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媛媛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展示新时代10年侨界科技创新成就,侨博精心策划的“侨智荟萃 时代新章——新侨科技创新十年成就展(2012-2022)”于2022年9月21日至2023年2月17日向公众开放,社会各界特别是侨界观众踊跃观展,各地方侨联、参展单位和个人广泛关注。该展不仅是中国侨联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举措,亦是侨博在坚守传统文化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当代文化,向大众展览展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引领时代潮流的一次创新尝试。文章将从以下方面对此次主题展览的主要工作环节进行梳理,希望为国内专题馆今后举办类似展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1。
其中,中国侨联组织积极搭建平台,回国创新创业的新侨和留学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科研一线和产业前沿奋楫笃行。侨界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既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侨故事的鲜活案例。
侨博作为新时代的专题博物馆,立足时代要求,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主题展览的媒介作用,通过高水平的展览策划,向大众展览展示侨界科技工作者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侨界科技人才是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所取得的成果不胜枚举。展览选择了借助主管单位中国侨联力量,依托2012-2022年间获得“侨界贡献奖”的侨界优秀人才的创新成就和突出成果为代表。“侨界贡献奖”设立于2003年,是选树侨界高新技术人才的最高奖项,是中国侨联向广大侨胞宣扬“嘉庚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凝聚侨心侨力侨智的重要载体。2
展览在设计思路上经过了一个诠释视角转变,“侨界贡献奖”尤其是近十年的表彰是以人为单位的,评选的资料形式多为人物介绍及研究方向或成果。以它为依托的展览,按照常规思路,而且是简单的做法,是以人为主体,设计成科技界新侨的事迹展,但是这样也比较容易变成人物及其研究内容的罗列,难以引起公众的兴趣。策展团队经过多次研讨,并充分调研其他同类展览成果经验,确定了本次展览以新侨创新成就为展示主体,“聚焦成果、引出人物、弘扬精神”的核心思路。
“聚焦成果”的核心思路确立后,如何阐释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展览展示方面,高新科技成果往往比较深奥,其原理、应用、成就等很多方面要做到让普通观众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往往有拒人千里的感觉,[1]且 策展团队内几乎都是历史、文化、文博专业人员,缺乏科技类专业知识储备。二是具体展览内容的确定上,中国侨联“侨界贡献奖”已经颁发了九届,近十年受表彰人员和成果不计其数,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此,策展团队根据侨博实际,设定了不对侨界科技领域做大而全的梳理,不追求所有获奖者都涵括,而是选择部分拿得出手、有代表性,成果便于呈现的项目为代表的展览目标。
展览主题决定着展览的思路和方向,必须深刻鲜明。综合展览的性质、意义及展览目标,成就展确定了展览主题为“以成果展示为载体,以弘扬精神为展示目的”,以2012-2022年间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的侨界优秀人才的创新成就和突出成果为代表,展示他们在坚持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所作出的重要成就,宣传他们不忘初心、满腔赤诚的爱国情怀和孜孜不倦、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围绕主题采取什么样的逻辑进行展开和诠释,策展经过了从学科分类到“四个面向”的改变。策展初期,展览拟用学科类型来搭建框架,分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制造技术、环境与能源、基础研究、建筑工程、农林牧渔”等领域。但是,由于科学家们研究的领域高精尖端,以及策展人缺乏专业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的客观存在的弱势,在排列的时候出现了不知道一项科技成果到底应该归到哪个学科分类的难题。
据此,策展团队转换思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科技事业发展的总要讲话精神为前提,改成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的“四个面向”要求,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3作为篇章结构,每一个面向里,又按照科研领域的内在关联成组块。既避开学科分类的难题又逻辑清晰,在此基础上的成果展示也更能服从于参观者认知和思维的规律性,便于搭建观众与内容之间的桥梁。
展览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开篇把黄大年事迹与成果作为一个特殊板块独立于“四个面向”。黄大年是新时代涌现出的新侨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曾于2012年、2014年两次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他是新时代归侨科技工作者为民族振兴不惜以身许国的杰出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黄大年篇章赋予了展览更深刻的意涵,深化和升华了展览的主旨。
科技博物馆中的展品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载体,而科学的精神、思想、价值观则要以人的故事为载体,[2]此次成就展内容设计时就注重发挥历史文化类博物馆擅长“叙事”的优势,挖掘科技成果背后的故事,把感人事迹、崇高精神蕴含在成果项目里,“既见物又见人”,先触动心灵后启迪心智。
在展览中设置了“哈佛八剑客”专栏,讲述自2009年始,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王俊峰、刘青松等8人相继归国,来到中科院合肥“科学岛”,潜心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故事。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传递科学家精神,并以创新成就产生直指人心的力量。
为了弥补学术知识易枯燥乏味的不足,讲解词做了大量文献检索,研究新侨科技工作者科学探究过程,从储备的素材中提炼生动的细节与典型情境,努力挖掘科学家背后的故事,进行叙事形式讲解。例如“我国首条自主设计制造的G2.5代OLED真空蒸镀生产线”项目成果介绍时,讲述74岁高龄依旧奋斗在科研攻坚一线的李述汤院士“身是地球人,心是中国心”,长于中国香港,定居美国,晚年重返大陆,一生漂泊,却始终心怀祖国感人故事;“‘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战略”项目,介绍了“蘑菇院士”李玉潜心致力于菌物研究,甚至给自己的小孙女取名“木耳”的有趣故事,使一袋看似普通的木耳展品有了生命力。故事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科研过程和科学态度及精神有机结合,更便于向公众揭示并使其理解深刻的科学文化内涵。
熟悉与展览主题有关的展品文物是展览成功的关键,华侨文物是各个历史时期华侨华人这一特殊群体在参与生产生活等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而科技类展品主要有三类:“动植物、矿物、化石等自然标本类展品;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实物或模型等工业技术类展品;以科学仪器、科学实验、技术发明和科学考察对象为原型的科学原理类展品”,[3]华侨华人从事领域广泛,华侨文物具有广博性的特点,两者是兼容重叠的。以展览为目的的征集,不仅可以满足展览展示的需要,且可以弥补现代科技文物馆藏的不足。策展团队以中国侨联办公厅的名义给33个省级侨联发放了协助提供展品的函即《征集函》,并附有第八、九届“侨界贡献奖”科技创新名单及拟定向征集的内容,尽可能为展览项目提供便利条件。并及时得到各地反馈。考虑科技展品体积重量级运输问题,在具体展品的选择上采取了“方便运输、立足京内”的原则。
博物馆展览是一种视觉和感官艺术,需要用感性的方式把理性的展览信息、知识和[4]思想传递给观众 。风格独特、便于参观、紧密围绕展览主题的形式设计可以塑造良好的参观环境,带给观众好的参观体验和沉浸感。遵循这一原则成就展设计力求空间恰当诠释主题,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展览风格整体简约、质感,展览色调为蓝色,突出科技元素;主视觉和重点板块黄大年则以红色为主体或有红色元素,体现主旋律特色。尾厅以璀璨星河结束,令人产生迎接未来、奔赴星辰大海的无限遐想。(见图1)
图1 展厅实景图
图2 黄大年板块图文实景
图3 立体沙盘模型
展览的底图设计配合内容节奏,如“参加蛟龙号首次突破7000米深度深潜试验”,配图深海投影;“农业航空装备:植保无人机”“木薯粮饲化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等农作物技术板块赋予金灿灿的麦田,犹如置身风吹麦浪之间。“解密衰老”立体展台后配图DNA双螺旋图像,相得益彰。
通过什么手段把展品蕴含的信息传递给观众,是展览形式设计时需重点考虑的内容。此次展览所在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所征集科技创新成果205个,并有75件(套)实物、64段视频资料,为了平衡展览体量和展线所融,采取了图文展板、实物展品、多媒体、场景有机结合,多元而包容的表达方式,并在展览中增加了 “DNA纳米机器人”VR等互动体验,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努力营造“体验、探究式学习的科技实践情景”。[5]
其中,在多媒体的应用上尝试使用了二维码作为展示的延伸。二维码技术是博物馆多媒体展示最基础、简易的一项应用,通过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的方式即可获取藏品对应的文字、图片信息,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许多博物馆都利用二维码在展陈方式上做了崭新的体验,[6]本次展览创新对205个创新成果项目都设计制作了二维码,内容涵括科学原理的讲解、研发过程的介绍、科技人物的故事等多个层面,对科技知识提供扩充延伸,弥补了因条件所限不能在展览中系统介绍展项所涉及科学知识的局限。
展品案例:“侨界楷模”黄大年版块
图文展板讲述黄大年生平事迹,实物展品是从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借展的实物展品“黄大年使用过的地质罗盘、工作笔记等”,辅助展品为深地探测立体沙盘模型,并配以“深地探测立体装备技术动画”,以及 “黄大年:生命,为祖国澎湃”纪录片,全景式展示黄大年的事迹与科技创新成就。
陆建松教授在《博物馆展示需要更新和突破的几个理念》中提到,博物馆的展览应当具备三个核心特征:“科学性和真实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7],“科学性”“知识性”是此次展览的基础,首先要将科学知识阐释给观众,再辅以“趣味性”的设计及互动参与,方能真正引领观众了解科技创新的本质,发挥教育的作用。在文字表达方面,策展遵循以“反映展项核心信息、与观众建立有效联系”为原则,不过多纠结深奥原理或细节,但须以科学、理性的语言概括创新点,简明扼要表述成果的核心技术、科学原理和应用效果,用科学语言搭建桥梁,吸引观众去了解更深层次的科学知识。
展品案例:展览项目名称——率先“捕获”马约拉纳费米子(见图4)
图4 展板之一
项目名称简单明了,文字内容由“费米子预言”讲起,清晰描述贾金峰团队首次观测的意义,另用简洁语言介绍贾金峰的留学归国人员身份及荣获“侨界贡献奖”的时间、等次,契合展览主题,使观众准确、快捷、直观获取展览成果的信息。
配套的宣传和社教活动是展览的延伸,让更多的受众跨越时空障碍观展,展览通过侨博“云游侨博”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进行了展览普通话直播,并在中新社、东南网、央视频移动网、今日头条及海外媒体平台Facebook、YouTube等多个平台上同步进行。截至2022年11月1日,直播累计观看2,003,902人次4,有效的提升了展览的传播力。
专题的社会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拓展资源,丰富教育的类型,侨博社教内容不仅包括讲述华侨历史、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科普教育也是范畴之内。此次展览特别邀请科普专家、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陈征进行了“新侨科技展之专家带你看展览”社教直播,从航天飞机到北斗星导航,从潜水技术到新能源利用,从每一项发明的历史发展到现代化成果,以专业视角解读展览。并通过“伯努利原理应用”“常平架陀螺仪”“大气压压扁易拉罐”等趣味实验科普,激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通过新侨科技创新展的策展实践,对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策划科技主题展览有以下几点思考。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公共教育优势,向公众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满足公众对于科技创新的认知需求,是博物馆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公共服务,实现创新发展需要研讨的重要议题。
在科教兴国、科技立国的时代新要求下,充分发挥专题展览的媒介作用,通过高水平的、创新性的跨界融合展览策划,让更多的观众由所属专题、专业化信息展示渠道出发,及时全面地从多维度、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层面地去发现、了解并理解我国科学界发生的重大前沿事件和创新型领军人物与团队,是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的时代使命,也是策展人积极拓展行业视野、构建更大展览体系和空间的责任。
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虽然传统意义上与科学技术似乎关联不多,但科技的起源、发展、创新,人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了人的流动,才有了物的创新,有了思想、技术、制度等非物质形态文明的传播。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的藏品、展览、研究也都围绕历史上的人、事、物来展开。寻找所研究人、事、物中的科学、科技元素,捕捉历史文化与科技的交汇点,是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策划科技主题展览可以入手的角度。
区别于科技类场馆以科普为目的科技展,注重观众互动体验及知识的传播,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存在科普知识的弱势,策划科技主题展览应更倾向于了解科技领域,认同科学事业,礼赞科学精神,激发科学兴趣,更需要注重情感、精神、价值观的提炼。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搜集素材,提炼展览主题。一是反映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和人文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史展览。二是契合重大历史节点,聚焦特定主题的科技成就展览。三是以人为主体的,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展览等。
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策划科技主题展览,既要围绕自身的展览宗旨,又要有科技的特点,建立科学文化的博物馆表达,策展需要更审慎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一是要充分理解本馆展览宗旨的内涵和外延,找准定位,拓展思路,进行展览主题的深度提炼;二是要关注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进程,及时了解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的新成就;三是要用活馆藏资源,“让文物活起来”,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馆藏文物,并根据展览需求定向征集,通过展品阐释展览主题。
在策展机制探索上,可以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联合协作,汇集多方力量、借力而为、弥补弱势。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在论证素材、提炼主题、精选展品、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及宣传教育等各个环节不断优化,推陈出新,通过实践积累科技主题展览经验,提升策展人才队伍建设。
注释:
1.袁于飞.“十三五”时期高科技成果展现中国力量[N].光明日报,2021-11-02(08).
2.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侨联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在京举行[EB/OL].
3.人民日报.推动科技事业发展 习近平强调了4个“面向”[EB/OL].2020-09-11.
4.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直播回顾丨新侨科技创新十年成就展[EB/OL].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