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前景

2023-07-04 04:56郑代良

摘    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和培育专业的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之需而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历史舞台的。20多年来,该专业经历了起步晚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也从稚嫩单薄不断走向成熟精干,专业特色、办学质量与毕业生实力等逐步得到社会认同。但该专业在发展中既存在现实困境,又面临长远瓶颈,因此,该专业须以问题为导向,立足长远凸特色强质量,保持专业战略定力,瞄准专业发展定标,坚定人才方案定位,强化师资队伍定心,拓展社会办学定向以实现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越。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战略定力;自我超越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7-0001-06

作者简介:郑代良(1975—),男,湖南溆浦人,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治理、智库理论与实践及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地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与实践”(2018-642)

每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一段时期内,互联网就会出现大量“吸人眼球”的新闻报道:高校某些专业“辉煌未来”或“惨淡收场”,比如“专业最吃香”“未来就业前景好”“待遇好”,或者“再见!这些大学专业将被撤销”“曾经的明星专业,为什么遭万人嫌”“建议不要念了!很多大学撤销这些专业”“‘高危专业慎报!年年被撤销”等。众所周知,高校专业或撤销或新增,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优化、专业办学条件、学生生源数量、毕业生就业率等综合因素的正常调整,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部分高校专业撤销更不等于“再见”“不要再读了”“高危专业”,但网络关于高校专业调整的“标题党”式新闻,有可能混淆视听,博了眼球,丢了真相,有失公正,“带偏”学生志愿填报,影响高校专业内涵发展和社会评价。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是冲上热搜,处于风尖浪口,“曾经那么火的公共事业管理,如今本科专业撤销榜第一”“教育部撤销518个高校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数量最多”“全国撤销最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何在很多学校又升级了”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这些新闻“标题党”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确实有必要拔乱反正,还专业本来面貌。换句话说,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是衰落还是精干,可从专业办学设置缘由、现实状况、危机反思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究和现实思考。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缘由及现状

“八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国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场运动在九十年代扩展到全球,我们国家在新世纪的前十年是公共管理研究最活跃的时期。新公共管理在我们国家可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光是在理论界,在实践领域同样如此,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提出建设‘企业家政府的设想,不少地方开始了民营化的尝试,比如我们熟悉的公交车等”“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几乎是同时传入中国的,这个理论与中国政府管理的实践几乎是无缝对接”[1]。因此,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公共服务理念,倡导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为中国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物品的供给既提供了改革创新的理论依据,又提供了实践操作的经验借鉴。

在此时代背景下,在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云南大学崔运武等专家学者对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等考察后,部分国内高校酝酿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根据中国社会改革现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西方国家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并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教高〔1998〕8号)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归属“管理学”一级学科“公共管理类”的招生专业,专业代码110302,同时备注“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公共事业管理(11030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东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换句话说,这9所高校在全国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生。自此,中国高校正式为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公共事业专业也在新旧世纪之交进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舞台。

根据完全统计,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数从1998年9所到2022年激增为429所;与此同时,对该专业进行调整或撤销的高校共117所,2005年浙江传媒学院由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9年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备案和批准设置或撤销的高校数具体情况详见表1。

从表1可知,短短20多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现飞速发展,该专业招生高校增长速度更可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观”,1998年至2009年间由9所激增到389所招生高校,平均每年增加30多所,2010年以后开始降温,但几乎每年都有新备案或批准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截至2022年,全国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校仍然有312所。

毋庸置疑,部分高等学校以前专业设置的“撒胡椒粉”现象凸显,专业规模贪大求全,专业发展重量轻质,一哄而上的跟风式粗放发展,故在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时可能没有综合论证与其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及学科特色是否匹配,更缺乏对是否有相应的学科支撑、师资力量和培养条件等的整體考虑,因此该专业最终在部分高校被调整或撤销也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应然。但是,总体上讲,自1999年首批招收全日制本科生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断发展成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可从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与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得以佐证。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七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可知,江西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详见表2);据不完全统计,2019—2021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0余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余个(详见表3和表4)。

20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备案或批准设置1998年9所增加到2022年312所高校,从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到70余个“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虽该专业起步晚但发展快,经历了从稚嫩到不断成熟的过程,专业发展也逐步彰显自身办学特色,专业实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近几年来高校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比如2017、2018年各9所到2019、2020、2021年分别为13、21、31、23所,6年之内106所高校撤销了该专业。不可否认,为主动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每个高校必然会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对专业重新调整,以不断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因此高校专业设置因时而变,或新增或停招或撤销,是专业调整的正常现象。正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经统计,2012年以来,教育部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支持全国高校增设1.7万个本科专业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28%,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3]。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中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观念,在发展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危机反思

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瓶颈,或危机或问题,国内学者近年来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吴劲松认为该专业面临的主要困境表现为社会和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不足,接受程度较差,导致学生就业难等[4]。郑代良、杨吉兴认为该专业存在专业本身与社会认可度、学生就业与招生规模、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普通高校与教师队伍本身等四大问题[2]。余敏江则认为该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够明显、课程设置较为混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等合法性危機[5]。雷丽珍主要从学科专业发展、学生就业、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探究其困境[6]。赵鹏程、李天兵认为该专业面临“学术理论超前与社会实际落后、社会认知混乱与专业认识混沌绞织、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精英的专业定位与非精英化教育”之四重困境[7]。通过对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研读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该专业发展的困境和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前瞻性与体制转型滞后性的不协调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或模糊或狭窄,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专业定位具有前瞻性,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清晰。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8];《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公共管理专业类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9]。

换句话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专业人才,应该说开设该专业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行政体制改革和培育专业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人才之需要,但是“与蓬勃发展的现实相比较,公共事务管理的改革总体上明显滞后,整个管理体制在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管理的范围不明确”“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管理方式与正在形成的公共事业的基本属性不相符合”“权力过于集中,且管理主体单一”“政事不分,事业单位面临种种难题”[10]。同时,中国行政体制转型的滞后性也导致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治理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和积极作用难以发挥。

(二)师资队伍宽泛性与学科发展专业性的不一致

就专任教师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前期确实存在“先天不足”“量少且不精”的尴尬局面,但也不足为奇,任何新兴专业都会经历初期的艰难岁月。目前,该专业师资队伍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宽泛性和融合性,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应的人才培养,换句话说,目前国家对公共事业管理没有专门培养硕士或博士高层次专业人才;二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特别注明,公共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这也导致后来该专业方向多样性和师资多学科性。除培养医学、体育、文教等专业性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院校外,综合性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的学科专业背景主要有管理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因此,师资队伍宽泛性与学科发展性不协调、不匹配。

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教师背景与水平要求”中明确强调“各专业专任教师应具备宽厚的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凡最后学历是非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必须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补修。青年教师和海外归国教师一般应到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时间每次不少于6个月”。实事求是地讲,该专业非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很少进行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知识培训或补修,新进教师到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教师还是“涛声依旧”延续研究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因此,专任教师学科专业背景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不仅影响专业资源整合和方向聚集,还影响核心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师资队伍凝聚力建设,更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和高质量发展。

(三)专业方向多样性与社会认知单一性的不匹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中公共事业管理注明“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都删除了括号中的“注”,换句话说,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授管理学学士学位,但是专业所在学校申报时依托的高校资源和优势学科不同,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多样化,比如综合性院校培养的是复合型公共管理与服务人才,而医药类高校培养的是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方面的管理人才,体育类高校培养的是复合型创新型体育管理人才等,这导致同一个专业出现方向多样性和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从理论上讲无可厚非,但实践上有质疑,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再加之社会民众认知的单一性,这都对提升该专业的民众认同度和社会影响力不利。

目前,除特设专业(专业代码后加T)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代码后加K)外,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有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5个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政治学恢复,全国多所高校恢复或开设该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分别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土地规划专业和劳动经济专业;城市管理专业于1985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设立并开始招生。由此可知,相对其他4个专业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招生时间较晚,民众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都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该专业在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和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上都会极大影响社会民众对其专业的认识性和认同度。

(四)人才培养复合性与毕业需求精确性的不吻合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可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该专业毕业生没有在就业竞争和社会市场人才需求中赢得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毕业生“考编”没有明显优势,目前国家编制类性质的岗位实行严格的“凡进必考”,一些岗位要么限定专业,要么不限专业,缺乏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考的岗位;二是企事业单位岗位之需求,专业针对性没有明显优势,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转轨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之需要,同时社会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成熟,公共事业管理类岗位或职业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升学深造专业对应性没有明显优势,研究生教育阶段没有与本科相对应的公共事业管理硕士学位专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升学深造和考研录取率。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四类,包括企业、升学深造、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公务员、选调生、西部计划、人才引进等)、自主创业及其他。以怀化学院202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例,截至2022年8月31日,该专业毕业生总人数61人,就业率100%,其中:企业42人,占68.9%;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10人,占16.4%;升学深造7人(其中1人赴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学位),占11.5%;自主创业2人,占3.2%。历史和实践证明,任何专业毕业生选择任何职业都为正常现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拥有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素质,就往届毕业生而言,各行各业都有其杰出代表,包括优秀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发展前景极好的选调生或公务员、博士毕业的高校教师、自主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等。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前景与对策

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缘由、现状和危机反思,可得出三个结论:一是高校专业或新增或撤销,不是专业冷热的“睛雨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跟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跟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和学科专业优化有关,甚至跟高校的“短线思维”“粗放发展”“盲目跟风”“利益本位”等有关,跟专业的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生源数量、毕业生就业率、人才培养质量等有关。或者说,同一专业,在某高校是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或一流专业,在另一高校却是面临被淘汰或撤销的专业。因此,专业撤销不一定是专业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之需求,更不一定是专业本身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复杂综合因素博弈的结果。二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有可为,部分高校撤销并不代表“衰落”。从表1可知,1998年至2022年间全国429所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后来因各种原因调整或撤销该专业的高校有117所,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仍有312所,因此部分高校专业调整或撤销并不代表该专业“衰落”“冷门”“不重要”。同时,据表2、表3和表4可知,全国12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70多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專业建设点。初心不改,锚定目标,静心发力,该专业大有可为。三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在危机中育新机,立足长远出特色强质量。同所有专业一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发展中既存在现实性的困境,又面临长远性的瓶颈,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从五方面寻求根本解决之策。

(一)保持专业战略定力,培养符合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不受外界影响,静心用心全力培养符合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所需的高素质强能力管理和服务之复合型人才。一是坚定该专业是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转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及一流学科建设之需要,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或转轨后公共部门急需之专业人才;二是与公共管理类其他专业,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胜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三是各高校基于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区位特征等对该专业人才进行差异化培养,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需求,进而打造区域内有影响有特色有品牌的一流本科专业。

(二)瞄准专业发展目标,以能力和质量为导向强化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通常而言,进行通识教育的研究型大学,不应该总是调整专业,这些学校的办学导向,是以能力为导向而非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如果变为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因为就业前景不好就把基础学科专业砍掉,那大学就不再是进行通识教育,而是进行职业教育了”[11]。同样,对于通识教育阶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应瞄定自身发展目标不放松,加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提高办学质量,进而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宏观能力目标: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重担能挑。二是微观能力目标:加强专业知识,为成为优秀管理者而奋进;加强写作能力,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撰写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加强管理技能,积极竞选学生干部和参与社团活动;加强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备战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选调生)招考、企事业单位招聘或人才引进等。一句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坚定“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三)坚定人才方案定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明确了发展战略定力和人才培养目标,就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充分贯彻落实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保持专业核心课程稳定前提下,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一是要完善理论课程,包括筑牢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凸显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拓展多类型的通识课程。二是要强化实践课程,包括重视专业课程实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视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专业应用能力;重视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等,提升学生的调查研究、团队合作、组织协调、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三是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课程体系,比如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具有高度的公共精神、法治意识、责任担当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素养等。

(四)强化师资队伍,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

梅贻琦先生1932年在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强调“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2],同时他还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3],深以为然。师资队伍,特别是大师或学科带头人,是高校办学实力的根本所在,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更是人生导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不例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具有专业性、实务力和事业心的高质量教学团队。为加强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培养专业领军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一是建议加快修订完善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虽然自2002年起,国家允许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学位授予单位在该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点,同时自主设置和国家明确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完全是两码事;二是高校要坚定师资“高水平引进”和“自主培养”两条腿走路,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一定要重视“自主培养”,以确保留得住有情怀有事业心有水平的师资;三是要增强专业师资的实务操作能力,建议所有新进教师2年内应到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6个月以上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实践锻炼4个月以上,将理论教学与实务能力提升有机结合。

(五)拓展社会办学定向,以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为平台增强专业社会认同

相对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社会影响力、民众认同度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之一是用人单位缺乏对该专业和学生素质能力的直观感受与深度了解,故加强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是专业战略发展和拓展社会办学的题中之义。一是要重视和强化与公共部门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特别是地方组织部门、市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增强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对专业和毕业生的认可度;二是要重视和强化与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合作,加大社会各類组织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认同度和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开设该专业院校要重视和强化抱团发展,包括师资互动交流合作、教研项目协同申报、学科竞赛联合组队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这样才能真正把专业做大、做强、做特,增强其社会影响度、民众认同度和毕业生知名度,进一步促进专业的开放办学和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但是大学基本的理念和精神是没有改变的,它的使命和责任仍然如上帝之光,神圣而永恒。那就是使人成为人,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人,成为合格的公民”。大学如此,专业也应如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不应短期化、职业化、功利化,更不能因部分高校调整或撤销该专业而自乱阵脚,不能因媒体标题党“唱衰”专业的新闻报道而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换一种视角,部分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师资条件、生源数量、毕业生就业率以及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特色等因素而主动调整或撤销,是该专业发展的一种自我救赎,更是该专业精干发展、茁壮成长的一种自我超越。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须坚决保持战略定力、瞄定目标、静心发力、笃定实干,在促进公共管理学科进一步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宏伟目标实现中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和作出应有的时代贡献。

参考文献:

[1]  娄成武,唐鑫.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走向——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数成武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6(7).

[2]  郑代良,杨吉兴.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反思[J].怀化学院学报,2007(6).

[3]  新华社记者.更融合 更智能——教育部推出31个本科新专业折射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EB/OL].(2022-06-27)[2022-08-17].http://www.news.cn/2022-06/27/c_1128781637.htm.

[4]  吴劲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5]  余敏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危机及其出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

[6]  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第三部门的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0(1).

[7]  赵鹏程,李天兵.中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四重困境[J].文教资料,2017(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33-334.

[9]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61.

[10]  崔运武.论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价值[J].思想战线,2002(1).

[11]  熊丙奇.如何理解多年前的“热门”变为现今撤销最多的专业?[J].上海教育,2021(9).

[12]  梅贻琦.教授的责任[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1(11).

[13]  梅贻琦.大学一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责任编辑  包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