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的表述中指出“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教学要义的几方面:1. 语言文字积累路径的情境性、实践性;2.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3. 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是语文其它三大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的基础。由此,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应为语文教学的根,壮“语言”的根才能长“素养”的枝叶。
“三读”是指阅读课教学中从读通文本语言到读懂文本内容再到读透文本表达方法的梯度学习过程。其建构模式为读通文本语言,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合作解决文本中出现的生字与新词,指向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学习任务群;通过读懂文本中的词语,能用学习的语文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明白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能聚焦文本重要段落与重要语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本语言的表达方法,其指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读透文本中语言文字表达的方法,能进行迁移与实践运用,其指向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发展。在“三读”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读思达”教学法,读对词语、读懂词语,深度思考词语表达的作者意蕴,学习并迁移文本中学习的词语表达方法。在阅读、思考、表达的学习闭环中完成完整的学习过程,构建自主学习的路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完成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升。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三篇“作家笔下的动物”课文,单元篇章页中指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体会感情”需要通过语言的品味,感受作者的情感;“如何表达”需要通过体会文本语言的组织,感受语言的表达;“写出特点”需要通过语言习得,迁移运用。三者都指向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选文不仅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所以本单元最好的切入点与抓手就是语言教学。
本文基于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意识,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构建阅读课“三读”教学模式的学习平台,以《白鹅》为例,谈谈“三读”模式下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教学。
《白鹅》一文语言活泼、诙谐、准确、富有情趣。作者抓住白鹅“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的具体事例,通过明贬实褒的手法,运用生动形象与幽默风趣的语言,表现出白鹅的高傲,描写出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的白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白鹅的相关语言,感受白鵝的特点,体会白鹅的高傲,进而体悟出作者描写白鹅时用语的精妙,完成语言的积累,最后在贴近生活化的情境中将习得的词语进行迁移与运用。
一、读准字词,读通文本
本环节指向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在生字、新词的学习中完成语言文字积累,并在比较与归类过程中促进学生梳理语言能力。朗读需要调动眼、口、耳、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整体性、多向性、综合性的学习过程。正确认读文本生字、新词。语言文字的正确认读是习得语言的基础。汉语言文字具有多音、多意、同音异字、音调多变等特点,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的语言文字时,就应该建立正确的字音、字形等文字表象,为学习准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基础,为培养良好的语感打下基础。
1. 准确认读生字。课堂教学时,先安排学生自由朗读《白鹅》,要求读准课后要求的会认和会写字的字音,通读课文,如果有不确定读音的字词,可以先运用圈点批画的方法作标识,接着同桌互相讨论,解决圈点批画出来的问题,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接着教师检查自读学习效果,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全班合作反馈。出示:看守门户、供养不周、窥伺等词语,指名学生进行认读,再借用资料,师生共同合作、厘清:“看”“供”等字的意思理解。基于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用“看守、供养、侍候”,各说一个具有生活情境应用的句子。在正确认读生字、词语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把生字、词的认读融入文本的整体朗读中。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训练学生朗读的整体性、流畅性,提升学生的朗读素养,进而引导学生关照字、词的表意功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
2. 关注词语特色。本课词语准确、富有情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关注课文中富有特色的词语,引导学生在富有特色的语言中感受文字蕴含的画面,感悟语言表达的多向性,进而学习文本中语言表达的范式,积累表达经验,为迁移与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学生在读通顺课文的基础上,用下划线标注出文章内自己觉得富有特色的词语,准确地认读这些词语,思考这些词语分别写了什么?同桌之间合作讨论。梳理出“高傲”是作者对白鹅的整体感受;“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引吭大叫”是描写白鹅的叫声;“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毫不相让”是描写白鹅的步态;“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是描写白鹅的吃相。这样从生字的认读到聚焦词语,从单个的字到有组合意义的词,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不仅可以为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从中体悟语言运用的多样性。
二、读懂词语,体悟表达
吴忠豪教授说过:“阅读的本质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小学生阅读文本,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对词义和句义的理解。如果不能理解词义、句义,再多的阅读方法也扫除不了阅读障碍。”鉴于本文语言的特色,在文章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于语言的感悟、理解、内化,引导学生从文字到画面,从画面到经验,最后在情境中积累语言,在生活场景的语言实践中运用学习的语言进行自我表达,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体会文本语言表达的奥妙,感受生活情境中语言表达的乐趣。
1. 读懂词语,形成画面。古人有语:“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言贵在读,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只有多读,才能培养语感,才能把文字转换成画面,进而形成场景,最终提升语言感受力。本文教学中,教师出示“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引吭大叫”等这些词语,学生自主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思考: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脑海里呈现什么画面?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从词语入手,在自主朗读和小组合作中学生厘清词语的意思,调用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初步构建出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的画面,从而自然地指向文本中的关键词:高傲。以语言学习为线索,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关联词语的画面,不仅积累了语言,还引导学生厘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总说了白鹅的高傲,然后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描写了白鹅傲慢而又可爱的品性。
2. 品味词语,体会表达。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聚焦“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的描写。白鹅叫声的特点: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引吭大叫;步态的特点: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毫不相让;吃相的特点: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三组词语表现出一只什么样的白鹅?学生带着问题深度思考,自主探究文本的表达方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明确文章对白鹅形象的描写:把白鹅当作人来写,严厉的声音,从容不迫的步态,固执、傲慢而又可笑的吃相。教师引导:作者是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它的叫声、走路的样子、吃饭的形态,然后运用准确、有趣、幽默的词语详细地描写。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合作探究,利用交流平臺,归纳出本文的表达方法:通过有趣而准确的语言描写白鹅的特点,作者在这些看似批评与贬低的词语中却表达出对白鹅的喜爱。
三、读透词语,迁移实践
吴忠豪教授表示:要主动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积累语言经验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只有会运用了,才能真正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指导学生在表达时主动运用课文中高质量的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丰富语言经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会起到促进作用。语言只有在自我表达中正确地运用,才能算是完成积累。本单元描写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词语的表达也呈现出多样的形态,是学生学习运用词语表达生活的范本,给学生进行语用迁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上,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针对单元“关注生活中的动物”主题进行有目的地迁移运用。
在完成本课词语的认读、理解与语言表达方法的学习后,教师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在综合性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梳理与运用,实现语言内化、迁移,最终提升学生的表达素养。比如课堂总结时进行当堂练习:请大家自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习课文中用“高傲”来表示白鹅总特点的方法,用一个词语说出小动物的特点。在完成学习后,全班进行交流,鼓励、表扬贴近课文表达方法的学生,指正不足。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如果要你用几个词语,从不同方面写刚才小动物的特点,你会选择哪些词语呢?这样就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将表达的思路细化。最后可以布置课后小练笔: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再运用本课中学习的词语或自己生活中积累的词语,抓住小动物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看谁用的词语准确、生动。教师可以设置提示语,加强表达的指向性。比如:表示特点的词语尽量准确、有趣;运用学习过的具有新鲜感的词语进行描写;写完后自己可以先读一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该关注词语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孩子的意识。新课标强调语言学习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语文教学以语言为抓手入情悟境。词语有情感性、趣味性、意境性、思想性、生活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以文化人,文首先是以字词的形式呈现的,所以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尤为重要。只有引领经过正确的认读、情境化理解、准确迁移,语言才能以画面的形式进入学生的意识,才会为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产生积极的效果。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开放课题《“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三读”模式的研究》(编号:KCB202209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