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测度研究

2023-06-26 01:17党栋霞
关键词:省区黄河流域竞争力

王 艳 党栋霞

(西安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0 引 言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1-7,其流经的省区不仅是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更是提升流域竞争力的坚实基础,对稳定北方经济、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2]1-12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的开发保护受到重视,极大地推动了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截至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总人口达到4.2亿,占全国的1/3,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近30万亿,占全国的1/4。虽然黄河流域九省区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各省区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人才规模、产业政策、开放程度等方面仍存在异质性,导致各省区的区域竞争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更均衡、持续、稳定地提高各省区的区域竞争力水平,有必要科学地对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区域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形成九省区间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局面,以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回顾

区域竞争是指多个地区基于资源要素而展开的竞争活动,有关国际竞争力的学术讨论,较为著名的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3]48以及波特的国际竞争力[4]126-128研究。1989年,原国家体改委与WEF-IMD开始合作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自此国内学者开始研究区域竞争力。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区域竞争力,但其研究大多集中在全国、省际以及城市层面,如黄国研、刘江会等构建了全球城市网络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国内外主要城市竞争力[5]38-41;李琳、曹瓅从有效性、稳定性、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分享性6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6]48;董锁成、李泽红等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等方面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7]1657;张超、李昌标等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5个方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8]15;吴少华、李语佳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构建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9]115;萧烽、王鹏等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方面构建长江经济省域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10]16。

通过梳理文献可见,区域竞争力的评价范围包括全国、省际以及城市,但是将黄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区域竞争力。研究内容多集中于高质量[11]14-16和生态保护[12]17-18两方面,缺少对黄河流域省区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黄河流域九省区作为研究对象,测度并分析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水平,探讨当前黄河流域九省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经济、社会、生态、产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在构建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层次性、可操作性、综合性的原则,参考萧烽、王鹏等[10]10,任保平、巩羽浩等[13]88的相关研究,结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考虑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将经济增长、产业协调、文化产业、绿色生态、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创新能力作为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确立2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有26个正向指标和3个负向指标,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

2.1 经济增长指标体系

经济增长是提升黄河流域省区区域竞争力的坚实基础,是省区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动力的体现,也是黄河流域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选取人均GDP、GDP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经济增长波动率来测算经济增长。人均GDP体现了居民的收入水平,GDP增速体现了各省的经济增长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体现了政府部门可支配财力的变化,经济增长波动率体现各省的经济波动状况。

2.2 产业结构指标体系

产业结构是提升黄河流域省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该指标若处于合理区间,说明各省区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分工布局合理,有利于缩小上、中、下游的差距。黄河流域各省长期以来的主导产业为重化工业,产业结构不协调、传统产业占比大成为制约省区发展的因素。基于此,选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社会用电量等指标来分析各省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14]85-90

2.3 文化产业指标体系

文化产业是提升黄河流域省区区域竞争力的内在表现,且黄河流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区,具备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用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数、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等4个指标衡量各省区的文化产业状况。其中,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数、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体现文化产业的投入水平,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体现文化产业的产出水平。[15]16

2.4 绿色生态指标体系

绿色生态是提升黄河流域省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需求。沿黄省份在发展经济时,应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因为生态脆弱是黄河流域的最大难题,此外环境污染积重较深、水质和大气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是限制各省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个指标[13]88衡量绿色生态指标,以反映各省对生态的重视程度,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水平。

2.5 对外开放指标体系

对外开放是提升黄河流域省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黄河流域各省区坚持对外开放,不仅可以实现地区间资源互通,促进贸易转型升级,而且可以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选取对外贸易、外资投资、旅游开放度3个指标衡量其对外开放情况,用货物的进出口额、吸引外资的水平和旅游收入来说明各省区对外开放程度。

说明:(+)表示正向指标,(-)表示负向指标。对于部分不能直接获得的数据,如人均GDP、GDP增长率、经济增长波动率、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对外贸易、外资投资、旅游开放度,则通过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取原始数据进行计算获得。(1)人均GDP=GDP总量/人口数;GDP增长率=当年GDP/上年GDP-1;经济增长波动率=本年增长率/上年增长率-1;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文化事业费/当地财政支出;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当年GDP;旅游开放度=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额/GDP。

2.6 基础设施指标体系

基础设施是提升黄河流域省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落后地区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提升流域中、上、下游省区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人、物、信息的便捷移动。选取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城市燃气普及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个指标衡量基础设施状况,体现各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7 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省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长期动力,能够帮助流域省区提升生产力水平,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竞争力水平。选取R&D投入占GDP比重、专利授权量、每十万人口高校平均在校生数、专利申请量、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比来指标衡量创新能力。R&D投入占GDP比例、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指标反映各省区对创新的投入水平,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反映了各省区的创新转化为成果的水平,每十万人口高校平均在校生数反映各省区的人才储备水平。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为了更全面评价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水平,采用熵权TOPSIS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分析评价。

(1)熵权TOPSIS法。

评价区域竞争力多采用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方法,但是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无法避免主观因素所导致的误差,主成分分析对样本的数量要求多,熵值法会忽略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而熵权TOPSIS法常用来给多个评价主体提供较为客观的决策分析,能够将原始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减少受偏好的影响,且逻辑清晰、计算量小、方案简便。因此,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测算黄河流域省区区域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和指标得分,熵权TOPSIS法是熵权法与TOPSIS法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评价方法,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构建标准化评价矩阵。设xij表示第i个指标在第j年的原始值,则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的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原始矩阵X见(1)式,

X=|xij|m×n

(1)

为了避免各指标数据量纲不同,导致无法直接比较,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见(2)、(3)式:

(2)

(3)

从而得到标准化矩阵Y=|yij|m×n。

第二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yij的特征比重pij,见(4)式:

(4)

那么,第i项指标的信息熵Ei,见(5)式:

(5)

由此得到指标权重wi,见(6)式:

(6)

第三步,TOPSIS法确定综合得分。构建加权标准化评价矩阵Z,见(7)式:

Z=|zij|m×n=|wi×yij|m×n

(7)

第四步,计算正理想解Z+和负理想解Z-,见(8)、(9)式:

(8)

(9)

评价对象到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Di-,评价对象到正理想解的欧式距离Di+见(10)、(11)式:

(10)

(11)

最后,得到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的贴近程度,见(12)式:

(12)

(12)式中,0≤Ci≤1,当Ci越靠近1,说明评价对象越靠近最优水平,竞争力越强,反之竞争力最弱。

(2)空间变异系数法。

空间变异系数(CVs)衡量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整体不均衡性,其值越大,说明在某年区域竞争力在各省区的离散性越大,反之亦然。其中,σ表示标准差,μ表示平均值,见(13)式:

CVS=σ/μ

(13)

3.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1—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年鉴,对于少量缺失的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充。

4 测度结果分析

4.1 综合水平分析

黄河流域各省区区域竞争力水平变化趋势见图1。由图1可知:(1)2011—2020年山东、四川、河南、陕西的区域竞争力水平较高,其中山东的竞争力得分均值超过0.6,陕西省的竞争力得分略高于流域内均值。区域竞争力排在后两位的是甘肃和青海,得分均值低于流域均值,区域竞争力处于波动状态,竞争力水平偏低,需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实现追赶超越。(2)从空间分布来看,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表现出下游发达、中游欠发达、上游落后的布局(2)参照黄河水利委员会划定的自然流域分界点,以及保持行政单元的完整性,黄河流域上游包括:四川、宁夏、青海、甘肃;中游包括:陕西、山西、内蒙古;下游包括:山东、河南。,区域竞争力水平高的省区集中在中下游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优势不断显现和积累,上游省区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相对落后,除四川省外,没有较高的竞争力水平。(3)将各省区年度区域竞争力水平加总并取平均值得到黄河流域当年的整体区域竞争力水平,可以看到,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整体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说明黄河流域整体竞争力提高,但黄河流域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测度值不超过0.4,说明其竞争力水平不高。

图1 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水平变化趋势

以黄河流域九省区在2011—2020年区域竞争力得分为基数,计算出黄河流域整体在2011—2020年每年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从而得到变异系数,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水平变化趋势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2012年黄河流域整体区域竞争力的空间变异系数最大,说明2012年黄河流域各省区域竞争力离散性较大,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变异系数最小的是2011年,说明该年黄河流域各省区区域竞争力离散性较小;2011—2020年黄河流域变异系数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且变异系数最大变动值不超过0.05,变动幅度小。因此黄河流域整体区域竞争力水平的省区间离散变动幅度小,整体的不均衡性没有表现出扩大的趋势。

图2 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变异系数柱状图

4.2 维度分析

为了考察黄河流域九省区在各维度上的差异,进一步对比黄河流域九省区在2020年各维度的测度值,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各维度对比见图3。

图3 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各维度对比

(1)经济增长维度。由图3(a)可知,黄河流域九省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且不均衡。山东凭借其地理区位优势、统筹开发陆海资源、抢抓RCEP生效重大机遇来拉动经济增长;四川拥有雄厚的科教资源、创新基础实力、旅游资源,因而经济增长快速。排名靠后的主要有甘肃、青海和宁夏,在研究期内,三省区的经济增长指标得分的趋势平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且得分不超过山东得分的一半,由于地理、历史、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三省区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动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黄河流域内其他省区,迫切需要促进经济的增长,来提升区域竞争力水平。

(2)产业结构维度。由图3(b)可知,近年来山东重视新旧动能转换、淘汰高耗能和落后的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排名靠后的是宁夏和青海,产业结构指标的得分较低,产业发展未能有效带动区域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的形成以资源禀赋为基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起步较晚,存在显著的重化工业特征,阻碍省区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3)文化产业维度。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黄河流域各省区如何凭借文化产业来提升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由图3(c)可知,目前,山东、四川、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快,而排名较后的青海和甘肃没有形成文化产业规模,发展的支撑能力弱,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也相对较少,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4)绿色生态维度。由图3(d)可知,内蒙古绿色生态指标的测度值最大。近年来,内蒙古将草原生态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排在第二位的是陕西,陕西要持续加大力度修复保护秦岭生态,调整优化污染产业结构,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生态效益;排名后两位的是山东和青海,山东在大气污染防治、矿产资源开采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治理投入不足,青海的能源产业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也是生态保护治理的重点区域。

(5)对外开放维度。由图3(e)可知,陕西、山东、四川三省外资增长,对外贸易相对繁荣,出入境旅游发展良好,有效带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排名靠后的是宁夏和甘肃,宁夏和甘肃处于中国西北内陆,对外贸易依存度低,利用外资的数量少,文化和旅游的产业发展程度较低,对外贸易方式层次较低且单一,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没有表现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是提升省区区域竞争力有效途径。

(6)基础设施维度。由图3(f)可知,排名靠前的有山东、河南和四川,说明三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从而带动区域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排名靠后的主要有青海和甘肃,原因在于两省的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经济增长较为缓慢,从而导致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欠账多、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等,不能有效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7)创新能力维度。由图3(g)可知,山东、河南、四川三省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具有优势且动能持续增强,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青海的创新能力测度值与其它省区差距过大,原因可能是青海的创新投入不足,高级人才流失严重,创新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数字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布局不足,创新能力没有带动省区竞争力的提升,没有成为区域竞争的优势。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区域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各省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文化产业的发展、绿色生态的建设、对外开放的程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来构建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和空间变异系数法来评价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得到以下结论:(1)2011—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水平在逐年提高,研究期内黄河流域整体区域竞争力水平的省区间离散变动幅度小,整体的不均衡性没有表现出扩大的趋势。(2)区域竞争力水平高的省区集中在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除四川外,其它省份的竞争力水平比较落后;(3)分维度来看,山东、四川在经济增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九省区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山东的产业结构指标得分最高;山东、四川、河南在文化产业方面、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内蒙古在绿色生态方面具有绝对优势;陕西、山东、四川的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山东在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科技创新驱动流域竞争力的提升。黄河流域九省区整体的区域竞争力水平虽然逐年在提高,但是区域竞争力水平不高,因此亟需提升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整体水平。创新驱动发展对提升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水平起到关键的作用。首先,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高校应结合黄河流域省区发展的现状,开设相关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政府应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并在住房、出行等方面提供优惠。其次,在创新能力落后的省区,要加快完善相关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最后,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深化黄河流域产学研合作与成果共享,优化黄河流域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机制。

第二,重视流域各省区协调发展。对于区域竞争力水平高的省区,应该充分发挥并用好其比较优势,带动落后省区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竞争力。例如山东的产业结构水平处于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领先地位,其三次产业共同发展,供给体系完备,产业门类齐全,应鼓励山东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在上游省份的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产业项目,在带动落后地区产业调整的同时为自己带来发展机遇。对于竞争力水平落后的省区,应加强与其它省份的合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发展趋势,吸引外部地区或国家对本地区的投资。除此之外,应鼓励黄河流域学习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的先进发展经验,并在经济、产业、生态等方面深入合作,促进黄河流域省区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因地制宜实施竞争力提升策略。黄河流域横跨我国的东、中和西部地区,流域内各省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千差万别,在制定政策时要有针对性、有效性,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山东多个维度具有竞争优势,但在绿色生态维度缺乏竞争优势,所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和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是未来山东发展的重点。青海、宁夏、甘肃三省应加大补贴扶持力度,防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寻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体系,例如在农牧产业基础上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尽快对落后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以质量谋发展,提升省区经济实力,实现追赶超越,从而带动省区竞争力的提升。此外,坚持政府的引导作用,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应作为政府的一项长期工程,坚持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猜你喜欢
省区黄河流域竞争力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日本竞争力
我国沿海省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