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爱香 李保敏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优化小麦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期望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市场对小麦需求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山东省巨野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小麦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长时间的小麦栽培管理期间,由于农户一直沿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方式,农田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各类病虫害的耐药性增强,药物的防控效果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病虫害流行加重,严重威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针对当前小麦种植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加强对种植技术的有效优化调整,形成合理且完善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小麦种植技术
科学选种 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应该转变农户长时间使用同一个品种,甚至使用自留品种的种植习惯,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湿度情况以及种植制度,选择高产小麦品种。近年来由于巨野县降雨量显著增多,应该让农户选择使用耐湿能力、抗倒伏能力相对较强,生产潜力相对较大,具有增产优势的小麦品种,如济南17、济麦19、济麦20、临麦2号、良星66、潍麦8号、邯6172等。
种植地处理 小麦栽培管理期间要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小麦。此外,在小麦播种之前,农户需要充分认识到由于巨野县近几年秋季降雨量相对较多,田间湿度相对较大,需要有效处理好土壤。因此,在播种之前一定要做好土壤的翻耕处理工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要做好田间的排灌工作,及时排出田间的积水,尽量降低田间的湿度,避免小麦播种时间被推迟。在秸秆还田期间也需要做好土壤的翻耕处理,将翻耕深度控制在25厘米左右,同时要保证地面平整,土壤细碎;结合整地,每亩应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磷肥和钾肥各10千克,为后续阶段的播种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播种 指导农民群众在小麦播种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的种植环境和土壤墒情,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和最佳的播种方法。冬小麦播种时间集中在9月到10月之间,而10月的中下旬进行播种是最好的。现阶段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小麦播种基本实现了精量化播种。选择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镇压等诸多工作;与此同时,要严格控制好播种深度和行距,一般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垄距控制在70厘米左右,每亩的保苗量控制在150万到450万。
田间管理
冬前管理 小麦在入冬之前要注重做好田间的化学除草、中耕等工作。小麦生长到两叶期之后,可选择每亩使用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或75%苯磺隆干悬浮剂1.5克,兑水30克后均匀喷洒,杀灭田间杂草。11月到12月上旬要对土壤进行一次全面的翻耕处理,增加土壤深度,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确保小麦能够安全越冬。由于巨野县秋季降雨量相对较多,所以在小麦入冬之前通常不需要进行灌溉;如果当年降雨量相对较少,干旱较为严重,一般在小雪节气前后进行灌溉处理。
返青拔节期的管理 2月下旬到3月初需对田间进行中耕划锄处理,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湿度,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尽快分蘖。3月下旬到4月初,小麥进入拔节期之后,应结合田间麦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追肥灌溉,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对于播种密度相对较大的小麦田,要在3月上旬使用多效唑30克兑水3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缩短小麦茎节长度。
中后期阶段的管理 小麦生长中后期阶段要做到科学水肥管理。4月下旬到5月初,小麦齐穗之后应结合灌溉,每亩追施3~5千克尿素,减少花芽的退化,促进小麦籽粒生长;开花后每亩选择使用30~40千克的2%尿素溶液和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洒。5月中旬之后,基本不需要进行灌溉处理,确保小麦能正常完成生长周期即可。
病虫害防治
小麦在生长发育阶段应该重点做好纹枯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等多种病虫害的防治,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当田间的病虫害发生率达到防治标准之后,应选择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对于小麦纹枯病,可选择使用15%井冈霉素75克或者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60千克,对茎基部进行均匀喷洒。对于小麦吸浆虫,可以选择使用250毫升的50%辛硫磷乳油兑水5千克,拌入干细土25千克,沿着小麦垄撒施。对于小麦穗期的赤霉病,可选择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克,兑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4月底到5月初,为防治小麦蚜虫和白粉病,可选择使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和吡虫啉10克兑水50千克进行田间喷雾。
小麦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气候条件和小麦的生长发育特征,科学把握好小麦的播种时间,优化种植技术,加强农田管理和施肥灌溉;重视小麦常见病虫害的有效预警,构建综合性的预防方案,将各类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到最低,切实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田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