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双霜
汤慕禹,原名汤国良,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巴县双河口乡(今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正在双河口太平桥村仰天湾当私塾老师的热血青年汤慕禹,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倍感忧心。他认为,要改变社会现状,青年人就要担负起责任,立下远大志向,投身时代大潮。为此,他毅然踏上探索救亡图存的征途。
志存高远
1925年9月的一天,汤慕禹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为准备外出求学的他送行。汤慕禹含泪跪在父母面前,恳求父母代为照顾他怀有身孕的妻子。父亲叮嘱他一定要学成早归,一旁的母亲早已泣不成声。汤慕禹强忍离别的痛苦,毅然转身奔向远方。
汤慕禹和同乡青年一起到达重庆城区后,参加了黄埔军校在美专校组织的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到学校报名时,因仰慕大禹治水,造福国家和人民,他改名为汤慕禹,以此表明自己济世救国的志向。随后,汤慕禹被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第1团。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能力不断提高。特别在接触和学习了许多进步书刊文章后,汤慕禹的思想出现新的飞跃,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汤慕禹实现了苦苦求索的夙愿。他在家书中写道:“男以祖国立将沦亡,吾曹青年负有国民分子之责,于是去秋弃别大人,奔驰出外,四海为家,学习军事,研究政治,蠹蠢拙志,欲将来为国效力,同挽狂澜。今而昏定晨省之职,置诸不理,俯首自思,罪莫大焉。但远恨天涯,非欲能为,所图国事,岂甘中弃……”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由于在校成绩优异,汤慕禹获批提前毕业,被编入有“铁军”美誉的第4军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战争。北伐途中,汤慕禹跟随部队相继占领汉阳、汉口、武昌等地,并打到了江西九江。而后,他又随叶挺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参加起义的两万多名官兵中,目前知道姓名的仅有371人,汤慕禹是其中之一。在残酷的战斗实践中,汤慕禹总是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积累了许多战斗经验。
梦想源自初心,斗志鼓舞前行。回看汤慕禹的青春岁月,就好似走进了他的赤胆初心,理解了他的人生选择。
派赴苏联
南昌起义后,革命事业遇到很大的阻碍。面对这样的局面,周恩来说:“敌人的势力现在正处在强大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势力还很弱小,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对敌斗争经验。”1927年底,汤慕禹被中共中央派赴苏联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深造。到苏联后,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俄文名字:索科洛夫。
学习之余,汤慕禹一直和家人通信。他在1928年3月17日寄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庆弟:你今春的学习有进步吗?你应该注意你学习的进度,要同你光阴的速率成比例哟!假使忽略了这一点,就产生了以后的危险,从青年群众中落伍出来,赶不上新的社会的趋势,只能屈服于封建势力之下,残喘终身罢了。我在此地学习,是非常满意。我们的理论,也从幼稚转为正确,在我自己承认,将来决不做人类社会的寄生虫……我很希望你来此地求学,比较好些。”简洁的文字,朴实的道理,深邃的思想,既表达了一个革命者对亲人的殷切期望,也表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不断追求进步的志向。
随着书信的来往,汤慕禹对家人的教诲在亲戚间传颂,在堂弟汤美道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紧随堂兄的步伐,汤美道从此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留学期间,汤慕禹苦习俄文,克服了语言障碍,学习欧洲近现代的军事知识;苦练军事本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为他今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汤慕禹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更善于将两者结合。同时,他不仅自己学,还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学习,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赤诚忠勇
1929年下半年,国内革命战争日趋激烈,汤慕禹与家人中断了联系。
1930年8月,汤慕禹毕业回国。9月28日,他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湘鄂西任红六军军长,以加强红二军团力量。当时通信落后,中共中央不知道在9月24日召开的鄂西特委和红二军团前委联席会议上,根据邓中夏的提议,红六军军长的职务已由红六军副军长兼17师师长段德昌担任。汤慕禹的到来让邓中夏和贺龙十分高興,邓中夏对贺龙说:“汤慕禹是黄埔四期生,又在苏联学过军事,打仗极有招数,很有水平,应担任六军军长,这也是中央的意思。”贺龙回答道:“这样吧,既然中央任命汤慕禹任军长,我不再兼二军军长一职,由孙德清任二军军长,汤慕禹任军团参谋长,并担任红二军团前委委员,段德昌的任职不变。”贺龙的建议得到了前委的赞同,于是,汤慕禹改任红二军团总指挥部参谋长,从此开始了他在湘鄂西艰苦紧张的战斗生活。
汤慕禹全身心参与到红二军团总指挥部具体事务中,积极协助邓中夏、贺龙开展工作。1930年10月上旬,汤慕禹同贺龙率红二军团在中央独立1师一部的配合下,收复了沔阳,又在张家沟击溃敌军前卫部队并占领彭家场,缴获了敌军大量军事物资。10月中旬,中共中央长江局要求部队南下作战,汤慕禹协助贺龙先后攻克南县、华容、藕池、石首、公安、石门、津市、临澧等地,歼敌6000余人。战斗中,汤慕禹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红军高级指挥员。
同年12月,汤慕禹担任红六军军长,面对敌人的大举包围,他置安危于不顾,率部突破敌人重重封锁,让部队得以休整。在打击消灭敌人的过程中,他配合地方党组织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了农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巩固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
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汤慕禹担任红三军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部队向洪湖苏区前进,开始了1000余里的长途行军,相继占领巴东、荆门、均州、房县等地,并在房县建立了鄂西临时分特委,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9月,汤慕禹担任红九军军长兼25师师长。敌人趁红军主力撤退,勾结土匪武装侵占房县,汤慕禹采用“诱敌深入、奇袭取胜”的战术成功收复县城。
1932年初,根据上级指示,汤慕禹返回洪湖地区,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2分校总队长、红三军8师师长等职务,参加了瓦庙集、新嘴沟等战斗。面对装备精良、兵力充沛的敌军,汤慕禹凭借惊人的毅力、超凡的胆识、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保卫根据地取得了多次胜利。
9月,汤慕禹担任红9师25团团长。10月上旬,在红三军突围向湘鄂边转移时,汤慕禹在湖北荆门半边街突围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
1945年中共七大前夕,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颁令汤慕禹为革命烈士。
信仰源自忠诚,担当不惧生死。汤慕禹参加革命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充分彰显了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汤慕禹身上有一股豪情,有一股虎劲。从来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低头。战场上,他总是挺身而出,临大难而无畏,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胆略和魄力。
2023年是汤慕禹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文缅怀他的战斗业绩,弘扬他的革命精神。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