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展示风格的“隐形化”设计思考

2023-06-28 06:17姚洛天
上海工艺美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陈列展品隐形

姚洛天

Different from temporary displays which highlight the themes and emphasize the design style, museum exhibition design focuses on the approaches to achieving the best display effect of the exhibits. For this reason, manifestation way of “invisible display style form” is often applied in creative design.

展陈设计是博物馆室内展示布置的中心主题,也是以展陈设计呈现展品方式的个性化表现手段。博物馆展陈设计不同于临时性展示为突出主题,强调设计风格,而是专注于如何满足展品获得最佳陈列效果。为此常借助“隐藏展示风格形态”的表现手段切入创意设计。

隐藏设计风格突出展品陈列是博物馆展陈设计创意过程中最为纠结的内容,设计应该营造一种既能够兼顾展馆藏品内涵又能包容展品特征的一体化展示氛围,同时也需综合考虑馆藏品(IP)形象等诸多关联因素,于是设计的纯粹常被烙上多样性的表情。只有通过综合平衡各种需求并达成契机之后,才称得上基本体现了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内涵,传递出展陈设计的真正意图。

以凸显展品的陈列为题探讨展品的陈列方式:设计中常出现为凸显展品形象而削弱或隐去展架特征的设计表述,也是以凸显展品的形象特征为设计的主要手段,维护展品获得最佳的展陈效果。通常会借助各种设计手段限制展架形态出现个性偏强烈的效果,以对应展陈设计的“隐形化”思考,还展品自然呈现的状态;引观众视线对展品形成聚焦型关注;在适当减弱支架形态设计中为展品形象的凸显提供更为有利条件的做法,都是为了满足博物馆展品需给观众留下记忆痕迹的期盼。同时也引伸出了对博物馆展陈设计支撑结构该如何呈现的探讨。

一、展陈设计“支持结构”的“隐形化”设计思考

如上所述,在认同展陈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展陈需求,以协助展品陈列为目的前提下,展品支撑结构的设置范围理应划归辅助性设计的層面。因此,设计中的展架形态就不该出现强烈的个性特点,设计师一般的处理方法会运用设计手段隐蔽展品的支撑结构,以达到展架的“隐形化”设计目标,这是设计规划、设计表现以及加工成型过程中始终绕不过的提问,也是设计表达中急需回应与思考的问题。以下结合日常设计案例,列出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关于展架“隐形化”设计的表达方法以供探讨:

1. 注重面饰处理的表现方法:以展架面饰的同质化、同肌理化以及同色系化表达为集中构思的“隐形化”设计表现方案,是追求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性”效应的表现方式,也是展陈设计中最为常见的隐形展架的处理办法。通过选用同色系与质感的纺织品面料包裹展陈的结构支架,或者用作展架面层的粘贴材料(通常会选用“灰色调”的绒质感材料,作为包裹结构支架与粘贴的面料)作为支撑构架的表面装饰手段,经过色系的统一形成简单划一的效果,应对了“隐形或淡化”支撑结构表现的需求,起到部分弱化支架结构的作用,在灯光照明的辅助性配合下呈现展架的自我隐形和展品突出显现的效果。

2. 以展架材质“透明化”思考的设计表达方法:将结构架支撑部分用材换成具有通透性良好(或具有反射性)的材料,经过替换透光度较高或具有一定反射能力材料后,展品支撑构架的“透明化”效果得到充分的展现。对应陈列支架的用料需求,亚克力与金属材料(面层经过柔光性处理)成为备选的日常用材。亚克力树脂具有成型能力超强、支撑力度充沛的特点;而经过面层柔化处理后的金属材料虽经多次扭曲但仍拥有很强的支撑力,为支撑结构的设计应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图1、2),在充分展现低调与隐形的过程中,也保留了支撑结构承载展品的坚韧可靠性。

3. 利用视域的盲点设置展品的支撑力点:利用展示陈列中被展品遮挡的部位设置展品的结构支撑点,以避免展陈结构裸露造成的视觉突兀感。设计中常跟随展陈设计的动线合理选择展品的安装(或放置)位置,正是空间规划结合展陈设计构思过程中难以确定的设计点,一般的选择是尽量寻找观众视点不可及的范围(视觉盲点)合理编排展品的安装(或放置)位置,(图3)以便形成无视觉裸露的悬空安装构造,让展品呈现完美的陈列效果。

二、展陈设计融入空间装饰表现的“隐形化”设计表达

1. 与展品形成主次呼应的一体化装饰性表现手段,是中式展品陈列中经常出现的表达形式,这种能与展品相呼应的“支架结构”的设计案例,常见的表现方式是为每件精美展品配置与其造型风格相一致的、仅用于支撑展品陈列为目的“支架结构”制作,设计构思紧紧地围绕展品主题形成风格跟随或形式互补的样式,甚至连“支架结构”表面的装饰图形设计也格外讲究,从而构成具有习俗特征的整体性展示风格。这样,既解决了展品陈列的支撑用途,也能更加彰显展品的形象化个性,同时还使得展品的体量感得到相应的增强。虽然,有些案例的表达也出现过分夸张的效果,让托架的设计超越了展示的主体形态(展陈作品),这种以形态的延展与添加为手段的设计创意,在工艺美术展品的陈列展示中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2. 展品的分类组合形成功能化展示的效果:将展品的构造转换为陈列中的“空间展示”形式,是展示设计中经常见着的表现手段。因展品众多须通过依次排列再做陈列展示时形成的困惑,尤其对品类丰富且显小而杂的展品,实施归类集中展示时出现较多,展品即便已经被归类集群排列,终究还会因个体特征(边缘形态)的差异性过分强烈,导致仍然无法较好地展现规整化的排列与组合效果。这是展馆陈列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寻找其中的规律,借助展品依托的空间结构重新编排设计秩序,是容易出效果的设计表现手段。通常是将设计重点移位于整体性空间装饰表现方向。如设计案例(图4)自然博物馆“缤纷世界馆”展示中的《松果》灯架,通过归类后形成悬架式设计,集中并展示出较为整体化的展陈效果,集松果品类的展陈需求,经过设计编排形成类松树形的盘旋上升结构,并以灯架悬挂的方式呈现展陈效果,是通过松果的集聚与盘旋上升序列规划出整体性极强的设计案例;同馆的《蝴蝶展柜》设计中则集中展示蝴蝶群“密集排列”的平面秩序感,在品类、色泽与动态秩序的编排中,突出展现蝴蝶群整体样式的场景,也形成馆藏设计的个性化展陈案例。(图5)电影博物馆的《璀璨金杯》墙的整体性编排方案,以电影事业的成长为序,承载着由创建、发展到成熟光荣历程;并将谱写的光辉业绩集成为奖品墙设计,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样的案例还有一大会址纪念馆设计中表现《共产党宣言》多版本展陈的效果,共通之处是都能在展览空间的限制中经过设计的合理编排,使展陈设计协同空间装饰手段形成互补增色的作用,在满足展方陈列设计需求的前提下,能借助展品的多样性特征以统一支架的展示形式,兑现展品陈列的多样性表达需求,以整体化的构思综合回应了源自工程技术、材质工艺以及视觉感受诸方面的提问。通过集群排列及秩序的梳理,集中呈现展品的整体视觉效果,让重复中的单调功能展示形成突破视域的巨大场景,以众多展品的合力积蓄起巨大的能量形成新的展陈场景,以削弱展架个性对展品形成的干扰与影响,同时也展现出支架结构自身特有的功能与价值。

3. 同层展示的作品之间时常运用虚位谦让的设计排列方法,同层展示布置也经常面临展品之间边缘形态的参差不齐,常出现两者摆放位置形态上的冲突现象。为规避展陈设计过程中因相邻物件放置而产生的视觉干扰所形成的不和谐现象,会借助书法与篆刻字体间隔中的“章法”原理构筑空间的平衡,通过形态边缘间的相互比较,放置间距疏密的空间移位中做出判断,定义出两者间应该留存的合理间距,以及共存中的“点线面”关联,以设计的眼光重构布展的和谐性与展品的合理性排列。(图6)以平面构成设计的语言规划空间组合排列关系,重构后的展品陈列当然也要考虑展品相互谦让,间隔位置的整列布局,而对展品的色泽、展品的材质肌理会做更为综合的兼顾,从细致的层面为展陈设计的秩序排列做好安排,以设计构思充实展品陈列的内涵,使展品获得更加完美的呈现。

三、展陈设计虚拟化时代即将到来

随着网络平台的市场化应用,“云”运行技术的不断精进以及对展品IP(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展陈艺术设计的“云空间展示”形成的虚拟景象正在逐步走近生活,展品陈设不依赖实体呈现的时代即将来临。各种虚拟展示活动,在展品IP意识的保护下已经急急迈入尚在启蒙之中的NFT领域,并加速对接形象的变现途径。由展架的虚位化隐形处理起步到无展架的虚拟展示,都表达出共同的意愿,即“如何凸显展品风采”,同时减弱衬托展品的设计存在,使展陈设计达到更高预期的陈列效果。

猜你喜欢
陈列展品隐形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展品被盗了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隐形人
我变成了一个隐形人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0感无暇” 隐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