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的重要性,基于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内容生产环节薄弱、用户体验感不佳、数字化融合程度浅、教学成效粘性低、面向企业服务断层、三链融合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以“融合化、协同化、实践化”推动专业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优化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 双语教材 数字化出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3-0122-04
伴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院校传统专业教材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多媒体与数字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重视,一定程度上将专业双语教材的出版推向数字化发展的进程。职业院校与社会各类生产活动本就密不可分,但在进行国际化发展时出现教材迭代滞后的情形,因此,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成为产教融合“走出去”的必然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以数字技术支撑的“互联网+”、慕课、混合式教学贴近网络时代的新变化,在客观上将专业双语教材的出版推向数字化发展的进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高质量教辅用书的编辑与出版,因而也对教辅用书提出了承担教育国际化载体的新要求。教辅用书的融合创新出版涉及教学实践总结和新经验的推广,是教学创新探索的新方向,更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双语教材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发挥语言在凝聚共识、促进合作的积极作用,增加跨文化交际场景教学,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影响力,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符合国际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教材作为教与学的载体,是教学过程的特定环节,必须与当下的教学实际相契合。基于对职业院校双语专业教材的讨论,有必要厘清以下问题: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当今的融媒体语境,职业院校的教材设计如何才能契合智能学习终端抑或是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专业教材的内容如何匹配当下学习者的数字化阅读和在线学习习惯?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国际化的同时,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专业双语教材的出版进程?简而言之,何种形式的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数字教材得以适应时代要求,并有所作为?囿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的数字化出版定是未来建设之重。
二、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的重要性
近年来,学术出版正在逐渐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创新,以5G时代、移动互联网、VR+AR及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大规模运用给数字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变革,职业院校深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协同企业“走出去”,实现专业双语教材的数字化出版将成为教育国际化的应然举措。
(一)响应国家政策导向的需要
从国家发展来看,政府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图书出版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政策对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力度日益增强。2018年4月,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指出要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办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开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推动职业教育更加开放畅通。国家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构建和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对外开放都作出了重点部署。从国家对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管理等政策的密集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数字化出版的重视。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首先要面对专业、多元的服务对象,即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继续教育者。基于建设双语职业培训包、数据资源库,辅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主动融入业界数字化新生态,形成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教材的数字化出版进程。面向国际市场,职教将专业特色与优势有效融通职业教育数字化技术与双语教育教学实践,将“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建设符合职教需求的技术技能与教学资源库,以切实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二)数字出版浪潮的要求
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数字化。21世纪,数字出版与传统阅读模式和出版模式相互碰撞,引发了巨大的变革。对职业院校而言,立足于自身独特的地域优势,乘着数字出版的浪潮,积极通过数字技术改进传统的出版模式,更有可能在未来数字化的出版中占得先机。职业院校与社会各行业紧密相连,学生对数字化教材的适应和接受程度很高,因此职业院校在专业教材实现双语化时,应该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引进并迭代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
吴剑锋论述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数字教材出版的新样态、新特征和新思路,数字化元素不断融于教材和教学中。周启毅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数字教材建设中的一些内容和技术层面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基于人才、内容和技术的三方面对策。李林以《植物学》2.0版本的数字教材为例,对数字教材的演变做了系统性论述,并且详细探讨数字教材的开发过程,即包括产品策划、版式、交互、审核和平台等部分。国内目前对数字教材的研究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又或是立足于宏观角度的分析和探讨,而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和专业教材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较少,同时涉及双语教材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基于此,研究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職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取得了极快的进展,一些职业院校也逐步尝试推进教材数字化出版,通过互联网新兴技术对数字教材做出了多视角、多样化的全景呈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数字化教材在出版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内容生产环节薄弱,用户体验感不佳
随着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的深化发展,数字教材的出版侧重于信息内容的生产,不同专业以专业群的格局拓展集结,彼此之间强强联合、专业互通,为“1+X”证书体系构建奠定基础。在教育教学、教材选用、师生反馈中,传统双语教材或是原版教材的选段直译,或是自编教材的翻译改编,忽视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连接性,导致教材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在面向未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乃至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终身学习发展的语境中,当下的职业教育双语教材在内容创新、形式呈现等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已有双语教材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率低下,对再度开发的教材利用率与创新更迭率则更低,其产能发展尚未满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二是教材不能满足多元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走出去”企业的员工继续教育需要,也没有充分展示中国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成果。
(二)数字化融合程度浅,教学成效粘性低
职业院校中的教学视频多以中文版本为主,偶有附带英文字幕,而专业双语版本少之又少,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职业教育与世界职业教育的专业交流及标准对接,掣肘了师生基于世界先进技术的交流使用及合作研发,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计划》目标称要实施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而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恰恰能够助推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能力发展,但专业双语教材一定程度上缺乏情景化、可视化和立体化的功能,缺失课程后续以移动端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和跟踪回访的渠道,无法形成教与学的成效粘性。再者,数字教材不应只是将教材扫描成PDF,或者将简单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供学生阅读、学习,这仍停留在粗浅的数字化表现形式上。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决定了其在实操实训、场景应用、可观可感等多方面的高要求,专业双语教材在技能培训方面尚缺乏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入。
(三)面向企业服务断层,三链融合待加强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传统教材没有关注企业发展需求,缺失与企业对接的环节,导致教材仅仅对接学校与课堂,社会与企业的现实需求处于真空状态,导致学生学习的是“曾经”的知识或相对过时的技术。与此同时,企业在招聘技术人员之后,需要重复开支经费进行再培训,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将“断层链”流失到社会,没有做到“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完美契合。
“新工科”背景下,职教专业教改的关键之处应体现在教材与教法的“新”上,教学应与企业需求紧密接轨,避免教材在校企协同育人层面出现断裂,从而造成学科边界固化严重、课程之间关联性较弱,产教学研四者融合恰恰是要将政府、高校、企业结合起来,形成三螺旋结构的“学术链—职业链—产业链”,而教材建设在三链融合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断不能忽视与企业层面的联系。
四、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优化策略
职业院校出版专业双语教材应在数媒变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传统纸媒教材优势,结合教学资源库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实现纸媒与数媒的共建、共享、共促,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展,完成课内外的互补互用,促进高校、企业和社会的三方协同。在产品内容上,保障纸质教材的传统优势,规避传统教材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开拓教学资源库的数字创新;在产品服务上,克服纸质教材的一板一眼,构建教学资源库的更新迭代;在产品使用上,提供纸质教材的学习资源,创新教学资源库的多元路径。
(一)融合化:有效整合双语教材的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数字教材为传统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定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原本专业类双语教材种类少、内容与呈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融合化出版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纸质媒介、模拟电子媒介到如今基于移动互联网而形成的数字媒介,教材的出版逐步走向融合化和数字化。融合化出版并不是单一的媒介形态,抑或是单纯的理论化教材模式,其未来融合趋势必然是全方位的融合,包括“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际”等的融合。
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指出要“开展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的研发、试点和推广”。然而,数字配套资源的教学与使用仍未追上数字技术的步伐。“平台+教育”是现代数字教材出版的新内涵,专业双语教材出版应立足于教学资源库的配套搭建,贯穿整个国际化课程体系,梳理同一专业体系下不同課程的相关知识体系和内容衔接,避免知识的割裂与重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开发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实效。将“平台+教材+服务”的研发理念融入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中,既要打造基于纸质教材的优质数字课程,又要在网络平台做好数字课程的各类服务,如数据更新、维护、服务等,为职业院校有效整合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为技能教学提供“理论+实操”“线上+线下”的双重技术支撑资源。双语教材在国际化课程体系中承担着“专业+外语”的设定角色,在这一前提下,需要注意的是基础专业英语与工科教学实践的情境应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英语、通识外语及语言实践四者的分支与交融,还要注重通识课程教学中的多元化思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将国际先进专业理念融入教材,做到及时更新理念。
(二)协同化:开展协同合作,开发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库与数字教材
对职业院校专业双语教材出版而言,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该切实认识在未来发展道路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凸显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教材独一无二的特性。通过协同智能化合作,汲取新媒体学习资源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立足于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数字化教材利用与学生学习目的相契合的特性,构建个性化课程,实现与学生、社会、行业之间的良性匹配。
2020年,教育部指出要组织相关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认领工作任务,建设视频、课件、习题、案例、实验项目、数字教材、实训项目、数据集等教学资源。在完成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之时,依托知名出版社实现双语教材的研发和出版,开展精准服务的个性化编辑定制,实现在线平台(如外研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开发的在线平台)与专业资源库对接,以便在此基础上调动资源,从而将两者资源结合,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具体来说,通过移动端、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直观化的体验渠道,运用VR/AR技术、融入3D数字全息技术,在难以直观解释说明的新工艺、新技术、项目实操、产品影像等知识范畴,全面展示先進的科技生态,还原实训场景,通过形象、立体、真实的呈现效果,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操作水平。
(三)实践化:搭建三方合作平台,助推教材数字化出版提质培优
教材创新源自教学实践,优质的教材也将反哺甚至引领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实践化”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实现教学的“实践化”。
出版社、教师、企业三者之间应加强沟通,在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及资源库应用等方面达成共识,确保教材在发挥教书育人功能的同时,兼备教师教学研究、科研提升、校企合作的桥梁功能,共同搭建融合创新平台,解决教材出版与教材使用的有效衔接问题。发挥区位优势,形成“一区两通道三基地”能源发展新格局,构建国际化课程群,打造双语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模板,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校企资源,将行业、企业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以培养跨领域多技能人才为目标,总结实践经验,拓展教学培训受众面,检验职业教育国际化课程群的有效推广路径,体现专业双语教材的构建思维与产品服务的国际化布局,使其资源同步、互利互惠,为其立足国内建设“新工科”、面向世界开展“语言+技能”提供更为多元的空间。
在数字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的发展需与时俱进,只有将纸质媒体与线上资源融通,方能肩负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培训标准的双重输出任务,担当国际职业教育的互通桥梁。我们应基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双语教材出版,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成效,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宽校企合作空间,构建学用一体、一课多用的职教生态圈,实现双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纵深发展的良性循环,拓宽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青妹.微媒体语境下外语数字化教材编写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3).
[2]李春红.高校出版社学术出版的数字化创新[J].出版广角,2021(17).
[3]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QL].(2018-04-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4]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EB/QL].(2020-06-18)http://edu.people.com.cn/n1/2020/0618/c1053-31751681.html.
[5]余瑞新.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
[6]徐桂庭.搭建职教教材服务平台 推动课程教材改革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2).
[7]吴剑锋,方寅.“互联网+”背景下数字教材编写出版研究[J].中国出版,2022(4).
[8]周启毅.数字教材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出版广角,2021(21).
[9]李林,夏长青,陈镇鑫.高校教材数字化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以《植物学》2.0版数字教材为例[J].中国编辑,2021(11).
[10]萨娜.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5(4).
[11]邹莉.基于重度垂直理论的职业教材出版发行中的全媒体应用[J].营销方略,2018(10).
[12]徐常翠.融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材出版融合创新之路[J].出版广角,2020(14).
[13]单丽雯.基于移动端的高校教材出版创新:数字化、微课化[J].中国出版,2017(9).
[1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EB/QL].(2020-04-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4/t20200417_444280.html.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多元博弈视阈下广西构建GMS能源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路径研究”(2021B1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宋倩倩(1983— ),山东单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国际化。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