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扫
4 月27 日2022 年度渔业统计年报数据集中会审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会议通报了2022 年渔业统计监测工作情况,交流了工作经验,集中会审了2022 年度渔业统计数据,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开展渔业统计监测工作,强化源头数据管理,加强统计数据质量审核。会议要求,压实统计责任、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全流程管理、推动统计改革创新、加强调查研究、加快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渔业统计工作现代化发展。
详情请扫
4 月28 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渔政保障中心,组织交通运输部长江海事局、水利部长江委、相关省市渔政执法机构等长江渔政特编执法船队力量,开展了为期7 天的长江流域“四清四无”专项执法行动,重点交叉检查了各地所辖长江江段“四清四无”情况,并开展了禁用渔具和涉渔“三无”船舶清理取缔以及乡镇自用船舶涉渔风险隐患排查等行动。
详情请扫
5 月1 日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 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海洋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船将回港休渔。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公安部联合在山东、福建、广西,分三个海区同步启动2023 年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要求沿海各级渔业渔政、海警、公安部门要强弱项、补短板、抓要害、重实效,加强部门间执法协作配合,严格落实船籍港休渔等制度,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共同维护休渔秩序,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详情请扫
5 月6 日2023 年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广西东兴北仑河口举行,共向北部湾放流青石斑鱼、紫红笛鲷等水生生物苗种约1 亿尾。自2017 年起,中方累计向北部湾放流真鲷、黑鲷、长毛对虾等各类水产苗种超过2.26 亿尾,重点放流种类的产量大幅增加,资源恢复效果明显。在北部湾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不仅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持水域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符合两国渔民共同利益和共同期盼。
详情请扫
5 月10 日2023 年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发展论坛以圆桌会议形式在江苏南京召开。中方表示,中国愿与太平洋岛国在近年来渔业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推动渔业论坛长效化机制化,共同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渔业活动,深化科技和经贸合作,携手构建关系更加紧密的渔业合作新局面。中方提出《关于推动建立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发展论坛长效机制的倡议》,得到与会国家的积极响应。
5 月16 日我国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开启为期两个半月的禁渔,农业农村部在吉林松原举办“中国渔政亮剑2023”华北东北三大流域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活动,要求各级渔业渔政主管部门和渔政执法机构要强化执法力量、健全执法联勤联动机制、提升执法效能,紧盯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对象,重拳打击涉渔“三无”船舶、电毒炸鱼等各类涉渔违法犯罪行为,并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和禁渔期制度,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氛围。
详情请扫
5 月16 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重庆垫江向退捕渔民及其他养殖业主赠送罗氏沼虾优质苗种“南太湖3 号”共130 万尾,并召开退捕渔民就业帮扶“暖心行动”技术培训会,现场讲授罗氏沼虾放苗及养殖注意事项,示范有关技术措施。活动通过“捐良种虾苗”和“授养殖良法”相结合,帮助退捕转产渔民提升养殖技能、保障长远生计、创造幸福生活。
详情请扫
5 月21 日2023 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暨规范社会放生宣传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向永定河投放高体鳑鲏、赤眼鳟、马口鱼等北京土著鱼类及鲢、鳙、草鱼等净水鱼类共计6 万尾。市民及小学生志愿者参与放流体验活动,并向社会发出科学放生倡议。现场还同步开展规范社会放生科普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定点规范开展水生生物放流,共同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
详情请扫
5 月22 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远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务必把渔业尤其是远洋渔业安全生产作为农业安全生产领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加强和切实改进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把风险排查、日常监测、应急处置等抓细抓实抓到位,尽最大努力降低风险隐患。会议要求要深入细致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压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特别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出海作业渔船的安全生产防范能力,立足于早、着眼于快,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详情请扫
5 月22 日农业农村部组织有关单位在海南海口和儋州召开2023 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现场对齐氏罗非鱼、豹纹翼甲鲶和福寿螺等外来入侵水生动物进行集中灭除。活动还开展了齐氏罗非鱼防控技术示范、外来入侵物种参与式科普、“防控外来物种侵害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主题网络直播,加强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防控技术推广示范,向公众科普外来入侵物种知识,助力筑牢国家生物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