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胜
[摘要]分析《三国志》和《魏略》对姜维归蜀的不同记载,可知姜维归蜀的思想根源是他心中深深的汉室情结,冀城民众对诸葛亮伐魏的积极响应则是他归蜀的现实根源,姜维归蜀凸显了当时冀城民众的集体意志,是姜维一贯忠于汉室的具体体现,《魏略》对姜维归蜀的记载比《三国志》更可信,忠义和清廉是姜维最突出的品质。
[关键词]姜维;冀城;蜀国;忠义;清廉
[中图分类号] K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3)01-0057-07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天水市甘谷县)人,三国时蜀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建兴六年(228),诸葛亮首出祁山伐魏,收取姜维,时姜维27岁,为魏中郎官,参天水郡军事。归蜀后,即被诸葛亮委以重任,辟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诸葛亮、蒋琬等死后,主要由姜维负责蜀汉后期军事防务,他以攻为守,抚羌戎、取陇西、多次北伐曹魏,与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争锋,独撑蜀国危局。
一、姜维历史功过述评
姜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褒扬者有之,贬斥者亦有之,古史家陈寿、孙盛等对姜维持否定态度。孙盛说:“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舊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1]1068-1069又说:“邓艾之入江由,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覆于逆顺之间,希违情于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于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亦暗哉。”[1]1068前者孙盛认为姜维不忠、不孝、不义、无节、无智、无勇,后面则对姜维投降钟会提出了批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1]1069认为其屡次北伐是“玩众黩旅”,从而导致蜀国败亡。但古史家中对姜维持褒扬态度的也很多,如郤正、裴松之、王鸣盛等。裴松之反驳孙盛说:“盛之讥维,又为不当。于时钟会大众既造剑阁,维与诸将列营守险,会不得进,已议还计,全蜀之功,几乎立矣。但邓艾诡道傍入,出于其后,诸葛瞻既败,成都自溃。维若回军救内,则会乘其背。当时之势,焉得两济。而责维不能奋节绵竹,拥卫蜀主,非其理也。”[1]1068元胡三省评论姜维说:“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陈寿、孙盛、干宝之议贬皆非也。”[2]2563可见古史家围绕姜维的争论相当激烈。
当代的研究者多对姜维持肯定和褒扬的态度。如施光明在《姜维简论》一文充分肯定了姜维以攻为守、主动出击的军事思想和战争艺术,并对陈寿、孙盛列举的姜维好战扰民、守蜀不当、有亏气节的罪状逐条进行了辩驳[3]。叶哲明在《重评蜀汉姜维北伐》中也认为姜维屡次北伐为的是蜀汉政权能从坐以待毙的困境中找到出路,从当时蜀汉的内外形势分析,姜维北伐的动机和奉行的军事路线都是正确的,认为姜维北伐胜多败少,部分古史家所说的北伐导致民困兵疲、以致亡国是不公允的,真正葬送蜀汉政权的是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土著地主集团[4]。郭鹏在《蜀汉后期汉中军事防务及“敛兵聚谷”刍议-兼谈对姜维的评价》一文中,肯定了姜维“敛兵聚谷”的军事策略,并对姜维为何采取此策略做了深入分析,同时对姜维在蜀36年的功绩做了充分肯定[5]。黄晓阳也不赞同陈寿的评论,他在《姜维论》一文充分肯定了姜维的功绩,认为姜维是三国后期杰出的人才,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6]。王定璋的《论姜维的是非功过》对姜维在蜀的十次军事行动做了归纳,分析了没有取胜的缘由,指出能胜负各半已是骄人的业绩,并对陈寿、孙盛等人对姜维的指责做了辨驳,认为姜维一生无愧于蜀汉[7]。王瀚尧《也论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得失》一文通过对姜维“敛兵聚谷”的前因后果进行细致剖析,驳斥了古今部分史家认为姜维后期调整蜀汉军事部署,即实施“敛兵聚谷”方针以致汉中失守,蜀中门户大开,成为蜀汉政权灭亡直接诱因的观点,认为姜维“敛兵聚谷”不失为一种知彼知己、强调反击效果的战略方针[8]。
但也有学者对姜维持否定态度,如谌志华就认同陈寿对姜维“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的评论[9]。宋杰也在《汉中对三国蜀魏战争的重要影响》一文中,对姜维在蜀汉后期汉中的军事防务提出了质疑[10]。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当代的研究者,均多侧重于对姜维的历史功过或军事战略路线展开论述,对他弃魏归蜀的具体缘由,则多沿袭《三国志》的记述,认为姜维是在诸葛亮大兵压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投奔蜀汉的,而没有关注到鱼豢《魏略》对姜维归蜀的不同记述,后文就此问题进行剖析,以明姜维对汉始终如一的忠义之心,同时对姜维的个人品质也作一简单阐述。
二、姜维归蜀原因诠释
《三国志》和《魏略》对姜维归蜀的详细经过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姜维传》载: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1]1062-1063
按陈寿《三国志》所载,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祁山伐魏时,因天水郡及周边各县积极响应诸葛亮北伐,太守怀疑手下属官姜维、梁绪等也有反叛之心,于是连夜弃城逃至上邽,姜维等追至上邽,上邽闭城不纳,只有返回冀城,但冀城民众也拒绝他们进城,姜维等不得已,只有投奔诸葛亮。
而裴松之在注《三国志·姜维传》中所引鱼豢《魏略》载:
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是欲不善!”遂驱东还上邽。遵念所治冀县界在西偏,又恐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回) 复信,皆贼也。”①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未及遣迎冀中人,会亮前锋为张郃、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却缩。维不得还,遂入蜀。[1]1063
按《魏略》,诸葛亮首出祁山伐魏时,姜维随天水太守马遵陪伴雍州刺史郭淮正在外巡行,得知诸葛亮出祁山伐魏,郭淮遂东还上邽,姜维劝太守马遵返回天水郡治所冀城,马遵认为冀县为魏西陲边界,又担心吏民叛乱,于是拒绝了姜维建议,随郭淮奔往上邽。姜维则回到冀城,冀城民众见到姜维归来,非常高兴,推举他前去迎接诸葛亮大军。这与《三国志》载姜维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归蜀的说法不同,那么何者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陈寿《三国志·姜维传》对冀城民众拒绝姜维等进城的原因避而未载,从“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出祁山伐魏时“诸县响应”,含冀城在内的天水及周边各县,纷纷欲背魏归蜀。《魏略》也载当时天水太守马遵认为冀城民众都是“贼”,马遵为何对自己的治民有如此认识,说明平素他就觉察到冀城吏民存在汉室情结,觉察到当时他们准备投诚的思想动态。《三国志·姜维传》和《魏略》的这些记载可以和《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六年春,即228年春)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1]922的记述相互印证。蜀军出祁山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叛魏应亮”明确记载了包括冀城在内的三郡民众,在蜀汉军队到来时,自发举义、背魏归蜀的史实。举义归蜀需要能够服众的首领,姜维的到来使冀城民众有了主心骨,便推举他前去迎接诸葛亮大军。《魏略》载:“冀中吏民見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姜维归蜀是源于冀城吏民的推戴。
冀城扼陇右通关中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马超攻冀时,冀城是当时凉州、汉阳郡、冀县的共同治所,由于此时曹魏还未代汉,冀城民众以忠于汉室之心,据城固守,马超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攻取冀城。《资治通鉴》卷66载:
操还,超果率羌、胡击陇上诸郡县,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②
超尽兼陇右之众,张鲁复遣大将杨昂助之,凡万余人,攻冀城,自正月至八月,救兵不至。[2]2193
马超虽然轻易攻取了陇上其它郡县,但在冀城却遇到了顽强抵抗,他以万人之众,费时八个多月才攻下城池。攻克冀城后,马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不久马超领兵出城攻击杨阜、姜叙,冀城中韦康旧部梁宽、赵衢乘机关闭大门抗据马超,以马超之勇,也没能再攻入冀城。蜀建兴六年(228)诸葛亮首出祁山时,距马超攻冀仅15年时间,此时冀城还是魏郡、县共同治所,对于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地方,陈寿《三国志》和裴注引《魏略》都载太守马遵在蜀军还没到达的情况下,就弃城奔逃而不积极备战,按《魏略》所载,这一举动竟然获得雍州刺史郭淮的首肯。郭淮也非平庸之辈,曾协助张郃在汉中据刘备、平叛胡、定关中,曹丕即位后,又讨平安定羌人叛乱,镇守雍州。诸葛亮出祁山伐魏,郭淮击破蜀将高详屯守之列柳城,又破陇西名羌唐蹏于枹罕,后屡次在关右和诸葛亮、姜维争锋。嘉平二年(250),郭淮因功受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如故,进封阳曲侯。加封诏书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1]736《三国志·郭淮传》赞其“方策精详、垂问秦、雍”[1]737。可见郭淮后来因功封侯。而在诸葛亮首出祁山时,时任雍州刺史郭淮竟然也赞同放弃抵抗,个中缘由,除诸葛亮大军逼近外,冀城吏民自发举义,“叛魏应亮”从而导致其一时难以组织有效防御也是重要原因。
姜维归蜀后,诸葛亮写信给留守成都的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说: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1]1063
诸葛亮作为蜀军主帅,言行谨慎,姜维刚刚归蜀,诸葛亮就说姜维“心存汉室”,这是在事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魏略》载当姜维劝太守马遵返回治所冀城时,遭到马遵拒绝。马遵明显表露出了对姜维等人的不信任,也即对姜维等忠于魏室的不信任,认为姜维仍然“心存汉室”。而《三国志·姜维传》的记载更清楚:“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此处明确记载太守马遵怀疑姜维等有“异心”,既有背魏归蜀之心,所以他背着姜维等逃往上邽,这些记载和诸葛亮对姜维“心存汉室”的判断也可以互相印证。既然姜维在魏就“心存汉室”,有背魏向汉的思想,那么他对冀城民众“叛魏应亮”是认可的。冀县吏民有投归蜀汉的想法,需要能够服众的士人作为头领,素称“凉州上士”又“心存汉室”的姜维就成为首选。被推戴前去迎接蜀军的,除姜维外,还有梁绪、尹赏、梁虔等人。《三国志·姜维传》载:“维昔所俱至蜀,梁绪官至大鸿胪,尹赏执金吾,梁虔大长秋,皆先蜀亡没。”[1]1069姜维不是走投无路才被迫归蜀的,而是在潜意识里“心存汉室”的思想主导下,顺应了冀城民众“叛魏应亮”的集体意志。
姜维心存汉室也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据《三国志·姜维传》载,姜维在小时候就喜欢读“郑氏学”。“郑氏学”是东汉末年由儒学大师郑玄开创的经学学派,在汉末魏初影响巨大,核心内容主要是阐述儒家经典,并特别强调“礼”的作用。在曹氏父子移汉成魏的过程中,相当部分士人对这种背离儒家忠孝思想的举动大为不满,乃至有冒死而挺身相抗者,如京兆金祎、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等。《资治通鉴》载:“魏王操使丞相长史王必典兵督许中事。时关羽强盛,京兆金祎睹汉祚将移,乃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谋杀必,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2]2229金祎、耿纪等不忍目睹“汉祚将移”,图谋杀掉负责许昌军事防务的丞相长史王必,挟汉献帝投奔关羽,但没有成功。甚至曹氏重臣荀彧,也反对曹氏代汉。荀彧因不满董卓篡权乱政,先弃
投奔袁绍,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遂于初平二年(191)投奔曹操,成为曹操最得力的谋士,助其讨吕布、破袁绍、降刘琮,因功进为侍中、守尚书令,后封万岁亭侯。曹操认为其可比汉张良,并将其女许配荀彧长子荀恽。就是这样一位深受曹操信任、与操一起患难与共的谋士,《三国志·荀彧传》载:“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1]317“不宜如此”即认为曹操不应称魏公、有代汉之企图,否则就不是士人心中的君子,曹因此“心不能平”,从此和荀彧日益疏远。荀彧最终抑郁而卒,年才五十。还有说法认为荀彧之死或源于自杀,如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1]317荀彧正是因为反对曹操代汉才走上了悲剧之路,荀彧的思想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士大夫的思想,作为曹操重臣的荀彧尚且如此,居于魏蜀交界、深受《郑氏学》影响的姜维就更不例外。诸葛亮出祁山伐魏,给平素就“心存汉室”的姜维提供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三国志》没有采取《魏略》的记载,当与陈寿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人身经历有关系。《三国志》成书于晋朝,陈寿作为晋武帝时代的官员,自然得替魏晋说话,维护魏晋的尊严。从陈寿的人身经历看,陈寿的父亲是马谡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所杀,其父受到牵连,被判处剃头的侮辱性刑罚,诸葛亮子诸葛瞻又看不起陈寿,所以陈寿对诸葛亮父子有一定的成见。《晋书》载:“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唯工书,名过其实。”[11]2137-2138在蜀汉后期,陈寿又受到宦官黄皓的压制,郁郁不得志。他的老师谯周,一贯反对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战略方针,著有《仇国论》,最后说动刘禅放弃抵抗,降于邓艾。以此,谯周在晋很受礼遇。陈寿在对自己不能做出评判的不同材料的取舍上,总是优先考虑有利于魏晋的资料。今再举一例:对于张郃之死,《三国志·张郃传》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1]527而该处裴松之所引《魏略》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两者的记述有所不同。而据王舒彦《张郃之死献疑》[12]一文,《魏略》的记述更为可信,作为魏军统帅的司马懿对张郃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张郃战死木门实际上是司马懿的一个阴谋,因为虽然当时曹氏家族自身已出现人才匮乏,但部分当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老将还在,这些人就成为司马氏篡权的最大阻碍。“因而智勇双全而又德高望重的张郃必然是曹魏军事上牵制司马懿的重要力量,从而对于司马懿在朝权力产生制约。其与世族大家不错的关系,也成为司马懿的一块心病。”[12]120但从陈寿的记述看,张郃之死似乎完全是自己轻敌冒进,对司马懿在此事中所起的主要责任只字未提。故在对待姜维归蜀一事上,陈寿没有选取冀城吏民集体举义,背魏归蜀这些不利于魏晋的材料,是可以理解的。
由上可以看出,姜维弃魏归蜀,是有思想基础的,是顺应冀城人民的意愿而做出的选择。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在成都建立的政权,沿用“汉”之国号,自称是原来汉室之延续。姜维弃魏奔蜀,更符合儒家的忠义思想。时至今日,在戏曲舞台上,姜维归蜀这一史实仍然被冠以“姜维归汉”之名。上文胡三省“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2]2563的评论,为姜维归蜀的原因做了准确的诠释。
三、姜维人品特征分析
姜维归蜀后,在蜀汉后期成为其军事上的主要支柱,率军多次北伐曹魏,但姜维北伐不但得不到乐于偏安的朝臣的支持,还受到宦官黄皓的牵制陷害,他只有率军前往沓中屯田避祸。景耀六年(263)秋,司马氏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几路大军进兵伐蜀,姜维率军在剑阁凭险据守,抵挡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十几万征蜀大军不能进,钟会一度想退兵。《三国志·姜维传》载:“(姜维)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悬远,将议还归。”[1]1066而邓艾以万人之众,绕过剑阁,自阴平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过江油至绵竹,击破诸葛瞻,逼近成都,刘禅开城投降,并敕令姜维投降。姜维投降后,借钟会之手巧妙的除掉邓艾,报了灭蜀之仇。而后又欲利用钟会制造混乱,乘机复兴蜀国。《资治通鉴》载:“姜维欲使会尽杀北来诸将,已因杀会,尽坑魏兵,复立汉主。”[2]2563惜谋事不密,姜维被乱军所杀,连及妻子儿女。
在姜维身上,至少有两点,千百年来,一直在熠熠闪光,值得人们敬仰学习。
一是忠义。虽然如孙盛说“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但我们从前文分析可知,姜维弃魏归蜀,正是在潜意识里不满曹魏篡汉而做出的选择,姜维归蜀后,本可以和其他官僚一样,偏安一隅,享受生活。但他为蜀汉前途命运着想,时刻枕戈待旦,采取积极地防御策略,率军多次北伐,以地狭民寡之蜀汉,对抗强大之曹魏,基本上处于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后主刘禅投降后,敕令姜维投降。将士得知刘禅敕令后,群情激奋,“将士咸怒、拔刀斫石”[1]1067,皆不愿投降受辱。姜维当时可以凭军中高昂士气,或率军南入南中,借机东山再起;或东入东吴,也会受到重用。但他为后主刘禅安危考虑,不得已,只好投戈放甲,降于钟会。钟会视姜维为具有文韬武略的人中俊杰,为拉拢姜维为己用,和姜维同出同入,给予其很高的待遇,并视为知己。“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辇,坐则同席”。[1]1067若姜维安于逸乐,只需尽心帮助钟会,仍然有望拜爵封侯。但姜维始终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他秘密写信给刘禅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2]2563可惜没有成功,姜维也被杀身死。《资治通鉴》胡注引《世说新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2]2564《世说新语》的这一记载,反映了时人对姜维的肯定和敬佩。纵观姜维一生,“心存汉室”的夙志至死不渝,忠心为汉是他最突出最主要的品质,为蜀汉出生入死,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无愧于蜀汉。
二是廉洁。郤正评论姜维说:“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1]1068
《三国志·姜维传》主要记述姜维入蜀后的军政活动,对其个人的生活细节,没有记载,郤正的这段评论,为我们保留了姜维生活情况的珍贵史料。郤正《三国志》有传,他和宦官黄皓十分熟悉,在黄皓显贵之前,就已一起共事30多年,黄皓显贵后,郤正对其敬而远之。《三国志·郤正传》载:“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1]1034刘禅降魏后,被迁往洛阳,原蜀大臣中只有郤正和张通相随。“后主东迁洛阳,时扰攘仓卒,蜀之大臣无翼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1]1041,从《三国志》看,郤正为人正直,他在黄皓显贵后,不凭借前期的关系阿谀逢迎,在刘禅落难后,他又不离不弃。他和姜维同朝为官,对其非常熟悉,从他的人品和经历看,他的记述应该是可信的。由郤正的评论可以看出,姜维虽位高权重,但他律己严格,不贪图享乐。“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他节俭自持,不贪富贵,不为子孙后代谋取财富,“宅舍弊薄,资财无余”,“官给费用,随手消尽”。更为可贵的是,姜维的廉洁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而做给世人看,不是作秀,而是本性使然。“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他日思夜想、孜孜追求的,就是如何复兴蜀汉,其操行之清白,在封建士大夫中是不多见的。弘扬他一心为国、不谋私利、清廉自持的高贵品质,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注释]
①此处断句似应为“卿诸人(回)复,信皆贼也”较为恰当。
②此处胡注:“冀县,属汉阳郡,郡及凉州刺史治焉。”
[参考文献]
[1]陈寿,裴松之.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司马光.资治通鉴(精装典藏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施光明.姜维简论[J].河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2-03):61-66.
[4]葉哲明.重评蜀汉姜维北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1):64-69.
[5]郭鹏.蜀汉后期汉中军事防务及“敛兵聚谷”刍议——兼谈对姜维的评价[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3):61-64.
[6]黄晓阳.姜维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1):80-81.
[7]王定璋.论姜维的是非功过[J].天府新论,2005,123(03):128-131.
[8]王瀚尧.也论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得失[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37(09):11-14.
[9]谌志华.“立志功名而玩众黩旅”——论姜维的九伐中原[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04):21-23.
[10]宋杰.汉中对三国蜀魏战争的重要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6(01):5-13.
[11]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王舒彦.张郃之死献疑[J].安徽史学,2008,(0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