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最好的AI专注最大的问题

2023-06-27 01:40霍思伊李静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新闻周刊比尔盖茨

霍思伊 李静

比尔·盖茨。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5月22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AI forward活动上,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称,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个人AI助理将颠覆搜索引擎和在线购物网站。同日,盖茨基金会发起一项关于AI应用的“全球大挑战”项目,旨在寻找创新、安全应用大型语言模型的方法。入选项目将获得最高10万美元的资助,以解决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

今年3月,盖茨在个人博客上发表长文称,AI时代已经开始。在他看来,AI是他一生中见到的两项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以慈善事业为全职工作”的他也在思考,AI可以怎样被用于减少世界上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如改善教育、卫生和医疗,以及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未来,AI如何为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AI怎样改变人们参与慈善的方式,盖茨基金会的规划是什么?围绕相关问题,近期,盖茨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AI有助于结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

中国新闻周刊:你能否谈谈未来5 ~10年内AI如何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

比尔·盖茨:毫无疑问, AI将像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那样改变社会。 然而,世界需要确保人工智能的益处惠及每个人,而不仅仅是在富裕国家的人们才能享受。 政府和慈善机构(包括盖茨基金会在内)将致力于确保AI减少不平等,而非助长不平等—— 这也是我自己在AI相关领域工作的首要任务。

AI 有望为全世界的学生创造更具吸引力、包容性和有效性的学习环境。 想象一下,一款可以了解学生个人兴趣和学习风格的软件所带来的优势:它将通过定制的内容,保持学习的挑战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AI 将实时测量理解程度、提供即时反馈,在学生失去兴趣时发出通知,并帮学习者量身定制激励计划。

对学生的支持并不止于此。 智能辅导系统将有助于确定个人独特的学习需求,并通过大规模的应用来结束过去“一刀切”的教育方式。

AI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教师和学校管理者。 通过评估学生们对一门学科的理解,该技术可以就职业规划提供建议。 它还可以让教育工作者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个性化教学、指导以及通过自动化管理任务来促进社交情感发展等。总之,这些进步对于改变教育的未来存在巨大的潜力。

当然,AI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开发,比如:了解某个学生如何学得最好或者是什么激励着他们。 此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即使技术得到精进,学习仍将取决于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应用 AI技术时,我们必须始终考虑到公平性。 AI 需要在不同的数据集上接受训练,这样它们才不会产生偏见,并反映出它们所服务的不同文化和社区的需求。 数字鸿沟也亟待解决,这样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才不会落后。

5月26日,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比尔·盖茨通过视频进行主题演讲。摄影/本刊记者 蒋启明

中国新闻周刊:在卫生保健、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方面,我们如何使用AI技术来减少这些领域的不平等?有哪些可以应用AI的特殊场景吗?

比尔·盖茨:从提供和改善卫生保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到增加小农户农业产出等的方方面面,我们很容易想象到AI的强大用途。 盖茨基金会投资了数十种机器学习应用,以促进健康和发展,并解决影响低收入国家人民的问题。

展望未来,我看到人工智能在改善医疗健康方面的几种方式。它将通过为医护人员处理某些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利用时间。比如:分担提交保险索赔材料、处理文书以及起草医生就诊记录等工作。这样,医护人员能有更多时间护理患者,这对于医疗工作者匮乏、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那些低收入国家尤为重要。我预计在这一领域将会涌现出大量创新。

除了助力卫生保健外,AI还将大大加快医学突破的速度。 生物学中的数据量非常大,人类很难追踪复杂生物系统的所有运转方式。目前,已有软件可以查看这些数据,包括推断出生物系统运转的途径是什么,搜索病原体上的靶向,并相应地设计药物。有些公司已经在研究以这种方式研发的抗癌药物。

盖茨基金会在AI领域的优先事项之一,是确保这些工具用于解决影响世界上最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上,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 我们在用mRNA技术开发疫苗和治疗方法、用基因测序识别和跟踪疾病,以及用其他转化性的工具推动进步的同时,也在确保公平是重中之重。

AI也可以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该技术可以因地制宜地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根据土壤和天气条件为农民建议最合适播种的种子,并帮助人们开发用于牲畜的药物和疫苗。 随着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给低收入国家从事自给农业的农民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加,AI技术的进步将变得愈加重要。

纵观历史,我们已看到技术进步如何对不同社区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人们身处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因为无法接触到创新,他们往往会错过及时、公平和同步享受技术带来的福利。 因此,开发和使用 AI 技术时,我们必须留心且谨慎。 这意味着要考虑到那些技术推出时往往被忽视的人们的观点,并且认识到AI所涉及的風险,以及负责任地解决这些风险的必要性。

中国新闻周刊:AI在未来10年到20年,会怎样改变人们参与慈善的方式?

比尔·盖茨:慈善事业是AI可以改善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从本质上讲,我们将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有效地定位资源,并更准确地衡量影响。 慈善组织将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响。 其次,AI驱动的软件将使慈善组织能够分析海量数据,从而使数据输入更全面、分析更精准。

在盖茨基金会,我们期待探索AI带来的机遇,帮助人类克服迄今为止难以应对的挑战。 我们必须看到,仅凭市场的力量,不会自然而然生产出能够帮助最贫困人口的AI产品和服务。政府和慈善机构有责任确保使用AI来减少不平等现象。 正如世界需要最聪明的人专注于最大的问题一样,我们也需要世界上最好的AI专注于最大的问题。

全球危机不能仅靠慈善组织应对

中国新闻周刊:盖茨基金会2023年的预算达到83亿美元,这是基金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年度预算。根据计划,你们的目标是在2026年将年度支出提升到90亿美元。这样的规划目标是基于什么判断?对于基金会如何花钱、花多少钱,你在决策时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比尔·盖茨:基金会在增加年度支出,因为多重全球危机的叠加正在减缓,甚至逆转健康、粮食安全和发展领域的进展。 数百万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危机,所有人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过去20年里,全球在消除可预防疾病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如今至关重要的是,如何不失去这一积极的发展势头。

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波及到对我们所关注相关领域的资源投入。对全球经济更加悲观的预期正在给政府预算带来严重压力,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 他们面临权衡与取舍,使得对社会服务,以及重要的健康和教育项目的预算投入处于危险之中。

这些不是慈善组织凭一己之力可以应对的挑战,但至少通过增加基金会的支出,我们可以加快推进一些重要工作,从而填补短期缺口,并为之后的长期进展铺垫道路。

中国新闻周刊:你能谈谈对基金会长远未来的规划吗,你预计这项事业会持续多久? 你是否计划在几十年后找一位继任者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

比尔·盖茨:盖茨基金会的管理文件有相关规定,即基金会的资产将在梅琳达、沃伦·巴菲特或我本人去世后的 20 年内使用完毕。 这是我们从创立之初就做出的设定。

梅琳达和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是将基金会的工作重点放在 21 世纪,并在应对当前挑战上发挥我们能发挥的最积极影响。 盖茨基金会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终结导致世界不公平的疾病和贫困,慈善对于这些努力至关重要。我们希望未来的慈善家能够追随,并为应对明天的挑战贡献他们的能量和资源。

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中国新闻周刊:当年,在完成大部分大学学业之后,你没等到毕业就辍学了,这使你成為一些教育怀疑论者的榜样,但是后来你在一篇文章里写过“拿到学位更容易确保你在今后取得成功”。如果能够时光倒流,你会重新选择吗,例如把学位拿到?

比尔·盖茨:当我们离开学校创办微软时,保罗·艾伦(微软创办者之一)和我处于一个不寻常的境地。 我们觉得那时候正是创办软件公司的最佳时机——如果我们当时不那么做,就会错失良机——而且我们知道,如果事情不顺利,我们总是可以再回到大学去的。

但那是特殊情况,总的来说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取得学位。 证据表明,与没有学位相比,获得学位可以为成功之路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它增加了你拥有充实的职业生涯、获得更高薪水和过上更健康生活的机会。 你还可以在离开学校时掌握多种技能,从而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并为自己所在的社区作出贡献。

在一生中不断学习也很重要。 即使你完成了正规学校教育,你仍可以将余生视为一场教育之旅。

中国新闻周刊:微软是最早在中国做原始研发的高科技公司,你为什么要在1998年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来还成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

比尔·盖茨:我们希望扩展知识范围,并且创造新技术来完成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微软是最早认识到中国和亚洲有潜力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全球公司之一。 1997年访问中国时,中国大学生的才华和创造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次访问对微软决定于 1998 年在北京建立研究实验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个实验室后来进一步扩大,吸纳了来自亚太地区的顶尖研究人员,并被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

通过该实验室,微软汇聚了来自亚洲各地最聪慧的人才,他们持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合作实现新一代的突破与发现,推动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从而造福整个世界。

猜你喜欢
新闻周刊比尔盖茨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吃书的狐狸
学英语,从听开始:《了不起的盖茨比》
乔致庸的退与比尔·盖茨的让
新媒体时期女性新闻周刊的发展之浅见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