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恋歌》的音乐创作分析

2023-06-27 12:33周娟
艺术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恋歌民歌贵州

周娟

摘 要:《贵州恋歌》是著名作曲家孟庆云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贵州恋歌》为研究对象,先介绍了孟庆云主要的音乐创作题材,继而从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贵州深厚的区域文化、贵州灿烂的民歌音乐三个维度分析了《贵州恋歌》的音乐创作背景,围绕曲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节拍分析了《贵州恋歌》的音乐特征,探讨了《贵州恋歌》的演唱处理以及价值。

关键词:《贵州恋歌》;《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6-00-03

一、《贵州恋歌》音乐创作背景介绍

(一)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孕育了《贵州恋歌》

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自然风光独特,而《贵州恋歌》则孕育于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中。贵州地势较高,山脉起伏,全省土地中,山地、丘陵的面积占比92.5%,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称谓。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贵州气候温暖湿润,最为炎热的7月,平均气温仅有25℃,最为寒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有5℃。《贵州恋歌》中“青山秀水画中来, 四季如春气候爽”正是对贵州气候的真实呈现。贵州自然资源丰富,最为典型的便是森林资源。近年来,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根据贵州省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贵州森林覆盖率已达62.12%,位居全国前列[1]。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地表崎岖、地势起伏,河流落差较大,加上喀斯特的强烈侵蚀,贵州形成了数量丰富的瀑布,如黄果树瀑布、赤水大瀑布等。《贵州恋歌》中“大森林瀑布群, 让人痴迷激荡”描绘了贵州的自然风光。

(二)貴州深厚的区域文化滋养了《贵州恋歌》

多样性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则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征。贵州文化作为中华地域文化的代表,诞生、发展、壮大于贵州大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文化形态的角度而言,贵州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两类,前者为有形文化,如青岩古镇、水族土司楼,后者为无形文化,如民间文学、手工技艺、饮食习惯、社会风俗等。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共17个,各少数民族均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样、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使得贵州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观园”。《贵州恋歌》受到了贵州区域文化的滋养,如歌词中的“笙歌鼓舞入梦乡,拦路酒送客礼”。笙歌鼓舞是贵州苗族、侗族、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以歌乐舞一体为主要特征,具有热情洋溢、欢快娱乐的审美风格。拦路酒送客礼是贵州少数民族特有的礼俗,每当远方的亲友来访,贵州苗家儿女便在村头寨口安排拦路酒,少则设卡数道,多则设卡十二道,体现了苗家儿女的热情好客,而当亲友离开时,则会“打花脸”来欢送,气氛热闹而又浪漫。

(三)贵州灿烂的民歌音乐塑造了《贵州恋歌》

《贵州恋歌》脱胎于贵州民歌,而贵州灿烂的民歌音乐也塑造了《贵州恋歌》。贵州民歌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并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在劳动类民歌中有不少反映地域农业种植特征的民歌,如采茶歌、山歌等。生活题材民歌多围绕贵州儿女日常生活开展,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内容。《拦门歌》《欢声笑语迎宾客》等民歌,细致呈现了媒婆提亲、花轿迎亲、敲锣打鼓等婚俗场景,展现了贵州人民的婚姻习俗。贵州民歌中的许多词汇,并非普通话中的词汇,而是贵州方言中特有的词汇,且贵州民歌多以方言演唱,而贵州方言的发音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从润腔技巧的角度而言,贵州民歌的润腔方式丰富,常见的有顿挫、直音、力度增减、装饰音、重拍移位等[2]。以顿挫为例,顿挫指歌曲演唱中的间歇与停顿,既能让观众感受到歌曲情感上的变化,也能给观众预留充分的欣赏时间,贵州交通条件不佳,不太占优势的生活条件塑造了贵州人坚毅果敢的品质与乐观的精神。《贵州恋歌》在题材、旋律、情感等多个方面,汲取了贵州民歌的养分。

二、《贵州恋歌》音乐创作语言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曲式结构是构成音乐的骨架,包括作品结构、段内结构。从作品结构的角度而言,孟庆云音乐创作曲式结构较为多样,如并列单二部曲式、并列单三部曲式、再现单三部曲式等,其中,尤以并列单二部曲式最为常见。《贵州恋歌》便属于并列单二部曲式,由两个不同部分组成,且两个部分大体相当,同等重要。从段内结构的角度而言,孟庆云音乐创作段内结构主要有常规乐段、复乐段、起承转合四句式乐段等。《贵州恋歌》中的乐段以常规乐段为主,同一乐段中的各乐句,具有相互呼应的关系[3],如“我曾把你的容貌遐想,还是惊叹你这般漂亮”“我曾把你的风情神往,还是钦佩你如此豪放”。

(二)调式旋律分析

《贵州恋歌》为典型的民族化五声调式,转调采用的也是民族调式中的同宫转调,与西方的大小调体系有显著的差别,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贵州恋歌》的旋律主要来自贵州民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民歌的音调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受贵州独特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的影响,贵州民歌音调结构具有蜿蜒、细腻、曲折的特点。比如,大跳的音调结构。九度、十一度乃至十三度等大跳音程在贵州民歌,特别是贵州山歌中极为常见[4]。受此影响,《贵州恋歌》的旋律外形较为多样,不仅有直线型,也有大山型、瀑布型,旋律发展方式则包括重复发展、离心式发展等。

(三)节奏节拍分析

贵州民歌节奏样式丰富,以强起居多,其中,绝大部分节拍均为规整的二拍子。少部分民歌为三拍子,具有强烈的舞蹈性,同时,“啊”“呀”的衬词重复出现于歌曲每段结尾处,既增强了歌曲的灵动性,也使得歌曲流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贵州恋歌》为规整的二拍子,同时,加入了一些变换拍子。特殊的节拍形式,不仅使得《贵州恋歌》别具一番风味,也将歌曲中对贵州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体一致、部分多变的节奏节拍,使得不同地区的贵州民歌既有内在的一致性,也有地域的差异性,塑造了《贵州恋歌》独特的审美特质。

三、《贵州恋歌》音乐演唱处理分析

(一)气息处理

“善歌者必调其气”,气息处理是声乐演唱处理的首要内容。孟庆云的作品以抒情性为主要特征,对气息处理的要求更高,需要演唱者能够做到大线条的流畅呼吸。要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技巧,气吸得深,但不宜猛,同时,以叹气式的呼吸状态来保持气息的流动性,彰显歌曲具有柔和、悠扬的抒情性。一些演唱者在《贵州恋歌》的演唱中存在换气声大的问题,影响了整体的演唱效果。对此,可采用偷气的技巧。偷气指在歌唱中,利用字音情感的变化来偷偷换气,多见于节奏较快的民歌中,既能达到换气的效果,也能保证歌唱的延续性。《贵州恋歌》本身便源自民歌,也具有节奏较快的特点。比如,在“我曾把你的容貌遐想”一句中,可在“貌”和“遐”中间偷气,在保持乐句完整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旋律的起伏。大跳技术的运用同样非常重要,《贵州恋歌》中存在一些高音,如“贵州,一个美丽的地方”中的“贵州”二字。演唱时,要先将气息放下来,为高音演唱做好准备,使高音的呈现做到松紧有度。

(二)发声处理

吐字发声是音乐演唱处理的重要内容,发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音乐演唱的整体效果。对此,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做好《贵州恋歌》的发声处理:首先,注重发声的准确性。汉字发声讲究字正腔圆,有诸多的技巧。以“贵州,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中“方(fang)”为例,“ang”为鼻韵母,演唱过程中,要以骨干音为主,且不宜过早归韵,以使其音色能够充分展现(f-a-ng)。其次,注重发声的歌唱性。歌唱发声与日常发声有很大的区别,日常发声以传递信息为主,声音较浅,缺乏层次,歌唱发声具有旋律性,需要用共鸣的技巧来美化音色[5]。因此,在《贵州恋歌》的演唱处理中,要尽可能将所有的字均放到共鸣的腔体内完成,追求一种通透、优美的发声效果。最后,注重发声的生动性。不少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存在炫技的问题,仅仅注重歌唱技巧的呈现,却忽略了演唱整体的效果,致使演唱不够生动。要从《贵州恋歌》的旋律进行、情感起伏出发,做好演唱中的语气变化、音量变化、音色变化,使演唱具有抑扬顿挫之美。

(三)情感处理

“哀乐托于声”,音乐是基于情感的因素,情感既是创作者音乐创作的动因,也是音乐作品打动人的关键。正如孟庆云所言“好的作品必然唤起观众的内心世界”[6]。因此,情感处理就成为《贵州恋歌》演唱处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具备饱满的情绪。情感内蕴于音乐作品中,演唱者若想将情感传递出来,其自身必须具备饱满的情绪。要从《贵州恋歌》的创作背景出发,深入解读其歌词与曲谱,体会创作者的情感意图。其次,注重舞台表演。当前,音乐演唱正从单纯的声乐演唱向综合化的声乐舞台表演转变,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在歌曲情感处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要借助舞台表演来强化情感传达效果,比如在“进你那淳朴的胸怀, 禁不住我心发烫”的演唱中,可做出手捂胸口的动作。最后,深化文化理解。孟庆云认为没有文化的音乐必然肤浅,同样,缺乏文化理解的演唱处理,也必然无法准确地传递出音乐的情感。要深刻把握《贵州恋歌》与贵州区域文化间的关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提升情感传达的深度[7]。

四、《贵州恋歌》的价值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以学生道德培育为前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而音乐教育则是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育人任务。《贵州恋歌》的音乐教育价值主要有两点:第一,拓展课程资源。根据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音乐教育课程资源有国家资源、地方资源、校本资源三种形态。传统的音乐教育以国家资源为主,面临着总量少、形态单一等问题。《贵州恋歌》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歌曲,其旋律來自贵州民歌,且受到贵州地域文化的深厚滋养,能够成为贵州音乐教育的地方资源及校本资源,弥补单一国家资源的不足,丰富并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第二,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对音乐教育而言,核心素养主要有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点内容。《贵州恋歌》兼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成为培养、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可靠资源[8]。

五、结束语

《贵州恋歌》是贵州民歌在21世纪的新发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对此,要深入把握《贵州恋歌》的音乐特征,从呼吸、发声、情感三个维度做好《贵州恋歌》的演唱处理,并从《贵州恋歌》的价值出发,做好其开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EB/OL].http://www.gov.cn/xinwen/ 2022-03/09/content_56781 33.htm#1.

[2]杨澍真.云贵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调式研究[J].黄河之声,2021(13):104-107.

[3]冯华.孟庆云军旅歌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

[4]崔有昌,罗华颖,吴得禄.贵州生态地理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多元性音乐文化[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05):1-4.

[5]郭婷婷.试论歌唱中的语言和共鸣[J].新余高专学报,2008,13(04):125-126.

[6]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经典——访著名作曲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孟庆云[N].光明日报,2011-11-16(07).

[7]李冰.“中国风”引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有效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2013(22):37-38.

[8]王强.《贵州恋歌》的旅游美美感经验表现[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8):264-266.

猜你喜欢
恋歌民歌贵州
祖国恋歌
《红梅赞》,永生的恋歌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哀牢恋歌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永远的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