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无界限学习

2023-06-28 16:38:13杨晓治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3期
关键词:界限个性化互联网+

杨晓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种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新型课堂的出现,使学习者逐步摆脱时间、地域及学习内容的束缚,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种变化不仅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促进了教与学关系的变革。

在当今社会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自身特色,积极创新,不断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未来学校”模式,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使“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逐步走向成熟。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学习资源的无界限。

一、学习方式无界限

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由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单一模式组成,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讲解思考和学习,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与多元,研究性学习成为其中的主流学习方式。

近年来,许多新型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如“线上选课与理论学习+线下实践参与”的多维混合式学习方式、“游戏中学习”的快乐学习方式、“社会中学习”的真实性学习方式、“虚拟中学习”的融合现实和虚拟的学习方式等,学习内容不同,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也不同。通过这些新型学习方式,学生可自由选择研究主题,以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涉猎不同的领域,经历真实的综合性学习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了解地质灾害”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先在线上选择研究方向,地质灾害成因、地质灾害分类、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救援等几大方向可供他们自由选择。线上选定研究方向后,教师让学生先通过线上微课进行理论学习,并将所得与不解进行记录。之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并由组长分配研究任务,进而通过调查走访、实际勘察、实验分析等形成结论。最后在线上提交作业,教师则根据作业质量与活动效果进行线上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被弱化,学生的主动性被强化,学生们每个人都有任务,不会出现传统学习中“得过且过”的现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升。

无界限的学习方式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线上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走进生活,获得真实的实践体验,实现了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引发学生们的深度思考。

二、学习内容无界限

现代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课程就不应该泛泛而统一,而应具有高选择性,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从而让学生体验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构建不一样的知识结构,逐步培養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使他们的自主选择变得更有意义。

目前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极具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可以使每个学生在通识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知识基础进行极具个性化的多样选择。在学生自主选择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可以依据这些数据信息适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

例如,在学习了《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后,有的学生对太空和中国航天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及时在线上发布关于外太空奥秘、中国航天等相关学习内容,并告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这样不但能使优秀学生“吃饱”,而且也让学困生通过有选择性地学习,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一举多得。

再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一课时,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转化法”,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个别学困生不能很好地通过“转化法”掌握这部分知识,因此这一课对他们而言是无效的。我们都知道,圆柱体体积的求法很多,在学习此课时,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方法,他们就可以借助互联网选择自己喜欢的、能掌握的方法进行学习,笔者认为,这样一定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互联网+”模式下的学习内容是无界限的,它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构建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三、学习地点无界限

当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由互联网提供时,学生的学习地点也就不再受制约。在以往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只有在学校、在班级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习。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在校园、在教室可以学习,在操场、图书馆也可以学习,他们更可以在资源中心边学习边实践。当然,离开学校后学生同样可以学习,在博物馆、科技馆,甚至是饭店、商场等场所也都可以学习。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学习。

当学习地点无界限后,学习的界限也随之被打破,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所“大学校”,学习也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四、学习资源无界限

以往的课堂教学一般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教育教学将不再由教师独立完成,家长、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都将成为学生的“学习导师”。学习资源的来源也由单一的学校逐步拓展到多元的家庭和社会,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资源使用者,他们也成了学习资源的创造者与完善者。互联网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更加紧密,可以帮助学校汇聚多方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连接,为学生提供无界限的学习资源。

“互联网+”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学校变革的重要途径,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学习将突破方式、内容、时间、空间等界限,使教育真正成为“育人”和“树人”的教育。学校也将充分借助“互联网+”致力于打造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教育,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强劲内驱力和更加适应社会的“未来公民”。

猜你喜欢
界限个性化互联网+
界限
十几岁(2022年21期)2022-11-19 11:14:42
间隙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破次元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承诺是跨越时间界限的恒久
中国宝玉石(2016年6期)2017-01-03 09:37:07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