,共产党人“就是要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1936年1月,刘志丹被任命为红军东征北路军总指挥兼二十八军军长。临行前,他对妻子同桂荣说:“这次上前线,是再去为我的信念而奋斗,又一次表白我对国家、对人民、对党的忠诚,为救国救民我可以贡献出一切。”4月14日,在红军攻打山西中阳县三交镇(今属柳林县)时,刘志丹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他牺牲时的遗物,只有几份党内文件和几支缴获来的香烟。毛泽东赞誉刘志丹“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和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周恩来高度评价“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二”, “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
谢子长在入党宣誓时激动地说:“我把一切都交给党了,我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大革命时期,他带领贫苦农民打击土豪劣绅,赢得贫苦人民的爱戴,被群众称为“谢青天”。1934年8月,谢子长在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发动的第一次“围剿”中身受重伤。因革命戰争年代环境恶劣,缺医少药,谢子长只能用南瓜瓤子敷在伤口上止痛,常常是连顿热饭都吃不上,不久便只能卧病在床了。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不幸去世,年仅38岁。临终前,他对身边的亲人与同志们说:“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谢子长不仅自己献身革命事业,还教育全家成为一个革命的家庭。在他的带领下,家中共有17人投身革命,牺牲的亲属就有9人。毛泽东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
习仲勋13岁加入共青团,决心“要跟着共产党干到底”。他15岁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6岁深入敌营从事兵运工作,19岁领导两当兵变,20岁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一起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21岁当选陕甘边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主席。全民族抗战时期,他先后领导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和绥德分区,守卫边区南北两个大门。1943年1月,毛泽东为习仲勋亲笔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这是对习仲勋坚强的党性原则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高度评价。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干革命的力量源泉,习仲勋以自己的一生在忠实地践行这一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对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引领着陕甘地区的革命志士创建、巩固和发展了照金苏区及陕甘革命根据地,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照金精神的精髓: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就是一部为理想信念而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光荣史。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李妙斋、周冬至等陕甘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和无数革命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和白色恐怖,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坚决执行党中央和陕西省委的决定,先后组织领导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两当兵变等革命斗争。这些武装起义虽然因为主客观原因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却依然存在。朱德曾评价刘志丹,“自大革命起直到为党牺牲,均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以不同方式组织革命军队,虽屡遭失败,但他百折不回,至死不变,垮了再来,再垮再来,这种精神和毅力,就是建军的基本条件。如果有人问我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子,那么就请看看刘志丹同志。”
在信仰与生命面临抉择时,革命先烈们不曾有丝毫犹豫。1933年10月,面对国民党军队进攻照金薛家寨红军大本营的危难时刻,数名女红军游击队员与敌军殊死搏斗,在弹尽路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纵身跳崖,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照金苏区失陷后,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领导人周冬至、王万亮、王满堂等惨死在敌人屠刀下等。照金现有在册革命烈士681人,还有无数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先烈们为革命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走着最艰难的革命道路,终于创建和发展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他们为创建和发展根据地所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崇高革命精神,正是照金精神的精髓所在。
(三)照金精神的特质: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
在照金苏区创建过程中,习仲勋和边区领导人一村一村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相继组织起农会、贫农团和地方游击队,为根据地创建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按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法》,领导人民群众没收地主、反动富农和祠堂寺庙的土地,按劳动力和家庭人口的情况,分配给雇农、贫农,并对土地不足的中农予以适当补充,十多个乡、村的贫苦农民都分得了土地,从而解决了群众一直期盼的“土地是命根子”的基础性问题。曾经照金人民饱受剥削压迫,生活悲惨困苦。红军到达照金后,没收并分配地主囤积的粮食,群众感激地称分的是“救命粮”,红军是“救命恩人”。
红军还宣布废除反动政府的一切苛捐杂税,同时积极推行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实行禁烟、禁赌、放足等新政策,树立起社会新风尚。刘志丹、习仲勋曾颁布这样一项法令:凡一切党政军干部,如有贪污十元钱以上者枪毙。一系列纪律和法规的实施,保证了对人民利益秋毫无犯和为政清廉,深受根据地人民拥护。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老刘”“老谢”“仲勋”。
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1933年春夏之际,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薛家寨山下的亭子沟建立了贸易集市,红军游击队和机关后勤部门在集市上坚持“公买公卖”“让群众先买”的原则,并保护白区来的中小商贾。照金周边不管是白区还是苏区,群众、商贩都来这里交易,货杂人旺,集市氛围浓厚。亭子沟贸易集市,不仅方便了周围群众,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活跃了苏区经济,为红军筹集粮秣等必需品,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为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扎根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干革命的光辉写照。扎根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是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人的工作作风,是陕甘边共产党人在创建革命根据地伟大实践中展现出的精神风貌。
照金精神的历史地位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苏区,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为后来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照金精神就是西北地区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成功开创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追求、顽强奋斗精神和扎实工作作风的精华。
精神的财富穿越时空,伟大的事业薪火相传。包括照金精神在内的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个伟大精神。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7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2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8个。陕西有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和西迁精神等5个精神列入其中,是全国数量最多的省份。照金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宝贵资源,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照金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照金精神焕发出新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一)新征程上弘扬照金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回顧照金苏区的历史,陕甘边的共产党人正是凭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用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才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回顾我们党的百余年光辉历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艰巨考验。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中迷失、在泰山压顶下退缩、在糖衣炮弹下投降。我们要从照金精神等党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共产主义战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新征程上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补足精神之钙,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
(二)新征程上弘扬照金精神,就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信仰坚定、不畏牺牲、顽强斗争,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与重要贡献。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照金现有在册革命烈士681人,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陕西省革命烈士英名录全集》记载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27152名,还有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为革命献身。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敢于斗争”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全党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我们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百折不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广大共产党员必须坚定担当责任,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历史自觉,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一方面要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另一方面要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三)新征程上弘扬照金精神,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归根到底是不能忘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回顾照金苏区的历史,正是因为扎根群众、不负人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才形成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筑起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重申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时代大潮奔腾不息,试卷的内容会随之更新;人民的期盼在逐步提高,答卷的要求会随之提升。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从而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陕西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照金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从历史经验、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力量,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
作者简介
梁月兰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