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雄
心理咨询师
如果我让你去看看大街上有多少红色的汽车,你会发现街上有很多红色的汽车;如果我让你去看看大街上有多少白车,你会发现白车的数量也相当多。如果不信,你可以去试试。这个小实验的目的是让你了解,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注意力的影响。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总是看到不利、风险和挫败,那么你会发现这些事情总在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个充满负能量的人,这仅仅表明你把更多注意力分配到了事情的某一面,并且看到了相应的事物,就像看到特定颜色的汽车一样。
你也可以试着改变。比如,在24 小时内暂时做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只关注事物好的一面,或者对未来做出乐观的推测。24 小时之后,你也可以选择回到原来的状态。说不定你会发现,世界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你的视角决定的。你可以通过这种暂时的切换,来判断你自己更喜欢哪个版本的世界。你是可以选择的,但现在听上去你好像没的选。
关于为什么听上去没的选,我有一个猜测——尽管人的性情受遗传影响,天生的乐观和悲观的确存在,但你的悲观、焦虑也会受到成长环境影响——我非常好奇,你的悲观是否和你的经历有关系。试着观察你和父母的关系,当你悲观的时候,他们是什么反应?他们的反应会强化还是淡化你的悲观?比如有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总体较少,但是当孩子每天哭丧着脸时,父母就会批评孩子。尽管这是一种负面的关注,但总比没有关注好,悲观反而成了从父母那里争取关注的方式,换句话说,这种悲观是被“奖励”的。
搞清楚自己悲观的来源是很重要的。如果真如我所描述的,你的悲观是家庭关系的一种反映,那么这种悲观就不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而是你刚好投胎在这个家庭里所做出的权宜之计。做出了这种区分,你就知道自己是有选择的,你可以做出“尽管我的家庭环境使得我悲观,但我依然要力图乐观”的选择。在我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经历中,有许多来访者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当他们看清了自己的某些性格或者行为特质是被成长环境所要求的,实际上并不那么契合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期待之后,就会有意识地和这个部分进行区分和切割。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在中学时代也有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一度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天性。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种姿态其实是对父母不够了解我、没兴趣了解我的一种反抗,因为我的消极会让他们感到困扰,从而让我觉得自己似乎得以被重视。不过当我理解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让内心被看见之后,我就更愿意用积极的方式去表达和沟通,寻找那些有能力、有意愿与我深度交流的伙伴。一旦尝到了这么做的甜头,我就再没有兴趣伤春悲秋了。
你也提到了身边的人,比如同学老师都更喜欢乐观的人,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每个人心里面都有悲观的部分,每个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都是有些忐忑的。乐观的人会让我们感到踏实,他们的存在让我们觉得好像世界并没那么糟糕,未来也没那么可怕。如果你想变得乐观,或许也可以带着这种利他的动机去尝试。让别人喜欢你是利己的动机,让自己成为一个令他人有信心和勇气的存在,则是利他的初衷。
最后再分享我从一个很有智慧的朋友那里听到的一个观点:如果你遇到难关或者找你麻烦的人,可以把他(它)想象成一个能预知未来的爱你的人,他希望你可以成就不凡,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把你推向一个与当下不同的方向。这可能会让你很抗拒、很难受,但是你应该敞开心扉去探索这个新的方向,去看看这个爱你的人希望把你引导到什么地方去。
这是一个有助于让人变得乐观的视角,它能让你更加积极和勇敢地看待未来的不确定性。符合你预期的结果当然令你满意,但只有在变化来临之际保持平和的心态,你才能走到另一个不同于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方向。乐观的主要价值不在于让你变得更受欢迎,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人生。我觉得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走向更好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