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而承之: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2023-07-06 04:46陈佳铭王建英
关键词:美育智慧评估

陈佳铭, 王建英

(中北大学 艺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大学生生态美育具备时代特征与生态意识,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实现大学生“本心”的回归[1]10, 同时, 也可以推动大学生生态审美素质的培养进程。 然而, 时下大学生生态美育工作依然缺乏严格的理论形态与实践方式。 本文在反思大学生生态美育现实问题的基础上, 遵循生态美的自然规律, 从3个探寻大学生生态美育的思想内涵以及发展路径。

1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形成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大学生对于美的认识伴随着生存环境以及审美活动的变化而变化。[2]对象化的“善”与主体化的“真”也成就了美的体验。 大学生通过审美实践在自身磁场中不断理解和体会“本质力量”, 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后期“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提法逐步衍生为“自然的人化”, 这其中包含着“外在自然”即山川河流的人化, 也包含着“内在自然”即感知情感的人化。 因此, 美也是社会性与人性之间的和谐统一。 时下,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者, 关注大学生生态美育也是通过生态美育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推动大学生对自身关怀的新思考,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 在此过程中, 要逐步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 寻找其内心真正追求的信仰。

第一, 从时代特征方面, 大学生生态美育理念与当下时代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生态”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导向。 自然界中的风雨、 山河、 泥火, 草木皆为人类的“生态环境”。 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生成, 群落也随之而产生, 直至人类在生态环境中生活学习不断衍生。 “生态美育”这个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1972年的“联合国环境会议”, 自始生态美育开始走近人们的生活。 生态美育以生态美学的理论促使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养成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 卡西尔曾说道:“要认识人, 除了去了解人的生活和行为以外, 就没有什么其它途径了。”[3]16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与中国传统智慧中“和”的观念惺惺相惜。 老子曾在《道德经》四十二章谈及:“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生态美育也就是以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为出发点所衍生出的生态意识审美体验。 “天地氤氲, 万物化醇。”[4]604生态美育重视生态学、 美学与教育学之间的有机结合, 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反思。[5]1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理念是在传统智慧的传承下使大学生能够逐步完善自身对于生态审美能力的建构, 成为生活中“真善美”的传播者。

第二, 从思想内核方面, 生态美育是按照生态的韵律美引导人们养成欣赏与关爱的意识去对待自然、 对待社会、 对待自身, 将社会建构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空间[6], 大学生的精神信仰、 思想观念、 品格锻筑都受到生态美育的直接影响。 大学生生态美育拒绝人与自然的割裂, 本质与现象的分离, 最终是为了人与自然合而通融。 生态美育与普遍美育工作既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具备不同的特征。 普遍美育工作的目标与内涵适用于生态美育但是生态美育是将生态审美观恰当地运用, 真正让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生态意识以及生态观念, 丰富美的思想并且从学习中拓宽对于自然美的认知。 大学生生态美育倡导大学生能够在传统智慧中体会美, 促进当代大学生青年理想与责任意识的塑造。 传统智慧中的道法自然与中和思想也指引着当代大学生逐步成为一个正道的人, 完整的人。

总的来说,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形成是受时代影响以及思想内核的推动。 生态美育的核心在于真正的“和谐”, 即传统智慧中谈及的道法自然。 和谐体现在大学生善待自己生命的同时, 能够在内在精神中实现与自身的和解。 自古以来, 生态从来不仅仅是名词性质中的“自然”意味, 更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共生之意, 就好比自然法则中的花朵经历四季更替, 梨花有清冷洁白之美, 牡丹有雍容典雅之美, 各美其美的同时呈现出美美与共的自然气韵, 美育也是如此。 大学生生态美育并不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以及头脑印象中的审美教育活动, 而是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本性特点建构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不同学生的精神快乐爆发点也是不相同的。 因此, 生态美育在传承传统智慧的同时, 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会审视当下的生活理念, 对自身的审美能力与生态意识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索。

2 时下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现实问题

生态美育发展至今, 成长时间还比较短, 这也造成很多大学生并不知晓生态美育这个概念, 高校的生态美育工作也没有完全普及。 探其本质原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释。

2.1 生态美育意识较为薄弱

首先, 生态美育是当代社会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需求, 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且科学的体系, 也未真正落实到高校的美育实践环节过程中。 因此,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态美育意识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 生态美育的规律是在和谐共生的基础上符合不同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美育不是困顿在围墙内的理论灌输, 而是走出内心束缚的一场体验。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功能概括来说在于拓宽大学生的生态审美视野, 发展其更为真实自然的审美鉴赏能力。

其次, 正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对生态美育并没有深入认识, 高校的生态美育发展之路才更具有挑战性。 生态美育与艺术教育本质的差异在于超脱技艺化的教学活动, 注重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以及对大学生自身本性更深层次的探讨。 大学生生态美育并不是局限在技艺化的单行道里。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技”有着不同的说法。 《说文解字》阐释“技”为“技, 巧也。” 庄子在《庖丁解牛》中提出“技”与“道”之间的关联性, 阐释物我融合的自由境地。 联想到中国传统智慧中书法有笔法之道, 诗歌有诗意盎然之道, 绘画有六法之道。 技艺化只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技术的熟练提升, 参悟其中之境界、 领会道意需要身临其境般的感知, 洞察自身内心世界并澄怀自省。 正如诗人王维笔下“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又或是“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这些诗句, 都言象于无形, 大美而不言。

聚焦当下大学生生态美育工作倾向于重技艺化的现象[7], 可以发现以艺术为抓手的生态美育偏离了初衷。 这样的意识渲染使得大学生思想深处秉持着守旧的观念, 过度追求成绩而忽视于身边发现美好的生态审美体验。 大学生往往会沉浸在分数考核中, 让书本成为了困住自身的“围墙”。 正如许多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以技巧性训练为主, 趋向于一种刻板意识内的模仿和训练。 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 审美欣赏能力也逐渐消逝。

最后, 蔡元培先生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过美育的课程, 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走近美、 感受美、 表达美。 先生谈及美育说到:“纯粹之美育, 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8]美育在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的同时, 也起到了重要的育人作用。 大学生生态美育本是一个充满感动、 遵循内心感受的教育实践活动。 然而, 当代的大学生频频出现身体健康问题及精神压抑的现象, 沉溺于相互竞争的漩涡中。 这些问题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找寻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和价值观念, 不了解生态美育的真正内涵便无法抵达内心深处的触动。

2.2 生态美育课程过于单一化

大学生生态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且全面的过程。 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指引下, 大学生能够通过生态美育课程内容获得对自然之美更深层的理解。 在大学生生态美育实践开展中, 高校生态美育课程的单一化也使得大学生缺少对生态审美的感知和鉴赏。 因此,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 线上填写问卷360份, 调查对象是高校大学生群体, 对大学生的生态美育课程的研究问卷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尝试思考。

首先, 部分高校对于生态美育课程的建设不重视。 因此, 生态美育课程逐渐变得边缘化, 仅有少量的高校有专门的教室而专业课程的比重远远超过生态美育课程的安排(见图 1)。 高校对生态美育课程重要性的忽视心理, 并不利于大学生对美产生正确的认识, 也不利于大学生对于真善美形成自己的理解以及对善恶的辨别能力。[9]加之, 许多高校开设生态美育课程多是围绕影视欣赏、 艺术鉴赏这类课程, 课程的设置与学生自身的兴趣之间是有所偏差的, 并且部分高校并没有生态美育相关课程, 只有少量的美育讲座(见图 2)。 在生态美育中,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欠缺。 在高校现实课程安排中, 由于每学期课时的限制, 甚至许多大学生都没能够真正去感受生态美、 学习生态美、 实践生态美育。

图 1 所在高校进行生态美育教学与美学讲座的专门教室数据柱状分析

图 2 所在高校开展生态美育课程情况

其次, 通过问卷调查中呈现的数据可知, 多数的高校生态美育课程内容并没有充分运用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手段, 课程体系较为固化且单一(见图 3), 这种现象与生态美育的时代发展特征是脱轨的。

图 3 高校生态美育课程内容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情况

生态美育课程其实是多项学科之间跨学科的交流。 美育与生态学、 文艺学、 哲学都是独立且相互值得学习的学科。 大学生生态美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合理运用信息科学手段去实现自身的理想以及审美体验。 然而, 多数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信息置换, 漠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循环往复以及自身成长的平衡。 大学生对于传统智慧中的和谐相生的理念并没有很好地贯彻于现在的学习生活中。

最后, 张载在《横渠语录》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10]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失去了这样的精神信仰与责任意识, 终身“行以求知”的精神也在逐渐消逝。 课程只是一个载体, 是学生生态美育的领航者, 大学生的广阔天地需由他们自身去开辟、 去灌溉。

2.3 生态美育评估较为片面化

大学生生态美育工作包含着生态理论的知识传授、 课程体系的科学安排, 更离不开多元化的评估体系。 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链, 缺少其中任意一项都是不完整的生态审美体验。

生态美育评估体系是教育评估改革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推进五育并行的重要举措。 然而, 当下高校的评估体系往往忽视了生态审美素质的教育目标, 不能满足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特点。 学校评估、 教师评估、 自身评估、 社会评估都是评估的重点对象。 现在高校多数的大学生生态美育评估体系往往趋向片面化特别是呈现出“一刀切”的考核方式, 这种评估体系是不平衡的。 评估体系并不是局限于课程内容的反馈和老师的评价。 当下生态美育工作的评估方式往往会局限于课程结束后的考核, 错误地将生态美育视为短期学习。 评估的体系应当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审美素质以及鉴赏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以美育人、 以美化人、 以美培元。”[11]因此, 生态美育评估体系的标准并不是卷面打分或者简单的理论学习,而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欣赏能力, 培育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真正成为生活中诗意的栖居者。

2.4 传承传统智慧于大学生生态美育困境的影响

高校过度追求生态美育创新的时候容易忽视传承的重要性。 创新故为重要, 但是创新的前提是真正理解传统文化所传承下来的智慧与深蕴。 生态美育课程内容其实在欣赏自然之大美的同时, 回归传统智慧并且感受传统智慧于时下大学生生态美育困境的指引。

中国的传统智慧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生生不息, 就像从种种子到长成大树, 少一些干预多一些浇灌, 长成它自然生长的模样, 大学生生态美育也是如此。 课程设置丰富的前提是在充分的生态意识视域下将传统智慧呈现在时下大学生的生态美育课程中, 可以增设传统智慧讲堂以及传承文化的大学生圆桌会议, 将理论结合实践融会于大学生校园生活中, 甚至是他们今后的人生中。

时下的大学生群体需要一颗重拾传统智慧的本心来传承传统智慧中的生态意蕴和自然意识。 生态意蕴包含着道法自然之意, 生态环境中的万物都是在周而复始中循环生长, 万物也包含着人类。 这也使人类生存于生态环境中是处于一个共生的状态, 这种平衡也蕴含于自然意识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于其中, 融于其中的。 中国的传统智慧深刻且弥新, 尤为珍贵。 如今大学生生态美育所处的时代背景虽然是更新迭代的, 但是传统智慧依然在不断给予生态美育充足的养分。

3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实践路径

对于时下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现实问题, 探寻其本质便能够发现, 大学生生态美育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前瞻性与必要性。 生态美育的实践推动大学生能够释放出最为纯粹的内心情感。 当下的高校生态美育工作需要走出“生态美育即艺术教育”的误区。 真正贯彻生态美育理念, 倡导大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生态审美能力且发现生活美、 生态美、 内在美, 真正从自身做起, 对生态美育传而承之。

3.1 树立以美育人的大学生生态美育意识

进入21世纪, 高校大学生理想信仰的构建与生态美育课程的传播离不开传统智慧的传承, 传统智慧拥有着丰富且鲜活的生态观念意识。 生态审美意识的培养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视的方向。 优秀的传统智慧是生态美育意识的奠基石。 大学生生态美育在传播生命智慧的同时也起到以美育人的作用。

第一, 大学生生态美育从根源上来说反映着万事万物和谐相生的本质。 传统智慧中的生态审美意识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生态美育工作的实践。 孔子谈及“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即构建一种观照的生命观与审美观, 这便是传统智慧中生态美育意识的表达。 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使得教育具有针对性, 而不是泛泛而谈将所有的学生进行模块式教学。 生态美育也是在“因材施教”的理念基础上遵循不同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 帮助其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 美是人类文明基于人类纯真的人性以及思想情感的智慧果实。

第二, 在美育之前加上“生态”二字, 其核心在于传统智慧中的“和谐”之意。 古语曰:“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12]774大学生生态美育为大学生群体塑造了一个自由且烂漫的生态空间。 在以德树人的基础上, 指引大学生辨别过滤媒体时代的错误信息, 使学生学会暂时休憩回归自身的本心, 探寻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促使大学生能够在时代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同时扎根自身生态审美素质的培养。 王国维先生提出:“美育既能陶冶人的性灵, 丰富人的情感, 同时又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13]蔡元培先生提到美育就是将美学理论合理应用于教育, “目的是培养感情”[14]。 生态美育使得大学生能够在理解美的时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态意识, 而生态意识培养正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 认识真与善, 实践真与善, 方知晓美为何物。

因此, 大学生生态美育赋予了大学生认识自身、 回归本心的空间, 也在实现以美育人的功能, 真正做到培养感知美且具有较高生态审美鉴赏力和文化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3.2 丰富以美动人的大学生生态美育课程内容

高校应注重丰富大学生生态美育课程的内容, 因为只有系统且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实践以美动人的大学生生态美育工作。 高校逐步将大学生生态美育融入到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 完善各学科之间关于生态美学方面的知识拓展内容, 发挥好学科优势和理论渗透作用。

第一, 高校逐步推动建设生态美育相关的美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为公共必修课程, 从而起到明确的培养目标作用。 近阶段,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其中着重阐述了公共艺术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意义。[15]因此, 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可以是多元且丰富的, 真正做到以美动人。 而传统智慧相关内容也可以作为生态美育的衍生课程, 将《道德经》《论语》《周易》纳入学生的阅读清单, 让书籍与音乐成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互动交流的话题。 课程设置的灵动及学生的自主理解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文化体系最好的碰撞。 人以天地万物为生, 生态美育是一生的事。 学生在大学这个阶段内最值得学习的事是做一个真实且回归本心的人。

第二, 大学生生态美育课程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美学思想的学习, 生态美育课程需要与实践活动进行适配。 高校需要不断引进生态美育的人才, 生态美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在生态美育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人格魅力与素养都将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明灯, 在充满趣味性的生态美育实践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渗透传统智慧中的美育元素和文化内蕴。 理论构建和实践方式都是生态美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备生态审美素质的研究型人才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广泛的实践教育, 同时, 也更有助于推动生态美育课程的传承。

第三, 大学生生态美育课程需要走出课堂, 从亲近自然到回归人的本性。 走出校园, 走进博物馆、 美术馆、 艺术展览等实践活动, 去聆听历史文化, 感受人物经典都是学习生态美育内容的重要方式。 这些室外活动场所以及平台的辅助能够促使生态美育课程与自然环境更为有效的融合, 使得教育活动多样化的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与自然环境接近的过程也是安顿我们内在精神的过程, 高校可以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及生态美育公益课堂志愿活动, 开展自然文学交流活动进行互助学习的体验。 这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美好人格以及奉献精神的良好举措, 也是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加入的更为丰富多元的美育元素。

3.3 建构以美化人的大学生生态美育评估体系

高校在丰富生态美育课程内容的同时, 还需要推动大学生生态美育评估体系的多元化建构, 从而保障大学生生态美育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第一, 大学生生态美育评估体系首先需要科学理念的支撑, 并且合理利用校园文化的独特性。 “做好美育工作, 要坚持立德树人, 扎根时代生活, 遵循美育特点,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16]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美育工作要义, 也是检验生态美育科学性与全面性的标准。[17]现代化强国建设, 需要具备研究型特征德艺双馨的高校人才, 主体对象便是大学生。 因此, 树立好理念标准是生态美育评估体系的基石。 而校园的文化特色以及自身的特色教育资源也有助于生态美育评估的平衡性, 促进学生成为有血肉、 有思想、 有审美的生活家。

第二, 大学生生态美育评估需要注重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重视学生和自然、 社会以及不同环境的互动。 传统的美育体系对大学生的美育评估以教师为主导, 但是学生本就是发展中的人, 全面发展的实现与个人素养的培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是一个长期以美化人的实践活动。 因此, 新时代高校更需要注重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动态提升过程, 而教师也不是唯一的中心评估主体, 学生之间、 学生自身也是评估的主体。 这样的评估主体设置更为多元且更具有真实性。

第三, 大学生生态美育评估离不开优化信息交流与传播。 传统的美育评估体系停留在纸质化考试的形式, 但是生态美育本就是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评估的方式以及考核的内容也需要更为多元的方式。 微平台的传播以及后技术时代合理信息化的应用能够促进生态美育的传播, 例如, 相关生态美育的慕课系统、 学习平台的搭建能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在平台进行审美体验的分享,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社会实践实效性, 拓宽教育资源的共享。 而信息化的合理应用并不是说抛弃传统, 信息化平台是生态美育的载体之一, 传播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跨区域的大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成长体验对生态美育课程的学习感悟也是深浅不一的。 通过信息化的实时交流, 给予大学生们更多机会可以接受和而不同的思想碰撞。 对于生态美育有时代思考和自身理解, 才是真正理解传统智慧赋予生态美育的内蕴。

4 结 语

观察当代大学生生态美育发展现状的同时,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大学生生态美育应立足于大学生自身生态意识的培养, 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以及自然意识, 遵循生态美育的发展规律与思想内涵, 破除学科门类之间的壁垒。 同时, 重视大学生发展的个体因素与差异性特质, 传承和实践东方智慧系统下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以塑造具有真善美人格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帮助大学生实现生理与心理的平衡、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思想与心灵的平衡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希望未来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体会生态美育中的传统智慧, 能够积极地传而承之。

猜你喜欢
美育智慧评估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评估依据
有智慧的羊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智慧派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