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涵 徐辉
摘 要:自魏晋至今,山水画发展了一千多年,其间,山水画家多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不同流派对待传统存在“摹古”与“创新”两种分歧。清代画家深受南北宗论的影响,摹古是当时画坛的主流倾向,当时画家们在山水画中极力追求笔墨。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石涛是与他们不同的一位画家,他不仅能把传统化为己用,而且能够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跳出南北宗论的约束。石涛注重个性的解放,运用自己的法度,展现自我的风格。石涛绘画语言的独创性集中体现在他的山水画中,故介绍了石涛山水画的三个历程,对他的绘画思想、技法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其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山水画;绘画语言;石涛
一、石涛绘画的三个时期
早年间,石涛在江南地区游历,这段经历对其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石涛早期的山水画并没有摒弃传统,且新安画派的梅清对石涛影响最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石涛的艺术发展,也奠定了石涛艺术创作的基调。石涛在这个时期对黄山有着独特的情感,其初次游历黄山便被黄山的美景深深吸引。李驎《大涤子传》中写:“(石涛)既率其淄侣游歙之黄山,攀接引松,过独木桥,观始信峰。居逾月,始于茫茫云海中一见之。奇松怪石,千变万殊,如鬼神不可端倪。狂喜大叫,而画以益进。”这个时期,石涛的作品中多用渴笔,墨色浓淡兼具,山石树木线条工整细腻,点苔错落有致,变化丰富,画面中充满勃勃生机,体现了其对真山真水的真实情感。
中年时期是石涛绘画求变之时,其绘画功力相比早年更为精进,用笔用墨也不再拘泥于一种,画面中充满墨气。《搜尽奇峰图》是这个时期石涛的代表性作品,这幅作品不仅展现出石涛不懈的绘画实践,也是其绘画思想的反映。这幅画卷起首危崖层叠,奇峰起伏环抱,怪石错落其间,画中点缀屋舍茂树,云烟缭绕,山间涓涓溪流徐徐流入江河,引人无限遐想。这幅作品中石涛用笔繁密,精细严谨却又不失空灵,皴法厚重,点苔错落有致,为画面增加了律动感。在卷尾的一段题跋中石涛写:“今之游于笔墨者,总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道眼未明,纵横习气安可辩焉?自之曰:此某家笔墨,此某家法派,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赏鉴云乎哉!”石涛尖锐地批评了绘画脱离实际的行为,强调主观性的作用,也印证了其“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观点。
晚年时期,石涛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理论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绘画理论和技巧相辅相成。这个时期他所画的山水作品用笔随心所欲亦不失章法,以湿笔为主,笔墨交融,笔势多变。同时,其山水画用色也十分讲究。《余杭看山图》是石涛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运用了全景式构图,展现了余杭的秀丽风景。整幅画山势起伏蜿蜒,山间丛林茂密隐于其中,虚实相生,极具超脱世俗之美,以赭石色为主,朴实浑厚,表达了画家对自然山水的追求。石涛打破了传统笔墨观,达到了“无法之法”的艺术境界,作品完全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绘画进入了自由境界,艺术与思想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
二、石涛的绘画思想
(一)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在《画语录·山川章》中提到“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句,反映了其对师造化的认同,这也是石涛山水画的创作观点之一,阐述了自然山川到艺术形象的转化。“搜尽奇峰”首先明确了艺术创作需要有量的积累,包括画家的广泛阅历、艰苦实践和艺术眼界,这一过程中画家要带着艺术思想尽力捕捉山川的多样性。不同的山川因地域环境不同,表现出来的意象也大不相同,山体表面或崎岖或平坦,山势或雄伟或秀丽,只有全面了解山的整体概况,亲身感受自然山川的变化,才能发掘“奇峰”。“草稿”一词在石涛看来是对山水素材的积累,但这里并不是说对山川进行简单描摹,而是要求画家对山川的本质加以体现,将自然山水提炼到“草稿”中,是一个物我交融的过程,把客观景象变为胸中丘壑,使自然物象转变为艺术形象,表达心中的意象。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草稿”,才能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一种造型艺术,石涛提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不仅摆脱了山水细枝末节的束缚,而且不违背真山真水的客观真实性,是对自然山川进行大量的了解、提炼之后进行艺术创作的结果,能高度概括出自然山川的内在精神。石涛的理论和作品多来自其对绘画的实践,而实践反过来又不断检验着他的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在复古思潮盛行的时代,石涛提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观点不仅冲击了一味摹古的画坛局面,为当时的画坛注入了活力,而且在今天仍激励着无数艺术家开展实践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自用我法
石涛“我自用我法”的艺术思想主要是对当时一味摹古思想的批判。“法”这一观念是《画语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采用“我法”并不是排斥“他法”,其在石涛看来是透过画家自身的审美和艺术修养对客观物象观察时所认识到的本质规律,在进行这一艺术活动时存在着个体个性的差异,于艺术家本身来说便是进行艺术创作的源泉。石涛在他游历山川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着自己的内心情感,在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具自己个性的笔墨语言和艺术思想,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创作出了反映主观的作品,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思想融入其中,强调人的主观性在创作中的影响,倡导师法真山水,认为对古人的学习是为了自身艺术的发展,将“他法”转变为“我法”。石涛认为,山水画不仅是画家对自然山川的提炼和概括,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画家主观的审美情感,是画家对物象的独特感受与理解。只有真正理解山水画中主观性的独特价值,才会不被“他法”束缚。石涛的“我自用我法”是其对绘画实践中个性化精神的最好体现,画家畅游在自然山川之间,通过绘画技巧,将自然万物中最有感悟之处表现出来,在不脱离客观的前提下真实反映内心的审美情感。这便是“我自用我法”的體现,亦是对自然的领悟。
三、石涛的绘画风格
(一)点苔法
苔点是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一类元素,使用范围很广,山石、远树、前后空间关系等都可以通过点苔法表现出来。历来画家都将苔点作为辅助表现山石树木的元素,石涛却强调其独立作用,并在他的山水实践中提升了苔点的地位。石涛作品中常出现大量的苔点,且疏密有序、浓淡不同、形状各异,可表现天气的变化及四季的更迭。石涛曾写:“古人写树叶苔色,有淡墨浓墨,成分字、个字、一字、介字、品字、么字,以至攒三聚五桐叶、细叶、柏叶、楮叶、柳叶等,垂头、斜头诸叶,而形容树木山色风神态度。吾则不然。点有雨雪风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无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焦墨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噫,法无定相,气概成章耳。”创作中,石涛也大胆运用大苔点,且关于这一点,石涛非常自信,他曾在《丹崖巨壑图》中题跋云:“朝来兴发长至前,狂涛大点生云烟。烟云起处随波澜,树头树底堆成团。崩空狂壑走天半,飞泉错落高岩寒。攀之不可极,望之徒眼酸。”石涛关于点苔丰富的实践及对点苔的详细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皴法
皴法在山水作品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是画家对山体特征纹理的概括。石涛在《画语录》中提到:“如山川自具之皴,则有峰名各异,体奇面生,具状不等,故皴法自别。有卷云皴,劈斧皴,披麻皴,解索皴,鬼面皴,骷髅皴,乱柴皴,芝麻皴,金碧皴,玉屑皴,弹窝皴,矾头皴,没骨皴,皆是皴也。必因峰之体异,峰之面生,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皴法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技法,能显示创作者的艺术气质和个性。石涛的皴法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进行绘画实践时石涛经常将几种不同的皴法结合在一起应用,真实反映了山势林木的自然纹理,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最具石涛特点的是一种“拖泥带水”的皴法,这种皴法能很好地表现水墨淋漓的画面效果。画家黄宾虹的《虹庐画谈》中也提到:“至其晚年,凡署耕心草堂之作,多粗枝大叶,且用拖泥带水皴,实乃师法古人积墨、破墨之秘。”这一皴法是石涛在尊重客观物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真实感受的表达,这一表达方法既没有脱离自然山川的势态,又充分发挥了笔墨特点,作品中的景物与笔墨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气韵生动,笔与景、笔与意达到高度的统一。
(三)墨法
李宗扬曾自题水墨花卉云:“八大山人长于用笔,而墨不及石涛。清湘大涤子用墨最佳,笔次之。”石涛擅长破墨法,或以浓破淡,或以淡破浓,或以墨破水,或以水破墨,水与墨相互渗透,形成水墨淋漓的效果。对破墨,石涛也进行了创新,他以色破墨,展示了熟练的破墨技法,也打破了传统的破墨单一局面。石涛对墨的熟练使用在其作品《横塘曳履图》中展露无遗,画面远景处浓淡墨色相互渗透,表现出烟雨朦胧的意境。图中草木多用破墨,犹如在风雨中摇曳,下方坡石以重湿墨写就,激荡的水流和墨迹相融合,扑朔迷离中呈现出一片氤氲气象。石涛这幅画中使用了不同的水墨手法,有些用浓重的墨色来形容,有些用清淡的墨色来形容,墨与墨之间还留有一些空白,增强了通透感。画面中的留白与水、墨的相互搭配,组成了一首水墨交织的抒情诗。
(四)章法布局
章法是对中国画中构图的称呼,即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石涛在绘画实践中对章法进行了细致的考究,细品其章法布局便会发现画面中处处是妙处,无论是山石树木还是画面留白,石涛都精心进行了布局陈设。不仅如此,他还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构图方法。具体来说,石涛山水画中常用到的构图有三种类型。
1.“三叠两段”法
“三叠两段”法是传统山水画中最为多见的一种布局章法。“三叠”是指画家在创作中进行前中后三段布局,画面中常用土坡或乱石作为前景,前景中一般生有高大树木,中景为山石,远景由中景推移,或画溪流,或山痕一抹的模式。“两段”,是指把近处坡石树木与中景山石合为一段,而远山或溪流则作为另一段,是“三叠”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石涛的《山水清音图》就使用了“三叠两段”法。这幅作品构图饱满,前景为缓坡,高大的树木从坡上生出,中景以山石为主,屋舍草木隐于山石周围,画面的远景为远山霧气。在这幅作品中,也可以把前景土坡和山石看成一段,以此为基础引出远景的山峦,即为“两段”。“三叠两段”法通过这幅图完美地展示在观者面前。
2.截断法
与“三叠两段”不同,截断法是石涛在绘画实践中独创的一种构图章法。截断构图是画家在自然山川实践过程中截取最打动人、最有代表性、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段入画。在《画语录》中石涛提及:“截断,无尘俗之境,山水树木剪头去尾,笔笔处处,皆以截断。”可以说,石涛十分大胆地运用此法进行创作,客观物象中琐碎的、无关紧要的都可以舍去,保留下来的是最理想入画的那一段,可令人眼前一亮。例如石涛的《枯木竹石图》采用的就是这种构图方法,画面中呈现的只是乱石丛中的一部分,石上草木枯黄,松竹屹立,透过树石还可以看到远山一角。虽然画面内容可能并没有对实景进行巨细无遗的还原,但给人一种真实感,令人体会到画外之境,以一种独具个性的方式传达出了“枯木竹石”这一主题。
3.倒景式
“如树木正,山石倒,山石正,树木倒,皆倒景也。”这句话是石涛在《画语录》中对倒景的阐述。倒景在石涛看来强调的是时空的错位,试图打破空间的束缚,在看似反常理的构图中另辟蹊径,表达独特的意境。在传统构图中,画家更注重画面的合理性,讲究疏密层次的变化。倒景式构图则能打破这一束缚,树木山石形成强烈对比,仿佛进入了一个错位的时空,作品中的每一个物象都显得特别突出,而物象与物象之间又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石涛将在自然山川中观察到的意象进行提炼,山石与树木在夸张的对比中又和谐共生,画面既保留了山水画的神韵意境,又展示出石涛高超的艺术境界,他在绘画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地挥洒笔墨,深深震撼着每一位观者。
综上所述,石涛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眼光、充满个性的画家,他以成熟的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深深刺激了摹古气息空前盛行的清代画坛,展示了传统山水画的新气息。石涛将身心投入大自然当中,在山川万物与本心进行物我交融的过程中体悟山水真趣带来的自然之美,他不以古人的笔墨之法禁锢思想,而是另辟蹊径,进而创造出独具个人风格的山水画。在石涛的山水画中,无论是构图还是笔墨,都进行了大胆创新,使中国山水画创作体系更加完善。石涛对绘画的独到见解和他的绘画理论,为清代以至现代的绘画学习和理论研究都提供了宝贵借鉴。
参考文献:
[1]贺志朴.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朱良志.石涛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石涛.石涛画集[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王洪涵,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山水画。
徐辉(通讯作者),硕士,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传统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