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
与日本广岛举行七国集团峰会几乎同步,中国西安举行了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则举行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峰会。阿盟峰会的一个重要决定是恢复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标志着自2011年以来,阿拉伯地区经历漫长动荡后渐渐趋于稳定。而中国—中亚峰会则达成了总计54项合作共识和倡议,重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合作。相对于成果寥寥的七国峰会而言,中亚和中东地缘政治板块的丰富变化,显示出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新态势。
中亚和中东板块的变化表现出若干特征。其一是其内部自主性的加强。尽管有外部力量的影响,但这两个区域板块内的成员均表現出了自我主导议程且自我促进共识的强烈意愿。例如,2018年在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倡议下,举行了首届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其二是表现出在维持区域稳定的前提下维护共同经济利益的强烈意愿。中东产油国和俄罗斯联合主导的OPEC+机制在维护能源利益上表现出的共同决心,就是案例之一。这样的意愿有利于两大区域板块形成内生性经济增长与合作动力。其三则是两大区域板块表现出多层次的外向发展策略,有志于融入全球体系,而非依赖于单一外部市场。这意味着两者的发展将有效增强全球经济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程度。考虑到中亚地区有近7000万人口总量,中东地区有超过3亿人口总量,两者既是全球潜在的消费市场,又是最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它们的可持续发展将能强化全球经济的韧性。
当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进入大调整阶段。中东、中亚板块位于全球价值链三大生产中心之一的亚洲。这两个板块内部的一体化以及加入亚洲市场一体化进程,有助于强化亚洲全球价值链生产中心的地位。其能源供应能力以及联通欧洲非洲市场的关键地理位置,能够助力亚洲区域聚合更加强大的生产能力、输出能力,形成经济发展逻辑的闭环。如果经济强国决策者能尽早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做出相应的决策,以确保自身能够加入到这场共同发展的大合唱当中。
中国在这场大合唱中已经搭好了舞台。中国—中亚峰会是这一舞台的最新台柱之一。2022年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是另一根台柱。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舞台具有丰富的层次,既有双边机制,也有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以及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内的经济合作平台。各种合作基础设施已构建完毕。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相对完善的合作机制,发挥出各区域板块的比较优势,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合作与共赢局面。这将是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给全球化、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真正启示以及对人类发展的真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