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瀚飞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思想方法 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思考和探索,提出和明确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新的概念,对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具体内涵深入挖掘并作出了规律性的深刻揭示及系统论述,形成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新时代框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新境界。
认真研究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深入把握科学思想方法、善于运用思维方式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党创新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就是“两个坚持”“七种思维方式”,即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想问题。这一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为了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理解,我们认真研读他担任总书记之前公开发表的论著、文章、讲话和接受采访时对成长道路的自述,通过对与他有过交往的下乡知青、乡亲朋友、工作同事等相关人员的回忆实录进行梳理研究,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独特而鲜明的特点。
一是“早”,即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就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精忠报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一系列理念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①上山下乡时经过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的艰苦磨炼,习近平总书记确立了“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立场和观点,立下了终身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的远大志向,学会了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研究问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的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我69年1月去的,75年10月份离开陕西,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时候有关联。”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同时,在“早”的前提下,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背景无法选择和改变的情况下,在被动中体现着顽强的主动,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习近平同志是在尚未达到上山下乡年龄的情况下就主动选择报名的。当时他不满16岁,班主任老师说,“你还不到去插队的年龄嘛,你应该明年走,而且明年可能有留京当工人的名额”,并反复做工作劝他留下,但他仍然坚定地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他是在物质生活极其贫乏和体力劳动十分繁重的条件下,主动选择了坚持读书、不断丰富完善自我的生活方式。在陕北农村劳动期间,习近平同志数年如一日保持着刻苦读书学习的习惯,白天上山劳动,晚上回来一有空就读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习近平同志先后写了八份入团申请书才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写了十份入党申请书才被接收为共产党员。习近平同志是在与陕北老区人民的共同奋斗中真正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并建立起深厚真挚感情的知识青年。习近平同志是在梁家河带领全体村民修建沼气池等创造过全省先进经验并受到表彰的先进党支部书记。后来,习近平同志又在中央军委机关相对稳定优越的工作环境下主动提出到地方工作。1982年3月,习近平同志不足30岁就作出了当时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由中央军委办公厅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当首长挽留他说“下基层锻炼是好事,也可以到野战军去”时,他仍然坚持到地方工作,坚定地走上了对于个人前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而对于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则充满确定性的道路。
二是“深”,即有着深厚的感受、感悟、感情作基础。
从哲学意义上讲,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属于理性范畴,是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但感受、感悟等感性认识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亲身的感受和感悟,并善于把自然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现实与思维等贯通起来,从中悟出深刻的哲理并内化为思维方式。比如,他从大自然现象中悟出了“滴水穿石”的锲而不舍精神和量变到质变的“生命与运动”的深刻辩证哲理。1990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写道:“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我是在插队落户时便耳闻目睹、叹为观止的。直至现在,其锲而不舍的情景仍每每浮现在眼前,我从中领略了不少生命和运动的哲理”,“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喻之于事,则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辩证法原理的成功显示。”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干部说:“我认为,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③担任总书记后,对于改进作风、强化党内监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他反复强调要“滴水穿石”。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对县一级职能、運转和县委书记的角色有亲身感悟,刚才听了六位同志的发言,很有感触,脑海里不断浮现我当县委书记时的画面,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我同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就是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很重要,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这个官不好当。”④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感受、感悟、感情为坚实基础,是真切具体而又极其深沉厚重的。
三是“实”,即源于生活实践、工作实践,又科学地指导人生实践、治国理政实践。
当年,习近平同志是知识青年中为数不多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参加了陕西省延川县赵家河村“整队”工作,并将这段经历看作是自己从事领导工作的第一步,而担任党政领导则是从河北省正定县开始的。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他都熟悉。这些丰富的经历、重要岗位的历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既是领导工作实践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⑤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几乎都能从他治县、治市、治省的实践中找到源头。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就是在这一系列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比如,早在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的战略思维就已经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那时,战略、战略思想、战略观点、战略眼光、战略高度、战略指导、战略重点、战略问题、战略研究、发展战略等是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战略思维指导了他的工作实践。之后,在任职的所有领导岗位,习近平同志都注重运用战略思维推进工作实践并对其不断丰富完善。
四是“全”,即全面系统确立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新时代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中国共产党领袖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从农村到城市,从部队到地方,从县市(地)到省(市)、到中央、再到担任党的总书记,这种独特的领袖成长道路,使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得到了全面系统的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种思维方式都进行过深刻具体的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自己重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而且始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全”还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开放性上,即能够与时俱进地根据时代发展和要求不断吸收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的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刻把握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高度关注互联网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产生的深刻影响,围绕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从互联网的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互联网思维,并坚持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并在长期的学习、生活积累和独特的治县、治市、治省、治国理政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从源头上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充分汲取,对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借鉴吸收,在艰苦岁月磨砺和长期丰富领导工作实践中的深刻体悟总结和升华。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看,习近平总书记的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至少是这四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不同来源对不同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大小和程度不同。
【注释】
①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12月15日。
②③习近平:《摆脱贫困》,共产党员网,2014年10月27日。
④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学习时报》,2015年9月7日。
⑤《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人民日报》,2013年3月20日。
责编/银冰瑶 责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