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与措施研究

2023-07-06 09:06:15唐建国
新农民 2023年16期
关键词:山东省水资源

唐建国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节水农业发展的必要性,重点强调节水农业关键技术,并以山东省发展节水农业的措施作为切入点,对加强节水工程建设、推广农业节水措施、推广生物节水技术、提高节水管理水平、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引进农业人才等方面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节水农业;山东省;水资源

山东省农业用水紧张,并且水资源需求大,而加强节水农业发展既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缓解用水紧张的情况,还可以保证粮食安全,所以必须要根据山东省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而对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与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则能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继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供便利。

1 节水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1.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发展节水农业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并减少水资源浪费,缓解其他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水紧张这一问题[1]。目前,山东省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水分生产率低,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加剧了用水紧张这一情况,而发展节水农业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加强了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利用,以此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进步。

1.2 普及农业科技生产

由于农作物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灌溉时,应该根据农作物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农业灌溉方式,如此才能够促进农作物健康茁壮生长[2]。而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便可以调节灌溉方式,加强对水资源的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农作物健康生长。

1.3 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

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便是专业人才的培养,然后利用专业技术人员向农业种植人员讲解节水农业的管理技术以及生产技术等[3]。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大力培训农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节水农业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与应用,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2 节水农业关键技术

2.1 地膜两用栽培技术

所谓地膜两用栽培技术便是利用地膜覆盖,通过垄沟种植以及垄上栽培的方式开展农业种植,借助垄沟收集雨水,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拥有充足的水分,降低干旱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提升农作物的种植以及育苗效果,使农作物能够健康茁壮生长。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区,应用地膜两用这一技术进行农业种植,不仅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还能让地下水向上渗透,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最终实现增产增收这一目的。此外,地膜两用技术还能够有效提高地表温度,让农作物能够健康生长,保证农作物质量。

不仅如此,通过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为农作物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满足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

除此之外,地膜覆盖技术还能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农业种植成本,使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2 蓄水保墒技术

蓄水保墒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干旱地区的节水农业技术[4]。这一技术需要将土地变成沟渠并与地膜覆盖技术相结合,从而在耕地中形成一个具有排水以及集雨功能的节水技术。当降水小于5mm时,雨水会被土壤吸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当降水过大时,便可以通过沟渠的排水以及蓄水功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在收集到足够的雨水后,将其余的雨水从沟渠中排出,防止耕地内水分过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如此既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还可以防止农作物出现倒伏以及浸泡等情况,使农作物能够健康茁壮生长。

正因为如此,山东省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应该利用好蓄水保墒技术,加强对雨水的利用,如此既能够实现节水这一目标,还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3 水管理节水技术

在发展节水农业时,不仅要加强对地膜以及蓄水保墒等技术的使用,还要借助现代工业技术,研发工业节水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对农作物的监测能力以及信息收集能力,掌握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科学、合理进行水资源灌溉。并且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用水情况进行模拟,让农业种植人员可以准确掌握农作物在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使灌溉实现科学化以及现代化,如此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实现增产增收,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3 山东省发展节水农业的措施

为推进山东省节水农业发展,应关注以下几方面措施,包括加强节水工程建设、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大力推广生物节水技术、提高节水管理水平、开展农业技术指导、申请资金支持并强化人才引进等。

3.1 加强节水工程建设

节水工程是发展节水農业的基础,并且在对工程技术进行选择时,必须贯彻落实因地制宜这一原则,还要将现有设施作为基础,从而使选择的工程技术不仅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还能够将农艺技术、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结合在一起,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加强对大中型灌溉区的续建与设施改造。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实现“旱能浇、涝能排”这一目标,满足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使农作物能够健康茁壮生长,推动节水农业发展。还应加强对渠道衬砌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防渗率,进而降低衬砌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推广低压微喷灌技术。低压微喷灌能够对农作物水分进行调节,不仅投资低、见效快,而且十分适合农业种植人员分散管理。因此应该大规模推广这一技术,加强对农作物水分的调节,这样既可以节约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保障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使农作物能够健康茁壮生长。目前,喷灌方式主要包括卷盘式、移动式、半固定式以及固定式等。各地区在应用低压微喷灌技术时,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管理水平以及作为结构选择适宜的喷灌方式,以此来提高调节效果,使微喷灌技术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农业发展进步。

最后,做好田间工程改造。现阶段井灌区的主要灌溉方式为畦灌。其中畦田的长度和灌水定额、单井出水量、畦田平整度以及土壤质地有着直接的关系[5]。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节水农业,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田间工程进行改造,调整畦田规格,并大力发展短畦改造技术,如此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这一情况。

3.2 推广农艺节水措施

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必须要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以及水分生产率。在合適的地区应用旱地增产技术,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压力,还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建立节水型农业,农艺节水措施推广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用耕作保墒措施。农业种植人员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可以通过中耕除草、深耕松土、耙耱保墒以及镇压等方式对土壤结构进行改善,这样不仅能让耕地内的土壤更加疏松,让活土层变大,还能提高雨水入渗量以及入渗速度,使雨水径流损失以及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增加土壤含水量,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使农作物能够健康茁壮生长。

第二,应用起垄节水技术。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情况,选择灌溉便利、地势平坦以及土层深厚的地块,开展起垄种植以及顺垄浇灌。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浇灌,可以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

第三,应用覆盖保墒。地膜覆盖是一项人工调控土壤水分条件的农业技术,能够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对水分进行调节,满足农作物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被广泛应用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节水农业,促进节水型农业发展,应该加强覆盖保墒技术的应用。而且覆盖保墒技术能够改善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以及蓄水保墒,使农作物能够健康生长。

第四,应用水肥耦合技术。该技术是将农作物产量、肥料以及水分作为核心,通过以肥调水与以水促肥的方式,来增加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以及水分利用率,满足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以及养分的需求,健康茁壮生长。而且水肥耦合技术能够实现精准农业发展,可以结合农作物的特点以及生长情况提供所需的养分以及水分,满足农作物各生长阶段对于水肥的需求。

第五,应用化学制剂。农业种植人员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还可以借助抗蒸腾剂以及保水剂等化学制剂,来控制水分蒸发以及土壤水分损失情况,以此来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水分的影响。

3.3 大力推广生物节水技术

所谓生物节水技术,是在掌握农作物抗旱性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情况下,增强农作物抗旱节水性然后结合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提升,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制定一个适合的种植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水资源承载力、经济条件以及自然条件等,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对农业布局以及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以此来推动农业发展,缓解水资源紧张等情况,让农业种植实现高质高产这一目标。

其次,普及抗旱节水技术与农作物。要想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加强生物节水,就必须要做好农作物的选择,为此农业种植人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抗旱性强和节水性好的农作物进行种植,调整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同时还要加强推广与宣传,使抗旱节水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农作物的节水效率以及水分利用率,满足农作物对于水分的需求。

最后,加强对农作物的研究。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农作物的研究,掌握农作物的抗旱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物节水技术的研发,使节水技术和原理能够不断进行创新。

3.4 提高节水管理水平

要想促进山东省节水农业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节水管理水平,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首先,应该对农业用水进行优化,为此可以采取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的方式,缓解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满足农作物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同时还要对灌区内的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如在灌区的中上游,可以应用井灌方式,以此来加强对地下水的利用,合理调控水资源。而在灌区的下游,应该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共同利用的方式进行灌溉。

其次,还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明确灌水定额、灌水时间以及灌水次数等。这样便可以更加高效进行水资源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使农作物能够更好地生长。最后,还可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来加强节水管理,使水资源管控更加精准,实现精细农业这一目标,促进农业发展。

3.5 开展农业技术指导

为了更好地推动节水农业发展,山东省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帮助农业种植人员掌握农业节水技术,从而加强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宣传力度,使农业种植人员在潜移默化当中加深对节水农业技术的了解,意识到节水农业技术的重要性,为节水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还应该做好节水农业管理工作,让农业种植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农作物在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实现精准灌溉,让灌溉用水向着科学化以及精细化发展。除此之外,加强对节水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使节水技术和设备具有环保以及低耗的特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约用水这一目标。

3.6 申请资金支持并强化人才引进

由于节水农业在初期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节水设备,使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农业种植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帮助农业种植人员购买节水设备,加强对新型灌溉方式的普及与应用,以此来推动节水农业发展。例如:在对春小麦进行浇灌时,农业种植人员可以通过花洒喷水设备对农作物进行浇灌,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灌溉效率,还能够实现节约水资源这一目的。此外,还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建立一支具备专业水平与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加强对农业种植人员的指导,调整各地区农业用水方式,如此既可以让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还可以满足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健康茁壮生长,实现增产增收这一目标,推动节水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要想促进山东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就必须根据山东省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种发展节水农业措施整合在一起,进而促进山东省发展节水农业,构建一个高效的节水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增利.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1):152-153,155.

[2] 郭吉华,杜继兵,杨国龙.宁夏中宁县发展节水农业的措施与对策建议[J].水利技术监督,2021(9):53-56.

[3] 王雪虹.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分析及措施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1(9):157-158.

[4] 徐天.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新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8):62-63.

[5] 高寿俊.山东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5):17-18.

猜你喜欢
山东省水资源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水资源(部级优课)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杂技与魔术(2022年1期)2022-03-16 10:22:48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The improvement of camp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新生代(2018年23期)2018-11-13 22:41:10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