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李珊
北京市海淀区前进小学将博物馆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部分,以“博物馆课程”为抓手,打通学科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等,建立系统化、阶梯式的实践育人、活动育人课程体系。“博物馆课程”是以博物馆为载体,借助馆内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等方式,走进博物馆学习实践,或引入博物馆相关教育资源,融合各学科知识,多角度、深层次组织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
1.博物馆课程丰富学校原有课程体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完善课程设置,强化课程的综合化、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完善了原有课程结构,优化形成新的“勤·思”课程体系,包括勤习课程、乐学课程和善思课程,强调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学习、探究和发展。学校将博物馆课程纳入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中的最高层级“善思”课程中,建立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以探究学习为主,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培养。博物馆课程搭建了乐学课程群和善思课程群的桥梁,作为学校“勤·思”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研学旅行与学科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将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课程与博物馆资源进行整合,促进课程之间的统合吸纳,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博物馆相对于学校教育,拥有直观具体的藏品、演示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教育资源,同时博物馆氛围宽松,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校开发了涵盖一到六年級的涉及所有学科、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具有层级发展目标、具有综合实践特色的全科式博物馆课程。
2.博物馆课程加强与学科课程的融合
我们梳理各年级、各学科教材内容,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与北京多家博物馆资源的结合点,明确不同学段博物馆课程的育人目标。经过研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梳理出在低、中、高不同学段应培养的目标,确定一到六年级博物馆主题活动设计。活动地点和任务设计突出年段特点,探究任务尽可能地把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形成阶梯化任务设计。引领学生通过查阅书本、上网进行资料查询,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入馆参观学习。指导学生走进博物馆,结合学科知识,开展实践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在“整合”的课程理念下,学校探索出博物馆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四种整合实施模式:学科课程内的整合、学科间合作整合、主题式课程整合和全学科博物馆实践周。从课程结构来看,体系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一门课变成多项具体的实践活动课程。在设计博物馆实践活动时,尤其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博物馆研学成为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专题化设计使得知识内容整合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博物馆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全面整合,实现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深度变革与创新。
3.博物馆课程提高整体育人的实效
博物馆课程将家庭、学校、社会联系在一起,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到社会中学习。博物馆课程以“认识-发现-研究”模式进行实施,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多层次、跨学科学习,将实践创新融入日常教学,促使混合学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习时空发生改变,提高课程整体育人的实效性。
为了使学生真正通过博物馆课程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每个活动方案后面都有一套综合评价标准,教师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考评,更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和各种创意的迸发。在每一次博物馆研学中,我们都设计集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课程评价内容,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常规、学习态度、纪律意识、文明礼仪、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
4.博物馆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博物馆课程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开了一扇窗,通过小调查、小研究、小实验等方式,使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紧密联系,实现了学习的综合性和连贯性,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博物馆课程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丰富的实践活动打破了原来的学科限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本上的“死”知识变得“活”起来,让学生的好奇心更强了,积极性更高了,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
博物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学生们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学习价值和学习乐趣。当看到学生认真地记录实验数据,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在交流中逐步体验、发展,认真评价自己参与活动的表现时,博物馆课程的目的就达到了——让学生在行走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地“活”起来,“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