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壁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因其特性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与其他的绘画方式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它不仅仅是一幅画,也是建筑物的一部分,能起到很好的装饰和美化作用。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审美时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壁画艺术家在融合现代建筑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过程中,需要继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造型艺术特点,以传统和现代工艺材料为手段,创造出更优秀的壁画艺术,让更多的人爱上壁画艺术。
关键词:壁画;艺术;美学
中图分类号:J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5-00-03
壁画是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艺术,也是借助绘画或工艺手段制作的画种,它依托的是建筑的墙面,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因为壁画以公众的审美为目标,并且依附建筑环境进行装饰,因此也被称作环境艺术或公共艺术,具有独特的面向大众的创作原则[1]。
壁画是艺术家与建筑环艺设计师联合完成的成果,并且要画在建筑的墙壁上。而其他的绘画作品也面向大众,但大多是表现艺术家对世界独特的视觉感受。壁画需要和公众审美意识进行交流,而且一直都是将追求公众审美作为主要方向,以此来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产生,以及人们在观念上出现的新变化,促使壁画艺术语言、内容形式越来越多样,能够充分展现出人类对于精神体验的渴求,并彰显出壁画艺术家对公共时尚审美的思考。
一、壁画的概念和起源
壁画主要依附于建筑的墻体,是装饰建筑物和天花板的绘画,与建筑环境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需要将其艺术形式融入依存的空间之中,因此失去了纯艺术表现的独立性,以它宏大的篇幅和形式感,体现出特定空间环境的内涵,能够有效地增强特定环境的感染力。同时,因为壁画艺术已经成为建筑环境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也被看作建筑的延续[2]。
最早的壁画是旧石器时代的洞窑壁画。当时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并不深刻,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无从把握,所以在那一时期,所使用到的题材所表现的多是动物形象,而且栩栩如生,或者是旧石器时期各个部落的图腾。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室外壁画的最早源头,也就是人们在当时所刻制在石头上的岩画。蛮荒年代的人们对与他们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动物,有着天然的敬惮,所以壁画上的动物图画也是心理上的投射。之后人们的生活逐渐向室内转移,相应地,他们也渐渐开始在人工建造的建筑物上作画,虽在材料上和以天然岩石为背景的岩画具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它的心理功能与形式特征却得以延续。随着时代的发展,壁画艺术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而且它和环境的关联性及作用于环境的特征也被更多人了解。
对于很多人而言,壁画是绘画起源的唯一形式,但是在绘画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后,就越来越成为一种自由的艺术,而且众多绘画形式也与建筑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壁画是绘画艺术的特殊形式,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始终与建筑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此外,壁画和城市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变成美化建筑环境的公共性艺术,它能够与其他艺术样式巧妙地结合起来,改变城市水泥森林的生硬和冷漠,并展现出充满人文情趣的艺术美。
二、壁画在建筑环境中的作用
(一)室外壁画的作用
室外壁画是用大面积的画幅出现在建筑环境中,所以它于艺术表现上具有超大的尺度。并且用自身壮美的特征作用着生活空间。所以它没有精细的技艺、灵巧的笔墨,所展现的也不是艺术家个人的细腻情思,而将历史意蕴和群体的心理需求传达出来,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看,壁画也是一种公众性的艺术[3]。融入壁画中的一定是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而且通常情况下,巨大的空间体现与长久时间相对应。另外,在形式表达上,部分室外壁画作品直接和浮雕融为一体,通常具有类似浮雕和版画的手法。而这种明快、简洁的画面构成,与壁画内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而且还为人们的欣赏提供了便利。所以只有这样的艺术手法,才可以在室外空间显示它独特的气质,才可以真正地表达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壁画存在于特定环境空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其逐渐演变成室外和室内空间环境两个范畴,并且两者也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室外建筑空间是开敞性空间,也就是壁画体量与环境的空间量所构成的联系,所以开敞性具有相对的限定性。设计依附于建筑外墙壁画,不仅要和建筑自身的特点相协调,同时还不能够具有外部空间扩展的效应,而是需要具有向建筑自身内紧缩的特征。室外壁画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要能够产生活跃空间环境气氛的作用,并且还需要和建筑外观相协调。
(二)室内壁画的作用
室内空间环境是围合性空间,这也就要求建筑空间对壁画的环境限制要小一些,而且视觉的局限性和空间量也更弱一些。室内壁画能够按照实际需要对室内壁画辅之以光源,在室内空间环境的作用要强得多,而且也更加便利,所以室内壁画设计有相对独立性,还能够让空间具有扩展或紧缩的效果,巧妙地运用人们在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4]。
在题材上,室内壁画与建筑物功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博物馆壁画与历史文化知识有关系,体育馆壁画跟体育运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室内壁画具有传达建筑物文化意义和情感功能,同时还具有形象展示建筑功能,能够使其实用价值通过艺术美得到提升。
室内壁画的艺术手法更多样更丰富,通常情况下,在尺度上要小于室外壁画。不仅拥有明快、简洁的一般特征,同时还使用了较为细腻、复杂的表现手法,所以将空间美化与特定情感意味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装饰性与抒情性统一特征。比如,西安火车站候车室一层中厅的对称式丝绸之路壁画《丝路百景》,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色彩,体现古今丝绸之路的文化延续。它传达了西安与其他地区和国家互联互通的愿望,同时也凸显了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此外,该壁画还塑造了集传统文化韵味与时代气息于一身的室内空间形式,通过从本地代表性建筑中提取长安元素,让旅客们领略到“大唐盛世,古韵长安”的风采,引发其对西安整体印象的感知。
三、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一)壁画构成给人以持久的美感
壁画构成能够带给大众一种整体视觉感受和持久印象,而这也是视觉上的总体反映。壁画构成是壁画形象的基础,重复、渐变、比较等构成体现了多变的形式感,并且其基本型也是有趣味的:曲线表现的丰富情感、平稳的水平线,以及严肃的垂直线等多种基本型的穿插和变化,展现出壁画丰富多变的造型特征,一起形成了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平衡的场面。
壁画外形会受到环境的制约。第一,通常情况下,在选择壁画的外形尺寸时需要充分考虑大众的审美习惯,并且大多数壁画的外形尺寸受建筑需要的影响[5]。第二,壁画的外部形态将和墙面形成一定的对照关系,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位、多加注意,这一关系会影响壁画外形的视效。第三,为了能够和建筑空间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设计壁画构图内容的时候,设计师也要充分考虑,尽可能地和门、窗等建筑构件的形状相呼应,并在局限中展现自由。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必须确保壁画尺寸、形态与建筑环境能够相融合。
除此之外,壁画的构图需要在功能上表现和环境的一致性,同时还需要具备特定的场所特征。不同建筑环境的人群特征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合适的壁画构图所产生的价值判断,在一定条件下则需要能够契合建筑功能。在一些时候,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心理需求,壁画的构图还能补救环境的缺陷。例如,为了能够营造建筑空间的肃穆感,许多艺术家就会借助垂直构图拉高空间;为了能够制造空间的流动感,艺术家会借助连续的点构图来调动视线;为了能够更好地营造墙面的整体感,艺术家通常会利用较为简洁的大面积构图。而针对艺术家而言,构图设计在表现出独具魅力的画面构成美感的同时,还能够体现出艺术家个人的情感经验和艺术观念,另外,为了确保构图和建筑风格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还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建筑环境。
(二)壁画色彩是第一印象
色彩的特征有着丰富的情感,能够给大众留下最初的印象,它與人们的年龄、爱好等个体经验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是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倾向。色彩能够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能够给大众带来不同的远近、好恶之感,进而影响了大众对画面的印象,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当运用好色彩。色彩使壁画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感情,所以在进行壁画创作时常用来营造氛围。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将自身所特有的情感融入色彩中,使其拥有与众不同的情调。同时装饰性色彩色调单纯、明快,表现力更强,允许艺术家摒弃物象固有色,而且装饰性壁画与现代建筑能够巧妙地结合起来。光环境是影响壁画色彩的重要条件。第一,光源色会影响壁画的色彩。在一般的建筑环境中,正常的日光下背光偏冷,向阳偏暖。此外,在设计时经常还会运用到人工光源,其色彩多样,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不同的色泽,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氛围感。第二,壁画的色彩关系受光源的投射角度所影响。第三,因为照射角度和光距等多方面的因素,创作时所使用的感光材料常常会产生反光,使画面局部色彩与周围的环境无法恰当地融合在一起,进而影响整体的色彩关系。针对不同的环境风格需要的色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即便是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环境的表现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
例如,敦煌石窟壁画中涉及多个时代的色彩风格,其中补色对比和色相对比是最显著的。比如,在第258窟,骑士着装色彩就是补色关系,能够让人们产生非常强烈的色彩感受。石青会让人们产生质朴的感受,在敦煌壁画中常有石青与石绿相配合,两者结合则会让人们产生一种厚重的感觉,这也是当地人民淳朴的文化风格,展现了他们对于色彩的追求。除此之外,构成壁画的色彩因素也很多,里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壁画与雕塑,如果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壁画中的图像是以佛像为中心向四周环绕,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地展现出神像的空灵、神圣状态。另外,当人们在欣赏敦煌壁画的时候,色彩的搭配也让人感到震撼,能够从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随着人们视线的不断转移,又能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敦煌壁画色彩方面的强烈对比。
(三)壁画材料和工艺体现了壁画的综合特征
壁画的属性美需要依靠材料体现出来,材料是壁画的媒介,而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以及现代建筑的发展,材料的类型也变得越来越多样。
材料的审美价值形态、质感、色彩等属性的综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艺术家的想象,而且也极大地拓展了材料表现的空间[6]。不同材料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比如编织物的柔软、金属的冷静、木材的平实等。材料之间的有序组合,能够巧妙地创造出不同类型的变换效果,而加上各种工艺制作,也能够让材料语言更为丰富和细腻,从而使得壁画创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为了能够体现壁画和环境的关系,作为壁画的表现语言,材料需要在各方面和环境适应。材料和建筑空间装饰的相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在艺术表现上的相互包容[7]。例如,在现代空间中使用霓虹灯装饰,在浴室使用马赛克镶嵌地板,以及在木质空间中使用织物壁画等。例如,云冈石窟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而闻名,将皇家华丽气派淋漓极致地展示出来。云冈石窟的细腻除了装饰纹样图案的精细周到之外,还表现在壁画雕刻叙事的精巧细致。泥塑材料能够很好地将表情、神态、姿势表现出来,比如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著称,与云冈石窟的壁画相对比,麦积山石窟造像要更细致,更精美。
四、结束语
艺术形式和观念更迭对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样的,美学特征的更新是壁画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客观要求。对于壁画美学特征的分析,能够使艺术家更好地拓展壁画艺术的表现内涵,充分了解到壁画的魅力所在[8]。
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在诸多地方都具有一定的表现,然而从实质上看,都是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此来实现壁画创作的真正目的。如寺庙里的壁画大部分是描绘宗教的神佛,所传达的意味是比较深远的,而且所营造的氛围大部分都是庄重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让信徒信仰。有的壁画艺术能够烘托环境氛围,或者是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从而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总而言之,壁画艺术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申乙君.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风格研究[J].收藏与投资,2022,13(10):169-171.
[2]王元芳.敦煌壁画的艺术形式及美学风格探微[J].艺术大观,2021(14):32-33.
[3]麻可.“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美学阐释[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8):177-180.
[4]杜艺垚.陕西关中地区唐代墓室壁画艺术研究[J].艺术品鉴,2022(10):54-69.
[5]程廷昊.简析敦煌壁画中“山水树石”图像的审美特征[J].美与时代(下),2021(10):82-84.
[6]颜莹玉,卢永鑫.从美学视角下探索高句丽壁画[J].百科知识,2021(15):30-31.
[7]张芬世.天梯山石窟北魏壁画艺术特征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03):40-42.
[8]周春涛.敦煌壁画艺术在现代时尚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01):54-55.
作者简介:邢宗英(1986-),女,甘肃高台人,本科,文博馆员,从事文物艺术、魏晋墓葬壁画砖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