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
人人都会老,究竟多大才算老,取决于心态。
我给一位87岁的李姓老人写传记,从头到尾,我都没有感觉到他的老,他总是乐呵呵的,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他身上虽然有多种基础病,但他从不过分在意,该干吗干吗,对生活充满热情。
我没有称呼他为李老,而是叫他李伯,他每次都回应得很积极、高兴。他说,自己一辈子,没有被人叫老过,年轻是小李,后来是李工。
这给了我一些思考,觉得称谓对人来说,其实是一种精神支撑,尤其在心态上,可能是保持活力的“保健品”。
在我看来,一个人,要想拥有一个不老的心态,除了自己要设法打造外,还需要外界的鼓励支持。所以老人,大多喜欢被人夸年轻,“逢人减岁,遇物加钱”,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做不到,至少不“泼冷水”,不有意或无意地叫老。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职场上的同事之间,总有人喜欢开口闭口叫别人“老某”,比如老李、老王、老张,而且叫得很快,脱口而出。一些刚过四十的人,也被比他们年轻的人,这样叫老了。或许说话的人觉得这样挺亲切,但被叫的人未必有这种感觉。
一个总是被别人提醒着“你已老了”的人,该有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有可能会不舒服,但又不好因此发作,否则就会被看成“小題大做”——这只是一个叫法而已,何必这么小气呢?
看,这就是道德绑架,我可以随便叫,但你不能较真,更不能不让我这么叫你。
其实,不是较不较真的事,持续的暗示,往往会在无形中消解一个人年轻的心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人,让人泄劲儿。
而且,还有一种现象:凡是位高权重者,无论多老,那些习惯叫别人老的人,都绝对不会当面叫他们老,最多是在私底下叫叫。当面则毕恭毕敬,因为不敢,也就是有所敬畏,懂得了至少要在表面上尊重一下。
两者一比较,就清晰了:一个是打着不要较真的旗号,另一个是,我想叫,但又不敢,不得不假装尊重一下。
职场之外,大概也没有人喜欢被叫老。朋友、邻居被这样叫之后,或许只是碍于面子,不表示什么而已。其实,心里未必舒服。
在家里,我从不叫父母为老爸、老妈,虽然他们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我不愿让他们每天都听到自己已老的提醒。
有些人上了岁数,的确身体不如从前了,但心态还很年轻。人应该是慢慢变老的,而不应该是被别人快速叫老的。■
(张坤荐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