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目,多次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通过深入探讨课文中关于“鄙”“封”“阙”的注释,以期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鄙”本作“啚”,为城邑外所建的粮仓;“封”本义为堆土植树为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均用其引申义,但用法有别;“阙”读音有三,读quē多与“缺”有关。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鄙;封;阙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目,记载了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合围郑,在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烛之武以高超的外交辞令不费一兵一卒劝退敌军的故事。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谋的外交家形象,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且字、词、句式的运用颇具典型性,因而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拟深入探讨文中三组注释,以期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
一、“越国以鄙远”之“鄙”
“越国以鄙远”,课下注释为:“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释解无误然粗略不详。
“鄙”,甲骨文作“”。上部所从之“囗”像城邑之形,下部所从之“”像顶上作一亭盖形的露天谷仓,即《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字。“”,从囗从,隶作“啚”,意为城邑外所建的粮仓。《说文》小篆“”在“啚”的基础上加意符“邑”成“鄙”,“鄙”从邑(阝)啚声,表遠离城邑的聚集地即边邑。该句中“以”为连词,表目的,连接“越国”与“鄙远”两个成分。“越国”即越过别的国家,“越”为动词表超越、越过,由教材所附“春秋列国形式简图”可知秦在西,郑在东,晋夹二国之间,“越国”之“国”显然代指晋国。“鄙远”即以“远”为“鄙”,“远”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表远的地方代指郑国,“鄙”属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把其后宾语“远”当作“鄙”所表示的边邑。
同样表示远离城邑的词语还有“郊”“野”等,拟通过比较使“鄙”的概念更加明晰。“郊”,《说文》:“距国百里为郊。”“野”,《说文》:“郊外也。”根据周制,王城外百里曰“郊”,郊外至五百里疆域中又分“甸”“稍”“县”“都”各百里。《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司会》:“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郑玄注:“野,甸、稍也。甸,去国二百里。稍,三百里。县,四百里。都,五百里。”《周礼·地官司徒第二·遂人》:“遂人掌邦之野。”郑玄注:“郊外曰野。此野谓甸、稍、县、都。”“野”指郊外,或指“甸”“稍”“县”“都”,或在具体语境中专指某些区域。“鄙”,《说文》:“五酂为鄙。”段注:“春秋经传鄙字多训为边者,盖周礼都鄙距国五百里,在王畿之边。”由段注可知“鄙”距国五百里,前文已论及“野”为郊外至五百里疆域内,据此推断“鄙”比“野”更为偏远。然文献中常见“鄙”“野”互训。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鄙在郑地氾。”杜预注:“鄙,野也。”《公羊传·桓公十一年》:“以取其国而迁郑焉,而野留。”何休注:“野,鄙也。”即在表示边邑、郊野等义时二者并不需具体区分,一般泛指偏远的地方。
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之“封”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一句中有两个“封”,但注释却语焉不详,仅在第一个“封”下注为“疆界,这里用作动词”,第二个“封”随文解作“疆界”。现试对“封”字注释进行补充。
“封”,甲骨文作“”,上为树木,下像土堆,会植木于土之形。金文加一表示手的“又”作“”,像用手栽树于土的样子。古人常用培土种树作为界限,因此“封”的本义即堆土植树为界。《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制其畿疆而沟封之。”郑玄注:“沟,穿地为阻固也。封,起土界也。”即用其本义。至小篆变“又”为“寸”成为“”。《说文》:“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即古帝王分封爵位于贵族及功臣并按一定的制度赐予土地。许慎的《说文解字》非“封”字本义,小篆从“之”为“木”之讹误。
“封”字释义较多,不考虑读biǎn通“窆”的义项,《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共列举32个条目。其常见用法梳理如下:由“堆土植树为界”引申而有疆界、田界等义,进一步引申为界限、局限,由界限、局限而有禁止限制等义,并进一步引申为堵塞密闭、查封包裹等;“堆土植树为界”即划分土地,引申为封爵、封土、建立等义,进而引申为封禅及封禅所建的祭坛刻石等;由培土引申为聚土为坟、土堆或形状像坟一样的堆积物;等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之“封”,用其引申义均表疆界,但用法略有不同。“封郑”之“封”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即以“郑”为“封”,“西封”即西边的疆界。全句意为: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后,又想要扩张它西面的疆界。
三、“若不阙秦”之“阙”字读音
文中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一句,“阙”的注释为侵损、削减,读音为quē。“阙”字读音有三,《大字典》分别标为:quē、què、jué。què的读音,学生接触较早,多见于“宫阙”“城阙”等。而quē、jué两种读音对于学生而言,略显生僻。
“阙”,《说文》:“门观也。从门欮声。”本义为古代宫门外两旁的楼台,即今城楼之类。引申为陵墓、神庙前两边的石牌坊,又指帝王居住的宫殿,同时可代指朝廷。由于楼台通常左右各一,“阙”还指两山对峙的地方或两眉间的部位。以上义项均读què,多表示某种建筑或与“阙”这种建筑特征功能相似的事物。
“阙”读jué,或通“掘”,或通“厥”,多为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假借,与本义无关。如《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训为挖。《墨子·非命》中的“弃阙先神而不祀也”,与《墨子·天志》中的“弃厥先神祇不祀”互证,可知“阙”通“厥”,相当于指示代词“其”。
《大字典》标为quē读音的义项,多与“缺”有关,如损害、亏损、削减、短少等。或因“阙”这种建筑两边为高台中空为道路的特点引申而有“缺”义。然“空缺、豁口”“过失、弊病”“去除”“欠、应给的未给”等义,《大字典》将其归为què读音下,恐非。与quē、què两种现代读音对应的古音,《大字典》均标为中古溪母月部入声、上古月部。《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中“阙”的quē、què两种读音对应的上古、中古、近代读音亦分别相同,唯现代读音声调有异。显然quē、què为后来分化。《大字典》中表“过失、弊病”标为què,示例如“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注为“通‘缺,过失”,二者读音明显有别。查检《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发现其收录的“阙”条目下标为quē的义项中,除表示姓,其他都与“缺”有关,如“缺乏、稀少”“残缺、不完善”“缺憾”“官位空缺”“缺席”等,同时包括前文提到的《大字典》归为què读音下的“空缺、豁口”“过失、弊病”“欠、应给的未给”等义项(“去除”义,《大词典》归到jué下)。所以《大字典》中“阙”字个别义项的读音有待商榷。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阙”字,《大字典》明确引用“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标为quē,训为“损害”,《大词典》则明确引用“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标为jué,训为“侵损、削减”。前后“阙秦”义同,两“阙”为同一读音当无疑。然该句中的“阙”到底读音为何?阙(què)一般表示某种建筑或与“阙”这种建筑特征功能相似的事物,多为名词,可首先排除。阙(quē)多与“缺”有关,阙(jué)多通“掘”或“厥”。“阙秦”之“阙”从人教版课下注释和《大词典》解释,表“侵损、削减”,且与《大字典》的“损害”意思相差无几,当无争议。但从quē、què、jué所对应的词语综合考量,笔者认为读quē更为妥当。
文章深入探讨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三组课文注释。“越国以鄙远”之“鄙”,本作“啚”,为城邑外所建的粮仓,后加意符“邑”变为从邑(阝)啚声的形声字,表远离城邑的聚集地即边邑。距国百里为“郊”,郊外至五百里疆域内为“野”,“鄙”为距国五百里,与“郊”“野”相比,“鄙”离城邑更远。“封”本义为堆土植树为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之“封”均用其引申义指疆界,但用法不同,前一“封”为名词意动。“阙”本义为古代宫门外两旁的楼台,读音有三,分别为quē、què、jué,读què多表示某种建筑或与“阙”这种建筑特征功能相似的事物,读quē多与“缺”有关,读jué多通“掘”或“厥”,“若不阙秦”之“阙”读quē更为妥当。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古文字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K2020-12】
作者简介:张亚南(1984— ),女,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主研方向为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