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映霞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以传统摄影方法和现代摄影方法为基础,首先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摄影艺术相关内容,同时从不同角度叙述了色彩构成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其次分析了色彩对比在摄影管理的运用,并阐述了色彩对比设计与处理方法;最后提出摄影艺术中色彩运用与情感表达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够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摄影艺术;传统摄影;现代摄影;色彩对比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photography methods and modern photography methods, this paper firstexplains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photography art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n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composition in photography art from different angle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color contrast between traditionalphotography and modern photography, and expounds the color contrast desig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Finally,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color application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photography art is proposed, hoping toprovide some help to peers.
Keywords:Photography art;traditional photography;modern photography;color contrast
1 攝影艺术相关内容
1.1 摄影艺术的本质分析
基层广大人民群众通常会将摄影的含义定义为就是利用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原理构成的一门纯粹工艺技术。具体来讲,这种对摄影思想知识的认知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摄影艺术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对现代人类历史与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后发现,摄影艺术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综合性较高且相对复杂的艺术类学科,不同拍摄环境下,对摄影艺术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解释。究其本质来讲,摄影人员使用相应的摄像机,结合即将拍摄物体的特点,根据内心思想将人物和自然现象通过拍摄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1],形成科学完整的艺术作品后,对社会现实情况和自然景观进行记录后,也从一定程度上表达并抒发个人内心情感。由此可以看出,摄影艺术作品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科技性,通过两者的巧妙结合进一步彰显整个摄影作品的特色。
1.2 色彩在摄影摄像技术中的构成
有诸多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认可的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色彩构成课程基本是由色彩学家伊顿提出并逐渐普遍推广的,在20 世纪初期,德国包豪斯设计艺术学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为各大高校摄影摄像艺术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例如,整个色彩大多数是以知觉效应、视觉效应为基础,通过人们利用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等,通过适当的审美理念和色彩设计方式来达到整体的摄影效果。
1.3 色彩的性质及对人的心理影响
1.3.1 色彩的心理属性
首先,在大自然界中,色彩是一种相对奇妙的自然现象,广大人民群众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斑斓多彩的色彩环境中,与此同时,人们的心理、思维情绪及生物色彩都会有着一定的联系,色彩通过某种特定的形式逐渐渗透并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作为人们情感媒介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点[2]。针对摄像摄影艺术,摄影师主要是通过特定方法将事物的颜色记录并妥善保存;其次,摄影艺术中的色彩,不但能够将事物本身的色调记载,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内心思想。最后,由于心理学包含色彩联想等诸多内容,管理人员通过对色彩在摄像理念的应用进行优化和调整后,在平面设计与管理中得到了普及推广与应用,假如人们无法对未来色彩变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摄影作品当中发挥出作用,就无法达到活学活用地运用色彩感觉产生一种死板的感觉,人们只能依存于视觉现象对作品进行联想[3]。
1.3.2 色彩的感情意味
对带有色彩的事物进行审美过程中,审美者可能受到内心思想意识、主观因素等条件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及对客观色彩的分析和判断会赋予一定的感情,与此同时,人们根据色彩的多变效果能够内心产生诸多不同想法,在一定的情感意识促动下,将内心心理表达后,人们应及时对光与色、特点时间与色调等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有效对色彩进行整体把控。
2 色彩构成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
2.1 明度对比在明暗对比构图中的运用
对色彩的基本构成原理进行综合研究后发现,对色彩明度进行多元对比是整个色彩明暗程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如今,人们将明暗度对比又通俗地称为对黑白度的对比分析。在实际的空间场景应用过程中,色彩的具体层次与色彩的明度有着直接联系,人们通过肉眼即可直接地对物体配色效果、光感度进行判断与对比。在此期间,摄影作品内部的画面也会产生许多明暗效应,例如,摄影师对光线的拍摄有所不同,会直接导致作品的色调有所不同,被拍摄主体作为明亮的部分后,背光部分会进一步衬托主体。因此,在实际的摄影过程中,摄影人员应采用适当方式将物体亮部的层次感凸显出来,确保层次清晰的基础上,提升整体摄影水平。例如,在对男性人体模特进行拍摄过程中,尤其是对形体肌肉拍摄期间,由于室内拍摄棚是主要的拍摄场所,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单灯照明的特点,在光线强烈明暗对比度同时,将主人公的完美体态全面反映出来。
2.2 纯度对比在对比色构图中的运用
对色彩的基本构成原理进行综合研究后发现,对纯度进行分析对比,主要是因为物体的纯度有着较大的区别,有大量实践表明,纯度对比的强弱会与色彩之间的纯度差距大小有着很大关系,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效果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色彩的对比纯度较高,即使用的色彩较为鲜艳,具有更加鲜明、个性化的特点。在实际的摄影摄像艺术效果分析中,例如,在对外界自然风光进行拍摄期间,摄影师应妥善利用纯度对比效果,达到拍摄效果,尤其是在巧妙应用摄影中的白色光线后,一旦作品中白色光线含量较少,就代表整个色彩的饱和度较高,色彩效果明艳动人;反之,一旦作品中白色光线含量较多,就代表整个色彩的饱和度较低,色彩效果相对沉重(图1)。例如,在对海景进行拍摄过程中,应妥善利用天空与大海等物体之间的联系,采用适当方式对色彩的纯度进行分析对比,合理选用白色、黑色及灰色等色彩,达到低饱和度的色彩应用效果,实现画面统一完整的拍摄效果,在对海面景色拍摄期间,应以蓝色为主要基调,通过适宜的色彩搭配,建立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给观赏者带来十足的美感。
3 色彩对比在摄影管理的运用
第一,针对摄影摄像管理,色彩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对比和黑白灰对比等诸多内容,摄影师利用大量的色彩对比手段,能够进一步明确摄影作品的内涵,并反映拍摄人员内心的想法,在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后,摄影师通过对摄影方法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能够全面掌握色彩对比的应用方法,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创设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第二,在实际的摄影过程中,摄影师应结合自身摄影理论知识,采用适当的色彩對比技巧,对可能影响拍摄效果的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提高摄影作品的表现力,增强摄影作品的感染力。
第三,众所周知,摄影摄像作品的表达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应用合理的色彩对比,例如,在实际的写实摄影、抽象摄影期间,摄影师应结合申报作品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达到色彩对比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抽象摄影期间,摄影师应进一步运用摄影的方法表现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
第四,印象派摄影是除了抽象摄影、写实摄影色彩对比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师利用自身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实际的摄影经验,采用适当的用色对比方法,给相关摄影作品添加一种朦胧的感觉。此外,相关人员应高度重视在诸多光源下,物体受光时冷暖色调产生的诸多变化,与此同时,摄影师还应通过适当添加诸多色彩元素在摄影作品中形成一个立体感较强的画面。值得重点说明的是,由于印象派摄影可能会运用些许色彩对比内容,并且整个印象派摄影作品主要是依托诸多光源条件对摄影作品进行统一处置,才能达到预设的拍摄效果。近年来,典型的印象派摄影作品如拉克罗亚的《扫公园的人》(图2)等,此类摄影作品在紧密联系色彩对比方式的同时,将整个物体的颜色充分表现出来,摄影师通过对拍摄物体及外界景观的诸多观察,在不同的时间段正确认识并找出光照对摄影作品产生的影响,利用不同光照物体受光面和背光面、亮部和阴影的不同的色彩对比因素后形成一种冷暖对比的明暗变化场面,这也是印象派作品的主要拍摄作品之特点之一。
第五,抽象摄影师及相关摄影人员在实际的拍摄过程,还应高度重视色彩元素添加后给相关作品带来的立体感。然而,抽象摄影大师泰尔博就与相关抽象摄影师在色彩应用、作品立体感的呈现方式上却另辟蹊径,采用某种特定方式在摄影作品平面设计中运用诸多色彩对比应用方式后,形成一种独特的摄影风格。
简言之,大量摄影师都会以相对概括的方式对摄影作品内部的色彩进行大量对比和运用,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在观赏人们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摄影师还应对色彩的表现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积极借鉴并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抽象派摄影作品拍摄技巧,促进整个摄影流派的发展。
4 色彩对比设计与处理方法
4.1 色相对比的设计与处理
首先,应正确处理色相弱的色彩对比搭配关系。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较弱的色彩给人们带来温馨和谐的感觉后,应通过适当的拍摄手法与人物景象巧妙结合,对不同画面明度进行妥善对比后,通过适当的设计方式,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其次,应进一步运用色相强的色彩对比,由于色相较强的场景一般是极其鲜艳的,促使观赏者产生心潮澎湃、激动的感觉后,能够确保整个拍摄作品具备欢快、愉悦的氛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几种色相对比设计方法,摄影师应对色彩进行综合研究与控制,采用适当方法有效杜绝拍摄画面混乱的情况,在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方式下,提升作品的美感;最后,应全面运用适宜的色相补色的色彩对比组合方法,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应对整个画面进行相应的补色处理,通过系统的色相补色措施实现不同画面的衔接与过渡,与此同时,运用黑色、白色等色彩进行画面的补充和调和。
4.2 明度对比的设计与处理
在实际的色彩对比方法应用期间,明度对比的设计方式主要有两种。首先,可以使用同种色彩不同明度进行对比处理,由于不同的色彩明度、暗度效果会给人们视觉带来不同的冲击力,在应用期间,应结合摄影作品的拍摄主题统一进行处理,尤其是在拍摄较亮的物体时,应适当添加较暗的色调来衬托主体部分;其次,可以使用不同色彩不同明度进行对比处理,摄影师应运用色彩明暗变化,确保整个摄影作品的层次感更加清晰,更具有空间感(图3)。尤其是在处理主体色与背景色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在实际的配色过程中,应采用适当措施,确保被拍摄的主体颜色更加明亮,在与暗色物体形成鲜明对比后,给人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4.3 色彩冷暖对比的设计与处理首先,应妥善利用逆光增强冷暖色彩的对比组合,从整体把控拍摄画面色调与主题作品之间的情感联系,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摄影方式,完善并改进画面配色中物体明度与暗度之间的关系,促使整个画面色调具备协调性。在实际的摄影期间,可利用先进的数码处理技术,通过逆光拍摄方法,促使整个画面的暖色和冷色同时出现后,产生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其次,应妥善运用辅助光纤实现冷暖色彩的对比,现实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一般通过在拍摄的物体上面辅助打光,如果被拍物体周围光线暗,应及时增加暖色光线,确保整个拍摄画面协调;最后,应对画面明度进行降低处理后,达到冷暖色调的对比组合与合理搭配。在现实生活中,暖色调会给人带来一种温馨的画面,冷色调画面会给人带来冷清的感受,如果画面的明度较高,也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悦感,反之明度较低就会给人带来一种庄严深沉的感觉,拍摄人员为了全面展现整个作品的主题,应合理运用特定方式确保画面色调能够达到平衡感。例如,如果整个拍摄作品的颜色过于艳丽,即可采用降低明度的方式进行统一处理。
4.4 色彩面积对比的设计与处理
首先,摄影人员应采用适当方式对整个拍摄作品的色彩面积进行统一处理,通过大量实践表明,当前每个摄影作品主要色的平衡面积比应该是黄:橙:红:紫:蓝:绿= 3:4:6:9:8:6。摄影师应结合自己实际拍摄经验,及时对整个作品色彩的面积进行调整和处理,达到色彩相对协调的效果。重点说明的是,在实际的色彩面积平衡期间,应尽量坚持“色彩宜少不宜多”的处理原则,应用适量的色彩种类,确保整个拍摄画面不会给人带来眼花缭乱的感觉;其次,应妥善运用大面积悬殊的色彩对比组合方法,在较大面积的场景拍摄期间,摄影师可以统一将整个拍摄画面划分成不同的小面积,并增加相应的艳丽色调,摄影人员还应保证明亮的主体色彩拍摄面积不宜过大,促使沉暗、纯度较低的背景色彩面积相对较大后,继而产生明显的对比效果。同时,增加拍摄作品的吸引力,充分展现拍摄师内心所表达的思想情况;最后,应选择使用小面积的色彩对比组合方法,在使用此种拍摄方法中,应合理增加点状、条状等小面积的色彩对比组合的色块构建优美的画面。例如图4 为现代建筑结构摄影作品。
5 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摄影与现代摄影的色彩是涉及多个方面的,摄影师应结合实际的摄影经验,全面掌握不同摄影作品的画面构成要素,加强对摄影作品配色平衡与节奏管理,结合摄影作品主题改变各个色彩的色相、明暗、纯度、强弱等,取得预设的拍摄效果。加强摄影过程中重点色、配色平衡与情感表达管理,由于被拍摄物体的大小、数量及拍摄效果直接影响着物体拍摄形状的平衡感,色彩的强弱、轻重、冷暖等方面与色调平衡度的表达效果有着直接联系,为了全面展现作品的情感主题,摄影人员应全面应用重点色,妥善选择比其他色调更加强烈的色彩后,突出作品主题。此外,将不同色彩运用后,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组合与搭配,在科学完整地联系色彩应用原则后,增强整个摄影作品的感染力。
6 参考文献
[1] 陈亦方. 探析色彩在摄影创作中的心理学应用[J]. 旅游与摄影,2022(13):133-135.
[2] 诸瑶琼. 观念摄影的色彩特性及其于院校攝影课程中的意义[J].流行色,2022(05):150-152.
[3] 杨毓洁. 传统摄影与现代摄影的色彩对比[J]. 牡丹,2021(24):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