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湘潭打油鼓舞传承人口述历史的整理与归纳及湘潭打油鼓舞呈现的艺术特征,探讨湘潭打油鼓舞的起源、表演形式、艺术特征与变化,探究传统仪式舞蹈在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并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多角度、多学科方向的研究方式,在民族艺术文化中关于仪式舞蹈的发展和留存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湘潭;打油鼓舞;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0-0-03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推动作用,珍贵的历史资料需要通过口述史的研究方式进行挖掘和保存, 口述历史文献资料是还原真实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湘潭打油鼓舞是湖南湘潭的一种古老的地方仪式舞蹈,主要流行于湘潭及湘潭周边地区,起源距今约有三千多年历史。湘潭打油鼓延续到今天,其中经历过历代更迭和演变幸未有中断,湘潭打油鼓舞的历代传承人在传承和发扬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其中对于传承人口述历史的搜集与整理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现如今口述史的研究方法更有助于学者们充分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从而为其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必要资料支撑。近年来,在对湘潭打油鼓舞的现代考察中,把口述资料转化为文本是研究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写作实践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在访谈传承人和艺术实践中整理、归纳资料,才能得到“文本”。从而得以从口述史的视角,对湘潭打油鼓舞有一个更立体更完整的描述。因此,对于湘潭打油鼓舞的口述史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一、传承人口述中的湘潭打油鼓舞的起源
“历史学中口述史学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口述史的方法论近几年来也作为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并被民族音乐学界所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对于口述史学中‘历史视野的关注与研究,相当于是关于‘历史民族音乐学的讨论和研究。此类研究主要包括早期的声音记录、口传历史、文字和乐器材料、插图和考古学数据等。”[1]因此,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要了解其历史文本的有关资料,还应从音乐事象的口述史专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口述史学的研究对于民族音乐学来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环境因素对于音乐事象的影响关系至深,某个地区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信仰等因素直接影响到音乐事象的起源和发展,同样也从音乐事象的表演和视阈中传达出有关于其起源环境的独有特征。由此可见,二者是互相造就、互相影响的关系,对于音乐起源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打油鼓是大约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传统艺术,其起源自春秋战国年代历经时代更迭和历史的洗涤流传至今的湘潭地区的传统仪式舞蹈。湘潭在古代属于楚国境内,影响深远,民国时期当地会有通过点燃油桶里油火的仪式,通过舞蹈形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打油鼓在湘潭当地盛行的文化信仰中逐渐被广泛运用起来。表演打油鼓舞的人将用来盛油并经过49天燃烧的油桶反过来放置,将油鼓摆放在空旷摆台上进行表演,油鼓被作为表演用的重要道具。明清时期,湘潭地区打油鼓的现象最普遍,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八,当地居民聚集观看打油鼓舞的表演,相当于当地百姓们的一个盛大节日。据传承人钱继明老师所说,当时湘潭县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码头、粮库、文庙和商铺等数量很多,人们安居乐业,娱乐文化也丰富多彩,打油鼓多用于祈福的同时也用于一些节日的庆祝仪式。由此可见,湘潭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发达为打油鼓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湘潭打油鼓舞的历史起源是湖南地方传统舞蹈文化发展的一个映射代表,在对湘潭打油鼓舞的研究过程中结合口述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能够使传统仪式舞蹈的研究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和社会性意义。从民族音乐学角度来看,口述历史研究可以更立体、更全面地审视湘潭打油鼓舞,可以向传统的文本资料提出挑战。湘潭打油鼓舞在传承过程中,主要依靠口口相传,传承人是面对面进行教授,表演内容与文本基本属于口头产物,乃至整个湘潭打油鼓舞历史的传承都是在传承人口口相传中延续的。可考历史可以追踪到春秋战国时期,刚开始表演打油鼓的祖先们直接敲打鼓底,后来为了使敲击的效果更好鼓声更加响亮,将原先的木制桶底换成牛皮桶底,不改变的是油鼓一直保留着一个木桶倒置的造型,这后来也成了湘潭油鼓一个独有的特征。
二、传承人口述中的湘潭打油鼓舞的表演形式
正如熊晓辉所言:“民族音乐的形态与表现形式是研究访谈的重要内容,内容翔实准确的口述访谈记录是珍貴的第一手资料,很显然,它们可以作为史料来使用,而且它们已经具备了‘口述史学的某些特征。”[2]湘潭打油鼓舞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仪式舞蹈,其形态与表演形式主要来源于当地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信仰,同时也体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信仰。通过采访传承人钱继明先生,我们了解到传统的打油鼓舞蹈主要有三种表演形式。
其一是在庙会表演的形式,是在当地的特殊节日里比较重要的场景下举行的。表演形式是每个油鼓围绕八个舞者,舞者将鼓围绕起来并以鼓为中心,围绕着鼓踏着“禹步”而舞蹈。其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为三个边打鼓边舞蹈的舞者,光着脚,舞者身穿红色的对襟开衫,腰上围着三角形的豹纹花色裙,每打击鼓一槌,所有舞者就跟随大声附和“嗨”声,挥舞着鼓槌,从左到右围绕油鼓舞蹈。
其二是象征着迎接美好幸福生活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主要是当地人用来祈福的仪式,此类表演形式结构相对简单,主要是以三个人为主,其中两个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负责扛着油鼓不停地上下摇摆,另一个人负责吟唱。
其三是在古时候湘潭当地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时用来烘托气氛的表演形式,这时候表演打油鼓是为了给划龙舟的人们鼓舞斗志和烘托氛围。表演现场,人们将一二十面油鼓架在赛龙舟的岸边,敲打助威,鼓声喊声阵阵与龙舟上的大鼓的鼓声相对应,场面相当壮观[3]。
同时,湘潭打油鼓又分“文”场和“武”场。
“文”场的表演场所主要在当地庙会居多,后来传承人将其归为打油鼓的“巡案派”。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湘潭进士左谕德和李腾芳协助县令包鸿逵在当地高峰建造高塔时(岳塘区),邀请过当时湘潭打油鼓传承人黄明德率领队伍表演打油鼓,为的是求一个好彩头。
在明清时期,农历五月二十八会表演“打油鼓”,演出当天,人们会将场所打扫干净,铺盖红布和彩色的布,这被称为“出案”。队伍前边用流星和火铳开路,高跷和狮子紧随其后,后边跟着乐队,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走街串巷,这叫作“巡案”。打油鼓的表演是在这二者中间进行的。在清朝康熙末年,打油鼓出现在一些集会,其中庆祝时的队伍最为盛大,其中最多有二十多面,最少也有十多面。这种表演形式一直流传至民国,有过近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在打油鼓特定表演場所表演。
“武”场的打油鼓,也就是打油鼓的“龙舟派”,主要流传于窑湾下五都码头和东坪镇等地区,那时候油是用来点灯的材料,有很多挑油卖油的卖油夫,在端午节龙舟赛中他们将油鼓倒置过来,直接敲打底部震耳欲聋。他们在湘江两岸,边敲鼓点边跳起豪放粗犷的舞蹈,气势宏大威风无比。这种端午节表演的习俗一直延续了上千年。这其中历史悠久的当属雨湖区窑湾和岳塘区的东坪镇等,如窑湾的易常贵家族,他的祖上都打油鼓,在湘潭有着“金凤龙舟”的美名,还有下五都码头的李先期家族有三百多年的打油鼓赛龙舟的历史。
如今打油鼓舞表演多用于庆贺与娱乐,流传在雨湖区的窑湾、宋家桥和岳塘区的东坪镇、下摄司等沿江小镇,在端午节还保存龙舟赛的活动形式,在湘江两岸表演打油鼓与群众一同为龙舟赛事加油呐喊助威。
打油鼓发展到现在舞蹈上有了新的动作,增加了不同身体和空间方位上的动作,不仅是单一的左右手敲鼓了,敲鼓的动作也更丰富,鼓手们有时动作整齐划一,有时为了形成不同的结构做各不相同的动作。同时,发展的舞蹈队形也更加丰富,表演观赏性更强。
由此可见,现如今在对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结合口述史学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填补和完善民族音乐事象的缺口,或者可以纠正过去民族音乐事象研究的记叙,填补文献资料上的空缺,来引领我们正确了解和学习音乐事象。湘潭打油鼓舞不管是传统的表演形式还是当前结合了现代风格的表演形式,它都是一种特定的行为主体,从而构成相应的表演形式。它的表演形式既承载着湘潭当地的民风民俗文化和传统,又传达了人与人的某种交流信号[4]。
三、传承人口述中的湘潭打油鼓舞的艺术特征
民族音乐事象的构成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往往这些艺术特征成就了艺术的独有魅力。民族音乐学家往往会通过口述史的方法去探寻音乐事象的细枝末节,对音乐事象有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了解从而进行研究,其中运用口述史的方法去研究音乐的艺术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湘潭打油鼓舞有其独有的艺术特征,是一种边敲击边舞蹈的艺术,有关于它的艺术特征,也是历代油鼓的传承人在一代代的口口相传形式下延续下来的。
湘潭打油鼓舞的表演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主要道具是油鼓。首先,湘潭打油鼓舞与大部分地区打鼓舞不同,它是利用过去油鼓倒扣过来的单面鼓形式表演的,是中国比较少见的单面鼓舞表演形式。油鼓是木制的呈斗形,是上大下小的圆通造型,上端是用牛皮做的,下端是用木头制成的。鼓身通常绘有装饰,有的鼓身有龙或豹等动物图案,现代的鼓大多鼓身会涂油漆。油鼓没有明确尺寸要求,大小都有。其次,打油鼓表演的整体舞蹈动作、舞蹈风格与过去是一脉相承的,比较相似,鼓声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响亮,动作粗犷,给人以威武震撼之感。另外,打鼓的标志性动作变化不大,只是在当今的打油鼓舞表演中,副手手拿火炬,向火炬喷油的表演已经没有了。
派别上分为三个主要的门派,根据表演的舞蹈服饰、舞蹈动作、鼓法以及表演场地等的不同,第一种被称为“巡案派”,表演场地多在湘潭城隍庙、老君庙会等属于“文”场类型。第二种被称为“楚舞派”,表演时需要由四个人来完成,其中两人负责抬鼓,一人边击鼓边舞蹈,另外一人是在队伍前方起着领舞作用的主持人。第三种被称为“龙舟派”,过去多用在每年端午节的赛龙舟赛事中,其表演规模宏大,风格较为粗犷[5]。
演员的服饰方面,过去的舞者上身着红色或黄色对衫,腰间系着三角形豹纹花裙,光脚跳舞,现在打油鼓舞者表演的服饰在借鉴过去的款式风格的前提下结合现代服饰元素有了很大的创新,同时随着当今时代的审美潮流在不断改进。
根据传承人对湘潭打油鼓舞的外形艺术特征、表演动作特征、派别分类和舞者服饰的艺术特征这几个方面口述的信息来归纳出湘潭打油鼓舞的独特艺术特征,从口述研究的角度对民族音乐事象的艺术特征有了填充和弥补,具有与时俱进又不忘传统史料的珍贵意义。
四、结束语
湘潭打油鼓舞是湖南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对湘潭打油鼓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其中对历代传承人的口述内容和文本资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正如勤劳聪慧的湖南人民在几千年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无比的湖湘文化,他们在创造发展湖湘文化历史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和领略了湖湘音乐文化的魅力。
当前,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背景下,在传承人与湘潭当地群众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湘潭打油鼓舞得到了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于2021年12月正式被收录为湖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恩格斯曾说:“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湘潭打油鼓舞作为湖南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其传承发展之路虽走得坎坷,但今日依然能屹立于民族艺术之林,其存在的艺术价值和自身魅力完全灌注在湖湘文化的土壤里,逐渐闪烁耀眼的光芒。湘潭打油鼓舞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是其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熊晓辉.“口述”与“文本”——辰河高腔传承人百年记忆的表述方式[J].文化遗产,2015(04):73-80.
[3]熊晓辉.“口述史”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历史与逻辑——基于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87-96.
[4]李涛.音乐口述史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应用[J].邢台学院学报,2020,35(04):131-135+163.
[5]陈重,李瑞彪.贵州毛南族民间音乐艺人口述史的研究价值和现状述评[J].大观(论坛),2020(06):26-27.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乡村振兴背景下湘潭打油鼓舞的传播研究”(项目编号:CX20221080)。
作者简介:孙国萍(1996-),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