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间鲤/文
人们在提到川渝地区的时候,常常会使用“巴蜀”这个词。虽然巴和蜀总是形影不离,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其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也大有不同。这两个地方就像一对好兄弟,有时相亲相爱,有时也会打闹斗嘴。
巴蜀之间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翻开这本大西南的“双城记”,一探究竟。
在古语中,巴的含义是“食象之蟒”,主要指以重庆古城区为核心,加上川东、鄂西、陕南这几个地方。蜀的意思则是“葵中之蚕”,主要指以成都平原为核心,加上四川盆地的中西部一些地区。
在上古时期,巴国和蜀国是西南地区两个强大的国家。秦朝统一六国后,分别建立了巴郡和蜀郡,它们逐渐引领了四川盆地一带两种同根同源又各有特色的文化。
首先来说说巴地。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出自《山海经》中对巴蛇的记载,说的是巴郡有一种很大的蟒蛇,能把一只大象吞下肚,三年以后才把象骨吐出来。古代的巴人把蛇作为部落的图腾,他们的性情也像能够吞象的蛇一样,是一个“战斗种族”。面对崇山峻岭的环境、潮湿炎热的气候,他们勇敢地开荒渔猎,和毒虫猛兽做斗争,并且能在其他强大国家的包围下征战自保,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而关于古蜀的印象,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李白的诗篇《蜀道难》了,其中有一句“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这里的“蚕丛”和“鱼凫”,就是神话中蜀人的祖先。他们一个教百姓养蚕,一个教百姓捕鱼,体现了古蜀国鲜明的农桑特色。说起来,蜀国的蜀字就像一棵弯弯的桑树加上树下的一只蚕,在上古的传说中,蚕丛王正是以农桑开辟了蜀地的百代基业,后来才慢慢形成了富庶的天府之国。
历史上一直有一种说法:巴人出将,蜀人入相。巴蜀文化分别形成了一武一文的人文品格,这和两地的环境和历史沿革有着莫大的关系。
巴国自古以来山高水深,以山地文明为主。巴人在被世人称为蛮荒之地的大巴山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与天地相争,和猛兽较量以图生存,养成了质朴好义、勇敢尚武的民风。
所以,巴人自古就以能征善战闻名于天下。三国时期孙吴的名将甘宁,明末的女将军秦良玉都出于此。
蜀地则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发达的水利和农业。富庶的天府之国,让蜀人在安居乐业的同时,也打造了根基深厚的文脉。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蜀地培育了数不清的文坛大家,为我们创造了灿烂无比的文化财富。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文风景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并且在漫长的岁月沉淀中积累了更丰富的内涵。
巴山环绕的山城重庆,拥有江湖气浓厚的码头文化,人与人之间包容性强,用耿直、豪爽的方式交际和生活。蜀水之畔的蓉城成都,则养成了烟火气浓郁的茶馆文化,慢生活,慢节奏,崇文尚学,悠然自得。
巴蜀的地理位置临近、文化同源,人们的饮食偏好也极为相似。但细究起来,还是各有各的特色。就拿火锅来说,外地人可能吃不出太多的差异,但巴蜀本地的老饕们可以为哪边的火锅更好吃争上一百年。
巴人的性情直爽泼辣,吃火锅也是如此。重庆火锅起源于码头文化,最早是由船工们发扬光大的,吃的就是一个过瘾。所以重庆的火锅以牛油锅底为主,香味厚重、霸道,能够很好地和食材的味道融合,特别是荤菜。
吃重庆老火锅,最佳的涮菜除了牛羊肉,毛肚、鸭肠和黄喉这老三样必不可少,因为浓郁的牛油底料不但能够很好地去掉这些食物的腥味,还会附加辛辣鲜香的风味,让人欲罢不能。重庆地区气候潮湿,吃一顿正宗的重庆火锅,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有助于祛湿健体,可谓一举两得。
相比之下,蜀人的风格要温和一点儿,在吃上讲究一个精细。因此四川火锅以清油锅底为主,同时添加多种香料来增味。比起动物油底料来说,这种锅底的包容性特别强大,不管荤菜还是素菜,食材的味道都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而且,四川火锅喜欢多放花椒,以麻辣为特色,更容易让外地朋友接受。
叫上三五好友,找家正宗的四川火锅店,选个刚刚好的辣度,五花八门的涮菜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喜好,大家边吃边聊,想想就觉得很开心。蜀人的温情、精致,也融合在美食的滋味里,相当惬意。
巴和蜀这对“兄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质,它们在漫长的岁月里相互影响,彼此交融,共同形成了瑰丽迷人的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