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初
摘要:鄡阳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物品,包括墓砖、铜镜、铜钱、铜带钩、陶器等,通过对其性质、规格及等级的分析,可以了解汉代鄡阳城的大体情况,并可以得出结论: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县城遗址,极有可能还包括了郡治遗址。
关键词:汉代;鄡阳;墓葬;墓砖等物品
中图分类号:K8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23)02—0019—(07)
DOI:10.19717/j.cnki.jjus.2023.02.004
两汉时期,是大一统国家的奠基和形成时期,豫章郡就在这时诞生。据史书记载,西汉豫章郡辖18县:南昌、庐陵、彭泽、鄱阳、余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南壄、安平、海昏、历陵、鄡阳、建成。鄡阳建县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历时600余年。据研究,因地壳运动,鄡阳平原下沉,彭蠡湖水侵入,鄡阳、海昏等城沉陷湖中,成为广大鄱阳湖的一部分,故有“沉海昏,起吴城”“沉鄡阳,浮都昌”之说。古老的鄡阳城留下了很多传说,但对其遗址及物品进行研究,则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鉴于前期研究成果较少,笔者进行了大量调研,将以前尚未介绍的大量物品公诸于世,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鄡阳城的物品时间跨度大,从两汉到唐宋皆有,但集中在两汉,本文也就专门介绍两汉的鄡阳物品,其他时代的暂时从略。
一、鄡阳城遗址概况
江西省都昌县周溪镇泗山村,位于东鄱阳湖北岸,是一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的狭长地带,是深入鄱阳湖南部的一个半岛。鄡阳城遗址位于大屋场自然村以南60米的湖洲里,涨水季节淹没在湖中,从周溪镇新街乘车可以直达此处。湖洲附近散布着王家山(王宝山)村、柳树湾、大屋场、韩家垅、曹家垅、冯家垅等几个村庄。北面有窑洞山、官山、朝山等山峰,形成一片蜿蜒起伏的群山,可作天然屏障;西南有王家山等山峰,东南有横港河面临鄱阳湖,中部开阔平坦,非常适宜建城。这里地处鄱阳湖的中心,古代的水运十分发达。
鄡阳城遗址位于一道堤坝的折弯处,这里有座红砂岩的小山丘——城头山。根据历年水线判断,涨水时四围的湖洲都会被淹没。在没有堤坝以前,城头山是一个小岛,与陆地时断时连。每年的雨水季节,湖洲藜蒿长势茂盛。进入枯水期,鄡阳城地表的城头山全貌裸露,苍郁孑立。蓼子花漫洲盛开,形成紫粉色的花海盛景,开满粉黄小花的草丛中,随处可见城头砖、旧碎瓦、陶片,陶器釉料都已脱落,多有网纹,年代久远,这是几千年文明的堆积。
据资料介绍,城头山东北长约28米,南端长约15米,高4米,顶宽3米,顶部平坦,山顶面积约800平方米,东南侧有人工修筑的土城垣残迹,因水侵袭,部分倒坍,不见全貌,疑为古城之防御设施。
城头山斜对面隔水相望的是棠荫岛,离城头山不远处便是鄡阳圩堤。鄡阳圩堤是都昌县最长、最险的万亩圩堤,包括1条主坝和10条附坝,主坝坝体长达3.5公里,由长2200米的直坝和1300米的横坝组成。鄡阳圩是在1956年开始修建的,修坝时动员了全县的劳动力。
在修筑周溪圩堤和鄡阳圩堤时,有不少铜钱、铜镜、金屑等物品出土。1960年,江西省博物馆在这里进行专门考察,发现了汉代古城址及汉墓群,城址西部、北端的山丘及沿湖高地上布列了大量砖室汉墓,附近周围几华里内的山冈或高地也发现不少汉墓。考古专家认为,考古发现的物品堆积层集中为两汉时期,而古城址的位置与史书记载的鄡阳城完全吻合,无疑就是汉代鄡阳城。
20世纪八十年代,周溪大队在建设拦水坝工程时,在泗山村大屋场以南60米的湖洲上发现大量的陶片瓦砾。都昌县文管所对此地进行考古挖掘和物品收集,在一座红砂岩的山丘上发现了文化堆积层、土城垣、作坊遗址以及万岁瓦当、长乐未央瓦当、陶网坠和陶片等。根据以前的考古成果,都昌县文管所找到了古城遗址的确切位置,它坐落在泗山村大屋场村以南60米的湖洲上,面积约1平方公里。城址最南端是城头山。遗址内文化堆积分布深浅不一,最深达2米,在遗址以北的山地上发现了汉墓群,周边高地上的汉墓群出土有五铢钱、铜剑、铜簇、铁簇等物品[1]。2013年3月,鄡阳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點文物保护单位。
二、鄡阳城汉代墓砖
1988年,在陕西临潼东陵发现两座战国晚期砖室墓,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砖室墓。进入两汉时期,砖室墓大量出现。鄡阳城遗址留有大量的汉墓,由于上千年来鄱湖水浪的撞击,有不少汉墓沉到水里去了。山上的汉墓也多半被盗墓贼盗了,留下了多处盗洞穴。如今为了防盗贼,保遗址,在山上装了摄像头。
据周溪中学退休教师邱先生说,鄡阳古砖有烽火台砖、墓砖、城墙砖等。城墙砖长45厘米、宽18厘米、厚9厘米。出土的鄡阳墓葬砖较多,泗山村大多人家都拾有这种砖,用于砌筑猪舍、厕所、柴房等。目前发现的鄡阳汉代墓砖有铭文(吉语、官职、纪年)砖、纹饰砖、画像砖等。一般砖长38厘米、宽15厘米、厚7厘米。
(一)铭文砖
鄡阳遗址发现的汉代铭文砖较多,按照铭文的内容,可分为“吉语铭文”“官职铭文”“纪年铭文”等几种。
汉代的“吉语铭文砖”很多,体现了墓葬者对生活前景的向往。目前,在鄡阳城遗址发现的“吉语铭文”墓砖有“传世□传世富”“传世世寿(如)金”“吉尔央者善”“后世□多”“传世富贵宜子孙”等(见图1)。
鄡阳遗址发现的“官职铭文”墓砖有“都尉”字样(见图2)。这块墓砖上的铭文由于时间久远,大多模糊不清,但上面可以辨认出“都尉”两字。据古砖研究专家陈先生考证,都尉是汉朝的官职名,当时在京城长安有不少都尉,如水衡都尉,执掌水及上林苑;城门都尉,执掌京师城门屯兵;奉车都尉,执掌御千兆舆车等等。但这些都尉应该和鄡阳没有什么关系。在郡一级设有郡丞,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更名都尉。到了东汉,郡级都尉的级别提高了,和封国都尉一样,均为食禄二千石的高级官员,而县一级则不会有这种高级别的都尉官。
鄡阳遗址发现的“纪年铭文”墓砖有“建初三年(78年)”“永元七年(95年)三月中造”“永元七年(95年)五月六日”“元初六年(119年)”“元康八年(298年)六月制作”等(见图3)。
据古砖研究专家陈先生介绍,鄡阳城遗址发现的“建初三年”墓砖是目前九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纪年砖,其次为柴桑区博物馆收藏的“东汉永元二年(95年)”纪年砖。
鄡阳铭文砖是汉代墓砖的典型代表,从砖刻字的工艺来看,当时的砖雕技艺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些墓砖上的铭文排列规整,兼有隶、行、草书等字体,或豪放,或浑朴,富有书法韵味,其笔画姿势、结构形态、整体意识方面体现了鲜明的装饰意味和装饰风格。
(二)纹饰砖
汉代纹饰砖有方菱线几何纹砖,还有交叉纹、叶脉纹(亦称羽状纹)、斜线三角纹、斜十字纹、网格纹等纹饰砖,其纹饰内容一般都有寓意,如圆圈纹寓意“富贵”,叶脉等纹寓意“长青”“千秋”,鱼纹寓意有余、富裕等。目前在鄡阳城遗址中发现的纹饰砖有菱形方格纹、方孔圆钱网纹、网纹、钱绳纹、日田纹、纹饰榫卯等(见图4)。
据古砖研究专家陈先生介绍,鄡阳遗址发现的日田纹墓砖,画面上是2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下面是两块田,表示在阳光照射下,田野中的庄稼茁壮成长,借以表达祈盼丰收的意思。
另一块是纹饰榫卯墓砖,一头有凸出榫头,一头有凹陷卯口,砖的边沿有网纹,它反映了古代砖建筑使用榫卯结构的情况。早在秦代,人们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砖建筑的“榫卯”技术,出现了榫卯砖,又称为企口砖。汉代的砖墓大量运用榫卯技术,榫卯结构加强了砖块之间的拉结,使墓葬建筑变得更加坚固。长方形榫卯墓砖用于铺地和砌造墓壁,楔形榫卯砖则用于建造拱形的墓顶,用于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宫殿和院落。鄡阳纹饰榫卯墓砖的发现,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榫卯”砖石结构的有力例证。
(三)画像砖
据研究,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还用在宫室建筑上,表达的内容大多与人们的生活以及农业生产有关,比如当官任职、农耕、养殖、日常宴饮出行等活动场景等。
目前,在鄡阳城遗址发现的画像砖有“戴进贤冠画像”等(见图5)。这块汉画像砖,长33厘米、宽16.5厘米、厚6.5厘米。画像主人头戴二层进贤冠,手捧朝笏(也称手板、玉板或朝板)。这块画像砖的工艺和砖雕装饰相当精致,表明墓主人的等级地位较高。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当时从皇帝皇冠到老百姓的帽子共有19种,其中一种就是“进贤冠”。“文儒者所服也,前髙七寸,后高三寸。”鄡阳画像砖的冠帽,符合前高后低、分为两层的特点。在河南密县发现的东汉画像石上也有戴进贤冠的人物。又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戴进贤冠者是分等级的,“公侯三梁(帽中分层支撑);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吏私学弟子皆一梁。皇室刘氏亦两梁。”
据古砖研究专家陈先生分析,鄡阳城附近当时并无皇室刘氏的记载,因此,鄡阳这位戴两层进贤冠的画像主人应该是食邑二千石以下至博士的官员。画像砖人物手持的朝笏,是中国古代臣子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或记载需要上奏的内容。据此看来,这块画像砖的主人官秩應该较高,他可以上殿面见皇上,而县令是没有这种资格的。因此,古鄡阳可能存在比县令更高阶的官员。遗憾的是,因古墓毁失已久,实际情况已经很难了解。
三、鄡阳城其他汉代物品
在1956年修建鄡阳圩堤之后,人们在鄡阳遗址陆续发现一些几何花纹砖、卷云纹瓦当、万岁瓦当、绳纹筒瓦及各种器形陶器残物。1982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都昌县博物馆对鄡阳古城遗址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又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古墓及出土物品。
周溪中学的退休教师邱先生,现已78岁高龄,他素有鄡阳文化情怀,多年来不辞辛苦,致力于鄡阳物品的探索与保护。据邱先生介绍,当年修水利作圩堤之后,陆续发现了很多墓砖与物品,其中有五铢钱100多斤(一说万余枚),还有铜脸盆、铜瓶、铜镜、铜剑、玉璧及各类陶瓷墓砖等。每逢专家、学者到周溪实地考察,邱先生总是积极配合,主动提供一些实物或照片给研究人员参考。
据历史专家张先生介绍,1995-2000年,九江市钱币学会、九江市收藏协会及文史爱好者在当地老乡带领下,先后4次到周溪的曹家垅、泗山林场、韩家垅、大屋场等村进行调查,发现、采集了一些汉晋遗存的铜镜、瓦当、汉印、铜钱等,有的是实物,有的是拓片或照片。
据九江市收藏协会资深会员江先生介绍,鄡阳出土的物品较早,种类较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修筑鄡阳圩堤时就出土了一些物品,那时当地还没有人从事收藏,南昌、丰城、景德镇等地的收藏者闻讯之后,陆续到周溪来收购。但迄今为止,鄡阳物品或江西两汉物品并未形成销售市场,文物造假或制造赝品的情况一般较为少见。当然,也不能排除真品外流或赝品回流的情况。
在鄡阳遗址陆续发现的物品,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大类。
(一)铜镜
在鄡阳遗址发现的青铜镜有“乳钉纹铜镜”“四山铜镜”等(见图6)。
(二)铜钱
在鄡阳遗址发现的鄡阳古铜钱有“半两钱”“五铢钱”等(见图7)。
(三)铜带钩
在鄡阳遗址发现了铜带钩等(见图8)。
(四)官印
在鄡阳遗址发现的官印有“臣”“沱威将军之印”“郭卿私印”“石征”等(见图9)。将军印为龟纽,其它3枚均为桥纽。
据专家介绍,在鄡阳遗址发现的4枚汉印属于“急就章印”。“急就章印”指在预制的金属印坯上击凿印文。相传因军中官职急于任命,印信都在仓促之间凿成,故称“急就章”。“急就章印”一般都是官印,但也不排除持印者死后,将印授用于陪葬。
(五)瓦当
战国时期,瓦当开始从半圆形向整圆形演化,至东汉时全部为圆形,成为建筑常用之物。西汉宫殿以“未央”命名,借以表达汉帝国传之“千秋万岁”的愿望,“长乐未央”之瓦当由此盛行起来。
在鄡阳遗址发现的瓦当有“乳钉卷云纹”“宜官”“长乐未央”等(见图10),直径一般长为16.5厘米。据周溪中学退休教师邱先生回忆,有人曾在堤坝坡上拾到过有“□乐未央”铭文的残瓦当,缺“长”,并见过有“万岁”两字铭文的瓦当。
(六)陶瓷器
在鄡阳遗址发现的陶瓷器,品种和类型较多,有陶器类、青瓷类、高古瓷类、杂瓷类以及洪州窑盘口陶壶、洪州窑双系陶罐等(见图11)。
四、鄡阳物品对文史研究的证明
吴国富在《试论鄡阳平原上的汉代豫章郡城》一文中指出,鄡阳遗址不仅是汉代鄡阳县的遗址,而且是汉晋豫章郡治的遗址,属于郡县合一的遗址[2]。综合上述,鄡阳汉代墓砖等物品充分表明:从鄡阳古城遗址发现的大量汉代古墓砖及出土的汉代诸多物品,表明其不是一个县城所能拥有的。鄡阳城高于县治规制及等级,或是郡、县同治,或是郡的派出机构(如现在的设区市)。
1. 鄡阳城周边山上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墓葬,出土的墓砖很多,并且品种成系列,有吉语、官职、纪年等铭文砖,有各类纹饰砖,还出现了画像砖。按照汉代“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持笏板画像砖、铭文砖上的“都尉”官职,都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官阶级别在县级以上。而在汉代豫章郡18县范围内,除鄡阳外,其他各县很少发现汉代砖室墓葬。在汉代,造砖要有一定实力,一般平民只能是土室墓葬,用砖室墓葬的人都是一些地位较高、家庭比较富有者。据江西省博物馆考古专家陈先生反映,目前全省在汉代砖室墓葬方面的资料几近空白(海昏侯墓属于帝王级别的墓葬,不能作为比较对象)。虽然在南昌县、九江市柴桑区荆林街等地也发掘了一些汉墓,但墓室中所用的都是普通的纹饰砖,纹饰简单,品种单一,没有各种类型的铭文砖,更没有画像砖。制作吉语、官职、纪年等铭文砖及画像砖,显然对工艺的要求很高,且是针对墓主人而特制的,就江西目前的发掘现状而言,一般县城的官员及大户人家并没有这样的实力。
2. 鄡阳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瓦当,并发现有“长乐未央”“万岁”等字样瓦当。这些瓦当在北方都市长安等地出现较多,南方出现很少。郑州大学的文物专家认为,有此类瓦当的出现,反映这里有汉代官署类建筑,而“长乐未央”“万岁”等瓦当常用于高等级建筑物。就当时的豫章郡而言,应该是最高等级的建筑物,不排除是太守衙门的可能性。
3. 鄡阳城发现了各类陶瓷以及铜脸盆、铜瓶、铜镜、铜剑、玉璧等物品,出土了大量的金豆、金粒,铜钱就更多了。还传说鄡阳当时有48家(一说18家)打金店。《汉书·地理志》记载鄱阳武阳乡有“黄金采”,因此当地这些传说可能反映鄡阳城是金器的加工中心,而在周边地区并未发现大量加工金器留下的痕迹。这些金豆、金粒,与海昏侯墓中发现的大量金饼是否存在密切关系,值得关注。按理推测,在两汉时期的豫章郡,只有郡治才具备聚集、加工大量金子的能力。又据本地人介绍,在鄡阳发现的五铢钱有100多斤(一说万余枚),1990年仅查家咀出土的窖藏古钱就达到12斤。随葬器物有西汉的“五铢”铜钱、王莽的“贷泉”钱、四乳蟠螭铜镜、四山镜、镜剑等。这些器物证明,至少从汉代起,这里就是一座人口密集的城市,当时的城市经济较为繁荣,非一般的县城所能比。
4. 鄡阳发现了大量的官印。这些官印应该基本上属于陪葬品,反映出这里有很多基层官员,而在一个县城里基层官员是很少的。
5. 鄡阳还发现有城墙砖。据周溪中学退休教师邱先生介绍,鄡阳发现的砖除了墓室砖,还有烽火台砖,每隔三五里地有1个烽火台。还有城墙砖,发现于城头山。在大屋邵家发现很多城墙砖,砖长45厘米、宽18厘米、厚9厘米。笔者收集到的榫卯结构砖,或是城墙砖,或是墓室砖。古砖研究专家陈先生认为,当时城墙以土筑为主,城墙砖的使用并不多。大量使用城墙砖的情况,也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级别较高。
6. 区域性比较。汉代的统治中心在北方,对豫章郡的统治相当薄弱,如汉灵帝光和六年唐扶任成阳令期满时所立的碑刻《汉成阳令唐扶颂》,碑文在《东汉文纪》《隶释》、清代倪涛《六艺之一录》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唐扶大约在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间(172—184)任豫章鄡阳长,碑文介绍了他的任职情况:“除豫章鄡阳长,夷粤抪扌扈,怶强难化,君奋威飏武,视以好恶,蛮貉振叠,稽颡怖服,□上前逋十有余万,盗贼衰息,境界晏然。三载有成,州郡详表,迁成阳令。”表明唐扶担任豫章鄡阳长(即鄡阳令)时,这里是“蛮夷”“百越”之人聚居的地方,百姓大多“抪扌扈”“怶强”(即跋扈、奸诈、强横之意),不听教化,于是唐扶“奋威飏武,视以好恶”,实际上是文武并用,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制服百姓,于是百姓俯首帖耳,上缴了以前的欠税十多万,盗贼也闻风而逃,县境之内出现了安宁太平的气象。鄡阳是豫章郡的核心县域之一,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各县的情况可想而知。因此,在鄡阳发现的这些物品,放在北方来看当然比较普通,但在江西境内却显得非常突出,在江西发现的汉代物品非常有限,即便如南昌,也没有发现城墙砖、长乐未央瓦当、密集的基层官员墓葬等。江西其他地方对汉代官文化的崇拜程度较低,并不存在有大量基层官员墓葬及官印的情况。因此,鄡阳发现的这些物品从侧面说明了鄡阳城的等级较高。
总之,目前虽然发现了较多的鄡阳汉代墓砖等物品,且可以表明鄡阳城高于县治的规制及等级,但因鄡陽城遗址本身就有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外围群山中还隐藏了大量的物品,目前发现的一些汉代墓砖等物品也许仅为冰山一角。据都昌县文物专家介绍,都昌方面已向国家考古队提交了考古发掘申请,沉睡的古鄡阳,其更多、更精准的密码有待于遗址考古工作的深入,而鄡阳的神秘面纱及精彩故事,将被重新破译,重新发现。
参考文献:
[1]周振华.鄡阳城址初步考察[J].南方文物,1983(1).
[2]吴国富.试论鄡阳平原上的汉代豫章郡城[J].地方文化研究,2017(1).
(责任编辑 吴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