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归是手生,我种的菜长得总是比同村人的慢半拍。但没办法,种菜也是技术活,什么时候施肥、啥时候掐尖都有讲究,而且还得学会看天,说到底,还是气候说了算。
村里人耕种都是按照传统二十四节气走,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验。虽然古人留下了许多根据气候总结的耕种俗语,但熟练运用还需要一点经验,谷雨深挖沟、夏至多浇水,都只是需要掌握的基础题,什么时候追肥、什么时候搭架,是俗语里没讲的进阶题,我就得问村民。
这几年,全球气候异常,节气俗语出现了偏差,更是给我这种刚入圈的“菜鸟”增加了难度。比如,雨水时节,当地往年都是白天下雨晚上停雨,正在生长的菜苗有一整晚的时间“消化”雨水,而我种菜的这一年,整日整夜下雨不停歇。新闻说某地区因为暴雨洪涝,导致庄稼减产绝收,我听了担忧不已,生怕自己的一腔热血全淹没在地里。
隔壁大伯淡定说,气候异常导致庄稼烂在地里是常有的事。他还热心“宽慰”我,“风调雨顺的年成其实很少,1998年洪水,2008年冰灾,2020年水灾,年轻人,种田常常是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看开点。”他的这种坦然让我很难过,这背后可能有很多个心血付诸东流的年景,同时我也更忧心,看来菜苗要完蛋。幸运的是,不久后,雨停了,菜苗继续顺利生长。
总算等到夏至,田里蔬菜陆续登场。小辣椒树被果实压弯腰;圆鼓鼓的茄子如紫色的棒槌;最野的是南瓜,藤蔓伸到草丛里,冷不丁地绊人摔个大马趴,令人悲喜交加。丰年摘菜是件开心的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表情,家中锅已洗净,只等摘菜回家,炊烟升起。
村里有“换”菜的传统,尤其是丰收年。从路边地里摘一个西红柿、几个辣椒都是很自然的举动,今天你摘我家的,明天我摘他家的,一派默契与和谐。风调雨顺与厚实土地共同庇护,才能让人维护着传统的温情,如果遇上光景不好的减产年,大家也可能因为错摘邻居一个漂亮的丝瓜闹别扭。
对于农民来说,农作物不仅是幸福的软指标,更是生活的硬基础。
村里的李婶骄傲地讲,家中的电器、孩子的学费、日常开销,都是地里“种”出来的,她几乎每天都会早起去菜地,摘下整筐的蔬菜去镇上的集市售卖。每天凌晨,有很多这样的种菜人涌入城市,在菜场里或倚或站,等待晨光破晓,他们像一群沉默的工蜂,为城市勤劳地输送着养分,为市民提供最新鲜、平价的菜。
有人会说,那些规模化种植的蔬菜基地,不是坚强的后盾吗?这是个误会。首先,气候异常,蔬菜基地同样会受到影响;其次,规模化种植并不占市场主导地位,城市供应的大半壁江山,依然靠一个个平凡的菜农付出。不过,无论是规模化种植还是自家种菜,本质上都是靠天吃饭。
谁也没料到,夏至时的丰收喜悦,很快被老天夺走了。
七八月份,老天仿佛关了水闸,南方开始大旱,湘江瘦成小溪,洞庭湖被晒成草场,我们村里的庄稼也减产了。村民小胖每天都忙着抽水浇田,稻子刚抽穗,正是灌浆的关口;种油茶的老王从山上转一圈回来,就蹲在树下抽烟,油茶减产已是能料到的结局。自然的,李婶的菜也贵了,顾客们颇有怨言,李婶也委屈,她没有趁机涨价,浇灌地的水、打井的设备,都是要花钱的。
村民们不时站在村口,望一望无生机的土地,又心事重重地抬头望一望天,等不来一场雨,好像是人对庄稼的一种内疚。整个夏天,俄乌战争打得如火如荼,英国首相接连换庄……对村民来说,这都不重要,他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要减产多少。温饱才是衡量世界的尺度。
听到气象部门要人工降雨,村民们激动得奔走相告。人工降雨时,我在外奔波,返村路上暴雨如注,我心花怒放,但车刚驶入村里的地界,我就傻眼了——雨只下到了邻村,我们村一滴雨都没有。
村里的狗对着飘远的乌云狂吠不止,估计它们也很无奈,追不上也咬不住。村民更是纷纷跺脚,说“那打增雨弹的炮手肯定不是我们村的女婿,就没朝这边瞄过”。
着急也不下雨,村民就在田边唠嗑,罕见的,聊起了国际新闻。
村里张老头说,欧美也出现了高温和旱灾;李老汉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也暴发洪水;刘叔说,联合国都说全球气候异常,给非洲灾民的救济粮都要涨价……男人们从指点江山中得到一丝慰藉:虽然咱村受灾了,但地球人都有份。有人恍然大悟,这就是新闻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呗。最后,李婶成了“群聊”终结者,“外地萝卜、白菜一斤都涨到八块,咱村今年冬天怕是腌不起酸菜了。”她说完,男人集体陷入沉默,忙活大半年,最后吃酸菜都得掂量(2023年元旦时,我打听了一圈,果然村里七成村民减少了这两种菜的腌菜量)。从地球的历史看,气候的跌宕起伏,原本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世事的不确定性,才让人对未来充满期望。连村里的小孩子都知道: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农业,推进新能源开发……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气候问题将得到有效改善,一切都会好起来。
立冬过后,菜地里又出现劳作的身影,村民们将地翻过来,让阳光将土壤晒透。没有人因为当年歉收就对来年失去希望。大家在等待新年立春,等待谷雨,撒下种子,插播秧苗……如果能等来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成,那又是人間的一场小幸福。
小白,退役军人,现任村干部,心系土地和土地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