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典礼的价值意蕴及实践机制探析

2023-07-04 04:56徐驰
关键词:文化育人思政教育

摘    要:高校典礼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成为重要宣传载体,其所承载的文化育人功能也成为仪式涵育的根本目标。文章结合当前高校典礼模式优化与文化育人实效推进的基本情况,在明确典礼内涵、功能与文化育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典礼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价值意蕴。同时,又基于“传播的仪式观”及活动创作实践,围绕基础性要素、创作思维、表达策略等构建典礼实践的具体机制,并从把握多种关系、遵循创新路径两方面入手,探索智能媒体时代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典礼的演进方向。

关键词:文化育人;高校典礼;思政教育;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7-0019-06

作者简介:徐驰(1994—),男,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视听内容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型活动思政教育实效探析”(BJSZ2021ZC32)

近年来,高校典礼因媒体密集报道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其从作为学生教育的基本手段转化为兼顾仪式育人、品牌宣传、专业实践为一身的“价值共同体”,引起高校对活动仪式化构建、价值化表达、品牌化传播的重视。

但当前部分高校典礼仍处于传统的会议阶段,策划层面的“例行公事”、制作角度的“说教式”设计、价值传达方面的政治内容“灌输”等,依旧立足“传者本位”,坚守“魔弹论”的传播策略,将参与者視为填满场地的“陪衬品”与“道具”,背离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缺乏对学生在特定节点的身心感受、精神世界的理解与关怀。因而,目前对高校典礼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及实践机制的探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弥合理想状态和现实状况间的较大差距,促使高校提升典礼文化育人的能力。

一、高校典礼与文化育人

高校典礼是指为庆祝或标定某种意义而举办的大规模聚集性活动,以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为其主要模式。此类活动一般由学校全体成员按照相应身份参与,是一种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及办学工作中逐渐积累的程序化行为,是针对某一特定情境重复性举办的具有节庆特色或专题特质的典礼仪式,具有鲜明的教育目的、象征含义与情感价值。

(一)高校典礼的功能与价值

典礼作为由感性符号意义所构成的价值象征体系,具有弘扬中国精神、呼应时代主题、传承大学文化、镌刻校园记忆、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育人功能,其具有以下特质:大型化与规模化,参与人数多、场地以体育场馆为代表;仪式化与活动化,以会议流程构建活动骨架、演说与表演提升观赏性;教育性与价值导向性,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策划设计活动等。

典礼的价值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认知、情感及外部性角度发挥多样的功能。典礼在认知层面立足时代背景强调价值导向,注重与青年共筑的观念认同,作为精神具象化的关键窗口,成为推进青年学生“想象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渠道。典礼在情感层面针对参与对象强化情感激励,突出体现其作为主体发展阶段的转折与新时期的肇始意义,通常运用文艺手段使日常生活中对事物展示价值的期待视野转换为对特定情境中事物膜拜价值的体验视角。典礼在外部性方面实现仪式所具有的聚合大众、情感催化等功能,将最广大的相关社会成员凝聚于这一特殊场域中[1],加深多方的普遍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二)文化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典礼

古今中外的“文化”均将关注点聚焦于对人的教化及培养,其始终承担着教育大众、引导观念、解放思想、思考人的本质等职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探析“文化育人”就是利用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依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不断推进确立文化自觉、坚持文化自信,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目的[2]。

高校的文化育人主要是指面向青年大学生借助文化载体、营造文化环境、传递文化精神,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而高校典礼作为富含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的载体,先天具有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其可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通过一系列具有价值理念、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象征性符号的表达,营造出富含教育价值及教化作用的仪式氛围,吸引参与者在聚焦注意力的同时发挥涵育功能。

高校典礼文化育人有其内在机理:首先,其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运作机制奠定活动的主导方向,情境、情感能量和符号是典礼的基本要素,微观场域、目标指向、精神图腾则分别映照着现场互动、角色带入、亲近引领三个层面,成为推进文化育人功能与价值的重要方面[3]。其次,以社会认知理论作为提升机制确定仪式的涵育目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个人—行为—环境”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为典礼的设计、组织、实施提供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依据,实现“以行带人”基础上的培根铸魂。最后,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原则实现文化育人的要求,典礼注重凝练精神内涵,融入文化表达、奠定情感基础、尊重对象主体,提升互动效果,在推进“三全育人”、仪式育人、情感育人、“三自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校典礼的实践机制

(一)系统性的背景架构:育人要素

高校典礼结合仪式的实质,以其具有的神圣性和崇高价值作为奠定育人氛围、提高教育实效的前提。涂尔干认为仪式之所以存在归因于所具有的一定程度的神圣性。[4]神圣性使仪式超越日常生活行为,在社会中表示出特别的意义,并通过媒介化传播创造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共同体,以活动的方式实现集体观念合法化、社会秩序稳定化。詹姆斯·W·凯瑞则从仪式视角出发探讨媒介传播,强调社会大众在“共同的场域”中以历时性模式通过集体或共同的身份进行体验情感,即“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召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5]为仪式行为的媒介化提供了传播学的支撑。

基于上述理论,高校典礼可被视为一种“共享信仰的表征”,基于“传播的仪式观”并借用传播五要素构建文化育人的背景架构,分析典礼发挥思政育人实效、实现促动效应的基础性要素——施教主体、文化内容、表达载体、参与对象及实施节点。

施教主体作为仪式的传播者,不再局限于高校的管理者及教育者,而是在“全员育人”引导下形成了身份相对多元的主体,共同构成了“顶层管理者—中层教育者—基层陪伴者”的教育体系链。高校领导、专家与学者作为体系链的顶层可加强对典礼改革创新与主题规划方面的投入力度及资源倾斜,用顶层设计助力讲好一堂“思政大课”。位于体系链中层的教学名师、思政工作者、家长代表及校友代表以师长身份传递经验,用心用情用功帮助学生做好准备、找准方向。处在体系链基层的各类型学生代表及陪伴学生成长的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典型则应成为典礼开展教育的基础,实现活动情感温度、沉浸力度、趣味程度的提升。

文化内容是仪式所想传达的讯息,借由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媒介仪式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主要体现为大型活动所表现的主题及核心议程。高校在策划典礼时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寻找体现政策导向、时代需要、大学发展、学生进步等方面的指导思想与概念主题,实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其要坚持立心铸魂、守正创新,依托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政策、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等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学校跨越发展、学生呼声等方面萃取关键点来搭建篇章结构、划分议程板块、编排环节顺序,抒写学子创造的新事迹、绘就高校奋进的新篇章。

表达载体作为承载文化内容的媒介,突出呈现为仪式的符号象征体系。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结构语言学中将符号划定为能指与所指,意义并非在能指与所指的互相关联与协调中产生,而是在组合与选择的过程中形成[6]。高校在研究创作典礼时应考虑到仪式符号与意义的“意指关系”,例如唱国歌与校歌合唱前后呼应,悬挂空中的巨型国旗与高扬挥舞的校旗上下映衬,佩戴的校徽与随处可见的学校标识相得益彰,将高校与国家的概念并置、个人与群体的身份交融,塑造“想象共同体”来以小见大、以家喻国,进一步深化典礼爱国、荣校、育人的主题主线。

参与对象不仅是思政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受教者,更是高校典礼文化育人的承接对象与效果主体。部分高校仅为完成既定任务而忽视典礼主体,刻板化、同质化、套路化的教育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群体的长久期待,使典礼成为学生被迫强制参加的活动,失去了文化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因而,高校在策划典礼时须摆脱单向传播的影响,积极推进文化育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行活动设计与布局,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学生代表纳入到创作团队中,站在参与对象的角度分析学生参与典礼的动机与所想获得的需求满足。

实施节点既是考虑思政育人实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媒介仪式发挥传播价值的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仪式所富有的时间意义。仪式的终极功能在于赋予人生以不同于动物生存的更深刻的意义,使生活摆脱厌烦、无思想和绝望[7]。仪式的举办通常伴随着社会角色从旧阶段跨越到新阶段的序列,并带有阶段性社会化过程的总结和强调,即从生命意义与个体成长角度将仪式塑造为赋予强化个体新的角色认知的场域与契机。典礼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标志着身份转换和成长过渡节点到来的象征性事件,既要肯定学生在前一学习阶段的成果,又要对其进入公共社会生活的新身份與新责任进行深度体现。

现有研究表明,高校典礼活动中的组织者行为、流程设计、氛围营造、参与者主体地位、典礼的相关活动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激励作用[8]。具有激励效应的元素基本对应着文化育人的核心要素,也成为推进典礼发挥思政教育实效的系统性背景架构。

(二)主题化的策划方式:创作思维

现代大学的精神状态、组织结构和制度方式起源于中世纪大学,经由柏林大学的成立开启了真正现代化大学的建设,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较多参照西方的制式,因而我国高校的典礼模式也较多来源于西方高校的传统——宗教仪式意味浓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在众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高等教育也在坚定“四个自信”、 扎根中国大地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扩大、体系完善、质量提升的目标。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典礼须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为原则,努力彰显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典礼在创作伊始须立足文化育人五要素,结合高校需求确定典礼基调、风格及核心主题,围绕时代背景及育人需要将宏大的核心价值观凝练为简短有力的关键词,并从此出发凭借仪式设计、议程设定、节目编排等将抽象理念转译为可知可感的象征符号群。活动可借用符号表达来调动参与者在宏大叙事中对具体感知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大学精神,感悟时代主题,践行核心价值观,形成集体在场的共同体意识,使文化内涵内化于心,情感力量转变为个体意识,实现文化育人的根本要求。

毕业典礼应以大方得体、严肃温情、振奋昂扬为主体基调,以党中央关于教育、青年等主题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并提取核心主题,要求广大青年学子把握新时代脉搏,鼓励毕业生始终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前沿,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努力实现国家需要、社会期望和人生价值相统一。

高校在创作时须确立主要诉求:一是树立学校形象,展现在智能媒体时代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与成果。二是传播文化精神,通过毕业生的精神风貌使文化基因深入人心。三是培育校园文化,打造精致的文化仪式激发学子新的文化创造力。四是展现学生面貌,指引新时代青年学子奋斗启航。典礼在创排阶段就要体现庄重与仪式感、温情与感动、筑梦与追梦的主题及独特的校园文化。

开学典礼可紧贴当年热点事件、主题教育活动及高校发展定位,鼓励学子珍惜大好学习时光,将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在肩上,努力用专长书写家国天下的情怀。开学典礼作为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承担着向新生展示学校形象、传播校园文化和传递精神的责任,同时能够让新生迅速融入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

高校创作在主题诉求方面应考虑四个维度:一是明快、庄重与仪式感并存,设计议程体现典礼的活泼与仪式感。二是青春昂扬的主题基调,场域氛围奠定新学期积极向上的情绪价值。三是鲜明的专业特色,智能融媒体直播或情景视频文本等体现高校的一流专业建设。四是宽阔的国际化视野,设置环节展示国际化办学理念及特色。典礼要在内容特色方面不断内化意义、提升价值。

(三)实效性的意蕴表达:表现手段

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象征包含“理念极”和“感受极”两个极端面,前者通过秩序与价值引导或控制人,后者则是唤醒人最底层的自然的欲望和感受。[9]典礼仪式同样将社会意识形态与感官情绪相结合,使内在的社会引导与文化育人功能转换为个体生命生产并焕发意义的空间。特里·伊格尔顿认为社会法则使个体意志屈从于集体普遍意志,但其无法使社会个体间达到和谐与愉快的交流,唯有借助于代表美的情感结构才能使法则被主体内化和接受。[10]只有将社会意识形态通过感性的情感与审美予以传达,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与普遍化。因而,高校典礼需要在确立主题策划意识与主导思想后,积极依托表象化的象征符号即议程与节目元素来推进以文化人的实效达成。

当前,高校的典礼仪式具有新时代青年的审美趣味与思维方式,倡导主流价值与青年主流群体相对接的表达策略,依托“育人目标—表现方式—教育实效”体系构建,发挥活动的环节元素、仪式构建、表达方式等创新创优的价值。

在宏观布局方面,高校典礼创新较多参照晚会模式设置篇章架构,汇聚近似内容构成同一版块来集中力量传达核心价值理念,通常契合全党主题教育、高校培养目标、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等并提取重要讲话的关键词作为篇章名称,体现重要纪念节点、专业人才发展的殷殷嘱托及家国情怀的思政教育。典礼在版块内部还集合相近议程或节目形成主题团块,以多种形式向参与者表达情感以引起思想层面的启发。例如,新生开学典礼于在校生代表与新生代表发言之间特别设计在校生向新生代表授旗及佩戴校徽仪式,以此塑造仪式场域的庄重感与责任传承的严肃性,同时表达“初心与使命”的结构核心主题。

在话语表达方面,每位发言代表贴合身份准备致辞内容,从自身经验出发激励广大学子在走向新阶段的道路上勇于挑战担当,努力以主题鲜明、振奋人心的内容温情动人、鼓舞意志。现阶段高质量的典礼发言内容通常能够规避内容同质、形式僵化、态度专断的缺陷,将传递主旋律的政治话语、讲授专业前沿的学术话语及贴合年轻受众的社会话语相结合。典礼发言代表可包含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校友代表及学生代表等。

校长致辞不仅是高校典礼的重要环节,也是赓续校史精神、体现办学理念、传达育人方向的重要窗口,更是一堂“思政大课”的关键所在。致辞内容通常聚焦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与其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以及高校专业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使命与个人成长需要,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意识与时代精神、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及价值导向。同时,致辞内容还反映高校当前的发展趋向及人才培养方向,为下一阶段典礼的指导意义与价值观提供直接的支撑。

教师代表与家长代表的讲话作为典礼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展现师长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表现载体,而且发挥着象征家校协同育人、共商学生发展之路、共祝学子前途光明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对教师代表的遴选通常注重学科代表性与社会身份,并与当年主题主线、时代背景相承接,围绕个体记忆勾连学生的集体移情与共鸣。家长代表的选择通常兼顾社会背景、学生所在专业及表达能力,例如人民法院院长、中学校长、国企经济师等,内容都是从家长视角对学生迈入新阶段予以期待,对高校赋以信任或感谢,从时代发展着眼激励学生进步等。

校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育与教育教学的典型成果,也成为反哺助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部分具有名人效应的校友还能成为高校招生及品牌推广的记忆点。高校典礼一般邀请具有知名度、代表作、鲜明观点及专业背景的校友出席并演讲,依托个人魅力与影响力实现对学生的文化育人并推进高校活动面向社会的广泛传播。发言内容一般围绕追忆大学青春年华、缅怀初入职场岁月、凝练人生长路经验,是用名人自身的故事融聚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借此印证大学精神对优秀校友的支持。

学生代表发言是典礼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及传达学生集体意识的部分,是为高校育人对象提供展示精神风采、表达青年风貌、传播学子风范的载体。发言内容通常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求知问学、刚健有为、健全人格、崇尚劳动、创新创业、使命担当等方面,以个体代替群体发声、以个人象征社群意志,通過以小喻大、以少喻多的方式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部分高校学生代表发言也因话题出圈,引发社会大众对发言中流露出“赤子心”的关注与认可,也被媒体官方微博转载,体现出典礼以发言内容育人的独特魅力。

在传播亮点方面,高校结合自身资源与专业特色选择行为仪式、情境演绎、互动环节及文艺表演作为激发感官觉醒、提升观看体验、引导价值入脑的重要育人手段。

行为仪式提高典礼的庄重感。开场舞蹈与领导红毯入场等奠定活动基调,行为表演的青春洋溢与身着学位服缓缓走入会场的行动谙合新生开学与毕业的氛围;表彰老教授的尊师环节与新生辅导员聘任仪式强调“程门立雪”之德,汇集八方关注用生命叙事昭示大学精神及其人文涵养;毕业典礼进行优秀毕业生表彰及校友联络员聘任,激发师生的向心力与荣誉感。

情境演绎塑造典礼的景观效应。特定文字、造型符号的观众席设置属于给予参与者及关注者一种视觉重音的震撼力,便于以图片的方式传播。部分视频作品带领新生初窥校园或是情感烘托毕业生的离别情绪,同时也会在社交媒体形成以师生员工、校友为群体的传播风潮。

互动环节增强典礼的交流感。例如,邀请经常登上荧屏的知名教授围绕自身经历发表演讲,实现了视听文本的互文性并引发观众及网络关注者的广泛瞩目;设置第二现场主持人与特殊嘉宾的连线互动,以及典礼播放的校友寄语与社会祝福,均属于强化精神互动、搭建与名人情感交互、引发学生热议的重要渠道。

文艺表演表现典礼的动情点。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校均将节目表演作为调剂典礼仪式的重要手段,力求借文艺元素以情感人,例如高校的毕业典礼融合演奏、魔术、合唱、独唱、街舞、啦啦操、说唱、配音等形式,以毕业生原创的方式满怀深情地向母校感怀恩情、向自己激励成长、向未来自由畅想,契合高校文化基因的弘扬要求。还有部分高校突出价值引领特质,围绕守望专业理想、坚定青年使命等主题编创朗诵作品,用铮铮誓言续写身披青年荣光的责任与担当。

三、高校典礼文化育人趋势

当前,高校典礼的地位、作用与重要价值已逐渐被教育界所了解,但部分高校仍未能将典礼作为展示办学成果、提升师生凝聚力、实现品牌宣传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只是延续以往大型会议形式,失去了文化育人的机会。为提升典礼文化育人功能、实现创作与传播的创新创优,高校应转变思维观念找准定位、设立专门机构推进精品制作。

首先,高校须把握好三种关系。一是育人目的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高校应适度转变举办典礼的态度并将其作为繁荣校园文化的着力点,同时明确涵育对象的中心地位,不能过度追求生产话题爆点而挤压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空间或将学生作为典礼的背景画面。二是教育本质性与媒介宣传性的关系。高校应突出典礼的育人目的与价值引导的重要方向,在仪式媒介化进程中宣传特色、提升知名度的同时,杜绝将低俗、庸俗、媚俗的媒体炒作方法诉诸创作与传播。三是经典延续性与创新驱动性的关系。高校应在推进典礼举措创新的过程中理解经典模板风格与以往议程的作用,同时推动顶层设计与具体执行层面加强创新驱动能力。

其次,高校应遵循三个创新路径。媒介仪式已经拥有较为鲜明的媒体属性与作品属性,其创新路径可在吸纳传媒领域驱动手段的基础上,遵循媒体发展规律、媒介融合规律及技术迭代周期。

一是内容创新作为根本。典礼须考虑受众特性与需求的转变,运用“网感”的思维方式来创新构建内容脉络及话题场域,根据学生的文化经验与审美趣味加入流行元素与大众文化取向提升认知客体内容的情感温度与移情力度。

二是技术创新作为指引。典礼须考量媒介演进对社会沟通与互动层面的影响,积极引入智能媒体技术,努力探索智能媒体时代发展逻辑,围绕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专业教育向智能专业教育跨越,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展现智慧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技术水平[11]。

三是传播场域创新作为突破。典礼不应再将网络传播作为仪式的数字投影,而要在创作中营造虚拟在场感实现参与者的情感共享、身份认同与纽带关联,尝试构建多元叙事时空,截取社交媒体评论开展话题讨论,提供多样景别视角解放身体的限制,诉诸游戏程序及设定来延展边界等,要在促进传播场域变革的同时颠覆以往仪式空间的塑造。

四、结语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持续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系列文件,将文化育人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并明确教育系统应以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与彰显大学精神。众多高校逐步意识到大型活动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育人功能,以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为代表的媒介仪式也受到教育界前所未有的关注。高校典礼的举办效果不仅关系到学生主体的满意度与认同度,更联系着社会大众及未来生源对学校品牌的关注与印象。

参考文献:

[1]  郑倩倩.中国一流高校毕业典礼现状梳理及改进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6).

[2]  马建国,李辉.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文化育人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3]  代玉启.互动仪式链理论视野中的高校典礼——以Z大学学生节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1(8).

[4]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吉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3.

[5]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6]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七版)[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42.

[7]  [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201.

[8]  马静涛,张迪.高校典礼活动设计对大学生激励的影响因素分析[J].文教资料,2012(29).

[9]  田华.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读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0]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译.桂林: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2.

[11]  廖祥忠.以“三个跨越”开启传媒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N].光明日报,2020-12-08(13).

[责任编辑  包玉红]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思政教育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技术文化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