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动实践,助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5月28日,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为主题,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同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艳,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赛尔希奥·卡夫雷拉,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以及来自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的多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出席论坛。论坛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部委、高等院校、地方省市代表,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机构代表等近400名中外嘉宾共同研讨交流。
丁仲礼以视频方式发表特别致辞。他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理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坚持系统治湖、科学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保护工作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转变,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有力保障。
郭卫民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保护自然生态、应对全球挑战,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去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明确部署。做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帮助国际社会了解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内容阐释,深刻把握和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与全球意义;二是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借助新技术、新媒体优势,生动活泼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三是汇聚传播合力,呼吁全社会力量,从亲历者视角讲故事、话体会。
杜占元在致辞中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华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智慧。我们应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中国外文局愿与各国有识之士和各界机构一道,深化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商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钟登华在致辞中表示,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洱海论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是做好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农大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治理好”的嘱托,张福锁院士率领团队扎根大理,组织全国30多家优势单位、300多名骨干团队及科研人员,开展“洱海科技大会战”,创建了污染防控、绿色种植和农民增收一体化的“大理模式”。学校愿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有关方面的合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显刚在致辭中表示,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扛牢扛实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未来,云南将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10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守护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李军华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过半的当前,我们仍面临着各种挑战。各国政府必须带头使国家发展计划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加强机构和治理结构,并投资于可持续基础设施和技术。在这方面,我赞扬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努力。中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多个发展倡议,这些都促进了全球和区域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进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国内外嘉宾围绕论坛主题进行发言。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赛尔希奥·卡夫雷拉在演讲中指出,哥伦比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两个拥有生物多样性的大国,我们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更多的探索和合作。哥伦比亚政府正在推动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同盟的联合工作,希望能借此在全球谈判中定位发展中国家的愿景,邀请所有致力于此的国家一起参与进来。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刘宁表示,中国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和经验,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美好愿景。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一级专家道博伟介绍,2022年撒马尔罕峰会上,成员国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声明》,涵盖适应气候变化、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热门话题;2021年杜尚别峰会则通过了上合组织“绿带计划”。上海合作组织的环境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表示,生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库”。北外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打造全语种、全流程、全方位支撑的国际传播理论和创新基地,从话语能力、主体合力、行动效率三个方面,尝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有效赋能中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
大理白族自治州委书记杨国宗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大理高质量发展进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洱海保护的政治嘱托,大理以生态优先作答,坚决守护大理发展底色。面对环湖造城的历史困局,大理以流域转型作答,全面重塑大理发展格局。面对绿色发展的时代拷问,大理以生态经济作答,奋力实现大理发展之变。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表示,我们围绕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推动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特别是在中国-东盟、澜沧江-湄公河以及中非等区域合作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在案例分享环节,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汉斯·南姆博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石家齐,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行总经理职责)泮昊,波士顿咨询大中华区董事總经理及合伙人王浩宇,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分享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与相关成果。
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本届洱海论坛发布了“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洱海倡议:共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宣读倡议。
本届洱海论坛下设院士特别论坛等5个平行分论坛,与会中外嘉宾分别就“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国际传播叙事表达”“推动绿色低碳化的企业智慧”“城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等议题深入交流,共话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加强世界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积极建言献策。
2021年10月,首届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召开前夕于云南大理举办,并被生态环境部COP15执委办定位为“COP15的重要遗产和重大成果”,洱海论坛机制性举办至今,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重要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由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大理州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局、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承办,同时配套举办2023“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像故事全球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和“守护蓝色星球”大理公益骑行等活动,生动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传递人类和地球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保护人类共同地球家园的价值追求。 PR
(文章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责任编辑:刘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