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献策 委员代表畅论船舶工业发展

2023-07-02 14:05本刊编辑整理
广东造船 2023年2期
关键词:邮轮深海航道

本刊编辑整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协力泰山移。今年两会虽然渐去渐远,但其释放的利好信息和正能量依然鼓舞着每个人。《政府工作报告》从破解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出发,对未来各项工作进行规划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既切中要害又现实可行的战略举措,以推动各行业克服困难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继续前进。这些措施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了热烈反响,许多与会委员、代表纷纷出谋献策,合力共图行业迈向新发展。本刊特辑录部分委员、代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以此助力我国船海业再上台阶,再创辉煌。

适应消费需求,推动邮轮旅游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与其它出境游相比,邮轮旅游对海洋港口需求量较大,在满足出发地出境游政策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沿线港口以及目的地所在国的出境游政策要求。只有沿海/线国家/市场的出境游政策逐步恢复后,我国邮轮出境游业务才会逐渐恢复正常,直至完全复苏。当前,我国相对成熟的邮轮出境游航线如日本航线、韩国航线等,都还没有开通。我国邮轮出境游业务复苏还与各大邮轮公司、各地邮轮母港的准备程度密切相关,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恢复重整时间。随着“00后”入场和适龄老化的加速,中国的旅游正在进入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时代。邮轮产业也应在发展中考虑多样化消费需求这一变化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芳:努力提高邮轮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尽快形成长江、沿海、跨国相结合、内容丰富的水上旅游消费产品,带动邮轮消费持续扩大。同时,在邮轮旅游服务过程中大力发展免税品购物,有效扩大旅客购物的规模、提高旅游购物的档次,促进游客数量和人均消费增长,提升邮轮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推动邮轮旅游消费产业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有利于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体制和机制,设置本土邮轮公司申请境外游资质的绿色通道和配额制,优先支持本土邮轮公司获得境外游资质。建议允许注册在香港的中资邮轮公司的境内子公司开展出境游资质的申请,并将厦门、深圳等主要邮轮母港城市纳入试点范围,以加快完善邮轮公司旅游和服务资质。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旅游业是海南自贸港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邮轮、游艇、海岛开发是海南交旅融合未来的重点和亮点,应进一步推动泛南海旅游品质化、规模化发展,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培育岛屿、邮轮等新业态,建议外交部会同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移民局等部门,逐步扩大西沙乃至南沙的旅游航线和岛屿旅游开发,不断丰富旅游产品,试點开放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游客前往西沙旅游,进一步发扬南海之旅的爱国主义精神。为鼓励邮轮发展,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条例》,对于超出国家规定的进口船舶船龄限制的中资方便旗邮轮,在海南自贸港申请办理国际船舶登记,建议交通运输部予以同意。

多渠道推动人才培育和引进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度供给。对于船舶行业而言,一是要尽快开办船舶与海洋工程类的职教本科院校,扩大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投身海洋经济、国防事业的建设与开发。二是要加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与职教园区的人才联合培养、产教融合、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大力扶持应用型技工院校、高职院校、职教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广度,帮助地方重点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叶聪:加大国际引才力度,完善服务,提高效率。一方面,发展国际猎头产业,建立外国人才库,主动搜索、甄别和集聚全球高级人才;另一方面,探索单向认可国际人才取得的职业资格,无缝解决人才证照问题。在人才流动方面,提供快速入籍绿色通道,协助国际人才及家属办理永居证,不受结婚年限、在华居住时限、年龄等限制。在解决后顾之忧方面,探索给予海外高端人才税收补贴及优惠政策,探索解决事业单位海外人才编制问题,探索实施海外人才医疗养老保障,帮助国际人才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问题。

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王其红: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以中国船舶集团为代表的骨干船企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石”作用,并通过搭建高水平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基础研究的开展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转变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我国船舶工业需要通过不断搭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夯实我国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助力我国早日建成造船强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长郭建增:我国船舶工业要加强行业内部的沟通和联系,通过成立创新联盟(中心)或创新平台,强化行业内部的协同互动,在跨区域或跨领域的大型关键研发项目研发上形成合力,实现质量创新和综合创新。我国船舶工业的科技创新工作要提高站位,从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做好创新规划,锚定精准创新目标,集中精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作,推动速度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系统性和体系化水平,最终在效益上要成果,实现效益创新。

推进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胡震:深海技术与深海装备是支撑深海安全保障、深海资源开发、深海科学研究三大领域研究与开发的脊梁骨。但是,目前,我国深海领域缺少重大装备的技术牵引,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和技术能力的持续增强。应完善深海装备的应用与产业化体系,形成产业链条。要建立国家级深海装备应用保障基地,推进深海装备在南海等关键海域开展工程示范应用,持续支持国产深海装备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形成具有特色的深海装备应用机制;持续支持深海装备“国造国配”,扩大首台(套) 等优惠政策对深海装备领域的支持范围,加快自主配套产品在国内研制的深海装备上的推广应用,推动相关装备产业的形成。

推进内河、海港数字航道互联互通,加速国产机器人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秦斌:有关各省市需要及时开展与之配套的数字航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采用统一标准数字航道建设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建设,进而实现支线与干线数字航道的相连、相通、相容,形成全国内河数字航道体系,提升航道运行保障能力、协同监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国家有关部委从顶层设计角度编制沿海港口数字航道发展规划,使用与内河统一的技术标准建设沿海港口数字航道,逐步实现内河数字航道与海港数字航道的相通、相连,完成江海联运的智能化数字航道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瑞松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机器人产业自主可控,特别是加速推进中高端领域的机器人国产替代刻不容缓。通过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从资金、资源、人才多方面去调度力量推动国产化应用,达到快速提升国产工业机器人性能,提高国产机器人应用水平。

发展低碳零碳船舶产业,助力长江绿色航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特级技师傅国涛:我国已确定“双碳”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任务。长江内河船舶也要积极响应我国“双碳”目标,加快长江航运绿色发展。一是地方政府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甲醇、氨等新燃料产业发展。长江内河流域相关政府应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培育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企业,强化绿色智能船舶产业辐射带动效应。二是设立低碳零碳船舶动力配套专项,提高自主可控率。成立专项办,制定低碳零碳船舶动力配套行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有序地组织高质量企业与高校参与研发立项,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扶持一批、补贴一批的原则,积极推进船舶动力配套企业在低碳零碳行业自主创新发展,逐步实现产品研制自主可控。

猜你喜欢
邮轮深海航道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深海特“潜”队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新航道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
锦州港拟定增逾十四亿元扩建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