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新疆兵团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2023-06-29 08:07丁丽丽李贤超余璐马江锋赵冰梅
中国棉花 2023年5期
关键词:棉叶发生量棉铃虫

丁丽丽,李贤超*,余璐,马江锋,赵冰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乌鲁木齐 830011)

2022 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以下简称为 “兵团”)棉花病虫害整体发生面积为147.62 万公顷次,防治面积为200.50 万公顷次,其中病害发生15.13 万公顷次,防治23.40 万公顷次,虫害发生132.49 万公顷次,防治177.10 万公顷次。2022 年兵团棉田病虫害整体偏轻发生,局地偏重发生,其中棉花虫害整体发生时间较历年提前[1-2],南疆发生程度重于北疆,病害整体轻发生。2022 年兵团棉田各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如下。

1 兵团棉田主要害虫

1.1 棉铃虫

2022 年棉铃虫发生32.43 万公顷次,防治43.81 万公顷次,高于2012―2021 年的发生与防治面积(图1)。南疆兵团第一师3 团局地爆发危害,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北疆兵团第六师局地偏重发生,北疆大部和南疆其他区域偏轻发生。

图1 新疆兵团2011―2022 年棉田棉铃虫发生防治情况

发生特点:(1)发生期偏早,越冬代羽化量偏大(图2)。北疆越冬代羽化始期较往年偏早4~11 d,南疆和往年持平[1]。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阿拉尔市)4 月18 日始见越冬代成虫,至5 月13 日单灯累计诱蛾量为179 头,远高于2021 年同期值(92头)和2017―2021 年平均值(42 头)。第六师共青团农场4 月28 日始见越冬代成虫,至5 月8 日单灯累计诱蛾量为41 头,明显高于2020―2021 年同期值;第六师新湖农场5 月3 日始见越冬代成虫,至5 月13 日单灯累计诱蛾量为11 头,与2021 年持平;第六师芳草湖农场5 月2 日始见越冬代成虫,至5 月6 日单灯累计诱蛾量为12 头。第七师胡杨河市130 团同期单灯累计诱蛾量为101 头,是2021 年同期值的3.61 倍,是历年同期值的2.78倍。(2)发育速度快。南疆普遍出现4 代成虫,北疆局地有4 代成虫。1 代到2 代的发生间隔期由往年的55 d 缩短为50 d,2 代到3 代的发生间隔期由往年的35 d 缩短为30 d,3 代到4 代的发生间隔期由往年的40 d 缩短为35 d。2022 年棉铃虫发育进度加快超过半个世代。(3)南疆局地来势猛,危害重。第一师局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发生程度和发生量高于2012―2021 年。据监测调查,第一师3 团2 代幼虫高峰期田间百株虫量达到24.5 头,明显高于2012―2021 年的平均百株虫量1 头。

图2 2022 年部分区域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发生动态

原因分析:(1)气候条件利于棉铃虫的发生。暖冬天气,加上2022 年开春早,大部分区域比往年提早7 d,利于棉铃虫的越冬。此外,2022 年棉花生育期全疆整体温度偏高,其中第八师石河子市截至8月31 日≥10 ℃的活动积温为3 471.7 ℃,较历年增多383.6 ℃,较2021 年增多426.8 ℃。(2)作物结构调整力度大,农田生态系统在南疆复杂化,多寄主作物并存,为棉铃虫发生提供了适宜生境。2022年兵团各师尤其是南疆增加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量出现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邻作现象,局地生态系统复杂化,景观多样性增加,为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和转主寄主,利于棉铃虫的发生[3]。(3)耕作管理措施利于棉铃虫发生。在当前缺水生态条件下,冬灌措施减少,在劳动力紧张和缺乏的情况下,铲埂除蛹、摆放杨枝把诱蛾、人工除虫等农业措施稍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棉铃虫的发生概率。(4)棉花发育进程和棉铃虫发生期吻合度高,抗虫作用在后期减弱,为棉铃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环境。随棉花发育进程提前,盛花期和幼铃期分别与棉铃虫1代和2 代幼虫发生期吻合,以及棉花生长中后期抗虫能力下降,利于棉铃虫种群发育与取食危害。

1.2 棉花蚜虫

棉花蚜虫在各垦区均有发生,整体偏轻发生,局地偏重发生,2022 年发生面积为49.68 万公顷次,防治面积为63.04 万公顷次。

发生特点:蚜虫迁入棉田时间与往年持平,南疆、北疆棉田出现中心株时间分别在5 月上旬和5月下旬,有蚜株率均在1%以下。伏蚜于6 月中旬开始大面积扩散,6 月25 日至7 月20 日为危害高峰期,具有发生点多、发生面广、发生量低的特点,各垦区蚜虫的发生量较2021 年偏低。

原因分析:(1)气候条件不利于蚜虫繁殖与发生。2022 年开春早,蚜虫出蛰早,但晚春气温略偏低,影响蚜虫快速繁殖和迁入棉田,迁入棉田时间与往年基本持平。夏季的阶段性高温对棉蚜发生具有控制作用。6-8 月份持续性的35 ℃高温天气累计超过15 d,其中第八师石河子市6 月份超过35 ℃的连续时间最长达到9 d,其他大部地区超过3 d,而蚜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8 ℃,温度达到34.9 ℃时则不能繁殖[4-6]。(2)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对蚜虫天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夏季小麦收获后天敌整体迁移到棉田,对蚜虫的发生起到一定控制作用。

1.3 棉叶螨

发生特点:棉叶螨迁入棉田时间整体较往年晚1~2 d,局地多作物种植区的棉叶螨迁入相对提前;整体中等偏轻发生,局地棉田田边地角发生量偏大;普遍呈现出前期数量低后期数量高,高峰期较为集中,有螨株率低、发生量小的特点。各垦区于6 月上旬出现棉叶螨中心株,在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出现2 个小高峰期,分别为7 月上旬至中旬、7月下旬至8 月上旬,但因受8 月份高温天气的影响,棉叶螨繁殖力下降并逐渐消退,对棉花产量未造成影响。

原因分析:(1)6-8 月份出现的阶段性持续超过35 ℃高温对棉叶螨发生有抑制作用。各植棉区6 月份超过35 ℃高温天气平均超过10 d,及7 月中下旬阶段性连续高温抑制了棉叶螨的繁殖和蔓延,致使棉叶螨在大部分区域出现2 个小高峰期,但未能持续扩散危害。(2)棉花生育期降水偏少,局地受旱区域棉叶螨的发生较重。(3)预防措施的应用,对棉叶螨的发生起到良好控制作用。各垦区在头水前,坚决做到不防治不进水;打顶后开展预防,且局部区域保持点片防治的意识,对棉叶螨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1.4 其他虫害

棉花其他虫害大部分偏轻发生,棉蓟马在局地中等至偏重发生。

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1)高温天气频繁是抑制其他害虫如棉蓟马、棉盲蝽等发生的重要因素,导致繁殖蔓延困难,发生量下降。(2)多作物种植模式减小了棉田其他害虫发生的概率。兵团粮油面积增加,在棉花、玉米、小麦、大豆等多作物种植区域,多数其他害虫转移到其他作物田为害。

2 主要棉花病害

棉花病虫害整体偏轻发生,局地轻发生。

发生情况:在常发区,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在10%以下,平均低于5%,死亡率低于1%,整体轻发生。苗期立枯病发病率偏低,平均为13.7%,死苗率低于1%。

原因分析:(1)2022 年棉花全生育期温度偏高,降水偏少,不利于病害发生。开春早,春季温度偏高,苗期倒春寒发生较轻,棉花出苗快长势好,苗期病害发生轻。夏季高温天气频繁,降水偏少,抑制了棉花枯萎病发生和黄萎病的显症;高温导致棉花提早进入成熟期,吐絮和采摘提前,后期发病轻且对棉花产量影响小。(2)种植抗病棉花品种不利于发病。目前多选择种植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棉花品种,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发病。

猜你喜欢
棉叶发生量棉铃虫
基于眼高刻槽数预测松褐天牛发生量分析
不同棉花品种棉叶螨的发生动态
棉叶螨无公害防治技术
六盘山地区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对温度与降水的响应研究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
棉铃虫几种常见药剂大田试验筛选
棉叶螨的研究及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措施分析
1%苦皮藤素防治棉铃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